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导航“最后一米”!深汕1568条乡村道路有了名字

近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汕管理局印发《深汕特别合作区行政村(社区)街路巷(含乡村道路)命名方案》(以下简称《命名方案》),完成全区1568条总长度约500公里的乡村道路(含村内街路巷)命名工作,实现了深汕地区标准地名网络全域覆盖。

不少车主发现,打开手机地图,高速路、国道、省道和城镇间道路都标注有清晰的彩色标线和路名,但在这些彩色标线间,有很多“白线”,尤其在农村地区更为密集,这些“白线”就是乡村道路,大都是“无名路”,也是导航中的“盲区”。

对此,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汕管理局依据相关政策规范要求,组织编制了《命名方案》,邀请地名领域权威专家开展地名科普宣讲,采用“线上作图、线下调研”的方式,深入全区37个行政村(社区)进行座谈交流,广泛征求意见,最终确定了一个个规范且富有特色的名字。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乡村地区“有地无名”“有名无标”等问题,切实打通了地名服务乡村的“最后一米”。

目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汕管理局已将乡村路名纳入村庄规划,推动命名方案成果法定化。乡村道路命名数据已全部录入国家地名信息库,后续百度、高德等平台将自动接入并更新,方便即时查询使用。

乡村道路路牌和镇村地名展板设立工作也在加快推进。截至目前,已设立92条乡村道路路牌,其余1428条街巷路牌已全部完成采购。这些路牌和“一镇一图、一村一图”展板均计划于今年3月底前完成设立。

编辑:冯春雨 责任编辑:陈海阔
打通导航“最后一米”!深汕1568条乡村道路有了名字
深汕发布 2025-03-06 15:53

近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汕管理局印发《深汕特别合作区行政村(社区)街路巷(含乡村道路)命名方案》(以下简称《命名方案》),完成全区1568条总长度约500公里的乡村道路(含村内街路巷)命名工作,实现了深汕地区标准地名网络全域覆盖。

不少车主发现,打开手机地图,高速路、国道、省道和城镇间道路都标注有清晰的彩色标线和路名,但在这些彩色标线间,有很多“白线”,尤其在农村地区更为密集,这些“白线”就是乡村道路,大都是“无名路”,也是导航中的“盲区”。

对此,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汕管理局依据相关政策规范要求,组织编制了《命名方案》,邀请地名领域权威专家开展地名科普宣讲,采用“线上作图、线下调研”的方式,深入全区37个行政村(社区)进行座谈交流,广泛征求意见,最终确定了一个个规范且富有特色的名字。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乡村地区“有地无名”“有名无标”等问题,切实打通了地名服务乡村的“最后一米”。

目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汕管理局已将乡村路名纳入村庄规划,推动命名方案成果法定化。乡村道路命名数据已全部录入国家地名信息库,后续百度、高德等平台将自动接入并更新,方便即时查询使用。

乡村道路路牌和镇村地名展板设立工作也在加快推进。截至目前,已设立92条乡村道路路牌,其余1428条街巷路牌已全部完成采购。这些路牌和“一镇一图、一村一图”展板均计划于今年3月底前完成设立。

编辑:冯春雨 责任编辑:陈海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