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 方
两山夹一河的清水河河谷地带,野生动物是不多的。
兔子常见。下了夜雪,清晨能在积雪上看到它们留下的有如梅花的脚印,行迹曲里拐弯,可见在漫天飞雪中,它们觅食的艰难和犹疑。黄鼠是多的,提着水桶在野地里灌黄鼠是童年不多的乐趣之一,而在秋冬季发现了黄鼠洞,能掏出三五把粮食来。只有那些幸运的人,才能遭遇刺猬,看着它收缩了四条短腿蜷成一个刺球“滚开”。狼也是有的,但这块小平原距离东西两山差不多各有十多公里,除非大雪封山,狼饿急了,才会冒险下山,穿过山脚下的村庄和人家,突击到这片小平原上来,其他季节是很难见到的。
走兽不多,飞禽也相当有限。燕子、喜鹊、乌鸦这些普通的鸟儿随处可见。灰色的鹁鸽也有,飞得又高又远。还有一种鸟,土名叫沙鸡,和野鹁鸽体量相仿,它们不在这片小平原上生活,只在冬春季节,成群结队地飞过,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但是这种鸟显而易见不能高飞,而且眼神也不好,在沙尘天气里,顺着电线杆子走,运气好的话可以碰到被电线撞死的沙鸡。
数量庞大、气势恢宏的是麻雀,几乎无所不在。
它们,就是被枉杀者。因为它们啄食粮食,是掠食者。
糜、谷是耐旱的庄稼,属小秋杂粮,产量都不高,但特别适宜在清水河河谷种植。可恨的是,当它们颗粒饱满、垂下沉甸甸的穗头、行将成熟的时候,会有成群结队的麻雀,一片灰云似的,呼啦啦飞落下来,玩杂技一般覆满穗头,摇摇晃晃。它们每啄食一粒,同时会有数粒糜谷颗粒脱离穗头,撒落在地,这样损失的粮食不在少数。所以在“除四害”的时候,生产队专门派人手腕上架着鹞子各地巡察,放出去抓麻雀,使它们不能落地,或命丧黄泉。暑假期间半大小子所能干的事情,就是用弹弓袭扰它们。
我有一把非常精致的弹弓,是父亲为我做的。“丫”字支架是个天然的榆树的枝丫,被刨得异常光滑,两个“丫”端,还留着圆形的疙瘩,以防绑扎上去的皮条滑脱。由于经常被握,汗浸油渍,透出一种淡赭色的光泽。皮条是强力轮胎切割的,弹性很强,拉开它,需要咬牙切齿、弯腰皱眉凝聚双臂的力量。
我并不曾专门练习过打弹弓,所以没有准头。不过,满地都是麻雀,根本用不着瞄准,在皮套内夹上石子,拉开皮条,射出去完事。就这样随心所欲、毫无目标的一射,谷穗头上呼地腾起一片灰雾,忽左忽右,忽高忽低,麻雀大呼小叫,骤雨一般响彻谷地和天空;随即聚成一团,飞毯般飘向地边高大的白杨树,在那里吵成一片。再一弹射去,树冠中像是发生了爆炸,飞溅起无数的碎屑,越去越远,直至不见。
麻雀的天敌是鹞子,鹞子被网捕捉以后进行特别的训练,就成了人的帮手,成为了残害飞鸟的帮凶,但是这样的捕捉毕竟有限。大规模的捕杀麻雀,在我的记忆里,一种是鲁迅先生所描写的用“筛子”罩,往往很有效,雪后一个早晨的成绩,差不多可以得到一盘子麻雀肉。另一种是把麻雀引诱到密闭的狭小空间里去,比如一孔窑洞,或者废弃的房屋。我家就有一孔窑洞,窑洞里存放着糜子。为了通风,窑洞上的“哨眼”是开着的。耐心地观察,看到成群的麻雀通过“哨眼”进入窑洞后,用一团乱草堵住“哨眼”,打开窑门,迅速地进到窑洞里去,一个人拿着手电筒打出光柱,一个人空着两手只是抓,而满窑洞已经吃饱了糜子的麻雀,就在窑洞壁上乱撞,吵闹一片。每一个被捉住的麻雀,在手掌心里,急速地呼吸,那小小的温热的心脏在剧烈地跳动,像此起彼伏的琴键撞击着手掌。
最辉煌的战果,是捉了半麻袋的麻雀。
我有一柄医用手术刀,异常锋利。麻雀是不用宰杀的,只需用两只手抓住它的尖嘴,把嘴从两边撕下去,一只完整的光溜溜的麻雀尸体就摊在地上了。手术刀主要是开膛破肚用的。
在那个时候,从心理上来说,人是没有多少罪孽感的,因为麻雀是“四害”之一。任何一种飞禽走兽,处在“时代运动”的暴风骤雨当中,它们的命运是可想而知的。麻雀,再也不是早春枝头上的报春者,也不是清晨微曦里的报时者。一个时期,这些枉杀者的幸存者和后裔,确实是不见踪影了。
法布尔有一个观点:秋天了,庄稼成熟了。虫、鸟从四面八方赶来,取走上帝赐予它们的那部分食物。是的,粮食是人种的,这些鸟、虫没有动过一次手,也没有流过一滴汗,它们是不劳而获的掠食者。但它们,依然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把属于它们的食物搬运到自己的宅子里去。在它们眼里,这些粮食是自然长成的,是上苍赋予它们的。而人类,需要的哪一样食物,不是从自然中获得的呢?而提供原材料的自然,又是谁创造出来的呢?人类,是不是也是一个掠食者呢?
无论是生态也好,还是自然也罢,须知,飞禽走兽,芸芸众生,都是地球上的生物而已,都是宇宙中的一粒粒尘埃。
只有当弹弓成为一种玩具,而不是猎杀飞鸟的利器的时候,才可能实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每一个在黎明的鸟鸣声中醒来的人,都是幸福的。


□ 叶宝林
雪浪风翻散玉堆,鸥来讨后又倏回。
天规缓慢迟归道,物律飞驰早化灰。
事若贪求身遇虎,人知欲少运如龟。
沉波踽踽无多索,寿到千年命不追。
题冯柏乔仁风国学院
南粤儒商胜宰公,家山起馆蓄春风。
堂悬柳字观诗趣,简刻经文入史功。
解古通今幽院里,修心问道锦书中。
白云明月常来访,墨染花香味几重。
四十年前老照片
老至还乡入梦飞,花开雨打落风追。
川流逝水春偷去,岁月留痕褶慢堆。
指点窗人多忘姓,端详自己不知谁。
东西莫问家何处,道里生来道里归。
楼前一棵柿子树
一棵老树引春风,岁岁丹心果未穷。
雨后蝶来花郁郁,窗前月漏水溶溶。
闻香沁腑难收尽,品味沾唇怕打空。
柿子枝头余数点,留于鸟米度寒冬。
珠海圆明新园与黑天鹅有约
碧水湖平玉镜磨,无风皱起爪翻波。
玄鸿有讨来求客,粒米无携可奉何。
易被灵禽迷意绪,难猜物语愧天鹅。
青蔬淡饭多恩谢,引颈高鸣向宇歌。
□ 李春鹏
樊迪站在山间公路拐弯处。那辆SUV像一头疲惫的野兽趴在路边。好在拐弯处平坦开阔,还不至于影响来往车辆通行。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在蜿蜒的公路上。他走到车身后五六十米的地方,安放红色三角警示牌,然后掏出手机准备拨打援助电话。这个时候,他才发现,手机没有信号。
一辆下坡的轿车呼啸而过,带起的尘埃扑了他一脸。他抹了把脸,继续挥手。一辆皮卡上坡,司机看都没看他一眼。樊迪苦笑,想起自己辞职时对老板说的话:这世上哪有什么无私奉献,不过是利益交换罢了。
天色渐暗,山风裹挟着凉意阵阵袭来。樊迪裹紧外套,焦急地注视着远处连绵的山峦。他开始后悔自己的冲动,为什么一次不公平的绩效考核就辞职?为什么独自开车来到这样偏僻的地方?
“嘀嘀——”
刺耳的喇叭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一辆手扶拖拉机,“突突突”轰鸣着从坡上驶过来,在他眼皮底下划了一条粗糙的弧线,稳稳停在他面前。机头对着他的SUV,白亮的灯光打在车身上。拖拉机车斗里堆放着青乎乎的松桠,散发出清新的松脂气息。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穿着沾满油污的工装裤,麻利地从车斗前沿跳向地面,大步朝他走来。
“怎么,车坏了?”汉子操着浓重的口音问。
樊迪点点头,简单说明了情况。汉子绕着SUV转了两圈,又爬到车身下查看底盘。
“传动轴断了。”他从两个轮子之间退出来,双手撑着地面站起身,“得去前面镇上买配件。”
樊迪望望暗下来的天色,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陌生人。他疑惑地问:“这个时候过去?”
“嗯,前面有个集镇,十多公里的样子,五金店应该有货。”说话间,汉子爬上拖拉机朝他示意:“你在这等着,我很快就回来。”
“等等!”樊迪赶忙掏出钱包,“多少钱?我——”
汉子侧过脸,朝他摆摆手:“等我回来再说。”
手扶拖拉机掉头,“突突突”开走了。灯光在暮色里一闪一闪,从探照灯小成手电筒,又小成萤火虫,直到完全融入夜色。
樊迪站在原地,忐忑不安地凝视着拖拉机消失的方向。山风呼啸,远处隐隐传来几声犬吠。他靠在车门上,路过的那些冷漠的车辆,满载松桠的手扶拖拉机,以及汉子粗糙而真诚的面容……过电影似的在他脑海里浮现。夜色笼罩了山间公路,樊迪心头陡然掠过一丝隐忧。他打开手机灯光功能,微弱的光亮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孤单。他拍了拍车身,一个人自言自语:老伙计,太不够意思!这下好了,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汉子要是不回来,你让我怎么度过这个阴冷的长夜?
还好,那熟悉的“突突突”声,由弱变强,越来越近。樊迪悬着的心,稳稳落下。拖拉机明亮的灯光,刺破了夜的黑暗。汉子回来了,他跳下车,手里提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崭新的传动轴。
“等急了吧?”汉子关切的话语里,好像带着歉意,“没办法,五金店关门了,硬是找到老板家里去了。”
樊迪被打动了,不住地说着谢谢。
汉子嘿嘿地笑,拎着塑料袋趴在地上往车底下爬。
“来,搭把手。”汉子招呼道。樊迪也钻到了车底,借着拖拉机的光亮更换传动轴。汉子动作熟练,一边干活一边给他讲解注意事项。
试车成功,三角警示牌收拾好了。汉子一拍脑瓜,指着拖拉机车斗对樊迪说:“哦,差点忘了,路过加油站,带了一桶汽油过来。走的时候忘了问你,是95号油吧?快,拿下来加上。”
樊迪让这个意外惊到了,忍不住问道:“你……为什么要帮我?”
汉子笑了:“没啥,别想那么多,谁还没个难处。这条道上跑了十多年,我帮过好多人,也得到过不少人的帮助。大前年我媳妇生孩子,还是路过的车子帮着送到医院的呢。”
樊迪一时愣住了。SUV炽亮的灯光下,汉子满是油污的脸上泛着朴实的光。他一口回绝了樊迪的酬谢:“你要是真想谢我,以后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也帮一把就是了。”
“突突突”的轰鸣声,划破夜的寂静。汉子和他的手扶拖拉机,渐渐消失在夜色中。
樊迪站在那儿,许久没有上车。月光透过云层洒向地面,山间公路给镀上一道银边,远处山体近处树木清晰了些许。这次抛锚,竟给了他意想不到的收获,他突然意识到,不经意的一个拐弯处,或许正是自我改变的开始。
樊迪重新坐回驾驶位,系好安全带,启动发动机。他习惯性地看了看后视镜。镜中的自己,似乎少了些愤世嫉俗,多了平和,以及温暖。


□ 郑智兴
除 夕
我要完成一次飘移
从南海之滨回到千里外的赣西小城
在奔驰的高铁上
坐在自己的旁边
打量着过去一年的步履
还是用个省略号吧
让遗憾的事不再留下痕迹
在愈来愈珍贵的时光里
我要沉浸于生活的烟火中
轻抚内心的波动
放缓前行的脚步
在经过的每一条河流
每一个小巷
岁月的拐弯处
静静地垂钓值得珍惜的瞬间
淡淡的日子浓浓地过
让穿越的每一段山海
都化身为故乡
那为之奔赴的应许之地
龙江大桥
不惊奇于你绝世的雄姿
早耳闻过你远扬的名字
在观景台以你为背景
拍下自己为主角的照片
恍然明白
跨过天堑之桥的人生
是多么广阔
北海湿地公园
亿万年前火山爆发之后
沉淀下来长久静默的等待
经历了极度的伤痛
伤口愈合的地方长出了最美的花朵
以湖的澄澈洗净了蓝天
每一根水草在尽情舒展
每一只候鸟依恋着湖面飞翔
不在意天空之城无数的幻象
短促的人生需要理想的彼岸
更需要此时此刻的绽放
和顺古镇
懂得和平的珍贵
是在战乱的废墟之上
懂得顺遂的道理
已经历过人世间的百转千回
愿意择此山水而居的人
远离了喧嚣繁华的都市
不仅心如止水
等到山花烂漫
等到春风化雨
冬日记忆
一个人的冬日
可以是另一个人的夏天
呼啸而来的寒风
可以像火苗将落叶点燃
有人穿上厚厚的冬衣
与冬天举剑对峙
也有人与寒潮同行
像冰一样冷凝内心的火焰
有人不动声色离开
松开手心的温暖
有人情愿留在原地
彼时的记忆成了永远的瞬间
即使在时光的尽头
总会有人怀揣暖阳
有人倚守清冷


□ 李 勇
暮 霭
一层层摊开
又一层层合拢
城市高大的身影
在跌跌撞撞中渐次隐退
被一棵香樟的蓝色气息
误入歧途
在硕大的冠盖下
我努力寻找最后一粒鸟鸣
暮霭愈发浓酽
众相悉数登场
北风中,我无意捡到一粒鸟鸣
天色向晚
有几片闲云正去意徘徊
入冬的远山
像一块褪色的旧抹布
被秋风吹落的枯黄
是大地空蒙的底片
眼前倒伏的茅草
表情僵硬一言不发
只有几丛靛蓝的矢车菊
在吆喊春天
人烟寂寥
田野空旷
大雪尚未来临
紫燕还在南飞的路上
等不及一场开年盛景
在乡间踽踽独行
北风中 我无意捡到一粒鸟鸣
像春雷 似乡音
沸煮凝寒 温暖如初
小 寒
小寒 风的锯齿
切开最后一缕暮色
大雁的翅膀
扇动远航的巨轮
一路向北
小寒 蜡梅举着节日的火把
点燃新年的爆竹
小寒 田野寂静
无精打采的小矮人
哼着童年的歌谣
小寒 乌鸦的悲鸣在白杨树上打转
萧萧寒意中
我裹紧身披的羽毛
一任孤独在远方流浪
夜 色
一支接一支
忽高忽低的烟圈
跳出名词 动词 形容词
还有干瘪的具象
麻木的意象
以及不规则的龙形虎爪
坐在电视机旁的吊兰
狡黠地看着我
它的目光充满敌意
时光一去不返
我提笔的手
举起又放下
如此单调地重复着
生怕触痛这辽远的夜色


□ 贺绫声
一
七夕之夜
天鹅恋上癞蛤蟆
商家预制一桌菜
二
七月那个夜晚
爱与不爱,灵与肉
皆无路可退
三
千万次亲吻
化作沧海一滴泪
爱意永流转
四
阳光下的影子
拉长又缩短,像爱
忽近又忽远
五
咖啡杯空了
余温留在手心里
像你的拥抱


□ 李 方
两山夹一河的清水河河谷地带,野生动物是不多的。
兔子常见。下了夜雪,清晨能在积雪上看到它们留下的有如梅花的脚印,行迹曲里拐弯,可见在漫天飞雪中,它们觅食的艰难和犹疑。黄鼠是多的,提着水桶在野地里灌黄鼠是童年不多的乐趣之一,而在秋冬季发现了黄鼠洞,能掏出三五把粮食来。只有那些幸运的人,才能遭遇刺猬,看着它收缩了四条短腿蜷成一个刺球“滚开”。狼也是有的,但这块小平原距离东西两山差不多各有十多公里,除非大雪封山,狼饿急了,才会冒险下山,穿过山脚下的村庄和人家,突击到这片小平原上来,其他季节是很难见到的。
走兽不多,飞禽也相当有限。燕子、喜鹊、乌鸦这些普通的鸟儿随处可见。灰色的鹁鸽也有,飞得又高又远。还有一种鸟,土名叫沙鸡,和野鹁鸽体量相仿,它们不在这片小平原上生活,只在冬春季节,成群结队地飞过,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但是这种鸟显而易见不能高飞,而且眼神也不好,在沙尘天气里,顺着电线杆子走,运气好的话可以碰到被电线撞死的沙鸡。
数量庞大、气势恢宏的是麻雀,几乎无所不在。
它们,就是被枉杀者。因为它们啄食粮食,是掠食者。
糜、谷是耐旱的庄稼,属小秋杂粮,产量都不高,但特别适宜在清水河河谷种植。可恨的是,当它们颗粒饱满、垂下沉甸甸的穗头、行将成熟的时候,会有成群结队的麻雀,一片灰云似的,呼啦啦飞落下来,玩杂技一般覆满穗头,摇摇晃晃。它们每啄食一粒,同时会有数粒糜谷颗粒脱离穗头,撒落在地,这样损失的粮食不在少数。所以在“除四害”的时候,生产队专门派人手腕上架着鹞子各地巡察,放出去抓麻雀,使它们不能落地,或命丧黄泉。暑假期间半大小子所能干的事情,就是用弹弓袭扰它们。
我有一把非常精致的弹弓,是父亲为我做的。“丫”字支架是个天然的榆树的枝丫,被刨得异常光滑,两个“丫”端,还留着圆形的疙瘩,以防绑扎上去的皮条滑脱。由于经常被握,汗浸油渍,透出一种淡赭色的光泽。皮条是强力轮胎切割的,弹性很强,拉开它,需要咬牙切齿、弯腰皱眉凝聚双臂的力量。
我并不曾专门练习过打弹弓,所以没有准头。不过,满地都是麻雀,根本用不着瞄准,在皮套内夹上石子,拉开皮条,射出去完事。就这样随心所欲、毫无目标的一射,谷穗头上呼地腾起一片灰雾,忽左忽右,忽高忽低,麻雀大呼小叫,骤雨一般响彻谷地和天空;随即聚成一团,飞毯般飘向地边高大的白杨树,在那里吵成一片。再一弹射去,树冠中像是发生了爆炸,飞溅起无数的碎屑,越去越远,直至不见。
麻雀的天敌是鹞子,鹞子被网捕捉以后进行特别的训练,就成了人的帮手,成为了残害飞鸟的帮凶,但是这样的捕捉毕竟有限。大规模的捕杀麻雀,在我的记忆里,一种是鲁迅先生所描写的用“筛子”罩,往往很有效,雪后一个早晨的成绩,差不多可以得到一盘子麻雀肉。另一种是把麻雀引诱到密闭的狭小空间里去,比如一孔窑洞,或者废弃的房屋。我家就有一孔窑洞,窑洞里存放着糜子。为了通风,窑洞上的“哨眼”是开着的。耐心地观察,看到成群的麻雀通过“哨眼”进入窑洞后,用一团乱草堵住“哨眼”,打开窑门,迅速地进到窑洞里去,一个人拿着手电筒打出光柱,一个人空着两手只是抓,而满窑洞已经吃饱了糜子的麻雀,就在窑洞壁上乱撞,吵闹一片。每一个被捉住的麻雀,在手掌心里,急速地呼吸,那小小的温热的心脏在剧烈地跳动,像此起彼伏的琴键撞击着手掌。
最辉煌的战果,是捉了半麻袋的麻雀。
我有一柄医用手术刀,异常锋利。麻雀是不用宰杀的,只需用两只手抓住它的尖嘴,把嘴从两边撕下去,一只完整的光溜溜的麻雀尸体就摊在地上了。手术刀主要是开膛破肚用的。
在那个时候,从心理上来说,人是没有多少罪孽感的,因为麻雀是“四害”之一。任何一种飞禽走兽,处在“时代运动”的暴风骤雨当中,它们的命运是可想而知的。麻雀,再也不是早春枝头上的报春者,也不是清晨微曦里的报时者。一个时期,这些枉杀者的幸存者和后裔,确实是不见踪影了。
法布尔有一个观点:秋天了,庄稼成熟了。虫、鸟从四面八方赶来,取走上帝赐予它们的那部分食物。是的,粮食是人种的,这些鸟、虫没有动过一次手,也没有流过一滴汗,它们是不劳而获的掠食者。但它们,依然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把属于它们的食物搬运到自己的宅子里去。在它们眼里,这些粮食是自然长成的,是上苍赋予它们的。而人类,需要的哪一样食物,不是从自然中获得的呢?而提供原材料的自然,又是谁创造出来的呢?人类,是不是也是一个掠食者呢?
无论是生态也好,还是自然也罢,须知,飞禽走兽,芸芸众生,都是地球上的生物而已,都是宇宙中的一粒粒尘埃。
只有当弹弓成为一种玩具,而不是猎杀飞鸟的利器的时候,才可能实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每一个在黎明的鸟鸣声中醒来的人,都是幸福的。


□ 叶宝林
雪浪风翻散玉堆,鸥来讨后又倏回。
天规缓慢迟归道,物律飞驰早化灰。
事若贪求身遇虎,人知欲少运如龟。
沉波踽踽无多索,寿到千年命不追。
题冯柏乔仁风国学院
南粤儒商胜宰公,家山起馆蓄春风。
堂悬柳字观诗趣,简刻经文入史功。
解古通今幽院里,修心问道锦书中。
白云明月常来访,墨染花香味几重。
四十年前老照片
老至还乡入梦飞,花开雨打落风追。
川流逝水春偷去,岁月留痕褶慢堆。
指点窗人多忘姓,端详自己不知谁。
东西莫问家何处,道里生来道里归。
楼前一棵柿子树
一棵老树引春风,岁岁丹心果未穷。
雨后蝶来花郁郁,窗前月漏水溶溶。
闻香沁腑难收尽,品味沾唇怕打空。
柿子枝头余数点,留于鸟米度寒冬。
珠海圆明新园与黑天鹅有约
碧水湖平玉镜磨,无风皱起爪翻波。
玄鸿有讨来求客,粒米无携可奉何。
易被灵禽迷意绪,难猜物语愧天鹅。
青蔬淡饭多恩谢,引颈高鸣向宇歌。
□ 李春鹏
樊迪站在山间公路拐弯处。那辆SUV像一头疲惫的野兽趴在路边。好在拐弯处平坦开阔,还不至于影响来往车辆通行。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在蜿蜒的公路上。他走到车身后五六十米的地方,安放红色三角警示牌,然后掏出手机准备拨打援助电话。这个时候,他才发现,手机没有信号。
一辆下坡的轿车呼啸而过,带起的尘埃扑了他一脸。他抹了把脸,继续挥手。一辆皮卡上坡,司机看都没看他一眼。樊迪苦笑,想起自己辞职时对老板说的话:这世上哪有什么无私奉献,不过是利益交换罢了。
天色渐暗,山风裹挟着凉意阵阵袭来。樊迪裹紧外套,焦急地注视着远处连绵的山峦。他开始后悔自己的冲动,为什么一次不公平的绩效考核就辞职?为什么独自开车来到这样偏僻的地方?
“嘀嘀——”
刺耳的喇叭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一辆手扶拖拉机,“突突突”轰鸣着从坡上驶过来,在他眼皮底下划了一条粗糙的弧线,稳稳停在他面前。机头对着他的SUV,白亮的灯光打在车身上。拖拉机车斗里堆放着青乎乎的松桠,散发出清新的松脂气息。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穿着沾满油污的工装裤,麻利地从车斗前沿跳向地面,大步朝他走来。
“怎么,车坏了?”汉子操着浓重的口音问。
樊迪点点头,简单说明了情况。汉子绕着SUV转了两圈,又爬到车身下查看底盘。
“传动轴断了。”他从两个轮子之间退出来,双手撑着地面站起身,“得去前面镇上买配件。”
樊迪望望暗下来的天色,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陌生人。他疑惑地问:“这个时候过去?”
“嗯,前面有个集镇,十多公里的样子,五金店应该有货。”说话间,汉子爬上拖拉机朝他示意:“你在这等着,我很快就回来。”
“等等!”樊迪赶忙掏出钱包,“多少钱?我——”
汉子侧过脸,朝他摆摆手:“等我回来再说。”
手扶拖拉机掉头,“突突突”开走了。灯光在暮色里一闪一闪,从探照灯小成手电筒,又小成萤火虫,直到完全融入夜色。
樊迪站在原地,忐忑不安地凝视着拖拉机消失的方向。山风呼啸,远处隐隐传来几声犬吠。他靠在车门上,路过的那些冷漠的车辆,满载松桠的手扶拖拉机,以及汉子粗糙而真诚的面容……过电影似的在他脑海里浮现。夜色笼罩了山间公路,樊迪心头陡然掠过一丝隐忧。他打开手机灯光功能,微弱的光亮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孤单。他拍了拍车身,一个人自言自语:老伙计,太不够意思!这下好了,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汉子要是不回来,你让我怎么度过这个阴冷的长夜?
还好,那熟悉的“突突突”声,由弱变强,越来越近。樊迪悬着的心,稳稳落下。拖拉机明亮的灯光,刺破了夜的黑暗。汉子回来了,他跳下车,手里提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崭新的传动轴。
“等急了吧?”汉子关切的话语里,好像带着歉意,“没办法,五金店关门了,硬是找到老板家里去了。”
樊迪被打动了,不住地说着谢谢。
汉子嘿嘿地笑,拎着塑料袋趴在地上往车底下爬。
“来,搭把手。”汉子招呼道。樊迪也钻到了车底,借着拖拉机的光亮更换传动轴。汉子动作熟练,一边干活一边给他讲解注意事项。
试车成功,三角警示牌收拾好了。汉子一拍脑瓜,指着拖拉机车斗对樊迪说:“哦,差点忘了,路过加油站,带了一桶汽油过来。走的时候忘了问你,是95号油吧?快,拿下来加上。”
樊迪让这个意外惊到了,忍不住问道:“你……为什么要帮我?”
汉子笑了:“没啥,别想那么多,谁还没个难处。这条道上跑了十多年,我帮过好多人,也得到过不少人的帮助。大前年我媳妇生孩子,还是路过的车子帮着送到医院的呢。”
樊迪一时愣住了。SUV炽亮的灯光下,汉子满是油污的脸上泛着朴实的光。他一口回绝了樊迪的酬谢:“你要是真想谢我,以后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也帮一把就是了。”
“突突突”的轰鸣声,划破夜的寂静。汉子和他的手扶拖拉机,渐渐消失在夜色中。
樊迪站在那儿,许久没有上车。月光透过云层洒向地面,山间公路给镀上一道银边,远处山体近处树木清晰了些许。这次抛锚,竟给了他意想不到的收获,他突然意识到,不经意的一个拐弯处,或许正是自我改变的开始。
樊迪重新坐回驾驶位,系好安全带,启动发动机。他习惯性地看了看后视镜。镜中的自己,似乎少了些愤世嫉俗,多了平和,以及温暖。


□ 郑智兴
除 夕
我要完成一次飘移
从南海之滨回到千里外的赣西小城
在奔驰的高铁上
坐在自己的旁边
打量着过去一年的步履
还是用个省略号吧
让遗憾的事不再留下痕迹
在愈来愈珍贵的时光里
我要沉浸于生活的烟火中
轻抚内心的波动
放缓前行的脚步
在经过的每一条河流
每一个小巷
岁月的拐弯处
静静地垂钓值得珍惜的瞬间
淡淡的日子浓浓地过
让穿越的每一段山海
都化身为故乡
那为之奔赴的应许之地
龙江大桥
不惊奇于你绝世的雄姿
早耳闻过你远扬的名字
在观景台以你为背景
拍下自己为主角的照片
恍然明白
跨过天堑之桥的人生
是多么广阔
北海湿地公园
亿万年前火山爆发之后
沉淀下来长久静默的等待
经历了极度的伤痛
伤口愈合的地方长出了最美的花朵
以湖的澄澈洗净了蓝天
每一根水草在尽情舒展
每一只候鸟依恋着湖面飞翔
不在意天空之城无数的幻象
短促的人生需要理想的彼岸
更需要此时此刻的绽放
和顺古镇
懂得和平的珍贵
是在战乱的废墟之上
懂得顺遂的道理
已经历过人世间的百转千回
愿意择此山水而居的人
远离了喧嚣繁华的都市
不仅心如止水
等到山花烂漫
等到春风化雨
冬日记忆
一个人的冬日
可以是另一个人的夏天
呼啸而来的寒风
可以像火苗将落叶点燃
有人穿上厚厚的冬衣
与冬天举剑对峙
也有人与寒潮同行
像冰一样冷凝内心的火焰
有人不动声色离开
松开手心的温暖
有人情愿留在原地
彼时的记忆成了永远的瞬间
即使在时光的尽头
总会有人怀揣暖阳
有人倚守清冷


□ 李 勇
暮 霭
一层层摊开
又一层层合拢
城市高大的身影
在跌跌撞撞中渐次隐退
被一棵香樟的蓝色气息
误入歧途
在硕大的冠盖下
我努力寻找最后一粒鸟鸣
暮霭愈发浓酽
众相悉数登场
北风中,我无意捡到一粒鸟鸣
天色向晚
有几片闲云正去意徘徊
入冬的远山
像一块褪色的旧抹布
被秋风吹落的枯黄
是大地空蒙的底片
眼前倒伏的茅草
表情僵硬一言不发
只有几丛靛蓝的矢车菊
在吆喊春天
人烟寂寥
田野空旷
大雪尚未来临
紫燕还在南飞的路上
等不及一场开年盛景
在乡间踽踽独行
北风中 我无意捡到一粒鸟鸣
像春雷 似乡音
沸煮凝寒 温暖如初
小 寒
小寒 风的锯齿
切开最后一缕暮色
大雁的翅膀
扇动远航的巨轮
一路向北
小寒 蜡梅举着节日的火把
点燃新年的爆竹
小寒 田野寂静
无精打采的小矮人
哼着童年的歌谣
小寒 乌鸦的悲鸣在白杨树上打转
萧萧寒意中
我裹紧身披的羽毛
一任孤独在远方流浪
夜 色
一支接一支
忽高忽低的烟圈
跳出名词 动词 形容词
还有干瘪的具象
麻木的意象
以及不规则的龙形虎爪
坐在电视机旁的吊兰
狡黠地看着我
它的目光充满敌意
时光一去不返
我提笔的手
举起又放下
如此单调地重复着
生怕触痛这辽远的夜色


□ 贺绫声
一
七夕之夜
天鹅恋上癞蛤蟆
商家预制一桌菜
二
七月那个夜晚
爱与不爱,灵与肉
皆无路可退
三
千万次亲吻
化作沧海一滴泪
爱意永流转
四
阳光下的影子
拉长又缩短,像爱
忽近又忽远
五
咖啡杯空了
余温留在手心里
像你的拥抱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