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目前已经完成了在南极阿蒙森海和罗斯海的大洋考察作业任务。回收首套南极生态潜标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这套极地海洋生态潜标是2024年初由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在阿蒙森海作业区布放的,经过一年的海底观测后,潜标顺利回收。
所谓潜标,是大洋考察常用的设备之一,通过搭载高精度传感器布放到海面以下,来长期观测海洋生态环境季节和年际变化。我国首套极地生态潜标,重点对海冰长期覆盖的南极上层海洋开展生态系统长周期探测。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雪龙2”号大洋队队长 罗光富:生态潜标是2024年1月份放的,包括极地生物声学探测模块、极地生物光学探测模块,以及基础海洋环境探测模块,总共有两千九百多米长。重点要解决的是如何来获取海冰长期覆盖下,上层海洋的数据。主要是针对0米到400米之间水层的长期的观测数据。
据了解,潜标通常由传感器、浮球、释放器、重块等部分组成,中间通过缆绳穿成一串。传感器可以持续收集所处海水层的相关数据,浮球的浮力作用可以使整串潜标保持垂直于水面,重块则沉在海底,起到锚定的作用。
我国首套在南极布放的极地生态潜标,主要生物探测模块是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自主研发的。
罗光富介绍,去年放的是试验样机,回收之后,科研人员会对它的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数据获取的质量做一个评估。后续在研发工程样机的时候,做进一步的改进,来获取更多的数据,为后续开展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进一步认识南极海洋生态系统,提供良好的装备支撑。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目前已经完成了在南极阿蒙森海和罗斯海的大洋考察作业任务。回收首套南极生态潜标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这套极地海洋生态潜标是2024年初由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在阿蒙森海作业区布放的,经过一年的海底观测后,潜标顺利回收。
所谓潜标,是大洋考察常用的设备之一,通过搭载高精度传感器布放到海面以下,来长期观测海洋生态环境季节和年际变化。我国首套极地生态潜标,重点对海冰长期覆盖的南极上层海洋开展生态系统长周期探测。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雪龙2”号大洋队队长 罗光富:生态潜标是2024年1月份放的,包括极地生物声学探测模块、极地生物光学探测模块,以及基础海洋环境探测模块,总共有两千九百多米长。重点要解决的是如何来获取海冰长期覆盖下,上层海洋的数据。主要是针对0米到400米之间水层的长期的观测数据。
据了解,潜标通常由传感器、浮球、释放器、重块等部分组成,中间通过缆绳穿成一串。传感器可以持续收集所处海水层的相关数据,浮球的浮力作用可以使整串潜标保持垂直于水面,重块则沉在海底,起到锚定的作用。
我国首套在南极布放的极地生态潜标,主要生物探测模块是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自主研发的。
罗光富介绍,去年放的是试验样机,回收之后,科研人员会对它的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数据获取的质量做一个评估。后续在研发工程样机的时候,做进一步的改进,来获取更多的数据,为后续开展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进一步认识南极海洋生态系统,提供良好的装备支撑。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