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钩沉话三灶,“守忆人”敲出125万字“珠海记忆”
珠海记忆

一部手机、一根颤巍巍的手指、一个小小的放大镜,年近耄耋的王定一敲出了50多万字。8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成员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三灶人文学会用这样的方式“敲”出了《三灶古代历史钩沉》和四本《三灶故事》共125万字,并且在大量的外地走访和抢救性采访中积累史料,勾勒出了珠海三灶海岛文化、苦难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清晰脉络。
最近几年,为了把三灶故事传播出去、传承下去,三灶人文学会以演讲、戏剧、舞蹈、民歌相结合的方式表演故事,创作了以三灶故事为题材的情景剧16部,在三灶镇文化中心和各个自然村演出32场,观演群众超1万人次。
12月10日,记者跟随王定一的脚步,重温了三灶人文学会寻古迹、寻长者、寻史料的8年,了解了珠海金湾这座古老岛屿的前世今生。

版面图.jpg

01
一群三灶人看到了
故乡记忆的历史价值

刘昌言是珠海金湾一所中学的教师,也是三灶人文学会核心成员。大约在11年前,他上课时讲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一名三灶学生不解地问,日军1938年在三灶也进行过大屠杀,他的爷爷奶奶都是亲历者,为什么课本上从来没有提到过?

查阅资料后,刘昌言发现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特别少,萌生了细致挖掘、还原这段历史的想法。“我希望自己最起码能回答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刘昌言说。

刘昌言(左二)带领学生在三灶开展调研。

2013年,刘昌言和同事华跃进发起组建了三灶岛日军侵华罪证调研团队。两年时间,团队记录了数十位亲历者、见证者400多个小时的口述影像资料,拍摄了4万多张照片,从日本购买了大量史料。2015年,团队制作的纪录片《三灶1938》上映,得到了广泛关注。

受《三灶1938》问世的鼓舞,更多的“新三灶人”和土生土长的三灶居民加入保护三灶历史记忆的队伍中来。2016年,三灶人文学会正式成立。

王定一是上世纪80年代来三灶进行“西部大开发”的干部,从“路不平、水不清、灯不明、电话也不灵”到航空新城拔地而起,他参与、见证了三灶34年的发展。任三灶镇委书记时,他就了解到了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文化特色,对其进行挖掘、记录,成了他几十年来的愿望。

王定一在讲座中讲述三灶历史。

“三灶原先是个海岛,到处散布着渔民依山傍水的住所,相传曾经有99个村,这是三灶的海岛文化;三灶在日军侵华期间发生了大屠杀的惨案,人口数量从12000人减至6000人,这是三灶的苦难文化;三灶有早期中国工人运动领袖林伟民,有一边从事生产劳动一边刻苦训练守卫边防的三灶女民兵,这是三灶的红色文化。”说起三灶故事的教育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王定一滔滔不绝。三灶人文学会成立后,他成为了学会的名誉主席和顾问,带领一批农民出身的成员写出了百万字的书籍。

杜观山是三灶人文学会的骨干,也是三灶土生土长的农民。杜观山常常调侃自己是“土八路”。然而,“土八路”也有对于故乡深沉的爱,有对于留住历史记忆的强烈使命感。

杜观山(中)在跟成员讲述三灶的历史。

“王书记告诉我们,有一个记录三灶岛惨案的石碑有明显错误,碑文写1938年某日,日军在三灶岛施行‘三光’政策,第二天又在6个地点枪杀三灶人,还有人道听途说,以为日军大屠杀是三灶有一位村民打伤了日军,日军开展报复。这些谬误让我非常痛心。”杜观山说。后来,他们找到了1979年写碑文的人,对方承认了碑文内容没有经过详细调查,但由于石碑已经成为文物不可修改,他们只能在自己的文字中记录真实的历史。

02
走到哪儿写到哪儿
抢救性守护历史记忆

今年,三灶镇中心村村委会向学会发出邀请,希望由村委会出资,由学会编写中心村下辖自然村——屋边村的村志。经费虽然不多,但学会成员们都希望能够做到问心无愧。

就像当初写《三灶故事》一样,三灶人文学会广泛发动各个村的联络员,按照一个字2毛钱的价格“买故事”,有一些长者不会打字,就让他们口述,根据故事的长短给20元到50元不等的酬劳。

三灶人文学会出版的部分书籍。

为了尽可能找到更多从三灶走出去的长者,杜观山前往香港、澳门,找到三灶同乡会,为了让长者更加愿意配合,他常常自掏腰包买好烟酒上门,跟长者们交朋友。“孤寒是办不成事的。”对于自掏腰包的行为,杜观山这样为自己解释。

在粤语里,“孤寒”是“小气”“吝啬”的意思,杜观山用自己的“不孤寒”推动了村志的编写,但这份大气他却没有留给自己。衣服是两三件换着穿,8年来他写文章的工具就是纸、笔和一部手机。他觉得,电脑太笨重,不如手机轻便,可以走到哪儿,写到哪儿,其他的工具不会用,他就把字一个一个地敲在聊天软件的对话框里。

三灶人文学会的成员,几乎都是这样做的,包括77岁高龄的王定一。在编写屋边村村志的这一年里,他的视力情况急转直下,即使拿着手机的手已经僵硬,只要思路没断,他就坚持继续打字,眼睛看不见,就拿一个比硬币大些的放大镜对着手机看,眼睛离手机只有十几厘米。

77岁高龄的王定一拿着放大镜在查阅书籍。

8年里,靠着这样的毅力,三灶人文学会的成员们收集三灶历史、民俗故事、非遗文化、地名来源,为故土留下乡愁。

这当中,有很多采访是抢救性的。以今年屋边村村志编写的项目为例,杜观山一共采访了30余位长者,不到一年时间,已有10余位长者去世了,而他们的记忆,他们的口述历史,永远留在了杜观山的记录里,留在了三灶人文学会的书籍里。

03
写好故事,讲好故事,演好故事

故事写了那么多,打字打了那么多,怎样把故事从白纸黑字变成令人感兴趣的东西,扩大三灶故事的传播范围?三灶人文学会成员用了孩子最喜欢的方式之一,讲故事。

徐赐礼是三灶的一名退休教师,教了一辈子书的他,现在在三灶人文学会负责讲故事。2017年,由三灶人文学会主持运作的三灶光阴故事馆开馆,徐赐礼和一批学会成员走进校园、机关,开始办起讲座。每一次,学会成员都先播放纪录片《三灶1938》,再讲不同主题的故事,有“林伟民的故事”“三灶海岛女民兵”“三灶历史简介”等10多个课程。7年来,他们已经进校园举办超过200次讲座。

情景剧《海岛女民兵》。

一位三灶中学的老师说,自己在三灶工作了10多年,也不知道这么详细的三灶历史,听课后,才恍然大悟,希望学会成员多来给同学们上课,让同学们都能知道三灶历史。

现在,坐在台下听徐赐礼讲故事的孩子,已经是当年听他讲课的学生的儿子、孙子了。“我肯定会一直讲下去。”徐赐礼说。

时间久了,大家发现,故事不能只讲给孩子听。近年来,学会成员开始把讲故事变成表演情景剧,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

三灶人文学会将三灶故事以歌舞的形式表现出来。

“我们很幸运,有政府的支持,还有一帮退休的长者出力,帮助我们成功申遗,让三灶民间故事成为金湾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杜观山说,学会的表演加入了戏曲、情景剧、歌舞元素,三灶的许多社会团体和文艺团体都在帮助他们。如今,看一场三灶故事表演,可以看到杜观山、徐赐礼穿着演出服扮演不同角色,还可以听到三灶非遗传承人蔡柳森唱着经过抢救性保护的“三灶八堡歌”,看到来自内蒙古的“新三灶人”李遵新在舞台背后转着三灶竹草编织的草帽……

一群“守忆人”,就这样守住了乡愁。

封面图:张洲摄
文字:金璐 图片:张洲 李遵新 编辑:朱晓 庞晓丹 责任编辑:吴颖琼 宋显晖
历史钩沉话三灶,“守忆人”敲出125万字“珠海记忆”
珠江晚报 2024-12-27 09:37
珠海记忆

一部手机、一根颤巍巍的手指、一个小小的放大镜,年近耄耋的王定一敲出了50多万字。8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成员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三灶人文学会用这样的方式“敲”出了《三灶古代历史钩沉》和四本《三灶故事》共125万字,并且在大量的外地走访和抢救性采访中积累史料,勾勒出了珠海三灶海岛文化、苦难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清晰脉络。
最近几年,为了把三灶故事传播出去、传承下去,三灶人文学会以演讲、戏剧、舞蹈、民歌相结合的方式表演故事,创作了以三灶故事为题材的情景剧16部,在三灶镇文化中心和各个自然村演出32场,观演群众超1万人次。
12月10日,记者跟随王定一的脚步,重温了三灶人文学会寻古迹、寻长者、寻史料的8年,了解了珠海金湾这座古老岛屿的前世今生。

版面图.jpg

01
一群三灶人看到了
故乡记忆的历史价值

刘昌言是珠海金湾一所中学的教师,也是三灶人文学会核心成员。大约在11年前,他上课时讲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一名三灶学生不解地问,日军1938年在三灶也进行过大屠杀,他的爷爷奶奶都是亲历者,为什么课本上从来没有提到过?

查阅资料后,刘昌言发现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特别少,萌生了细致挖掘、还原这段历史的想法。“我希望自己最起码能回答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刘昌言说。

刘昌言(左二)带领学生在三灶开展调研。

2013年,刘昌言和同事华跃进发起组建了三灶岛日军侵华罪证调研团队。两年时间,团队记录了数十位亲历者、见证者400多个小时的口述影像资料,拍摄了4万多张照片,从日本购买了大量史料。2015年,团队制作的纪录片《三灶1938》上映,得到了广泛关注。

受《三灶1938》问世的鼓舞,更多的“新三灶人”和土生土长的三灶居民加入保护三灶历史记忆的队伍中来。2016年,三灶人文学会正式成立。

王定一是上世纪80年代来三灶进行“西部大开发”的干部,从“路不平、水不清、灯不明、电话也不灵”到航空新城拔地而起,他参与、见证了三灶34年的发展。任三灶镇委书记时,他就了解到了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文化特色,对其进行挖掘、记录,成了他几十年来的愿望。

王定一在讲座中讲述三灶历史。

“三灶原先是个海岛,到处散布着渔民依山傍水的住所,相传曾经有99个村,这是三灶的海岛文化;三灶在日军侵华期间发生了大屠杀的惨案,人口数量从12000人减至6000人,这是三灶的苦难文化;三灶有早期中国工人运动领袖林伟民,有一边从事生产劳动一边刻苦训练守卫边防的三灶女民兵,这是三灶的红色文化。”说起三灶故事的教育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王定一滔滔不绝。三灶人文学会成立后,他成为了学会的名誉主席和顾问,带领一批农民出身的成员写出了百万字的书籍。

杜观山是三灶人文学会的骨干,也是三灶土生土长的农民。杜观山常常调侃自己是“土八路”。然而,“土八路”也有对于故乡深沉的爱,有对于留住历史记忆的强烈使命感。

杜观山(中)在跟成员讲述三灶的历史。

“王书记告诉我们,有一个记录三灶岛惨案的石碑有明显错误,碑文写1938年某日,日军在三灶岛施行‘三光’政策,第二天又在6个地点枪杀三灶人,还有人道听途说,以为日军大屠杀是三灶有一位村民打伤了日军,日军开展报复。这些谬误让我非常痛心。”杜观山说。后来,他们找到了1979年写碑文的人,对方承认了碑文内容没有经过详细调查,但由于石碑已经成为文物不可修改,他们只能在自己的文字中记录真实的历史。

02
走到哪儿写到哪儿
抢救性守护历史记忆

今年,三灶镇中心村村委会向学会发出邀请,希望由村委会出资,由学会编写中心村下辖自然村——屋边村的村志。经费虽然不多,但学会成员们都希望能够做到问心无愧。

就像当初写《三灶故事》一样,三灶人文学会广泛发动各个村的联络员,按照一个字2毛钱的价格“买故事”,有一些长者不会打字,就让他们口述,根据故事的长短给20元到50元不等的酬劳。

三灶人文学会出版的部分书籍。

为了尽可能找到更多从三灶走出去的长者,杜观山前往香港、澳门,找到三灶同乡会,为了让长者更加愿意配合,他常常自掏腰包买好烟酒上门,跟长者们交朋友。“孤寒是办不成事的。”对于自掏腰包的行为,杜观山这样为自己解释。

在粤语里,“孤寒”是“小气”“吝啬”的意思,杜观山用自己的“不孤寒”推动了村志的编写,但这份大气他却没有留给自己。衣服是两三件换着穿,8年来他写文章的工具就是纸、笔和一部手机。他觉得,电脑太笨重,不如手机轻便,可以走到哪儿,写到哪儿,其他的工具不会用,他就把字一个一个地敲在聊天软件的对话框里。

三灶人文学会的成员,几乎都是这样做的,包括77岁高龄的王定一。在编写屋边村村志的这一年里,他的视力情况急转直下,即使拿着手机的手已经僵硬,只要思路没断,他就坚持继续打字,眼睛看不见,就拿一个比硬币大些的放大镜对着手机看,眼睛离手机只有十几厘米。

77岁高龄的王定一拿着放大镜在查阅书籍。

8年里,靠着这样的毅力,三灶人文学会的成员们收集三灶历史、民俗故事、非遗文化、地名来源,为故土留下乡愁。

这当中,有很多采访是抢救性的。以今年屋边村村志编写的项目为例,杜观山一共采访了30余位长者,不到一年时间,已有10余位长者去世了,而他们的记忆,他们的口述历史,永远留在了杜观山的记录里,留在了三灶人文学会的书籍里。

03
写好故事,讲好故事,演好故事

故事写了那么多,打字打了那么多,怎样把故事从白纸黑字变成令人感兴趣的东西,扩大三灶故事的传播范围?三灶人文学会成员用了孩子最喜欢的方式之一,讲故事。

徐赐礼是三灶的一名退休教师,教了一辈子书的他,现在在三灶人文学会负责讲故事。2017年,由三灶人文学会主持运作的三灶光阴故事馆开馆,徐赐礼和一批学会成员走进校园、机关,开始办起讲座。每一次,学会成员都先播放纪录片《三灶1938》,再讲不同主题的故事,有“林伟民的故事”“三灶海岛女民兵”“三灶历史简介”等10多个课程。7年来,他们已经进校园举办超过200次讲座。

情景剧《海岛女民兵》。

一位三灶中学的老师说,自己在三灶工作了10多年,也不知道这么详细的三灶历史,听课后,才恍然大悟,希望学会成员多来给同学们上课,让同学们都能知道三灶历史。

现在,坐在台下听徐赐礼讲故事的孩子,已经是当年听他讲课的学生的儿子、孙子了。“我肯定会一直讲下去。”徐赐礼说。

时间久了,大家发现,故事不能只讲给孩子听。近年来,学会成员开始把讲故事变成表演情景剧,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

三灶人文学会将三灶故事以歌舞的形式表现出来。

“我们很幸运,有政府的支持,还有一帮退休的长者出力,帮助我们成功申遗,让三灶民间故事成为金湾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杜观山说,学会的表演加入了戏曲、情景剧、歌舞元素,三灶的许多社会团体和文艺团体都在帮助他们。如今,看一场三灶故事表演,可以看到杜观山、徐赐礼穿着演出服扮演不同角色,还可以听到三灶非遗传承人蔡柳森唱着经过抢救性保护的“三灶八堡歌”,看到来自内蒙古的“新三灶人”李遵新在舞台背后转着三灶竹草编织的草帽……

一群“守忆人”,就这样守住了乡愁。

封面图:张洲摄
文字:金璐 图片:张洲 李遵新 编辑:朱晓 庞晓丹 责任编辑:吴颖琼 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