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真
凹凸不平,墙面粗糙,还十分扎手。第一次触摸传说中的蚝墙原来是这种感觉。
南海之滨早已盛产牡蛎。难以置信,五百多年前的明朝景泰年(1454年)间,斗门镇南门村村民食了蚝,以九十多万块儿硕大的蚝壳,用黄土与红糖、糯米、醋、谷壳等混合而成的黄坭浆,砌成了近六百平方米的蚝墙,建成了著名的“菉猗堂”(赵氏祖祠)。
俗话说:千年砖,万年壳。蚝墙具有坚固耐用、防虫隔潮的作用,明清时期在珠江三角洲一带曾风靡一时。这样极具岭南特色,并有“蚝”宅之意的古建筑,每平方米将近一千六百个的蚝壳,五百多年来抵御了多少台风的侵袭。据说元、明时期的虎跳门水道出口处的东岸(现大、小濠涌附近)有大蚝场。当时赵氏先祖建祠时用船把蚝场的蚝壳运回作建筑材料,其价格比砖便宜。可以就地取材、废物利用,低碳环保,节约成本。生蚝营养美味,蚝壳也比砖墙坚固耐用,可谓一举两得。除直接受火烧成可作建筑材料的蚝灰外,蚝壳本身就可以防潮,也不惧风雨冲刷等自然因素造成的侵蚀;蚝墙又夏可防热,冬可御寒,住在“蚝宅”里冬暖夏凉……
珠江三角洲食蚝、养蚝的传统历史悠久,而使用蚝壳砌筑墙体的习俗则可追溯至唐朝。“蚝宅”随着宋元时期岭南地区人口大量增长而兴起,挖掘地下蚝壳的壳矿事业又与明清时期沙田的开发并驾齐驱。
岭南“蚝宅”有其独特的建造智慧,体现了先人对海洋资源的态度。
肥美的蚝从古至今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岭南沿海地区素有食用蚝(牡蛎)的传统。早在新石器时期,蚝已经出现在沿海地区先民食谱中。据南朝《南越志》记载,“南土谓蛎为蚝甲,为牡蛎,合涧洲牡蛎,土人重之”,就写明了南海本地先民有多么重视蚝这种食物。蚝生长在咸淡水交界处,以潮汐带来的微生物为食。有牡蛎生长的地方,坚硬的外壳相互粘连以致形成一片海中的蚝山,“相黏为山,百十各自生”。
“蚝山”的形态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种启示。人类文明总是在顺应自然并模仿自然中推进的。沿海先民受到蚝山的启发,直至唐代,就有了垒砌并粘连蚝壳作墙体的建筑方法。
关于先民发明创造蚝宅的记录早于且不输《鲁滨逊漂流记》。悠久的食蚝史,最早也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据唐《岭表录异》云,“盧亭者。盧循昔據廣州,既敗,餘黨奔入海島野居,惟食蠔蠣,壘殼為牆壁。”据刘恂此段记载,东晋末年卢循农民起义失败后,其余党逃至莞邑沿海,称为卢亭,居于大奚山(今大屿山、香港岛和珠海万山等岛屿的合称)上,书中记载“惟食蚝蛎,垒壳为墙壁”,这里的“蚝蛎”就是生蚝了。可以看出,当时的广东沿海已经出产大量的野生生蚝了,并且已经为先民所食用。此段“录异”(记录奇闻异事)便记录了卢党战败后逃往海岛野居,食蚝后又用蚝壳垒成坚固的墙用来建屋居住。宋《太平御览》亦有卢亭采集牡蛎的记载:“海夷盧亭亭者,以斧揳取殻,燒以烈火,蠔即啓房。挑取其肉,貯以小竹筐,趂虛市以易醉(盧亭好酒,以蠔肉換酒也)。肉大者為炙,小者炒食,肉中有滋味,食之即能壅膓胃。”这段记载的详细程度,从用什么工具、什么方式、如何建造蚝宅;用什么器皿盛蚝、挑取蚝肉,到热闹的集市上以美蚝换好酒;甚至肥美的大蚝烤着吃,小蚝爆炒,那种舌尖的慰劳感和肠胃的满足感,仿佛穿越了几千年直达今天我们的味蕾。这是怎样的饕餮啊!
不过,无论食蚝的习惯,还是蚝墙的建造,在唐代以前似乎都是所谓“海夷”(海上民族)所为。到了宋朝,采蚝业开始逐步发展成养蚝业。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有一首脍炙人口的《食蚝》,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蚝诗:
薄宦游海乡,雅闻静康蚝。
宿昔思一饱,钻灼苦未高。
传闻巨浪中,碨礧如六鳌。
亦复有细民,并海施竹牢。
采掇种其间,冲激恣风涛。
咸卤与日滋,蕃息依江皋。
中厨烈焰炭,燎以菜与蒿。
委质已就烹,键闭犹遁逃。
稍稍窥其户,青襕流玉膏。
人言啖小鱼,所得不偿劳。
况此铁石顽,解剥烦锥刀。
戮力效一割,功烈才牛毛。
若论攻取难,饱食未为饕。
诗中的“靖康蚝”是历史上第一次命名的地域蚝名;“并海施竹牢”“掇石种其间”,则是世界人工养殖蚝的最早记录。“靖康蚝”指的是今东莞麻涌一带所产的蚝。
在宋代,这里有官设的靖康盐场,其海盐产量占广东盐产的大头。同时,那里产的蚝也丰盛并广受赞誉。靖康蚝日渐出名,行情渐涨。当地人从野生蚝的采集业中尝到了甜头。很快野生蚝就供不应求,人们开始想着法子尝试通过养殖来扩大供应量。于是,自然而然地,珠江口一带的采蚝业在这一时期逐步发展成养蚝业。
继梅尧臣《食蚝》诗之后,同时代还有一位词圣加美食家撰有《食蚝》一文,记载过通过南粤古驿道来到广东的北方文人墨客食指大动的感受:
“己卯冬至前二日,海蛮献蚝。剖之,得数升。肉与浆入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又取其大者,炙熟,正尔啖嚼……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这就是“吃货”苏轼掩饰不住的对蚝的喜爱。根据《东莞县志》记载,苏轼被宋哲宗贬谪至惠州时,曾途经东莞。友人以蚝款待,有美食家之称的苏轼一吃上了瘾,此后便隔三差五托人买蚝解馋。即使后被贬到更蛮荒的海南儋州,仍以食蚝为乐。
大自然的馈赠满足了人们的食欲,食欲又成为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创作的源动力。说到这里,蚝这种来自大海的食物和建筑原材料,都是大海对我们的滋养与奉献,也将大海的命运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作为一个当代的词人,也是一名信仰生态整体主义的学者,我的学术之路也可谓是“一路向海”。第一首成名作便是电视剧《陪你到世界之巅》的主题歌《天空之外》,高潮的那句就是大海带来的灵感:“季风吹向大海,到天空之外,你以为飞鸟不知疲惫只往前飞。终于有一天,我们都明白还要相爱,回到那棵树上,脱下骄傲,放低姿态。自由和爱情哪一个会更难释怀?没有你的未来,我像只海豚迷失在大海,像那无法预知、无法触摸的爱,在天空之外。”从那以后几乎每首作品都无意识地写过大海,我所有住过的地方也特意选择海边。所以吃了珠海这个地方的蚝,摸了蚝墙,便爱上了珠海,每年也想来这里,找个面朝大海的房子住上多日。
爱上一个地方,便想深入了解这个地方。在珠海的短短数日,最深切的感受便是:珠海的历史就是人与海的关系的发展史。在珠海的历史上,人与大海的关系不仅是靠海吃海,依海而居,启迪智慧,还有更复杂的关系,那就是征服和占有,虽然在生态思想里,大海并不是渺小的人类所能够征服和占有的对象。靠海吃海,建筑蚝宅的是渔民、“海夷”,而还有一种在海上横行的特殊群体叫做“海盗”。
著名的海盗王张保仔,就活跃在珠海这片海域,创造了不可磨灭的海盗史。
张保仔,清代嘉庆年间广东沿海地区著名的大海盗,打着“反清灭洋”“劫富济贫”的旗号,统领“五色帮”浩浩荡荡四万余人,称雄于清政府势力范围边缘的南海海域。站在今天的港珠澳大桥经过的蓝鲸岛上南望,可以望到当年张保仔的势力范围。张保仔的海盗集团占据了香港大屿山,出入珠江口,盘踞在东澳岛,经常抢劫往来船舶货物、掳掠钱财和金银珠宝。现在东澳岛石壁上有还有“万海平波”“上帝行宫”等摩崖石刻,据说就是张保仔当年刻下的,可见他当年在海上称王称霸,多么横行霸道。
张保仔及附近八支海盗集团势力太大,惟恐影响到清政府在当地的统治。嘉庆十二年以后,清军南下征剿,张保仔被迫从东澳岛撤离。据说张保仔逃走的时候,将十八箱财宝藏在了摩崖石刻附近,分作“藏宝十八行,行行十八翁”,以待日后卷土重来。可是到了嘉庆十五年,张保仔就率众海盗向清政府投诚了,换上衣冠成了清朝水师官员。然而,直到病死于任上,也没再回过东澳岛。海盗王的宝藏究竟藏于何处,至今仍是一个谜。多少年来,探秘之人无数。包括今天的我。岛上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珠宝十八箱,箱箱十八行,谁能得到它,早喝粥来晚宰羊”。
海盗王张保仔是传说还是历史?在香港大历史学家叶灵凤先生在研究中已得到考证。1971年,叶灵凤针对张保仔生平及投降问题,以叶林丰为名撰写了《张保仔的传说和真相》,主要叙述了张保仔生平以及其在广东海盗集团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同时也记述了清朝总督百龄针对海盗问题实行的策略。还有一部由清代袁永纶所撰写的关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华南地区海盗问题的史书叫做《靖海氛记》。香港历史学家萧国健和卜永坚为《靖海氛记》作注,刊登于《华南资料研究中心通讯》,该文对《靖海氛记》主要人物和事件进行了补充,使得相关研究更加深入。
根据华南历史学家、我的同事萧国建教授的导读,叶灵凤的《张保仔的传说和真相》一书“成于一九七零年间”。从内容上看,全书包括16篇随笔札记式的短文,形式上颇类似于今日的专题研究论文集。这些文章以中、外文档案及地方文献资料,考证张保仔的事迹、出身、盗巢、营盘、骚扰英贡船事件、与官府交战地点、投降经过和最后下落等等,内容相互贯通起来,即为乾嘉之际华南海盗活动的动态画卷。萧教授推荐,其中最值得精读者有三:“一是《外人笔下的张保仔》,二是《〈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中有关张保仔的资料》,三是《〈新安县志〉所记的海盗》。
而《靖海氛记》一书主要记述了这一时期不同海盗集团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清朝采取的策略问题等内容,此书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叙述华南地区的海盗问题:一是描述了这一时期华南地区海盗猖獗的原因;二是描写了不同海盗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三是叙述了清政府剿灭海盗的政策。总之,该书是为了记载二十年来粤东海寇由起到灭的过程,经过几次大的战役,这一地区的海盗一部分被消灭,一部分死于海盗集团内部的争斗,还有一些跟随将领向朝廷投降,接受朝廷招安,华南海盗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因此,《靖海氛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以后的华南历史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作者系香港生态学者,副教授,专业填词人
□赵卫英
那些年,毫无来由地迷恋玉石。
这小城小镇的,新开的店只有小规模的几家,也没多少镇店之宝,三两次便看了个底朝天。
而旧的那几家玉石店是再不能去了。我早已把老板藏柜子里的珍品也探索完毕。
看多了,知道小店小铺的,能摆出来的都是普通货色。进去瞅一眼,更像个熟客,让店家拿出好东西来。起初,那店家从柜台下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件来。忽悠谁呢!我也不客气,这就是最好的货?店家不服,当然不是!十件八件的往外掏。掏着掏着,那老板总算清醒过来,就差张牙舞爪地喊了,你这是买还是……不买啊?我心也虚,到底只能欣赏了去。这些个欣赏,一次还行,看个十次八次的,还嚷嚷:这只手镯水头差,干巴巴的,价值就不高了。这个绿色有点偏色,带了点蓝调,可惜啊。还有这裂缝,啧啧……店家实在忍不住了,斜眼看我:老兄,是想自己做买卖了吧?慢慢地,店家大老远看见我便往里间走。
我也知道自己不受待见,悻悻地跑去一个叫“天光墟”的地方看玉石。赶了趟车,到了地儿,天才刚刚亮。那个地方,鱼龙混杂,处处要懂规矩。连开价、议价都不能用嘴巴说,只能敲计算机。
不得不说,这个地儿的玉石多得超出我的预料,反乱了心。真正摆卖的没看上,倒是看上了一女摊主胸前的翡翠挂牌。它色泽纯正,在光线下闪烁着一种灵动的光晕,仿佛赋予了生命一样。人家女摊主热情,见我盯着她的挂牌,便让我听上了一段翡翠背后的故事。原来这是一块娘家的底气。背后除了有父母的祝福,更多的是她虽远嫁,但随时可以回娘家的“谕”旨。女摊主说得眼眶红红,我也被感动了。
我知道不该有念想的。可是,看着自己的素腕,还是随意地套进了一只合适的玉手镯。日久,手镯居然玲珑如月,越发润泽通透,长了水润,飘了色丝。好像它本来就是我期待的模样。
可是不久。玉镯竟毫无征兆地导演了一场预谋已久的别离。那天,我从摩托车上摔了下来,几乎同时,我听到了一声裂。这裂声清脆有力,没有一丝的犹豫。不愧君子玉石,连破碎都体现出决绝来。也是这一声裂,竟让我生出从未有过的心痛之感,像被剐了肉。
好长一段时间,并不适应玉镯的离去。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只随意的玉镯,在生活中的日夜相伴中,可以渗透成爱,成为自己满心欢喜的样子?
我把碎了的三段捡回,带在身边。每次翻出,看见碎玉越来越暗,逐渐失去光泽,我的心更难受。犹豫着,做成金镶玉?要不,打磨成一个小玉圆柱?
我因此失眠很久。不惜带着黑眼圈,再次来到那个女摊主面前,祈求她能像一位医者,帮碎玉镯回春。当层层剥开的三段碎玉展露在她的面前,她甚为惊讶:我做了25年玉石买卖,我见过无数的玉石,也见过无数的分离。你又何苦呢?她捏着碎玉,反复盘着,就像盘着一件心爱之物。碎玉在她轻快的盘捏之下,似乎透出一丝久未见的光泽来。
我总算明白。一直以为的不舍,其实更多的只是惩罚。一切都是我的不甘罢了。
回到家,我把碎玉埋在门前的花圃里。从此,我便在这玉石的江湖中全身而退,算是圆满。
□刘进定
莫非莲岛丹鸟的基因,
注入了你的玉蕊。
你盛开的满树鲜花,
似万朵喷火的奇瑰;
绽放着年华最绚丽的容颜,
映红着生命最热烈的绮媚。
莫非岭南丹鸟的细胞,
移植进你的苍翠。
你张开的婆娑枝叶,
似无数绿翼的荟蔚;
妙造着暑天最清凉的荫郁,
召引着游人最欢悦的聚会。
莫非神州丹鸟的英精,
栽接到你的骨髓。
你硕壮的挺拔身躯,
似不屈侠士的俊伟;
顽强着根植最心忺的土地,
坚定着护佑最忠爱的葳蕤。
啊!凤凰木,凤凰木,
你或是丹鸟涅槃的遗孑,
漂寓到他国百般争艳吐芳菲;
你或是丹鸟凌空的化身,
归嬉在龙凤和鸣之地秀嘉卉。
□萧文竹
面朝碧海迎风立,
十里嫣红映日辉。
沁骨寒香酬雀舞,
浮空翠色伴霞飞。
心怀姹紫谁同醉?
笑看千姿客不归。
人事如花皆自在,
无须春令亦芳菲。
七律·斗门新乡濂溪书院分部
古韵今颜承道音,
濂溪苗木易成林。
泉声老井绕边树,
竹影清风栖野禽。
周子莲情涵浩气,
新乡文脉染青襟。
接霞迎月涤尘念,
岂怕村深昧本心。
珠海日月贝大剧院
古乐悠扬绕贝闲,
飞鸿鹤舞逐湾巅。
餐霞饮瀣孕珠玉,
悦动人间客万千。
□杨长征
犹忆2003年春,在香洲区政协六届一次全会上,香洲区政协委员大会发言,响吹分三个阶段建设容闳纪念馆的号角,经市、区合力,有识之士奔走,至今日,容闳已深入珠海人心中。
犹忆珠海博物馆,早在2007年就出版容闳图录,又推出专题展《中国近代化运动先驱容闳》,走进各大中小学,更难得的是,征集到容闳亲笔题词并签名送给儿子的首版英文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
2024年夏,珠海博物馆更新基本陈列,1912年2月的老照片《南京临时参议院总统府同仁摄影》首展,我们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1912年元旦当日的南京,回到1912年4月21日的美国哈特福德一寓所,容闳举双手欢呼“远东第一个共和国”诞生,容闳叮嘱两个儿子回去报效自己的祖国……
我甄贤兮
秀毓南屏
前贤遗训兮
谨守以循……
甄贤校歌又一次回荡在南屏上空!
我们讲容闳讲了很多年了。容闳的历史功绩现在连小学生都知道了。投身洋务运动,推动西学东渐,参加戊戌变法,支持辛亥革命,开近代中国留学教育之先河。那容闳精神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以根据容闳的历史建树和他的原话来做个总结——爱国救国虽九死而不悔的激情,毕生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的行动。激情加行动,正是今天我们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很需要的一种精神面貌。
最难忘詹天佑父亲那张“具甘结书”。
一百几十年前,招收幼童又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还是广东人开明啊!看看家在广州荔湾的詹天佑的父亲怎么说:“我的儿子,现在就送政府带到花旗国(美国)去学习先进技术了。生老病死,各安天命。我儿子也绝对不会辜负政府厚望的。他学好了,就一定听从中国的差遣,不会留在花旗国另谋生路的。我的儿子还是挺聪颖的,中等身材,脸又圆又白,简直就是帅哥。今天就和政府签下生死状,没问题,让他去吧!”
这是1872年中华大地上最感人的一个历史细节……
□梅真
凹凸不平,墙面粗糙,还十分扎手。第一次触摸传说中的蚝墙原来是这种感觉。
南海之滨早已盛产牡蛎。难以置信,五百多年前的明朝景泰年(1454年)间,斗门镇南门村村民食了蚝,以九十多万块儿硕大的蚝壳,用黄土与红糖、糯米、醋、谷壳等混合而成的黄坭浆,砌成了近六百平方米的蚝墙,建成了著名的“菉猗堂”(赵氏祖祠)。
俗话说:千年砖,万年壳。蚝墙具有坚固耐用、防虫隔潮的作用,明清时期在珠江三角洲一带曾风靡一时。这样极具岭南特色,并有“蚝”宅之意的古建筑,每平方米将近一千六百个的蚝壳,五百多年来抵御了多少台风的侵袭。据说元、明时期的虎跳门水道出口处的东岸(现大、小濠涌附近)有大蚝场。当时赵氏先祖建祠时用船把蚝场的蚝壳运回作建筑材料,其价格比砖便宜。可以就地取材、废物利用,低碳环保,节约成本。生蚝营养美味,蚝壳也比砖墙坚固耐用,可谓一举两得。除直接受火烧成可作建筑材料的蚝灰外,蚝壳本身就可以防潮,也不惧风雨冲刷等自然因素造成的侵蚀;蚝墙又夏可防热,冬可御寒,住在“蚝宅”里冬暖夏凉……
珠江三角洲食蚝、养蚝的传统历史悠久,而使用蚝壳砌筑墙体的习俗则可追溯至唐朝。“蚝宅”随着宋元时期岭南地区人口大量增长而兴起,挖掘地下蚝壳的壳矿事业又与明清时期沙田的开发并驾齐驱。
岭南“蚝宅”有其独特的建造智慧,体现了先人对海洋资源的态度。
肥美的蚝从古至今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岭南沿海地区素有食用蚝(牡蛎)的传统。早在新石器时期,蚝已经出现在沿海地区先民食谱中。据南朝《南越志》记载,“南土谓蛎为蚝甲,为牡蛎,合涧洲牡蛎,土人重之”,就写明了南海本地先民有多么重视蚝这种食物。蚝生长在咸淡水交界处,以潮汐带来的微生物为食。有牡蛎生长的地方,坚硬的外壳相互粘连以致形成一片海中的蚝山,“相黏为山,百十各自生”。
“蚝山”的形态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种启示。人类文明总是在顺应自然并模仿自然中推进的。沿海先民受到蚝山的启发,直至唐代,就有了垒砌并粘连蚝壳作墙体的建筑方法。
关于先民发明创造蚝宅的记录早于且不输《鲁滨逊漂流记》。悠久的食蚝史,最早也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据唐《岭表录异》云,“盧亭者。盧循昔據廣州,既敗,餘黨奔入海島野居,惟食蠔蠣,壘殼為牆壁。”据刘恂此段记载,东晋末年卢循农民起义失败后,其余党逃至莞邑沿海,称为卢亭,居于大奚山(今大屿山、香港岛和珠海万山等岛屿的合称)上,书中记载“惟食蚝蛎,垒壳为墙壁”,这里的“蚝蛎”就是生蚝了。可以看出,当时的广东沿海已经出产大量的野生生蚝了,并且已经为先民所食用。此段“录异”(记录奇闻异事)便记录了卢党战败后逃往海岛野居,食蚝后又用蚝壳垒成坚固的墙用来建屋居住。宋《太平御览》亦有卢亭采集牡蛎的记载:“海夷盧亭亭者,以斧揳取殻,燒以烈火,蠔即啓房。挑取其肉,貯以小竹筐,趂虛市以易醉(盧亭好酒,以蠔肉換酒也)。肉大者為炙,小者炒食,肉中有滋味,食之即能壅膓胃。”这段记载的详细程度,从用什么工具、什么方式、如何建造蚝宅;用什么器皿盛蚝、挑取蚝肉,到热闹的集市上以美蚝换好酒;甚至肥美的大蚝烤着吃,小蚝爆炒,那种舌尖的慰劳感和肠胃的满足感,仿佛穿越了几千年直达今天我们的味蕾。这是怎样的饕餮啊!
不过,无论食蚝的习惯,还是蚝墙的建造,在唐代以前似乎都是所谓“海夷”(海上民族)所为。到了宋朝,采蚝业开始逐步发展成养蚝业。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有一首脍炙人口的《食蚝》,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蚝诗:
薄宦游海乡,雅闻静康蚝。
宿昔思一饱,钻灼苦未高。
传闻巨浪中,碨礧如六鳌。
亦复有细民,并海施竹牢。
采掇种其间,冲激恣风涛。
咸卤与日滋,蕃息依江皋。
中厨烈焰炭,燎以菜与蒿。
委质已就烹,键闭犹遁逃。
稍稍窥其户,青襕流玉膏。
人言啖小鱼,所得不偿劳。
况此铁石顽,解剥烦锥刀。
戮力效一割,功烈才牛毛。
若论攻取难,饱食未为饕。
诗中的“靖康蚝”是历史上第一次命名的地域蚝名;“并海施竹牢”“掇石种其间”,则是世界人工养殖蚝的最早记录。“靖康蚝”指的是今东莞麻涌一带所产的蚝。
在宋代,这里有官设的靖康盐场,其海盐产量占广东盐产的大头。同时,那里产的蚝也丰盛并广受赞誉。靖康蚝日渐出名,行情渐涨。当地人从野生蚝的采集业中尝到了甜头。很快野生蚝就供不应求,人们开始想着法子尝试通过养殖来扩大供应量。于是,自然而然地,珠江口一带的采蚝业在这一时期逐步发展成养蚝业。
继梅尧臣《食蚝》诗之后,同时代还有一位词圣加美食家撰有《食蚝》一文,记载过通过南粤古驿道来到广东的北方文人墨客食指大动的感受:
“己卯冬至前二日,海蛮献蚝。剖之,得数升。肉与浆入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又取其大者,炙熟,正尔啖嚼……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这就是“吃货”苏轼掩饰不住的对蚝的喜爱。根据《东莞县志》记载,苏轼被宋哲宗贬谪至惠州时,曾途经东莞。友人以蚝款待,有美食家之称的苏轼一吃上了瘾,此后便隔三差五托人买蚝解馋。即使后被贬到更蛮荒的海南儋州,仍以食蚝为乐。
大自然的馈赠满足了人们的食欲,食欲又成为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创作的源动力。说到这里,蚝这种来自大海的食物和建筑原材料,都是大海对我们的滋养与奉献,也将大海的命运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作为一个当代的词人,也是一名信仰生态整体主义的学者,我的学术之路也可谓是“一路向海”。第一首成名作便是电视剧《陪你到世界之巅》的主题歌《天空之外》,高潮的那句就是大海带来的灵感:“季风吹向大海,到天空之外,你以为飞鸟不知疲惫只往前飞。终于有一天,我们都明白还要相爱,回到那棵树上,脱下骄傲,放低姿态。自由和爱情哪一个会更难释怀?没有你的未来,我像只海豚迷失在大海,像那无法预知、无法触摸的爱,在天空之外。”从那以后几乎每首作品都无意识地写过大海,我所有住过的地方也特意选择海边。所以吃了珠海这个地方的蚝,摸了蚝墙,便爱上了珠海,每年也想来这里,找个面朝大海的房子住上多日。
爱上一个地方,便想深入了解这个地方。在珠海的短短数日,最深切的感受便是:珠海的历史就是人与海的关系的发展史。在珠海的历史上,人与大海的关系不仅是靠海吃海,依海而居,启迪智慧,还有更复杂的关系,那就是征服和占有,虽然在生态思想里,大海并不是渺小的人类所能够征服和占有的对象。靠海吃海,建筑蚝宅的是渔民、“海夷”,而还有一种在海上横行的特殊群体叫做“海盗”。
著名的海盗王张保仔,就活跃在珠海这片海域,创造了不可磨灭的海盗史。
张保仔,清代嘉庆年间广东沿海地区著名的大海盗,打着“反清灭洋”“劫富济贫”的旗号,统领“五色帮”浩浩荡荡四万余人,称雄于清政府势力范围边缘的南海海域。站在今天的港珠澳大桥经过的蓝鲸岛上南望,可以望到当年张保仔的势力范围。张保仔的海盗集团占据了香港大屿山,出入珠江口,盘踞在东澳岛,经常抢劫往来船舶货物、掳掠钱财和金银珠宝。现在东澳岛石壁上有还有“万海平波”“上帝行宫”等摩崖石刻,据说就是张保仔当年刻下的,可见他当年在海上称王称霸,多么横行霸道。
张保仔及附近八支海盗集团势力太大,惟恐影响到清政府在当地的统治。嘉庆十二年以后,清军南下征剿,张保仔被迫从东澳岛撤离。据说张保仔逃走的时候,将十八箱财宝藏在了摩崖石刻附近,分作“藏宝十八行,行行十八翁”,以待日后卷土重来。可是到了嘉庆十五年,张保仔就率众海盗向清政府投诚了,换上衣冠成了清朝水师官员。然而,直到病死于任上,也没再回过东澳岛。海盗王的宝藏究竟藏于何处,至今仍是一个谜。多少年来,探秘之人无数。包括今天的我。岛上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珠宝十八箱,箱箱十八行,谁能得到它,早喝粥来晚宰羊”。
海盗王张保仔是传说还是历史?在香港大历史学家叶灵凤先生在研究中已得到考证。1971年,叶灵凤针对张保仔生平及投降问题,以叶林丰为名撰写了《张保仔的传说和真相》,主要叙述了张保仔生平以及其在广东海盗集团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同时也记述了清朝总督百龄针对海盗问题实行的策略。还有一部由清代袁永纶所撰写的关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华南地区海盗问题的史书叫做《靖海氛记》。香港历史学家萧国健和卜永坚为《靖海氛记》作注,刊登于《华南资料研究中心通讯》,该文对《靖海氛记》主要人物和事件进行了补充,使得相关研究更加深入。
根据华南历史学家、我的同事萧国建教授的导读,叶灵凤的《张保仔的传说和真相》一书“成于一九七零年间”。从内容上看,全书包括16篇随笔札记式的短文,形式上颇类似于今日的专题研究论文集。这些文章以中、外文档案及地方文献资料,考证张保仔的事迹、出身、盗巢、营盘、骚扰英贡船事件、与官府交战地点、投降经过和最后下落等等,内容相互贯通起来,即为乾嘉之际华南海盗活动的动态画卷。萧教授推荐,其中最值得精读者有三:“一是《外人笔下的张保仔》,二是《〈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中有关张保仔的资料》,三是《〈新安县志〉所记的海盗》。
而《靖海氛记》一书主要记述了这一时期不同海盗集团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清朝采取的策略问题等内容,此书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叙述华南地区的海盗问题:一是描述了这一时期华南地区海盗猖獗的原因;二是描写了不同海盗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三是叙述了清政府剿灭海盗的政策。总之,该书是为了记载二十年来粤东海寇由起到灭的过程,经过几次大的战役,这一地区的海盗一部分被消灭,一部分死于海盗集团内部的争斗,还有一些跟随将领向朝廷投降,接受朝廷招安,华南海盗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因此,《靖海氛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以后的华南历史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作者系香港生态学者,副教授,专业填词人
□赵卫英
那些年,毫无来由地迷恋玉石。
这小城小镇的,新开的店只有小规模的几家,也没多少镇店之宝,三两次便看了个底朝天。
而旧的那几家玉石店是再不能去了。我早已把老板藏柜子里的珍品也探索完毕。
看多了,知道小店小铺的,能摆出来的都是普通货色。进去瞅一眼,更像个熟客,让店家拿出好东西来。起初,那店家从柜台下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件来。忽悠谁呢!我也不客气,这就是最好的货?店家不服,当然不是!十件八件的往外掏。掏着掏着,那老板总算清醒过来,就差张牙舞爪地喊了,你这是买还是……不买啊?我心也虚,到底只能欣赏了去。这些个欣赏,一次还行,看个十次八次的,还嚷嚷:这只手镯水头差,干巴巴的,价值就不高了。这个绿色有点偏色,带了点蓝调,可惜啊。还有这裂缝,啧啧……店家实在忍不住了,斜眼看我:老兄,是想自己做买卖了吧?慢慢地,店家大老远看见我便往里间走。
我也知道自己不受待见,悻悻地跑去一个叫“天光墟”的地方看玉石。赶了趟车,到了地儿,天才刚刚亮。那个地方,鱼龙混杂,处处要懂规矩。连开价、议价都不能用嘴巴说,只能敲计算机。
不得不说,这个地儿的玉石多得超出我的预料,反乱了心。真正摆卖的没看上,倒是看上了一女摊主胸前的翡翠挂牌。它色泽纯正,在光线下闪烁着一种灵动的光晕,仿佛赋予了生命一样。人家女摊主热情,见我盯着她的挂牌,便让我听上了一段翡翠背后的故事。原来这是一块娘家的底气。背后除了有父母的祝福,更多的是她虽远嫁,但随时可以回娘家的“谕”旨。女摊主说得眼眶红红,我也被感动了。
我知道不该有念想的。可是,看着自己的素腕,还是随意地套进了一只合适的玉手镯。日久,手镯居然玲珑如月,越发润泽通透,长了水润,飘了色丝。好像它本来就是我期待的模样。
可是不久。玉镯竟毫无征兆地导演了一场预谋已久的别离。那天,我从摩托车上摔了下来,几乎同时,我听到了一声裂。这裂声清脆有力,没有一丝的犹豫。不愧君子玉石,连破碎都体现出决绝来。也是这一声裂,竟让我生出从未有过的心痛之感,像被剐了肉。
好长一段时间,并不适应玉镯的离去。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只随意的玉镯,在生活中的日夜相伴中,可以渗透成爱,成为自己满心欢喜的样子?
我把碎了的三段捡回,带在身边。每次翻出,看见碎玉越来越暗,逐渐失去光泽,我的心更难受。犹豫着,做成金镶玉?要不,打磨成一个小玉圆柱?
我因此失眠很久。不惜带着黑眼圈,再次来到那个女摊主面前,祈求她能像一位医者,帮碎玉镯回春。当层层剥开的三段碎玉展露在她的面前,她甚为惊讶:我做了25年玉石买卖,我见过无数的玉石,也见过无数的分离。你又何苦呢?她捏着碎玉,反复盘着,就像盘着一件心爱之物。碎玉在她轻快的盘捏之下,似乎透出一丝久未见的光泽来。
我总算明白。一直以为的不舍,其实更多的只是惩罚。一切都是我的不甘罢了。
回到家,我把碎玉埋在门前的花圃里。从此,我便在这玉石的江湖中全身而退,算是圆满。
□刘进定
莫非莲岛丹鸟的基因,
注入了你的玉蕊。
你盛开的满树鲜花,
似万朵喷火的奇瑰;
绽放着年华最绚丽的容颜,
映红着生命最热烈的绮媚。
莫非岭南丹鸟的细胞,
移植进你的苍翠。
你张开的婆娑枝叶,
似无数绿翼的荟蔚;
妙造着暑天最清凉的荫郁,
召引着游人最欢悦的聚会。
莫非神州丹鸟的英精,
栽接到你的骨髓。
你硕壮的挺拔身躯,
似不屈侠士的俊伟;
顽强着根植最心忺的土地,
坚定着护佑最忠爱的葳蕤。
啊!凤凰木,凤凰木,
你或是丹鸟涅槃的遗孑,
漂寓到他国百般争艳吐芳菲;
你或是丹鸟凌空的化身,
归嬉在龙凤和鸣之地秀嘉卉。
□萧文竹
面朝碧海迎风立,
十里嫣红映日辉。
沁骨寒香酬雀舞,
浮空翠色伴霞飞。
心怀姹紫谁同醉?
笑看千姿客不归。
人事如花皆自在,
无须春令亦芳菲。
七律·斗门新乡濂溪书院分部
古韵今颜承道音,
濂溪苗木易成林。
泉声老井绕边树,
竹影清风栖野禽。
周子莲情涵浩气,
新乡文脉染青襟。
接霞迎月涤尘念,
岂怕村深昧本心。
珠海日月贝大剧院
古乐悠扬绕贝闲,
飞鸿鹤舞逐湾巅。
餐霞饮瀣孕珠玉,
悦动人间客万千。
□杨长征
犹忆2003年春,在香洲区政协六届一次全会上,香洲区政协委员大会发言,响吹分三个阶段建设容闳纪念馆的号角,经市、区合力,有识之士奔走,至今日,容闳已深入珠海人心中。
犹忆珠海博物馆,早在2007年就出版容闳图录,又推出专题展《中国近代化运动先驱容闳》,走进各大中小学,更难得的是,征集到容闳亲笔题词并签名送给儿子的首版英文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
2024年夏,珠海博物馆更新基本陈列,1912年2月的老照片《南京临时参议院总统府同仁摄影》首展,我们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1912年元旦当日的南京,回到1912年4月21日的美国哈特福德一寓所,容闳举双手欢呼“远东第一个共和国”诞生,容闳叮嘱两个儿子回去报效自己的祖国……
我甄贤兮
秀毓南屏
前贤遗训兮
谨守以循……
甄贤校歌又一次回荡在南屏上空!
我们讲容闳讲了很多年了。容闳的历史功绩现在连小学生都知道了。投身洋务运动,推动西学东渐,参加戊戌变法,支持辛亥革命,开近代中国留学教育之先河。那容闳精神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以根据容闳的历史建树和他的原话来做个总结——爱国救国虽九死而不悔的激情,毕生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的行动。激情加行动,正是今天我们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很需要的一种精神面貌。
最难忘詹天佑父亲那张“具甘结书”。
一百几十年前,招收幼童又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还是广东人开明啊!看看家在广州荔湾的詹天佑的父亲怎么说:“我的儿子,现在就送政府带到花旗国(美国)去学习先进技术了。生老病死,各安天命。我儿子也绝对不会辜负政府厚望的。他学好了,就一定听从中国的差遣,不会留在花旗国另谋生路的。我的儿子还是挺聪颖的,中等身材,脸又圆又白,简直就是帅哥。今天就和政府签下生死状,没问题,让他去吧!”
这是1872年中华大地上最感人的一个历史细节……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