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身边事|打造航空航天科普与文旅新标杆

珠海太空中心自2023年1月20日正式开馆,昨日迎来开馆两周年。作为珠海“永不落幕的航展”重要载体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两年来珠海太空中心已接待游客近72万人次,航空航天科普“圈粉”实力强劲,已成为珠海一张亮丽的文旅新名片。(本报1月21日02版)

珠海太空中心开馆两周年以来,凭借出色的运营成绩与丰富多元的活动,成功树立起航空航天科普与文旅融合的新标杆,为相关领域发展带来诸多值得深思的启示。

从科普教育维度看,它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平台。馆内丰富的尖端科技展品与航天工业发展史展示,让公众得以直观感受我国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脉络,这不仅是对科技成就的呈现,更是对国家发展历程的生动诠释。航天“大咖”讲座与沉浸式互动装置,则从知识传授与亲身体验两个层面,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航空航天的兴趣。近18万孩子参与研学课程,在心中种下梦想种子,这背后是对科普教育方式的创新探索。它打破传统科普的枯燥模式,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吸引青少年主动学习,为培养未来航天人才奠定基础。

在文旅融合方面,珠海太空中心无疑是成功典范。作为“永不落幕的航展”重要载体,它接待游客近72万人次,成为珠海亮丽的文旅名片。通过将航空航天科普与旅游深度融合,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文化旅游体验。新馆启用后,增设天文主题展区并运用先进科技手段打造互动体验空间,更是将科技感与文化美感相融合,满足游客对新奇与文化内涵的追求。这种融合模式,既提升了旅游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又借助旅游的传播力扩大科普影响力,实现科普与文旅的双赢。

此外,珠海太空中心在对外交流与品牌活动打造上也可圈可点。接待港澳台及国外青少年,促进国内外青少年互动交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传播航空航天文化。自主打造的《太空大讲堂》《小小讲解员》等系列活动,丰富了科普形式,提升了青少年综合能力。这些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自我与成长的平台。

文字:张忠德 编辑:陈海阔 莫海晖 责任编辑:丹梅
微评身边事|打造航空航天科普与文旅新标杆
珠海特区报 2025-01-22 07:37

珠海太空中心自2023年1月20日正式开馆,昨日迎来开馆两周年。作为珠海“永不落幕的航展”重要载体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两年来珠海太空中心已接待游客近72万人次,航空航天科普“圈粉”实力强劲,已成为珠海一张亮丽的文旅新名片。(本报1月21日02版)

珠海太空中心开馆两周年以来,凭借出色的运营成绩与丰富多元的活动,成功树立起航空航天科普与文旅融合的新标杆,为相关领域发展带来诸多值得深思的启示。

从科普教育维度看,它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平台。馆内丰富的尖端科技展品与航天工业发展史展示,让公众得以直观感受我国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脉络,这不仅是对科技成就的呈现,更是对国家发展历程的生动诠释。航天“大咖”讲座与沉浸式互动装置,则从知识传授与亲身体验两个层面,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航空航天的兴趣。近18万孩子参与研学课程,在心中种下梦想种子,这背后是对科普教育方式的创新探索。它打破传统科普的枯燥模式,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吸引青少年主动学习,为培养未来航天人才奠定基础。

在文旅融合方面,珠海太空中心无疑是成功典范。作为“永不落幕的航展”重要载体,它接待游客近72万人次,成为珠海亮丽的文旅名片。通过将航空航天科普与旅游深度融合,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文化旅游体验。新馆启用后,增设天文主题展区并运用先进科技手段打造互动体验空间,更是将科技感与文化美感相融合,满足游客对新奇与文化内涵的追求。这种融合模式,既提升了旅游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又借助旅游的传播力扩大科普影响力,实现科普与文旅的双赢。

此外,珠海太空中心在对外交流与品牌活动打造上也可圈可点。接待港澳台及国外青少年,促进国内外青少年互动交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传播航空航天文化。自主打造的《太空大讲堂》《小小讲解员》等系列活动,丰富了科普形式,提升了青少年综合能力。这些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自我与成长的平台。

文字:张忠德 编辑:陈海阔 莫海晖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