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梁真:减轻教师负担,让教师在每一个阶段安心发展

“双减”政策的落地落实,为解决教育“内卷”,实现课内提质、课外减负,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育人体系提供了遵循。“但在政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教师负担加重的问题,需要予以高度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为教师提供有效激励与保障。”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珠海市金湾区第一中学副校长梁真带来了《关于“双减”背景下合理减轻教师负担的建议》。

省人大代表、珠海市金湾区第一中学副校长梁真。

在梁真看来,“双减”后的教师工作责任更大、时间更长、节奏更快,专业发展要求更高,非教学负担繁重,家长个性化的需求更凸显,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师形成了工作的焦虑,教师精神压力更大。

做好教师心理疏导和减压工作尤为重要。“一线教师的忙与无奈,在于教师工作中有很多时间做着与教学联系并非紧密的工作。”梁真建议,要健全教师负担管理机制,细化教师减负清单内容,优化教学评比考核和督查检查安排,避免摊派过多教学以外的工作任务;优化课后服务师资供给机制,探索实施弹性上下班和补充休息制度;相关部门和学校要做教师的坚强后盾,切实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梁真建议,教师培训部门、教育研究机构、科研院所、基层学校要多向发力,从政策文件解读、核心素养提升、师德水平建设、学科育人观念、专业知识水平、家校沟通技巧、技术融合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设计好教师培训课程,让教师在每一个阶段都能实现专业成长和发展。

梁真认为,“双减”为每一个孩子创造了一个公平的学习教育环境,让他们都有机会享有好的教育资源。实施优秀教师交流轮岗,正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路径之一。“应建立合理的教师交流轮岗机制,促进优质师资在区域内统一调配和有序流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梁真建议,还要建立完善的教师交流轮岗保障,充分考虑教师的工资待遇、编制以及职级评定,让优秀教师切实流动起来、安心工作。

此外,梁真还建议,应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扩大课后服务供给,特别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将课后服务质量和贡献度作为教师考核和职务晋升的“加分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支持学校通过家校交流对接会、学校开放日、家长讲堂等活动,加强政策宣传和对家长的教育引导,同时加强社区对家庭教育的支持帮助,帮助广大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减轻心理焦虑。

文字:陈奕樊 图片:程霖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张燕红
省人大代表梁真:减轻教师负担,让教师在每一个阶段安心发展
观海融媒 2025-01-17 15:27

“双减”政策的落地落实,为解决教育“内卷”,实现课内提质、课外减负,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育人体系提供了遵循。“但在政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教师负担加重的问题,需要予以高度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为教师提供有效激励与保障。”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珠海市金湾区第一中学副校长梁真带来了《关于“双减”背景下合理减轻教师负担的建议》。

省人大代表、珠海市金湾区第一中学副校长梁真。

在梁真看来,“双减”后的教师工作责任更大、时间更长、节奏更快,专业发展要求更高,非教学负担繁重,家长个性化的需求更凸显,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师形成了工作的焦虑,教师精神压力更大。

做好教师心理疏导和减压工作尤为重要。“一线教师的忙与无奈,在于教师工作中有很多时间做着与教学联系并非紧密的工作。”梁真建议,要健全教师负担管理机制,细化教师减负清单内容,优化教学评比考核和督查检查安排,避免摊派过多教学以外的工作任务;优化课后服务师资供给机制,探索实施弹性上下班和补充休息制度;相关部门和学校要做教师的坚强后盾,切实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梁真建议,教师培训部门、教育研究机构、科研院所、基层学校要多向发力,从政策文件解读、核心素养提升、师德水平建设、学科育人观念、专业知识水平、家校沟通技巧、技术融合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设计好教师培训课程,让教师在每一个阶段都能实现专业成长和发展。

梁真认为,“双减”为每一个孩子创造了一个公平的学习教育环境,让他们都有机会享有好的教育资源。实施优秀教师交流轮岗,正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路径之一。“应建立合理的教师交流轮岗机制,促进优质师资在区域内统一调配和有序流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梁真建议,还要建立完善的教师交流轮岗保障,充分考虑教师的工资待遇、编制以及职级评定,让优秀教师切实流动起来、安心工作。

此外,梁真还建议,应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扩大课后服务供给,特别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将课后服务质量和贡献度作为教师考核和职务晋升的“加分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支持学校通过家校交流对接会、学校开放日、家长讲堂等活动,加强政策宣传和对家长的教育引导,同时加强社区对家庭教育的支持帮助,帮助广大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减轻心理焦虑。

文字:陈奕樊 图片:程霖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张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