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个破伤风处置门诊在市五院揭牌成立 全球新一代“破伤风针”新替妥完成金湾首针注射
金湾区融媒体中心 2025-03-14 22:25

3月14日,珠海市首个破伤风处置门诊在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正式揭牌成立。该门诊的设立,既是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规范破伤风防治工作的要求,更是医院不断提升专科能力建设,优化就诊效率的重要举措。

2024年10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非新生破伤风诊疗规范(2024年版)》介绍,破伤风作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威胁,在无医疗干预时病死率接近100%。即便在现代化医疗条件下,全球病死率仍高达30%—50%。《规范》要求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同时鼓励医疗机构建立标准化处置流程以降低破伤风感染风险。
在此背景下,市五院积极响应国家“强化创伤救治能力建设”的号召,通过专项门诊整合急诊科等多科室资源,成立了破伤风处置门诊,从而能够快速识别高风险患者,及时对患者进行伤口处理和紧急预防,有效降低破伤风感染率和病死率,保障公众健康。该门诊能够实现从“暴露风险评估-伤口处理-紧急预防”的一站式服务,大大提升患者就诊效率,规范破伤风诊疗流程,更符合医院专科能力建设的定位。 

门诊揭牌后,就迎来了首位患者。该患者被菜刀划伤,于是来到医院治疗。经过诊断,医生为患者开出了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新替妥)的处方。记者观察到,患者在完成一针注射后,无需留置观察,便可离开医院。

而这款技术如此领先的注射液正是由金湾本土企业珠海泰诺麦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重组抗破伤风毒素单克隆抗体药物新替妥,而该患者也是金湾首位使用者。
大众熟知的“破伤风针”主要包括破伤风抗毒素(TAT)和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HTIG)。然而,TAT作为马源血液制品的代表,存在较高的过敏风险,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血清病甚至死亡,早已被许多发达国家淘汰;HTIG完全依赖于人血浆为原料供应,产能有限,而且存在传播已知或未知血源性病原体的风险。而由珠海泰诺麦博自主研发的新替妥则弥补了传统“破伤风针”的不足,具有12个小时快速起效,抗体滴度维持中位值132天,安全性好等特点。而且无需皮试、无需留观、无需区分体重和伤口大小,实现“一针即走”,大大提升诊疗效率。
“注射全程仅仅几分钟时间,目前自我感觉良好,并没有不良反应。关键不用留观,我认为这对病人十分友好。”刚注射完金湾首针新替妥的患者向记者介绍道。
作为珠海市首个破伤风处置门诊,其成立填补了区域破伤风专业化防治的空白,进一步完善了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接下来,市五院将继续提升专科能力建设,支持创新新药转化应用、推广创新药及疾病科普,增强公众健康意识,为区域公共卫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文字:曾翠琼 图片:黄振坚 编辑:曾翠琼 责任编辑:杨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