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苗秀侠
那时候,选择这个居所,跟楼前的空地有关,跟空地上的一棵树有关。
那片空地的前身是农民的庄稼地,那棵树,毋庸置疑,是庄稼地边的卫士。这是当初的猜测,事实也相差不远。搬来时,空地上长着密密的庄稼,树上结着葱茏的叶子。庄稼的名字很普通,叫麦子;树的名字也很普通,叫楮树。麦子很瘦,已经长得黄喷喷,麦芒炸得飞扬跋扈,随时要籽崩壳裂。但因被一圈墙围拢着,久不见来收割的农人。几经打听得知,这是一片被征用的前庄稼地,麦子营养不良的纤弱身姿,皆因疏于管理。就像一个许配了人家又遭遗弃的女子,在无望的闺阁时光里,不仅要节衣缩食,还得装出容光焕发的模样。
很惊惧那片庄稼和那棵楮树会莫名消失,夜晚便俯身于阳台,听麦粒炸飞的声音,听楮树在花落后踌躇满志准备结果的忙碌。在炎热的夏季午后,那片麦子连同麦子地,终于被铲车一口口吃掉。麦粒跌落泥土深处,同时被置入泥土的,还有钢筋和水泥。一片商住楼不久渐成雏形。幸运的是,那棵饱受惊吓的楮树,最终存留了下来。
从此,能够念想那片庄稼地的,一个是我,一个,便是这棵楮树了。因而,这成了我与楮树之间的无言对视。仿佛,我们心里共同装着一个秘密,一个关于强势和弱势,关于贫穷和富贵,关于理性和感性,关于铲车和麦子的秘密。在这种对视中,楮树结出了艳红的果实。它叫楮桃。
楮树并不是名贵树种,尽管有说楮树的树皮、叶子能作药用,但没谁真当它是药材,它就是一棵普通的树。在我的家乡,楮树随处可见,屋后沟沿,田头路边,楮树跟其它树木混搭生长着,艳红的楮桃在秋天招来许多鸟儿啄食,地上便留下一片片红渍,倘若走过树下,赶巧与熟透掉落的楮桃不期而遇,那衣服上沾染的污渍够收拾小半天。从某个角度讲,楮树并不招人待见,除了果实制造“污点”,它偏软的木质也成不了大材。那么,这棵长在城市水泥森林背后的楮树,是否知道自己的处境,是否担忧有一天会被连根拔起?
天可怜见,膨胀的城市还是把这棵楮树给放生了,连同被放生的还有它立足的杂草地。原因非常简单,那片被剿灭的麦地跟楮树生长的地盘,不属于同一个开发商。麦子地上长成了一座座楼盘,而这片杂草地和这棵楮树,皆因本身面积的狭小和地价的昂贵,失去了被开发的价值,从而存留了下来。一留,就是十年!
十年间,杂草地吐出的氧气,楮树花开果茂的季节更迭,足足遮掩了那些要命的嘈杂和清淡时日。那棵楮树,已经解读不了都市为何将生存的权利给它保留下来,便感恩般地、迷惘地拼足了力气,生长、生长,枝条蹿到两层楼高,而饱满足汁的楮桃们,在秋天招惹得附近的鸟儿争风吃醋,嬉笑怒骂。那一树的热闹啊,哪怕到了深夜,仍旧窸窣不止,定是那些栖宿的鸟儿,还在进行着白天的情话。
突然明白,相望相守的,不止我跟楮树,还有鸟儿跟楮树。都市的空间越发逼仄,人都被水泥丛林锁住,鸟儿跑哪儿去呢?鸟儿找不见自己的家,只得把城市缝隙间有限的树木当作家,这棵楮树,就是它们最好的家园。而我,也把长有一棵楮树和数丛杂草的这片空地,当作了私家花园,便养成了每晚伫立阳台,跟楮树无声对话的习惯。有这棵树相陪,每一天都是天高地阔,都是日新月盛,都是岁月静好里的满满诗意。
非常想走近楮树,摸一摸年轮给它铸上的那层坚韧和粗粝。某天,真就勇敢地翻越围墙,走到楮树跟前,张开双臂,与之来个友好拥抱,又伸出十指,触摸树身纹理间镌刻的岁月风尘。满树清凉携带着楮桃甜蜜的气息四处飞扬。那味道,仿佛越过淮河席卷而来的故乡之风,让人留连、怀想。真怕这棵有着故乡气质的树木,哪一天又遭遇铲车的侵袭,为下一幢楼房作陪葬。当真能逃得过宿命?当真能在都市里保持乡野的风姿?
内心惴惴。我与楮树的心境一定是相仿的。十年的岁月泼下来,让人不敢相信,那片华盖还会岁岁年年绿荫如旧全身而立果香鸟鸣?那一晚,一架夜航机低吼着飞过城市的天空,洒下寥落的露珠,码字间隙给指头放一会儿假,便走到阳台,和楮树对望。当年麦地变作的楼群,亮着橘黄的灯光,照得见楮树粗犷的身影。一股楮桃的甜味扑鼻而来,给夜凉如洗的萧索里浇注了一缕期许。
惊梦在白天发生。周日的白天,亮闪闪的太阳光下,那棵楮树和那片杂草,迎来了声势浩大三驾齐驱的铲车,铲车们伸出利爪,以迅雷之速,直朝楮树和草地扑来。杂草惺忪着眼睛,瞬间被厚重的泥土掩埋;楮树身体猛一扑楞,匍匐于地,鲜亮的汁液飞溅如雨。
关紧了通往阳台的门,却关不住铲车嚣张的气焰。内心祈祷,但愿这片杂草地会改造成个小广场,供人跳舞唱歌或休闲下棋。而那棵楮树,再从根部生发新枝,荣升为小广场的护卫,尽情地展示枝繁叶茂。
楮树和杂草消遁的那片空地,从此寸草不生,唯有坚硬的楼基,日益壮大。没有楮树的夜晚,眼光无处伸展,面前渐渐崛起的楼房,总在不经意间碰疼我的眼珠。土地天价的时代啊,人的欲望比地价涨得还快,一棵树,一棵草,都难以存留。城市的楼群越挤越紧,密密相连,而人心,却越挤越远。
春天,阳台上的花盆里长出了一棵植物,跟太阳花争着汲取那点有限的营养。舍不得让这小小的绿株受委屈,就把太阳花移栽到另一只盆里。渐渐,绿株分枝生叶,成了一棵小树。却原来是楮树。那熟透于心的叶形,叶片上细小的茸毛,均是楮树的验证码。它是怎么来到花盆里并生根发芽的?真是个谜啊。或许,是与之朝夕相处的鸟儿,预知了即将到来的天翻地覆,把楮桃的籽儿事先衔过来扔进花盆里;也或许,是一阵夜风,直接擎起楮桃籽儿送了过来。
长在花盆里的楮树,把我对一棵树的念想,对故乡和土地的念想,对诗和远方的念想,直接移植了过来。这一次,我跟楮树将不会被打扰。在这方天赐的花园里,我们彼此对视,共同拥有静谧时光,让每一个日子,都很饱满。

□ 仓林忠
晴好连天,思人字日,必是阳光绚烂。今曙霏霏,窗外、舞蝶冗漫。鹅毛絮、飒洒扬扬,溥天落,银坡该遍。皎洁甚,玉砌琼楼,迢迢高速辙痕展。
今春值办冬奥,春瑞飘来助战,穹幕开演?覆育滋殖,农稼、度复丰产!倒春寒,菌匿毒藏,须防疫、备农灾歉。忽双翼,冲向雪空,漠溟云帐弇。
东风第一枝·雪
晚步行轻,停云若梦,操场少可人影。翩梅薄絮飘飖,夜照屑飞淡韵。微风并雨,跑道上,红泽香净。霎眼过,化没棉衣,未觉飒寒严凛。
泥已冻,碧华待醒。暗绣屏,正阳思憬。默揣冬不言归,切切盼春涌骏。瑶姬笃敏,遣玉雁,衔来花信:备脯酒,赏杏观桃,慎勿佳期失鼎。

□ 张映勤
老眼昏花,长篇小说近几年已经很少读了。绍国兄寄来新出版的长篇小说,我暗暗佩服的同时,认认真真读起来,并拉拉杂杂记下一点心得。
这是一部别致深刻的小说。别致深刻在哪?在新的人物、新的内容。
我以为,好的小说当然是写人,塑造新鲜生动的人物形象。我们阅读经典文学著作,记住的往往不是故事情节,而是性格独特、形象鲜明的人物。长篇小说成功与否?要看它是否为文学画廊贡献了新的人物。从这一点说,《体察师的日子》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两个印象难忘的全新人物。
一是主人公丁西。他是江南天州城的一名三轮车夫,每天骑着没有牌照的白卵车招揽生意,收入低微,勉强糊口。正在他为治父病陷入困境的时候,生活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他父亲建国初响应号召,放弃岗位,回乡务农,而他当年的文书,官运亨通,从省政协主席位置上退休后回到家乡天州,得知老领导病重,出手相助,不仅承担了丁父所有的医疗费用,还托付归国经商的巨富郝叔关照丁西的生活。丁西得遇贵人,境遇大变。
丁西身上有着底层民众的特点:老实本分,纯朴善良,乐于助人,有恩必报。他让我想起了老舍笔下早期的骆驼祥子,不知疲倦地辛勤劳作,只为改善自己的生活。同时,处于生活最底层的丁西,他又性格懦弱,胆小怕事,头脑简单,缺乏主见,智商情商、生存能力似乎都低于常人。他本来势单力薄,被人们看作体察师后,爱慕虚荣,沾沾自喜,沉迷于谎言和假象之中不可自拔。丁西的冥顽不灵、愚昧愚忠让人扼腕惋惜,不禁产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慨。
小说没有宏大叙事,从小处着眼,从凡人小事写起,通过丁西的琐碎日常,写出了世态,写出了人心。三轮车夫这个默默无闻却又遍布城区的群体,是现实市井生活的缩影。正是这些看似支根末节的小人物印迹,反映出以车友为代表的底层民众的真实生活。
丁西身上发生的故事看似荒诞,却折射出残酷的现实与真实的人性。造成车夫们命运的因素很多,自身的弱点不可忽视。绍国这部小说的深度,我以为,带有一种对国民性的批判意味。
绍国的高明之处,没有从全知的角度简单地对人物进行评判,而是通过情节的推进,剥蚕抽丝般写出了郝叔复杂难辨的性格,以浸透爱憎不露声色的笔墨表现出自己的感情倾向。他一方面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尤其对丁西夫妻屡施恩惠,鼎力相助;另一方面又阴险怪异,心灵扭曲,他的每一个举动的背后都隐藏着某种目的。作者笔下的郝叔似乎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朦朦胧胧,遮遮掩掩,让人看不清真实面目。绍国在处理郝叔这个人物时,似乎故意留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他的一些做法看似莫名其妙,令人费解,读者始终带着疑问往下看,郝叔究竟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这么做?随着情节的深入,疑团渐渐解开,郝叔的贪婪本性和阴险用心自然而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正是有了郝叔这个个性鲜明、生动立体的人物,小说比较成功地完成了独具特色的“这一个”艺术使命,为文学画廊增添了一个全新的人物形象。
周作人说过,好文章的标准有两个,要么有意思,要么有意义。“有意思”是说文章要好看,有趣味性和可读性,有美感;“有意义”是说文章要有思想性,让人思索,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我的理解,“有意思,有意义”,无非就是四个字——好看、耐读。《体察师的日子》就属于有意思还有一定意义的作品。好看、耐读,故事情节精彩丰富,人物性格生动鲜明,语言文字老辣从容,更重要的是发人深省、启人心智,经得住读者慢慢琢磨品味。
□ 罗未然
赤水河,在酱色中发酵
酒,在杯中掀起波澜
就像水在河里卷起浪花
有谁曾想起,一条河
与一杯酒,醉美的相遇
与一个人,经典的传奇
赤水河,在酱色中发酵
每一滴水,都能酿制美酒
以酒为魂,借水封神
行走于高原的内陆河
环抱十万大山,穿云过川
再回首向黔,奔赴星辰大海,诗和远方
以赤水调染一个红色中国
酝酿两朵酱香名花
一朵根系黔北
一朵脉承川南
赤水酱,酿佳酿
赤水红,润东方
如果在意酒的醇香
就去关心河的流向
在茅台,不醉不归
在茅台,酱字可以倒写
像陈年老窖,
可以装五谷杂粮,盛明月故乡
三千酒家,酒厂,大小作坊,得天独厚
聚落在这片福地内
拱火烧锅,蒸日月星辰,炼七情六欲
酿琼浆玉液。将往事封坛,岁月窖藏
直到日子泛黄,变绿,老熟为陈酿
茅台,在沉醉中酣睡,像躺在窖池里
发酵的红高粱,等待绝妙时光的唤醒
在茅台,唯酒可以淹没市井
世俗可以集聚人流,物流,洪流,潮流
可以飞天迎宾,邀月对酌
可以曲水流觞,赋诗博雅
可以猜拳行令,斗酒助兴
可以推杯换盏,把酒言欢
酒过三巡,可以面红耳赤,飘飘欲仙
物我两忘,放下一切,包括执念
在茅台
醉与不醉,归与不归,两便
□ 覃 可
香炉湾的清晨
再美的日出,终究也是瞬间
但就是喜欢看它
金盘一样跃出水面
——它本身就是轮回
是岁月特制的标识
像一枚奇迹般的徽章
香洲渔港,这个撩人的名字
——站在时间的沙滩上看
它还在散发点点鳞光
事实上你一再提到的野狸岛
也早已更换了人间
生活自有艰辛,但懂得事物的秘密
渔女的珍珠就闪亮,她的微笑
就无限趋于永恒
通透和纯粹,便成为你新的哲学
在景山栈道
被长长的栈道牵引了脚步
弧形,上下坡,环绕与婉转
像走在时间的曲线上
拥有一颗沉浮之心,树影下
闪烁着金黄色的光簇
像无数虚拟的绳结,也像生活中
金灿灿的碎片
只有把某些杂念
比如步数,卡路里
抛在脑后,才能走出最好的姿态
山花烂漫,大海蔚蓝
此刻有必要视往事如风
风儿早已为你走遍
这山海之间,每一个地方
磋砣
海边巨大的砾石
布满线条、蛎壳和孔洞
饱含人间沧桑该有的模样
它们熟悉潮水的力量,如何反复
拍打时间的堤岸
磋砣如石,近乎繁体字的造型
曾经让少年的心陷入凌乱
现在跌宕起伏已化作
心如止水
平静的人,接受岁月的重生
也允许往事化为烟尘
释然如斯,有时是因为无解
有时,是被风声唤醒
这海风吹散了一切
有时是看到了事物的光
礁石
盘坐于浪花丛中,礁石
像一堆行将靠岸的哲学
它穿透了海的内在和隐秘
但未发一言
望见白鹭归来,某种亲情
在意念中荡漾
望见白云,路过
留下影斑,仿佛是些散失的音符
仿佛彼此在人世间相逢
还需要一曲悠扬的歌
它望见你
一个在岸边散步的人
望见你仿佛望见一只虚拟的浮标
在思绪的外围,漂走
瞬间
两列高铁在高铁站并列停下来
你望见她时她也刚好望见了你笑
意识到好美
已经迟了
车身滑动,只见玻璃窗朝着
你手中的手机刷屏,刷屏
这一瞬间
才想起某人的告诫:
“人间的美是根本留不住的”
但有时
你好像触碰了它
□ 罗莉珍
城池虚空
是时候看盗尽荷香的风
来收拾残局了
寒塘裸露细瘦的肋骨
音符虚实相生,在晃动的线谱上
魂不守舍
那么多弦插进时光深处
风,轻拢慢捻
一曲清歌于水墨中绕梦萦回
倘若眼角噙着弦外之音
定是千年前回眸一笑的那粒莲子
还沉睡在你的心底


□ 苗秀侠
那时候,选择这个居所,跟楼前的空地有关,跟空地上的一棵树有关。
那片空地的前身是农民的庄稼地,那棵树,毋庸置疑,是庄稼地边的卫士。这是当初的猜测,事实也相差不远。搬来时,空地上长着密密的庄稼,树上结着葱茏的叶子。庄稼的名字很普通,叫麦子;树的名字也很普通,叫楮树。麦子很瘦,已经长得黄喷喷,麦芒炸得飞扬跋扈,随时要籽崩壳裂。但因被一圈墙围拢着,久不见来收割的农人。几经打听得知,这是一片被征用的前庄稼地,麦子营养不良的纤弱身姿,皆因疏于管理。就像一个许配了人家又遭遗弃的女子,在无望的闺阁时光里,不仅要节衣缩食,还得装出容光焕发的模样。
很惊惧那片庄稼和那棵楮树会莫名消失,夜晚便俯身于阳台,听麦粒炸飞的声音,听楮树在花落后踌躇满志准备结果的忙碌。在炎热的夏季午后,那片麦子连同麦子地,终于被铲车一口口吃掉。麦粒跌落泥土深处,同时被置入泥土的,还有钢筋和水泥。一片商住楼不久渐成雏形。幸运的是,那棵饱受惊吓的楮树,最终存留了下来。
从此,能够念想那片庄稼地的,一个是我,一个,便是这棵楮树了。因而,这成了我与楮树之间的无言对视。仿佛,我们心里共同装着一个秘密,一个关于强势和弱势,关于贫穷和富贵,关于理性和感性,关于铲车和麦子的秘密。在这种对视中,楮树结出了艳红的果实。它叫楮桃。
楮树并不是名贵树种,尽管有说楮树的树皮、叶子能作药用,但没谁真当它是药材,它就是一棵普通的树。在我的家乡,楮树随处可见,屋后沟沿,田头路边,楮树跟其它树木混搭生长着,艳红的楮桃在秋天招来许多鸟儿啄食,地上便留下一片片红渍,倘若走过树下,赶巧与熟透掉落的楮桃不期而遇,那衣服上沾染的污渍够收拾小半天。从某个角度讲,楮树并不招人待见,除了果实制造“污点”,它偏软的木质也成不了大材。那么,这棵长在城市水泥森林背后的楮树,是否知道自己的处境,是否担忧有一天会被连根拔起?
天可怜见,膨胀的城市还是把这棵楮树给放生了,连同被放生的还有它立足的杂草地。原因非常简单,那片被剿灭的麦地跟楮树生长的地盘,不属于同一个开发商。麦子地上长成了一座座楼盘,而这片杂草地和这棵楮树,皆因本身面积的狭小和地价的昂贵,失去了被开发的价值,从而存留了下来。一留,就是十年!
十年间,杂草地吐出的氧气,楮树花开果茂的季节更迭,足足遮掩了那些要命的嘈杂和清淡时日。那棵楮树,已经解读不了都市为何将生存的权利给它保留下来,便感恩般地、迷惘地拼足了力气,生长、生长,枝条蹿到两层楼高,而饱满足汁的楮桃们,在秋天招惹得附近的鸟儿争风吃醋,嬉笑怒骂。那一树的热闹啊,哪怕到了深夜,仍旧窸窣不止,定是那些栖宿的鸟儿,还在进行着白天的情话。
突然明白,相望相守的,不止我跟楮树,还有鸟儿跟楮树。都市的空间越发逼仄,人都被水泥丛林锁住,鸟儿跑哪儿去呢?鸟儿找不见自己的家,只得把城市缝隙间有限的树木当作家,这棵楮树,就是它们最好的家园。而我,也把长有一棵楮树和数丛杂草的这片空地,当作了私家花园,便养成了每晚伫立阳台,跟楮树无声对话的习惯。有这棵树相陪,每一天都是天高地阔,都是日新月盛,都是岁月静好里的满满诗意。
非常想走近楮树,摸一摸年轮给它铸上的那层坚韧和粗粝。某天,真就勇敢地翻越围墙,走到楮树跟前,张开双臂,与之来个友好拥抱,又伸出十指,触摸树身纹理间镌刻的岁月风尘。满树清凉携带着楮桃甜蜜的气息四处飞扬。那味道,仿佛越过淮河席卷而来的故乡之风,让人留连、怀想。真怕这棵有着故乡气质的树木,哪一天又遭遇铲车的侵袭,为下一幢楼房作陪葬。当真能逃得过宿命?当真能在都市里保持乡野的风姿?
内心惴惴。我与楮树的心境一定是相仿的。十年的岁月泼下来,让人不敢相信,那片华盖还会岁岁年年绿荫如旧全身而立果香鸟鸣?那一晚,一架夜航机低吼着飞过城市的天空,洒下寥落的露珠,码字间隙给指头放一会儿假,便走到阳台,和楮树对望。当年麦地变作的楼群,亮着橘黄的灯光,照得见楮树粗犷的身影。一股楮桃的甜味扑鼻而来,给夜凉如洗的萧索里浇注了一缕期许。
惊梦在白天发生。周日的白天,亮闪闪的太阳光下,那棵楮树和那片杂草,迎来了声势浩大三驾齐驱的铲车,铲车们伸出利爪,以迅雷之速,直朝楮树和草地扑来。杂草惺忪着眼睛,瞬间被厚重的泥土掩埋;楮树身体猛一扑楞,匍匐于地,鲜亮的汁液飞溅如雨。
关紧了通往阳台的门,却关不住铲车嚣张的气焰。内心祈祷,但愿这片杂草地会改造成个小广场,供人跳舞唱歌或休闲下棋。而那棵楮树,再从根部生发新枝,荣升为小广场的护卫,尽情地展示枝繁叶茂。
楮树和杂草消遁的那片空地,从此寸草不生,唯有坚硬的楼基,日益壮大。没有楮树的夜晚,眼光无处伸展,面前渐渐崛起的楼房,总在不经意间碰疼我的眼珠。土地天价的时代啊,人的欲望比地价涨得还快,一棵树,一棵草,都难以存留。城市的楼群越挤越紧,密密相连,而人心,却越挤越远。
春天,阳台上的花盆里长出了一棵植物,跟太阳花争着汲取那点有限的营养。舍不得让这小小的绿株受委屈,就把太阳花移栽到另一只盆里。渐渐,绿株分枝生叶,成了一棵小树。却原来是楮树。那熟透于心的叶形,叶片上细小的茸毛,均是楮树的验证码。它是怎么来到花盆里并生根发芽的?真是个谜啊。或许,是与之朝夕相处的鸟儿,预知了即将到来的天翻地覆,把楮桃的籽儿事先衔过来扔进花盆里;也或许,是一阵夜风,直接擎起楮桃籽儿送了过来。
长在花盆里的楮树,把我对一棵树的念想,对故乡和土地的念想,对诗和远方的念想,直接移植了过来。这一次,我跟楮树将不会被打扰。在这方天赐的花园里,我们彼此对视,共同拥有静谧时光,让每一个日子,都很饱满。

□ 仓林忠
晴好连天,思人字日,必是阳光绚烂。今曙霏霏,窗外、舞蝶冗漫。鹅毛絮、飒洒扬扬,溥天落,银坡该遍。皎洁甚,玉砌琼楼,迢迢高速辙痕展。
今春值办冬奥,春瑞飘来助战,穹幕开演?覆育滋殖,农稼、度复丰产!倒春寒,菌匿毒藏,须防疫、备农灾歉。忽双翼,冲向雪空,漠溟云帐弇。
东风第一枝·雪
晚步行轻,停云若梦,操场少可人影。翩梅薄絮飘飖,夜照屑飞淡韵。微风并雨,跑道上,红泽香净。霎眼过,化没棉衣,未觉飒寒严凛。
泥已冻,碧华待醒。暗绣屏,正阳思憬。默揣冬不言归,切切盼春涌骏。瑶姬笃敏,遣玉雁,衔来花信:备脯酒,赏杏观桃,慎勿佳期失鼎。

□ 张映勤
老眼昏花,长篇小说近几年已经很少读了。绍国兄寄来新出版的长篇小说,我暗暗佩服的同时,认认真真读起来,并拉拉杂杂记下一点心得。
这是一部别致深刻的小说。别致深刻在哪?在新的人物、新的内容。
我以为,好的小说当然是写人,塑造新鲜生动的人物形象。我们阅读经典文学著作,记住的往往不是故事情节,而是性格独特、形象鲜明的人物。长篇小说成功与否?要看它是否为文学画廊贡献了新的人物。从这一点说,《体察师的日子》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两个印象难忘的全新人物。
一是主人公丁西。他是江南天州城的一名三轮车夫,每天骑着没有牌照的白卵车招揽生意,收入低微,勉强糊口。正在他为治父病陷入困境的时候,生活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他父亲建国初响应号召,放弃岗位,回乡务农,而他当年的文书,官运亨通,从省政协主席位置上退休后回到家乡天州,得知老领导病重,出手相助,不仅承担了丁父所有的医疗费用,还托付归国经商的巨富郝叔关照丁西的生活。丁西得遇贵人,境遇大变。
丁西身上有着底层民众的特点:老实本分,纯朴善良,乐于助人,有恩必报。他让我想起了老舍笔下早期的骆驼祥子,不知疲倦地辛勤劳作,只为改善自己的生活。同时,处于生活最底层的丁西,他又性格懦弱,胆小怕事,头脑简单,缺乏主见,智商情商、生存能力似乎都低于常人。他本来势单力薄,被人们看作体察师后,爱慕虚荣,沾沾自喜,沉迷于谎言和假象之中不可自拔。丁西的冥顽不灵、愚昧愚忠让人扼腕惋惜,不禁产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慨。
小说没有宏大叙事,从小处着眼,从凡人小事写起,通过丁西的琐碎日常,写出了世态,写出了人心。三轮车夫这个默默无闻却又遍布城区的群体,是现实市井生活的缩影。正是这些看似支根末节的小人物印迹,反映出以车友为代表的底层民众的真实生活。
丁西身上发生的故事看似荒诞,却折射出残酷的现实与真实的人性。造成车夫们命运的因素很多,自身的弱点不可忽视。绍国这部小说的深度,我以为,带有一种对国民性的批判意味。
绍国的高明之处,没有从全知的角度简单地对人物进行评判,而是通过情节的推进,剥蚕抽丝般写出了郝叔复杂难辨的性格,以浸透爱憎不露声色的笔墨表现出自己的感情倾向。他一方面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尤其对丁西夫妻屡施恩惠,鼎力相助;另一方面又阴险怪异,心灵扭曲,他的每一个举动的背后都隐藏着某种目的。作者笔下的郝叔似乎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朦朦胧胧,遮遮掩掩,让人看不清真实面目。绍国在处理郝叔这个人物时,似乎故意留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他的一些做法看似莫名其妙,令人费解,读者始终带着疑问往下看,郝叔究竟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这么做?随着情节的深入,疑团渐渐解开,郝叔的贪婪本性和阴险用心自然而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正是有了郝叔这个个性鲜明、生动立体的人物,小说比较成功地完成了独具特色的“这一个”艺术使命,为文学画廊增添了一个全新的人物形象。
周作人说过,好文章的标准有两个,要么有意思,要么有意义。“有意思”是说文章要好看,有趣味性和可读性,有美感;“有意义”是说文章要有思想性,让人思索,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我的理解,“有意思,有意义”,无非就是四个字——好看、耐读。《体察师的日子》就属于有意思还有一定意义的作品。好看、耐读,故事情节精彩丰富,人物性格生动鲜明,语言文字老辣从容,更重要的是发人深省、启人心智,经得住读者慢慢琢磨品味。
□ 罗未然
赤水河,在酱色中发酵
酒,在杯中掀起波澜
就像水在河里卷起浪花
有谁曾想起,一条河
与一杯酒,醉美的相遇
与一个人,经典的传奇
赤水河,在酱色中发酵
每一滴水,都能酿制美酒
以酒为魂,借水封神
行走于高原的内陆河
环抱十万大山,穿云过川
再回首向黔,奔赴星辰大海,诗和远方
以赤水调染一个红色中国
酝酿两朵酱香名花
一朵根系黔北
一朵脉承川南
赤水酱,酿佳酿
赤水红,润东方
如果在意酒的醇香
就去关心河的流向
在茅台,不醉不归
在茅台,酱字可以倒写
像陈年老窖,
可以装五谷杂粮,盛明月故乡
三千酒家,酒厂,大小作坊,得天独厚
聚落在这片福地内
拱火烧锅,蒸日月星辰,炼七情六欲
酿琼浆玉液。将往事封坛,岁月窖藏
直到日子泛黄,变绿,老熟为陈酿
茅台,在沉醉中酣睡,像躺在窖池里
发酵的红高粱,等待绝妙时光的唤醒
在茅台,唯酒可以淹没市井
世俗可以集聚人流,物流,洪流,潮流
可以飞天迎宾,邀月对酌
可以曲水流觞,赋诗博雅
可以猜拳行令,斗酒助兴
可以推杯换盏,把酒言欢
酒过三巡,可以面红耳赤,飘飘欲仙
物我两忘,放下一切,包括执念
在茅台
醉与不醉,归与不归,两便
□ 覃 可
香炉湾的清晨
再美的日出,终究也是瞬间
但就是喜欢看它
金盘一样跃出水面
——它本身就是轮回
是岁月特制的标识
像一枚奇迹般的徽章
香洲渔港,这个撩人的名字
——站在时间的沙滩上看
它还在散发点点鳞光
事实上你一再提到的野狸岛
也早已更换了人间
生活自有艰辛,但懂得事物的秘密
渔女的珍珠就闪亮,她的微笑
就无限趋于永恒
通透和纯粹,便成为你新的哲学
在景山栈道
被长长的栈道牵引了脚步
弧形,上下坡,环绕与婉转
像走在时间的曲线上
拥有一颗沉浮之心,树影下
闪烁着金黄色的光簇
像无数虚拟的绳结,也像生活中
金灿灿的碎片
只有把某些杂念
比如步数,卡路里
抛在脑后,才能走出最好的姿态
山花烂漫,大海蔚蓝
此刻有必要视往事如风
风儿早已为你走遍
这山海之间,每一个地方
磋砣
海边巨大的砾石
布满线条、蛎壳和孔洞
饱含人间沧桑该有的模样
它们熟悉潮水的力量,如何反复
拍打时间的堤岸
磋砣如石,近乎繁体字的造型
曾经让少年的心陷入凌乱
现在跌宕起伏已化作
心如止水
平静的人,接受岁月的重生
也允许往事化为烟尘
释然如斯,有时是因为无解
有时,是被风声唤醒
这海风吹散了一切
有时是看到了事物的光
礁石
盘坐于浪花丛中,礁石
像一堆行将靠岸的哲学
它穿透了海的内在和隐秘
但未发一言
望见白鹭归来,某种亲情
在意念中荡漾
望见白云,路过
留下影斑,仿佛是些散失的音符
仿佛彼此在人世间相逢
还需要一曲悠扬的歌
它望见你
一个在岸边散步的人
望见你仿佛望见一只虚拟的浮标
在思绪的外围,漂走
瞬间
两列高铁在高铁站并列停下来
你望见她时她也刚好望见了你笑
意识到好美
已经迟了
车身滑动,只见玻璃窗朝着
你手中的手机刷屏,刷屏
这一瞬间
才想起某人的告诫:
“人间的美是根本留不住的”
但有时
你好像触碰了它
□ 罗莉珍
城池虚空
是时候看盗尽荷香的风
来收拾残局了
寒塘裸露细瘦的肋骨
音符虚实相生,在晃动的线谱上
魂不守舍
那么多弦插进时光深处
风,轻拢慢捻
一曲清歌于水墨中绕梦萦回
倘若眼角噙着弦外之音
定是千年前回眸一笑的那粒莲子
还沉睡在你的心底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