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38.48亿元,同比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72亿元,同比增长23.5%;出口总额141.48亿元,同比增长1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51亿元,同比增长6.5%;澳资经营主体6798户,同比增长12.9%……近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布2024年度经济运行简况,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平稳运行,其中不少领域取得亮眼成绩。
2024年是“承上启下”的一年,合作区凝聚各方力量、奋力攻坚冲刺,迎接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大考”,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随着“分线管理”政策的落地实施,琴澳一体化迈上新台阶,合作区迸发出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如何将琴澳跨境协同的“物理联通”转化为“化学融合”,成为过去一年合作区破解高质量发展命题的关键。

新质奔涌:“四新”产业持续领跑
2024年,合作区以538.48亿元的GDP、5.3%的增速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成绩单,经济增速不仅跑赢全国平均水平,在广东全省各地也名列前茅。
按行业来看,主要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建筑业等行业在持续发力,分别实现增加值107.75亿元、100.85亿元、90.27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0%、18.7%、16.8%。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增加值首次超越金融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主力,为合作区的产业图谱再添新引擎。
记者分析发现,第三产业仍是拉动合作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四新”产业发展格局凸显。数据显示,2024年合作区三大产业构成分布中,第一产业首次“挂零”,第二产业占比18.28%,增加值达98.42亿元,同比增长0.5%,第三产业占比81.72%,增加值达440.06亿元,同比增长6.5%。
一方面,合作区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产业体系不断“向新图强”。2024年,合作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72亿元,同比增长23.5%。分行业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1.4%、39.2%、30.2%、13.4%。新动能领域不断壮大,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6%。
另一方面,合作区服务业增势良好,新质生产力涌动。2024年,合作区服务业增加值440.06亿元,同比增长6.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8.3%。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增幅最大,同比增长46.9%,实现增加值50.39亿元,同比增长46.9%。
作为外资友好地区,合作区GDP中外贸成为亮眼的“加分项”。据海关统计,2024年,合作区进出口总额257.49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出口总额141.48亿元,同比增长16.8%。与此同时,随着去年5月6日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业务(即EF账户)的正式落地实施,合作区也成为境外资本注入内地的一个“便捷接口”。EF账户采取与境外一体化的账户设计,相比内地其他地区,进一步便利了琴澳资金跨境流动,也为跨境资本自由流入流出提供了“快速通道”。2024年合作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11亿美元,同比增长0.3%。

横琴开发建设15年来,经济总量从可以忽略不计增长至超538亿元,背后是“四新”产业在持续发力。尤其是过去一年,从分线管理、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澳门设计”等政策举措落地,到横琴跨境电商(华发)创新产业园、首批澳门青年创业基地等产业载体的揭牌,合作区产业生态不断完善,集群优势日益凸显,在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中发挥出更强的支撑作用。
互联互通:澳门元素加速聚集
横琴与澳门一水之隔,一桥相连。过去一年,“联通”成为濠江两岸的关键词。一方面是地理空间的“硬联通”,另一方面是规则机制的“软联通”,最后是琴澳居民的“心联通”。
作为连接琴澳的唯一出入境通道,经横琴口岸往返琴澳就业就学等客流持续攀升。据统计,2024年1-11月,经横琴口岸出入境的客流总量超过2075万人次,同比增长37.8%,其中澳门居民超452万人次,同比增长30.2%;经横琴口岸出入境车辆超216万辆次,同比增长23.2%,其中澳门单牌车超143万辆次,同比增长19.4%。

“团进团出”“一签多行”等政策的落地实施,让琴澳“一程多站”等两地文旅产业链有机衔接、深度融合,也带动合作区文旅市场供需两旺。数据显示,2024年,合作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62亿元,同比增长25.5%;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7.62亿元,同比增长35.1%。限额以上单位餐费收入9.77亿元,同比增长12.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实现增加值20.43亿元,同比增长3.1%。
与此同时,合作区加强政策创新,持续优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联同澳门积极推动两地政策联通、要素畅通、服务贯通。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21项需国家支持出台配套政策均已落实,琴澳间的制度差异不断走向弥合,合作区政策高地优势充分释放,越来越多的澳人澳企来到一水之隔的横琴追逐创业梦想。2024年,合作区澳资经营主体6798户,同比增长12.9%,澳资经营主体占全部经营主体的11.6%,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其中,澳资企业6681户,较3年前增长44%。
翻看合作区年度经济成绩单,还有一项数据值得注意。过去一年,合作区在民生领域加码投入,促进琴澳民生融合是财政支出的“重头戏”。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合作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51亿元,同比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4.68亿元,同比增长19.7%,其中民生支出占比67.3%。

在财政的大力支持下,一系列惠企利民的创新举措加速落地。澳门文化艺术中心亮灯启用,濠江中学附属横琴学校正式开学,广医一院横琴医院正式运营,澳门政务24小时自助服务中心和卫生站启用,澳门轻轨延伸横琴线正式通车……
生活配套丰富了,跨境办事便利了,人气也就随之而来。截至2024年11月,在合作区跨境执业的港澳专业人士达1471人,同比增长16%。截至2024年9月,在合作区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达16539人,同比增长19.1%;在合作区就业的澳门居民达5132人,同比增长4.9%。
如今,“澳门+横琴”正在成为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实现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平台。合作区这张年度经济成绩单,呈现的不仅是数字的变动,更是一场关于制度型开放的“极限测试”。在这片制度创新的“深水区”,如何把“两制之利”转化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将成为合作区下一阶段需要回答的核心命题。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38.48亿元,同比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72亿元,同比增长23.5%;出口总额141.48亿元,同比增长1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51亿元,同比增长6.5%;澳资经营主体6798户,同比增长12.9%……近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布2024年度经济运行简况,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平稳运行,其中不少领域取得亮眼成绩。
2024年是“承上启下”的一年,合作区凝聚各方力量、奋力攻坚冲刺,迎接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大考”,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随着“分线管理”政策的落地实施,琴澳一体化迈上新台阶,合作区迸发出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如何将琴澳跨境协同的“物理联通”转化为“化学融合”,成为过去一年合作区破解高质量发展命题的关键。

新质奔涌:“四新”产业持续领跑
2024年,合作区以538.48亿元的GDP、5.3%的增速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成绩单,经济增速不仅跑赢全国平均水平,在广东全省各地也名列前茅。
按行业来看,主要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建筑业等行业在持续发力,分别实现增加值107.75亿元、100.85亿元、90.27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0%、18.7%、16.8%。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增加值首次超越金融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主力,为合作区的产业图谱再添新引擎。
记者分析发现,第三产业仍是拉动合作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四新”产业发展格局凸显。数据显示,2024年合作区三大产业构成分布中,第一产业首次“挂零”,第二产业占比18.28%,增加值达98.42亿元,同比增长0.5%,第三产业占比81.72%,增加值达440.06亿元,同比增长6.5%。
一方面,合作区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产业体系不断“向新图强”。2024年,合作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72亿元,同比增长23.5%。分行业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1.4%、39.2%、30.2%、13.4%。新动能领域不断壮大,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6%。
另一方面,合作区服务业增势良好,新质生产力涌动。2024年,合作区服务业增加值440.06亿元,同比增长6.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8.3%。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增幅最大,同比增长46.9%,实现增加值50.39亿元,同比增长46.9%。
作为外资友好地区,合作区GDP中外贸成为亮眼的“加分项”。据海关统计,2024年,合作区进出口总额257.49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出口总额141.48亿元,同比增长16.8%。与此同时,随着去年5月6日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业务(即EF账户)的正式落地实施,合作区也成为境外资本注入内地的一个“便捷接口”。EF账户采取与境外一体化的账户设计,相比内地其他地区,进一步便利了琴澳资金跨境流动,也为跨境资本自由流入流出提供了“快速通道”。2024年合作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11亿美元,同比增长0.3%。

横琴开发建设15年来,经济总量从可以忽略不计增长至超538亿元,背后是“四新”产业在持续发力。尤其是过去一年,从分线管理、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澳门设计”等政策举措落地,到横琴跨境电商(华发)创新产业园、首批澳门青年创业基地等产业载体的揭牌,合作区产业生态不断完善,集群优势日益凸显,在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中发挥出更强的支撑作用。
互联互通:澳门元素加速聚集
横琴与澳门一水之隔,一桥相连。过去一年,“联通”成为濠江两岸的关键词。一方面是地理空间的“硬联通”,另一方面是规则机制的“软联通”,最后是琴澳居民的“心联通”。
作为连接琴澳的唯一出入境通道,经横琴口岸往返琴澳就业就学等客流持续攀升。据统计,2024年1-11月,经横琴口岸出入境的客流总量超过2075万人次,同比增长37.8%,其中澳门居民超452万人次,同比增长30.2%;经横琴口岸出入境车辆超216万辆次,同比增长23.2%,其中澳门单牌车超143万辆次,同比增长19.4%。

“团进团出”“一签多行”等政策的落地实施,让琴澳“一程多站”等两地文旅产业链有机衔接、深度融合,也带动合作区文旅市场供需两旺。数据显示,2024年,合作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62亿元,同比增长25.5%;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7.62亿元,同比增长35.1%。限额以上单位餐费收入9.77亿元,同比增长12.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实现增加值20.43亿元,同比增长3.1%。
与此同时,合作区加强政策创新,持续优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联同澳门积极推动两地政策联通、要素畅通、服务贯通。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21项需国家支持出台配套政策均已落实,琴澳间的制度差异不断走向弥合,合作区政策高地优势充分释放,越来越多的澳人澳企来到一水之隔的横琴追逐创业梦想。2024年,合作区澳资经营主体6798户,同比增长12.9%,澳资经营主体占全部经营主体的11.6%,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其中,澳资企业6681户,较3年前增长44%。
翻看合作区年度经济成绩单,还有一项数据值得注意。过去一年,合作区在民生领域加码投入,促进琴澳民生融合是财政支出的“重头戏”。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合作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51亿元,同比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4.68亿元,同比增长19.7%,其中民生支出占比67.3%。

在财政的大力支持下,一系列惠企利民的创新举措加速落地。澳门文化艺术中心亮灯启用,濠江中学附属横琴学校正式开学,广医一院横琴医院正式运营,澳门政务24小时自助服务中心和卫生站启用,澳门轻轨延伸横琴线正式通车……
生活配套丰富了,跨境办事便利了,人气也就随之而来。截至2024年11月,在合作区跨境执业的港澳专业人士达1471人,同比增长16%。截至2024年9月,在合作区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达16539人,同比增长19.1%;在合作区就业的澳门居民达5132人,同比增长4.9%。
如今,“澳门+横琴”正在成为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实现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平台。合作区这张年度经济成绩单,呈现的不仅是数字的变动,更是一场关于制度型开放的“极限测试”。在这片制度创新的“深水区”,如何把“两制之利”转化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将成为合作区下一阶段需要回答的核心命题。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