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同胞参与种植的粤港澳大湾区同心林里的沉香木郁郁葱葱,田地里种植的格桑花和油菜花吸引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整洁干净的大街小巷令人流连忘返,村民开设的茶馆和特色小吃店里,不少游客在驻足品尝……这是近日记者随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的媒体采访团在斗门区莲洲镇莲江村看到的美丽乡村图景。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莲江村是我市最北部的一个小乡村,全村面积2.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495人,常住人口543人。由于地处珠海市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其工业发展受限,村集体、村民收入来源长期依托传统农业生产,收入水平并不高。
然而,就是这个“体量”小、经济结构单一的乡村,如今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村。全国文明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广东省生态文明村、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广东乡村研学旅行特色村、珠海市生态文明第一村、珠海市休闲旅游“一村一品”专业村……几乎所有关于乡村的荣誉,它都有。

过去一年来,莲江村立足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修复,加快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探索出一条乡村生态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路径。
绿水青山是莲江村最大的财富。走进莲江村史馆,了解这个村从清康熙十一年至今的变迁,便可知它为何自古被誉为山水相映的风水宝地——莲江村北靠五指山,右为莲花山,左为素有珠江门户第一峰之誉的黄杨山,荷麻溪从村旁流过,依山傍水,生态优势突出。
守着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如何把这些绿色生态要素转化为现代化产业要素,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莲江村进行了很多探索,其中不得不提“榕树风貌带项目”给这个村带来的变化。
很多人因成片的榕树认识莲江村,于是,莲江村便把打造“榕树之乡”作为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第一步棋。莲江村榕树风貌带坚持尊重自然、保持乡村原风貌,坚决保护耕地红线、不砍伐树木,坚持适地适树,优先选择本地榕树种苗为种植原则,在莲江村白沙洲尾约25亩闲置地块打造1500株榕树集中种植区,并围绕莲江村重要交通节点、道路两侧绿化带,以“三点三线”连成环线,结合骑行、慢行系统构建完整的榕树风貌带,总面积约54.46亩。
2024年初,莲江村又启动了新一轮的“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沉香项目,在村内种植3200棵沉香树,种下了一片“粤港澳大湾区同心林”。

种植沉香树,莲江村看得很远——希望沉香成林时,莲江村能变身康养基地,打造沉香鸡、沉香精油等产品,把沉香文化产业引入莲江村让绿美建设深入人心,擦亮绿美莲江招牌,打造绿美莲江,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在莲江村落地见效。
“生态美”多了一条经济转化路径,绿水青山要变金山银山。2023年莲江村集体经济收入分别为240万元,2024年为290万元,同比增幅近21%。
农旅融合发展天地宽
此前,莲江村因地处珠海市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工业发展受限,村内产业较为单一,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为土地发包,村民主要收入为外出务工、鱼虾养殖、花卉苗木及水果种植,农村经济结构比较单一。
为此,莲江村在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下功夫。坚持农旅融合,发展休闲旅游业成为了莲江村的首要“经济牌”。

自2010年起,莲江村就有意识地加强村企合作,促进互利共赢。2011年,莲江村联合珠海大瑞投资有限公司成立珠海莲江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高标准打造“十里莲江农业观光体验园”。

休闲旅游业呈现村集体主导开发、村企合作开发及企业独立发展的良好局面,村内闲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十里莲江农业观光体验园年均游客量在5万人次以上,实现“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该村盘活村民闲置房屋20多间,引入社会资本与莲江村委会成立村企合作公司,探索以村、企、农三位一体的共建合作模式,采用“村集体25%+运营公司25%+经营者30%+房屋所有者20%”的利益共享模式分配收入,通过盘活20多处闲置农房庭院和土地,创建“小笼包”、“爱莲茶社”茶馆、新会陈皮、化州桔红等20家“一家一品”精品店铺和42家农夫集市,带动村民就业创业70多名。
港澳同胞参与种植的粤港澳大湾区同心林里的沉香木郁郁葱葱,田地里种植的格桑花和油菜花吸引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整洁干净的大街小巷令人流连忘返,村民开设的茶馆和特色小吃店里,不少游客在驻足品尝……这是近日记者随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的媒体采访团在斗门区莲洲镇莲江村看到的美丽乡村图景。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莲江村是我市最北部的一个小乡村,全村面积2.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495人,常住人口543人。由于地处珠海市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其工业发展受限,村集体、村民收入来源长期依托传统农业生产,收入水平并不高。
然而,就是这个“体量”小、经济结构单一的乡村,如今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村。全国文明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广东省生态文明村、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广东乡村研学旅行特色村、珠海市生态文明第一村、珠海市休闲旅游“一村一品”专业村……几乎所有关于乡村的荣誉,它都有。

过去一年来,莲江村立足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修复,加快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探索出一条乡村生态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路径。
绿水青山是莲江村最大的财富。走进莲江村史馆,了解这个村从清康熙十一年至今的变迁,便可知它为何自古被誉为山水相映的风水宝地——莲江村北靠五指山,右为莲花山,左为素有珠江门户第一峰之誉的黄杨山,荷麻溪从村旁流过,依山傍水,生态优势突出。
守着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如何把这些绿色生态要素转化为现代化产业要素,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莲江村进行了很多探索,其中不得不提“榕树风貌带项目”给这个村带来的变化。
很多人因成片的榕树认识莲江村,于是,莲江村便把打造“榕树之乡”作为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第一步棋。莲江村榕树风貌带坚持尊重自然、保持乡村原风貌,坚决保护耕地红线、不砍伐树木,坚持适地适树,优先选择本地榕树种苗为种植原则,在莲江村白沙洲尾约25亩闲置地块打造1500株榕树集中种植区,并围绕莲江村重要交通节点、道路两侧绿化带,以“三点三线”连成环线,结合骑行、慢行系统构建完整的榕树风貌带,总面积约54.46亩。
2024年初,莲江村又启动了新一轮的“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沉香项目,在村内种植3200棵沉香树,种下了一片“粤港澳大湾区同心林”。

种植沉香树,莲江村看得很远——希望沉香成林时,莲江村能变身康养基地,打造沉香鸡、沉香精油等产品,把沉香文化产业引入莲江村让绿美建设深入人心,擦亮绿美莲江招牌,打造绿美莲江,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在莲江村落地见效。
“生态美”多了一条经济转化路径,绿水青山要变金山银山。2023年莲江村集体经济收入分别为240万元,2024年为290万元,同比增幅近21%。
农旅融合发展天地宽
此前,莲江村因地处珠海市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工业发展受限,村内产业较为单一,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为土地发包,村民主要收入为外出务工、鱼虾养殖、花卉苗木及水果种植,农村经济结构比较单一。
为此,莲江村在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下功夫。坚持农旅融合,发展休闲旅游业成为了莲江村的首要“经济牌”。

自2010年起,莲江村就有意识地加强村企合作,促进互利共赢。2011年,莲江村联合珠海大瑞投资有限公司成立珠海莲江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高标准打造“十里莲江农业观光体验园”。

休闲旅游业呈现村集体主导开发、村企合作开发及企业独立发展的良好局面,村内闲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十里莲江农业观光体验园年均游客量在5万人次以上,实现“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该村盘活村民闲置房屋20多间,引入社会资本与莲江村委会成立村企合作公司,探索以村、企、农三位一体的共建合作模式,采用“村集体25%+运营公司25%+经营者30%+房屋所有者20%”的利益共享模式分配收入,通过盘活20多处闲置农房庭院和土地,创建“小笼包”、“爱莲茶社”茶馆、新会陈皮、化州桔红等20家“一家一品”精品店铺和42家农夫集市,带动村民就业创业70多名。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