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时间,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1月23日,记者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以下简称“量子院”)获悉,该院近日在低温制冷机领域取得了新突破——率先在国内攻克并布局从室温300K至极低温mK的全国产低温技术链条。

根据公开资料,在低温物理或超导实验中,“mK”(毫开尔文)作为温度单位,常用于表示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例如超导量子计算机需要在10mK的低温下运行。在换算公式中,1mK等于0.001K。

量子院介绍,这一从室温到极低温的技术链条贯通花费了约三年时间,由重大科学仪器研发中心潘长钊研究员与刘旭明副研究员带领的低温制冷研究团队攻破。

据悉,在脉冲管制冷机方面,团队先后攻克了制冷机交变流动复杂调相技术、直流有效抑制与利用技术、回热器高效蓄冷和传热技术等,自主搭建了全国产化实验样机。该样机实现了整机从室温开机40分钟内温度降至3K以下,最低制冷温度为2.14K,性能超越了国际上主流的同类产品。

编辑:冯春雨 责任编辑:王朝辉
三年时间,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南方+ 2025-01-24 11:55

1月23日,记者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以下简称“量子院”)获悉,该院近日在低温制冷机领域取得了新突破——率先在国内攻克并布局从室温300K至极低温mK的全国产低温技术链条。

根据公开资料,在低温物理或超导实验中,“mK”(毫开尔文)作为温度单位,常用于表示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例如超导量子计算机需要在10mK的低温下运行。在换算公式中,1mK等于0.001K。

量子院介绍,这一从室温到极低温的技术链条贯通花费了约三年时间,由重大科学仪器研发中心潘长钊研究员与刘旭明副研究员带领的低温制冷研究团队攻破。

据悉,在脉冲管制冷机方面,团队先后攻克了制冷机交变流动复杂调相技术、直流有效抑制与利用技术、回热器高效蓄冷和传热技术等,自主搭建了全国产化实验样机。该样机实现了整机从室温开机40分钟内温度降至3K以下,最低制冷温度为2.14K,性能超越了国际上主流的同类产品。

编辑:冯春雨 责任编辑:王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