管好高标准农田,畅享丰收美田园!珠海大力推行高标准农田设施“管护月”

俗语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热爱土地的情感深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成为一种代代相传、不可分割的精神纽带。

从春种秋收的耕耘,到山川湖海的守望,人们对土地的热爱体现在了对自然资源的珍惜与利用上。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加强建后管理和养护,珠海在全省创新将每年11月定为全市高标准农田设施“管护月”,掀起农田设施全民管热潮。今年,珠海以“管好高标准农田,畅享丰收美田园”为主题,继续开展高标准农田设施“管护月”活动,增强群众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爱护农田设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促建设、强管理、重维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01
建章立制创新管理措施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人糊弄地一时,地糊弄人一年”,这些口口相传的经验和智慧,源自一代代农人的实践积累,也道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农田建设管理工作作出了“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等重要决策。近年来,从国家到省、市出台的各项专项规定,为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管护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孖湾村党员干部带动村民和种植户进行高标准农田的管护工作。

定方向,明目标。今年年初,珠海出台《关于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暂行)》,这是珠海首个市政府出台的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政策措施。该政策创新设立了高标准农田“管护月”,并明确了各区到2030年的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建设任务。

抓落实,促提升。为提高管护办法科学性、可行性,珠海市农业农村局深入各区开展交流座谈,广泛征求意见,于2023年11月出台了《珠海市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护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管护主体、管护责任、管护标准、管护资金等,明确“谁使用、谁管护,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

在加快建章立制的同时,珠海也在提升建设管理水平等方面积极探索。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每年对各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各镇(街)管护工作进行年度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市级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奖补资金奖补各镇(街)的重要依据,并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考核内容。

02
管护培训课堂走进乡村

在斗门区白蕉镇孖湾村,有一个专供澳门同胞饮用水的竹银水库。水质纯净、土壤肥沃的自然禀赋,为孖湾竹银大米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也给了孖湾村村民端稳饭碗的底气。

记者走进竹银水库旁的竹银牙香水稻田,看到党员干部带头,带动村民和种植户忙碌地进行着高标准农田的管护工作。他们有的在检修灌溉设施、防虫害灯,有的在清理水渠,有的在稻田里除草,一条醒目的宣传横幅悬挂在稻田边上。这些细致入微的工作,正是《管护办法》所倡导的农田设施“全民管”理念的体现。

孖湾村现有水稻种植面积882亩,年产量约70万斤,在市、区农业农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孖湾村开展了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引入酸化土壤改良、有机质提升等技术,提升了灌溉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孖湾村党员干部带动村民和种植户进行高标准农田的管护工作。

“农时不等人,沟渠畅通后春耕灌溉就有了保障,明年大伙就有个好收成。”孖湾村党总支书记陈劲超说,孖湾村正积极打造、推广“孖湾竹银大米”品牌,筹建试验基地,拓展港澳销售市场,增加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孖湾村的新发展,正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的生动缩影。据统计,全市高标准农田设施“管护月”期间,市、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充分调动线上、线下宣传资源,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管齐下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线下宣传方面,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市高标准农田周边醒目位置悬挂横幅100条,张贴宣传海报200余张,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为更好地普及高标准农田设施管护政策和常识,今年,该局首次举办高标准农田设施“管护月”知识竞赛,线上答题成功即可参与抽奖获现金红包奖励,吸引了1.12万人次参与,进一步扩大了宣传覆盖面。

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市高标准农田周边醒目位置悬挂横幅。

从高标准农田设施管护培训班的面对面学习交流,到村委大喇叭播放的保护高标准农田知识小课堂……在一系列宣传和培训活动的推动下,村民对高标准农田的管护意识也日益增强。如今,田间地头的沟渠更加整洁,灌溉系统更加高效,土地得到了更好的滋润,助力粮食稳产高产、农民增收。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已清理农田灌排沟渠218.3千米,清淤39.04万立方米,维修机耕路119条和农渠108条,部分需长期整改的也已列入整改台账。

03
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在金湾区平沙镇水稻示范基地,千亩稻田延伸至远方,一株株沉甸甸稻穗压弯了“腰”,田间弥漫着稻谷的清香。趁着晴好天气,农民正忙碌着晚稻抢收工作,同时为播种绿肥做准备。

谈起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工作,珠海市鹰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林德坤打开了话匣子。该公司与平沙镇合作承包4500亩土地,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青香优19香”“南晶香占”等优质丝苗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今年晚稻实现产量大提升。

“我们通过科学化管理,实现了集中养护管理和有序轮耕休作,改良后的盐碱地肥力和产量均有大幅提升。”林德坤介绍,“管护月”期间,该公司开展了多次农田设施检查和维护,确保了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农田的高效利用。不仅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推广了农业科技知识,提高了农民对农田管护的认识和技能。

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市高标准农田周边醒目位置悬挂横幅。

高标准农田的建后管护,离不开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以金湾区为例,该区形成了镇属国企、农业企业、保险公司等多方协作模式,形成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的强大合力和长效机制。2020年以来,金湾区累计投入约53.5万元,引入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华联合财险股份有限公司参与高标准农田管护和巡查,及时维修损坏设施,有效提升了农田管护的效率和质量。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基调,如何让二三产业更好地反哺第一产业?在珠海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三产融合”是一大特点。

斗门区上洲村推出“我有一亩田”农耕文化品牌活动,让孩子们在四季更迭中体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金湾区连续举办三届平沙花田喜事春节活动,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前来体验花式“田园游”……农旅融合、农旅互促的新业态,正成为乡村的一道新风景。

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珠海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强化财政资金保障,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齐心协力完成好各项建设和管护任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展现珠海担当。

文字:佘映薇 图片:钟凡 编辑:王洁莹 责任编辑:莫海晖
管好高标准农田,畅享丰收美田园!珠海大力推行高标准农田设施“管护月”
珠海特区报 2024-12-12 02:13

俗语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热爱土地的情感深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成为一种代代相传、不可分割的精神纽带。

从春种秋收的耕耘,到山川湖海的守望,人们对土地的热爱体现在了对自然资源的珍惜与利用上。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加强建后管理和养护,珠海在全省创新将每年11月定为全市高标准农田设施“管护月”,掀起农田设施全民管热潮。今年,珠海以“管好高标准农田,畅享丰收美田园”为主题,继续开展高标准农田设施“管护月”活动,增强群众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爱护农田设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促建设、强管理、重维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01
建章立制创新管理措施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人糊弄地一时,地糊弄人一年”,这些口口相传的经验和智慧,源自一代代农人的实践积累,也道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农田建设管理工作作出了“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等重要决策。近年来,从国家到省、市出台的各项专项规定,为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管护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孖湾村党员干部带动村民和种植户进行高标准农田的管护工作。

定方向,明目标。今年年初,珠海出台《关于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暂行)》,这是珠海首个市政府出台的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政策措施。该政策创新设立了高标准农田“管护月”,并明确了各区到2030年的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建设任务。

抓落实,促提升。为提高管护办法科学性、可行性,珠海市农业农村局深入各区开展交流座谈,广泛征求意见,于2023年11月出台了《珠海市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护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管护主体、管护责任、管护标准、管护资金等,明确“谁使用、谁管护,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

在加快建章立制的同时,珠海也在提升建设管理水平等方面积极探索。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每年对各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各镇(街)管护工作进行年度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市级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奖补资金奖补各镇(街)的重要依据,并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考核内容。

02
管护培训课堂走进乡村

在斗门区白蕉镇孖湾村,有一个专供澳门同胞饮用水的竹银水库。水质纯净、土壤肥沃的自然禀赋,为孖湾竹银大米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也给了孖湾村村民端稳饭碗的底气。

记者走进竹银水库旁的竹银牙香水稻田,看到党员干部带头,带动村民和种植户忙碌地进行着高标准农田的管护工作。他们有的在检修灌溉设施、防虫害灯,有的在清理水渠,有的在稻田里除草,一条醒目的宣传横幅悬挂在稻田边上。这些细致入微的工作,正是《管护办法》所倡导的农田设施“全民管”理念的体现。

孖湾村现有水稻种植面积882亩,年产量约70万斤,在市、区农业农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孖湾村开展了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引入酸化土壤改良、有机质提升等技术,提升了灌溉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孖湾村党员干部带动村民和种植户进行高标准农田的管护工作。

“农时不等人,沟渠畅通后春耕灌溉就有了保障,明年大伙就有个好收成。”孖湾村党总支书记陈劲超说,孖湾村正积极打造、推广“孖湾竹银大米”品牌,筹建试验基地,拓展港澳销售市场,增加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孖湾村的新发展,正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的生动缩影。据统计,全市高标准农田设施“管护月”期间,市、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充分调动线上、线下宣传资源,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管齐下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线下宣传方面,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市高标准农田周边醒目位置悬挂横幅100条,张贴宣传海报200余张,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为更好地普及高标准农田设施管护政策和常识,今年,该局首次举办高标准农田设施“管护月”知识竞赛,线上答题成功即可参与抽奖获现金红包奖励,吸引了1.12万人次参与,进一步扩大了宣传覆盖面。

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市高标准农田周边醒目位置悬挂横幅。

从高标准农田设施管护培训班的面对面学习交流,到村委大喇叭播放的保护高标准农田知识小课堂……在一系列宣传和培训活动的推动下,村民对高标准农田的管护意识也日益增强。如今,田间地头的沟渠更加整洁,灌溉系统更加高效,土地得到了更好的滋润,助力粮食稳产高产、农民增收。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已清理农田灌排沟渠218.3千米,清淤39.04万立方米,维修机耕路119条和农渠108条,部分需长期整改的也已列入整改台账。

03
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在金湾区平沙镇水稻示范基地,千亩稻田延伸至远方,一株株沉甸甸稻穗压弯了“腰”,田间弥漫着稻谷的清香。趁着晴好天气,农民正忙碌着晚稻抢收工作,同时为播种绿肥做准备。

谈起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工作,珠海市鹰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林德坤打开了话匣子。该公司与平沙镇合作承包4500亩土地,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青香优19香”“南晶香占”等优质丝苗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今年晚稻实现产量大提升。

“我们通过科学化管理,实现了集中养护管理和有序轮耕休作,改良后的盐碱地肥力和产量均有大幅提升。”林德坤介绍,“管护月”期间,该公司开展了多次农田设施检查和维护,确保了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农田的高效利用。不仅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推广了农业科技知识,提高了农民对农田管护的认识和技能。

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市高标准农田周边醒目位置悬挂横幅。

高标准农田的建后管护,离不开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以金湾区为例,该区形成了镇属国企、农业企业、保险公司等多方协作模式,形成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的强大合力和长效机制。2020年以来,金湾区累计投入约53.5万元,引入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华联合财险股份有限公司参与高标准农田管护和巡查,及时维修损坏设施,有效提升了农田管护的效率和质量。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基调,如何让二三产业更好地反哺第一产业?在珠海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三产融合”是一大特点。

斗门区上洲村推出“我有一亩田”农耕文化品牌活动,让孩子们在四季更迭中体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金湾区连续举办三届平沙花田喜事春节活动,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前来体验花式“田园游”……农旅融合、农旅互促的新业态,正成为乡村的一道新风景。

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珠海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强化财政资金保障,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齐心协力完成好各项建设和管护任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展现珠海担当。

文字:佘映薇 图片:钟凡 编辑:王洁莹 责任编辑:莫海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