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共有4所民办技工院校,按照“一区一校”规划布局。《“产业新工匠”方案》的实施,为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了工匠型产业工人培育体系的支撑,也是为技工院校技工教育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4所民办技工院校紧密对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动态调整建设专业,紧密结合现代服务业的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优势特色专业,以持续深化地校企融合、产教融合的育才体系,推进实现技工教育与产业发展的需求精准衔接,为珠海产业向新向强加快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产业新工匠”,2024年珠海技工院校招生规模的实现增长。来自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数据显示,2024年4所民办技工院校共招生3048人,比2023年增长18%。
市南方爱迪技工学校:逐梦低空,提前实现“领飞”
时代工匠,逐梦低空。2024年9月12日,广东省首届无人机应用技术职业技能大赛珠海市选拔赛在珠海市南方爱迪技工学校启动,大赛为珠海乃至全省低空经济腾飞注入技能人才的“智动能”。位于珠海斗门的市南方爱迪技工学校早于2015年在全省率先开设机器人、无人机应用专业,并于2021年成为珠海唯一AOPA(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者协会)考试认证基地,这是该校成为大赛协办单位率先“领飞”的“密码”。
如今,人工智能类专业已成为南方爱迪“王牌”专业,无人机应用专业与深圳大疆、道通科技、哈工大无人机、广州亿航等知名企业协同育人,共建校企合作订制班,培养的毕业生已在安防、航运、监测等多领域从事无人机应用管理工作。可以预见,南方爱迪将为珠海加快打造“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提供更多无人机高技能人才支撑,助推珠海“天空之城”飞的又快又精准。
航空航天产业是珠海重点产业支柱之一,珠海市南方爱迪技工学校紧密结合珠海航空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开设了航空服务专业,毕业学生已在珠海金湾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等就业。市南方爱迪技工学校瞄准珠海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链,提前布局开设中药营养保健专业,课程融合中药与现代营养健康知识,为珠海特色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做大做强输入源源不断的技能人才。
市欧亚技工学校:扩容新专业、提质新工匠
2023年,珠海市欧亚技工学校开设药物制剂专业,2024年6月第一批45名学生走进企业岗位实习;2021年,开设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2022年被评为珠海市重点专业,2023年被评为珠海市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师工作站……
立足于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位于高新区的市欧亚技工学校通过优化升级一批专业、新设整合一批专业,逐步形成了以食品健康类专业为特色、智能制造类专业为优势的新发展格局。该校药物制剂专业与高新区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龙头企业通桥医疗、美享医药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深化校企融合,通过师资队伍共建、实训室共建共同培养药物制剂“产业新工匠”,为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技能人才新动能。
目前,欧亚技工学校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共有353名在校生,2024年第一批100多名毕业生被珠海各大汽车4S店、汽车维修车行、新能源车辆生产企业一抢而空。同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也是供不应求,不少优秀毕业生已在企业里成长为技术骨干月薪达1万元以上。
直播带货行业的快速发展让互联网营销师成为热门、稀缺人才。2023年5月,市欧亚技工学校与珠海紫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澳门互联网营销师协会携手共建“数字工匠实训基地”。基地通过企业提供的直播间真实场景实训课程实现校企共育,培养学生们能在不同领域、不同产品之间自由切换的”带货主播“,高素质的互联网营销人才助推珠海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市工贸技工学校:精准教育扶贫,守正育英才
2020年,位于珠海南屏镇的市工贸技工学校被评为广东省重点技工学校,将党建融入教育教学,以精准助学扶贫助力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党建强”引领“教育强”的新路。2018年以来,该校共接收珠海市对口扶贫云江南怒江州傈僳族、普米族、白族等12个少数民族学生806名,四川凉山州彝族学生40名,贵州遵义学生245名,广东省阳江、茂名学生388名,成为珠海市教育扶贫工作中在校贫困学生较多的学校。
守正育英才,市工贸技工学校围绕珠海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进度表”,优化调整专业设置,瞄准信息产业、智能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开设数控加工(数控车工)、机电一体化、机器人应用等专业。面对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带来对高技能人才的巨大缺口,该校过引进产业前沿新技术、新教学设备开设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融入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和供应链管理等,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特点自由选修互联网营销、跨境电商和电子支付等课程,为不同禀赋的学生提供了多样化多元化的成才道路。
坚持工学一体化教学,深化教育与企业共融共通,市工贸技工学校目前已与200多家建立校企合作,并与珠海富元电子等签订冠名班,让学生定期走进企业生产车间,感受企业文化和生产流程等,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
市索卡科技技工学校:校企协同创新,为产业发展育人
位于高栏港区的珠海市索卡科技技工学校是“后起之秀”于2017年创立,是广东省足球协会(珠海)培训实验基地。学校坚持“校企双制,工学交替”育人模式,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共同进行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建立产、教、学、研、培团队以及育人基地,实现校企协同创新合作育人。目前开设有机械装配、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等专业。
根据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布的《2022-2025年珠海市技能人才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市索卡科技技工学校调整技能人才培养的方向,2024年成功申报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面向珠海产业培养掌握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技术的“产业新工匠”,可对应《目录》紧缺的钳工、电工、电子绝缘与介质材料制造工、小型家用电器制造工、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装调工11个工种。同时,该专业入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公布的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第二阶段建设院校及建设专业名单,目前专业实现第一年招生。
技工教育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加速器”。随着珠海现代化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我市职业技工教育已步入提智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成为支撑珠海制造业强市、现代化产业腾飞的中坚力量。职业技工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珠海共有4所民办技工院校,按照“一区一校”规划布局。《“产业新工匠”方案》的实施,为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了工匠型产业工人培育体系的支撑,也是为技工院校技工教育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4所民办技工院校紧密对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动态调整建设专业,紧密结合现代服务业的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优势特色专业,以持续深化地校企融合、产教融合的育才体系,推进实现技工教育与产业发展的需求精准衔接,为珠海产业向新向强加快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产业新工匠”,2024年珠海技工院校招生规模的实现增长。来自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数据显示,2024年4所民办技工院校共招生3048人,比2023年增长18%。
市南方爱迪技工学校:逐梦低空,提前实现“领飞”
时代工匠,逐梦低空。2024年9月12日,广东省首届无人机应用技术职业技能大赛珠海市选拔赛在珠海市南方爱迪技工学校启动,大赛为珠海乃至全省低空经济腾飞注入技能人才的“智动能”。位于珠海斗门的市南方爱迪技工学校早于2015年在全省率先开设机器人、无人机应用专业,并于2021年成为珠海唯一AOPA(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者协会)考试认证基地,这是该校成为大赛协办单位率先“领飞”的“密码”。
如今,人工智能类专业已成为南方爱迪“王牌”专业,无人机应用专业与深圳大疆、道通科技、哈工大无人机、广州亿航等知名企业协同育人,共建校企合作订制班,培养的毕业生已在安防、航运、监测等多领域从事无人机应用管理工作。可以预见,南方爱迪将为珠海加快打造“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提供更多无人机高技能人才支撑,助推珠海“天空之城”飞的又快又精准。
航空航天产业是珠海重点产业支柱之一,珠海市南方爱迪技工学校紧密结合珠海航空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开设了航空服务专业,毕业学生已在珠海金湾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等就业。市南方爱迪技工学校瞄准珠海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链,提前布局开设中药营养保健专业,课程融合中药与现代营养健康知识,为珠海特色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做大做强输入源源不断的技能人才。
市欧亚技工学校:扩容新专业、提质新工匠
2023年,珠海市欧亚技工学校开设药物制剂专业,2024年6月第一批45名学生走进企业岗位实习;2021年,开设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2022年被评为珠海市重点专业,2023年被评为珠海市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师工作站……
立足于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位于高新区的市欧亚技工学校通过优化升级一批专业、新设整合一批专业,逐步形成了以食品健康类专业为特色、智能制造类专业为优势的新发展格局。该校药物制剂专业与高新区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龙头企业通桥医疗、美享医药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深化校企融合,通过师资队伍共建、实训室共建共同培养药物制剂“产业新工匠”,为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技能人才新动能。
目前,欧亚技工学校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共有353名在校生,2024年第一批100多名毕业生被珠海各大汽车4S店、汽车维修车行、新能源车辆生产企业一抢而空。同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也是供不应求,不少优秀毕业生已在企业里成长为技术骨干月薪达1万元以上。
直播带货行业的快速发展让互联网营销师成为热门、稀缺人才。2023年5月,市欧亚技工学校与珠海紫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澳门互联网营销师协会携手共建“数字工匠实训基地”。基地通过企业提供的直播间真实场景实训课程实现校企共育,培养学生们能在不同领域、不同产品之间自由切换的”带货主播“,高素质的互联网营销人才助推珠海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市工贸技工学校:精准教育扶贫,守正育英才
2020年,位于珠海南屏镇的市工贸技工学校被评为广东省重点技工学校,将党建融入教育教学,以精准助学扶贫助力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党建强”引领“教育强”的新路。2018年以来,该校共接收珠海市对口扶贫云江南怒江州傈僳族、普米族、白族等12个少数民族学生806名,四川凉山州彝族学生40名,贵州遵义学生245名,广东省阳江、茂名学生388名,成为珠海市教育扶贫工作中在校贫困学生较多的学校。
守正育英才,市工贸技工学校围绕珠海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进度表”,优化调整专业设置,瞄准信息产业、智能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开设数控加工(数控车工)、机电一体化、机器人应用等专业。面对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带来对高技能人才的巨大缺口,该校过引进产业前沿新技术、新教学设备开设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融入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和供应链管理等,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特点自由选修互联网营销、跨境电商和电子支付等课程,为不同禀赋的学生提供了多样化多元化的成才道路。
坚持工学一体化教学,深化教育与企业共融共通,市工贸技工学校目前已与200多家建立校企合作,并与珠海富元电子等签订冠名班,让学生定期走进企业生产车间,感受企业文化和生产流程等,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
市索卡科技技工学校:校企协同创新,为产业发展育人
位于高栏港区的珠海市索卡科技技工学校是“后起之秀”于2017年创立,是广东省足球协会(珠海)培训实验基地。学校坚持“校企双制,工学交替”育人模式,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共同进行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建立产、教、学、研、培团队以及育人基地,实现校企协同创新合作育人。目前开设有机械装配、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等专业。
根据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布的《2022-2025年珠海市技能人才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市索卡科技技工学校调整技能人才培养的方向,2024年成功申报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面向珠海产业培养掌握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技术的“产业新工匠”,可对应《目录》紧缺的钳工、电工、电子绝缘与介质材料制造工、小型家用电器制造工、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装调工11个工种。同时,该专业入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公布的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第二阶段建设院校及建设专业名单,目前专业实现第一年招生。
技工教育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加速器”。随着珠海现代化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我市职业技工教育已步入提智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成为支撑珠海制造业强市、现代化产业腾飞的中坚力量。职业技工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