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珠海,共赴湾区的“星辰大海”!

2月5日,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对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作出部署,明确广东将以“粤聚英才、粤见未来”为主题,拿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岗位,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

珠海,这座承载着改革开放基因的城市,以人才为笔、创新为墨,大力推进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让每位选择珠海的青年“安居乐业、人生出彩”,让人才成为推动珠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智力引擎。

珠海城市风光。张洲 摄
有舞台、有保障、有未来

“一到珠海工作,住所马上解决。”

2月5日,珠海正式推出新来珠青年人才住房“一免两减”政策措施,即第一年免费住、第二年租金三成、第三年租金减半,搭建全国综合力度最大的青年人才住房保障体系。

珠海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向社会各界发出信号,珠海三年内将储备不少于3.6万套专用房源,其中今年推出不少于7000套,实现行政区和功能区全覆盖。

让青年人“居住无忧”“创业无忧”“成家无忧”,是珠海对青年奋进者的承诺,也是这座特区城市强大的决心。去年,珠海新引进各类人才约7万人、全市人才总量超90万人,国家和省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人数创历史新高,获评2024年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

香洲区红荔幼儿园。朱习 摄

作为全国首个实行12年免费教育的城市,珠海连续三年实施学位攻坚行动,新增学位超14万个,拥有国际教育、澳人子弟学校、民办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对于本次行动引进的博士等急需紧缺人才,子女就读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支持全市任选优质学位。”市委常委、副市长晁桂明介绍说。

让更多创意“扎根珠海、破土成林”,珠海为创业青年提供200平方米、精装修、每年仅收1元租金的“1元创业空间”,提供最高5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给予最高1亿元的创新创业团队资助。2025年,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青年优秀创业项目申报等活动也将如期而至。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有得天独厚的引才区位优势,到合作区发展、符合产业导向的人才,可享受15%的个人所得税优惠。博士后、博士、硕士和本科人才分别可获得150万元、27万元、9万元、6万元的生活补贴,高层次人才可获得最高800万元支持和30万元的子女教育补贴

作为一名“新珠海人”,珠海天成先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颖带着团队从西安来到珠海创业,这座城市便捷的营商环境让她倍感温暖。“2023年3月底,我们的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一年后厂房就已经具备设备入场条件,非常感谢珠海对我们的支持。”张颖说。

城市对人才更友好
人才在城市更有为

2024年5月,香港青年凌志灏在珠海创办了广东万领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创业以来,他在珠海体验到的是“贴心周到的服务、无感畅办的业务和机遇无限的前景”,并以珠海为起点,将公司商业版图拓展到了整个粤港澳大湾区。

珠海因人才而兴,从特区建立之初,珠海就把“重视人才”刻在特区基因里。从“百万重奖科技人才”横空出世,到全国首部人才开发地方性法规的出台,再到“珠海十大英才”惊艳亮相,珠海始终有着重才、尊才、爱才、惜才的优良传统。

乘“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之风,珠海全力践行“城市对人才更友好,人才在城市更有为”的理念。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力争新引进各类人才超8万名。 

澳珠高校大学生专场招聘会(资料图)。吴长赋 摄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珠海将积极对接省春秋两季“万企万岗”大型综合招聘会,策划承办春季招聘长沙专场活动,并重点谋划“2+N+10”的招聘活动矩阵——

高规格举办两个引才活动,继续联合港澳举办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就业实习双选会”,协同合作区举办“珠梦未来·琴鸣天下”全球引才高校行活动。依托这两个品牌,年内推出不少于80场引才活动,覆盖20余个重点城市,推动超12万名青年人才参与

推动精准招引,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以及海洋经济、专精特新、教育、医疗、科研院所和机关事业单位举办N类专项招聘活动。持续提升学生留珠率,面向珠海的10所高校,开展“爱珠海、留湾区”专项招聘。

留住青年,就留住了一座城市的未来。如何推动在校大学生进一步认知珠海、熟悉珠海?

今年,珠海将大力实施“院校珠海行”活动,邀请300家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校就业中心负责人来到珠海,促成学校和重点企业开展深度交流合作。

实施“万名青年悦知珠海”行动,针对大三、硕二、博三等临近毕业的高校学子,通过“全球知名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寒暑假实践项目”“知名高校学生珠海党政机关实习实践活动”等活动,提供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科研院所等优质实习见习岗位不少于1万个

施展才能,发挥才智

2021年6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旭组建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彼时还在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担任助理研究员的环宇翔,带着过硬的科研能力和对珠海的向往,加入了研究院。

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环宇翔所在的团队就研发出了全球首颗12英寸巨型类脑计算晶圆芯片,并在2024年成功研制了首台100亿神经元算力的类脑智能超算。

研究院所在的写字楼,从几年前的“黑灯瞎火”,变成了上班时间要抢车位的“香饽饽”。“珠海和横琴既有人才补贴、税收政策的支持,又有人才安居、子女入学等周全配套保障,让人才没有了后顾之忧。”现在,环宇翔一碰到学弟学妹就推介珠海,成了珠海和横琴就业创业宣传“行走的海报”。

三溪科创城人才公寓(资料图)。梁冠贤 通讯员李仕 摄

全市拥有超46万家经营主体,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居全省第二,高新技术企业达2900家,新质生产力基金群规模达800亿元……近年来,珠海不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逐梦珠海。

当前,珠海着眼于推进“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激发企业引才用才积极性,大力向全市各类用人主体发动征集岗位需求。各个用人主体纷纷积极响应,计划在三四月春招期间推出1.7万个优质岗位,全年推出超5万个。

格力电器、冠宇电池等龙头企业主动挑大梁,加大招聘力度,分别拿出上千个岗位。丽珠医药、跃昉科技、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科技企业、科研院所,针对春招已储备了60个百万元以上年薪岗位和360个50万-100万元年薪岗位。在政策性岗位方面,珠海统筹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加大招聘力度,全年计划拿出4500个岗位。

“冠宇在这里实现了梦想,也见证了企业的成长。”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延铭表示,珠海不仅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还有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吸引了众多企业和人才落地。期待更多人才来到冠宇、来到珠海共同奋斗、拼搏。

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坐标上,广袤的珠海大地正以坚实有力的步伐,厚植人才沃土,激活一池春水,期待与人才共赴一段可期的未来,共赴湾区的“星辰大海”。

封面图来源:钟凡摄
文字:陈奕樊 图片:张洲 朱习 吴长赋 梁冠贤 通讯员李仕 编辑:董帅奇 责任编辑:李梅容
来珠海,共赴湾区的“星辰大海”!
珠海特区报 2025-03-03 03:39

2月5日,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对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作出部署,明确广东将以“粤聚英才、粤见未来”为主题,拿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岗位,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

珠海,这座承载着改革开放基因的城市,以人才为笔、创新为墨,大力推进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让每位选择珠海的青年“安居乐业、人生出彩”,让人才成为推动珠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智力引擎。

珠海城市风光。张洲 摄
有舞台、有保障、有未来

“一到珠海工作,住所马上解决。”

2月5日,珠海正式推出新来珠青年人才住房“一免两减”政策措施,即第一年免费住、第二年租金三成、第三年租金减半,搭建全国综合力度最大的青年人才住房保障体系。

珠海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向社会各界发出信号,珠海三年内将储备不少于3.6万套专用房源,其中今年推出不少于7000套,实现行政区和功能区全覆盖。

让青年人“居住无忧”“创业无忧”“成家无忧”,是珠海对青年奋进者的承诺,也是这座特区城市强大的决心。去年,珠海新引进各类人才约7万人、全市人才总量超90万人,国家和省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人数创历史新高,获评2024年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

香洲区红荔幼儿园。朱习 摄

作为全国首个实行12年免费教育的城市,珠海连续三年实施学位攻坚行动,新增学位超14万个,拥有国际教育、澳人子弟学校、民办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对于本次行动引进的博士等急需紧缺人才,子女就读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支持全市任选优质学位。”市委常委、副市长晁桂明介绍说。

让更多创意“扎根珠海、破土成林”,珠海为创业青年提供200平方米、精装修、每年仅收1元租金的“1元创业空间”,提供最高5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给予最高1亿元的创新创业团队资助。2025年,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青年优秀创业项目申报等活动也将如期而至。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有得天独厚的引才区位优势,到合作区发展、符合产业导向的人才,可享受15%的个人所得税优惠。博士后、博士、硕士和本科人才分别可获得150万元、27万元、9万元、6万元的生活补贴,高层次人才可获得最高800万元支持和30万元的子女教育补贴

作为一名“新珠海人”,珠海天成先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颖带着团队从西安来到珠海创业,这座城市便捷的营商环境让她倍感温暖。“2023年3月底,我们的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一年后厂房就已经具备设备入场条件,非常感谢珠海对我们的支持。”张颖说。

城市对人才更友好
人才在城市更有为

2024年5月,香港青年凌志灏在珠海创办了广东万领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创业以来,他在珠海体验到的是“贴心周到的服务、无感畅办的业务和机遇无限的前景”,并以珠海为起点,将公司商业版图拓展到了整个粤港澳大湾区。

珠海因人才而兴,从特区建立之初,珠海就把“重视人才”刻在特区基因里。从“百万重奖科技人才”横空出世,到全国首部人才开发地方性法规的出台,再到“珠海十大英才”惊艳亮相,珠海始终有着重才、尊才、爱才、惜才的优良传统。

乘“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之风,珠海全力践行“城市对人才更友好,人才在城市更有为”的理念。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力争新引进各类人才超8万名。 

澳珠高校大学生专场招聘会(资料图)。吴长赋 摄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珠海将积极对接省春秋两季“万企万岗”大型综合招聘会,策划承办春季招聘长沙专场活动,并重点谋划“2+N+10”的招聘活动矩阵——

高规格举办两个引才活动,继续联合港澳举办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就业实习双选会”,协同合作区举办“珠梦未来·琴鸣天下”全球引才高校行活动。依托这两个品牌,年内推出不少于80场引才活动,覆盖20余个重点城市,推动超12万名青年人才参与

推动精准招引,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以及海洋经济、专精特新、教育、医疗、科研院所和机关事业单位举办N类专项招聘活动。持续提升学生留珠率,面向珠海的10所高校,开展“爱珠海、留湾区”专项招聘。

留住青年,就留住了一座城市的未来。如何推动在校大学生进一步认知珠海、熟悉珠海?

今年,珠海将大力实施“院校珠海行”活动,邀请300家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校就业中心负责人来到珠海,促成学校和重点企业开展深度交流合作。

实施“万名青年悦知珠海”行动,针对大三、硕二、博三等临近毕业的高校学子,通过“全球知名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寒暑假实践项目”“知名高校学生珠海党政机关实习实践活动”等活动,提供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科研院所等优质实习见习岗位不少于1万个

施展才能,发挥才智

2021年6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旭组建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彼时还在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担任助理研究员的环宇翔,带着过硬的科研能力和对珠海的向往,加入了研究院。

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环宇翔所在的团队就研发出了全球首颗12英寸巨型类脑计算晶圆芯片,并在2024年成功研制了首台100亿神经元算力的类脑智能超算。

研究院所在的写字楼,从几年前的“黑灯瞎火”,变成了上班时间要抢车位的“香饽饽”。“珠海和横琴既有人才补贴、税收政策的支持,又有人才安居、子女入学等周全配套保障,让人才没有了后顾之忧。”现在,环宇翔一碰到学弟学妹就推介珠海,成了珠海和横琴就业创业宣传“行走的海报”。

三溪科创城人才公寓(资料图)。梁冠贤 通讯员李仕 摄

全市拥有超46万家经营主体,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居全省第二,高新技术企业达2900家,新质生产力基金群规模达800亿元……近年来,珠海不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逐梦珠海。

当前,珠海着眼于推进“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激发企业引才用才积极性,大力向全市各类用人主体发动征集岗位需求。各个用人主体纷纷积极响应,计划在三四月春招期间推出1.7万个优质岗位,全年推出超5万个。

格力电器、冠宇电池等龙头企业主动挑大梁,加大招聘力度,分别拿出上千个岗位。丽珠医药、跃昉科技、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科技企业、科研院所,针对春招已储备了60个百万元以上年薪岗位和360个50万-100万元年薪岗位。在政策性岗位方面,珠海统筹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加大招聘力度,全年计划拿出4500个岗位。

“冠宇在这里实现了梦想,也见证了企业的成长。”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延铭表示,珠海不仅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还有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吸引了众多企业和人才落地。期待更多人才来到冠宇、来到珠海共同奋斗、拼搏。

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坐标上,广袤的珠海大地正以坚实有力的步伐,厚植人才沃土,激活一池春水,期待与人才共赴一段可期的未来,共赴湾区的“星辰大海”。

封面图来源:钟凡摄
文字:陈奕樊 图片:张洲 朱习 吴长赋 梁冠贤 通讯员李仕 编辑:董帅奇 责任编辑:李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