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博联读丨人形机器人元年 珠海何以“智”取新赛局?

今年开年最热门的话题是什么?根据DeepSeek的回答,具身智能位列其中。2025年仅仅过去三个月,作为具身智能技术的重要应用方向,人形机器人在社交媒体上已频频“出圈”,曾经的科幻画面逐一照进现实——从蛇年春晚穿着花坎肩、拿着手绢扭秧歌,到全国两会上作为“记者搭子”采访代表委员;从能跑能跳、完成高难度前空翻动作,到集体进入极氪5G智慧工厂开启“打工生涯”,机器人集体站上“C位”……推动以具身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浪潮加速涌来。

头部机器人企业落子 瞄准“产业蓝海”开启新赛局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交叉的前沿领域,当前业界普遍认为,谁能在具身智能赛道构筑优势,谁便手握发展机器人的先机。前瞻布局具身智能已成为撬动机器人“市场蓝海”的关键。

3月14日,珠海迎来一场“未来感”爆棚的科技秀——“1+4智元启元大模型”暨灵犀X2具身智能机器人线下发布会。去年,就在同一会场,珠海也曾举办首届国际灵巧操作挑战赛暨具身智能产业大会。时隔不到半年,具身智能产业再次亮相,为城市带来的不止是社会关注度,还有各类发展要素加速集聚。发布会上,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发布最新研发的灵犀X2,一款可以像人一样走路,还能踩滑板车、骑自行车的双足智能交互人形机器人。

“灵犀X2是一款同时具备运动智能、交互智能、作业智能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它不仅有灵巧的身手,还可以极低的延时,高质量地和人类进行多模态对话,能够很好地认知周边环境,并提供具有情绪价值的陪伴与互动。”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具身业务部总裁、研究院执行院长、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姚卯青介绍,未来,灵犀X2会进入很多与人交互性比较强的场景,比如家居类、康养类等。

与此同时,由智元机器人和华发集团牵头、联合珠海具身应用场景代表机构和生态企业共同设立的珠海具身智能创新中心也同步在发布会上揭牌。“珠三角制造业基础雄厚,消费电子产业链完善,是技术落地与创新的理想土壤,同时也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姚卯青表示,企业“奔赴”珠海,一方面希望与本地优秀企业合作,在多种应用场景上进行探索,进一步打开To C的市场;另一方面,希望依托珠海在粤港澳大湾区引领人工智能方向的创新和研究,并与当地产业和应用结合进行技术推广。

前瞻布局抢占先机 技术是支撑人才是关键

今年全国两会,“具身智能”一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暨南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副院长、珠海市人工智能交叉融合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澳门大学博士施政认为,当前,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预计2032年达66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5.5%。中国增速更高,珠海可通过技术突破抢占市场先机。

“人形机器人,包括大模型这方面,大家起步都是相当的,珠海如果能抓住机会一跃而上,是非常好的契机。”施政认为,珠海在产业基础、政策支持、科研能力及区位交通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眼下,珠海已初步形成覆盖基础软硬件、智能设备制造、服务与应用场景的人工智能产业链。近期签约合作的优必选、智元机器人等头部机器人企业聚集,将有力推动相关产业集群化发展。当前,珠海拥有三所985高校、一所211高校,澳门大学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新校区,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土壤。

“我们也在推进高校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设立技术转化平台,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产业化。”施政表示,技术是支撑、人才是关键。吸引青年人才留在珠海,离不开打造“年轻科技人才创业高地”,这将在珠海科技创新领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立足大湾区差异化布局 联动式发展

无论是杭州“六小龙”,还是广东“七剑客”,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产业变革,在新一轮新质生产力竞逐中,珠海如何开拓思路、创新打法?

施政认为,珠海应立足大湾区供应链优势,以“具身智能”为突破口,通过“特色小镇”聚才、耐心资本育企、场景开放验技、湾区协同强链,打造“小而精、高价值”的机器人产业高地,形成与杭州、深圳的“竞合关系”。

“未来三到五年,人形机器人将呈现‘工业先行、服务跟进、家庭渗透’的渐进式发展路径,推动‘人机共融’的社会图景。”施政表示,大湾区已形成以深圳为核心的硬件制造和广州为中心的软件研发能力。珠海可聚焦自身在智慧城市、低空经济、康养服务等特色场景的布局,实施场景化招商,差异化发展应用型机器人产业,最终构建“大湾区机器人产业金三角”格局。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明确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而身处其中的珠海,有使命、有机遇、有决心,更有行动。今年珠海提出加快发展机器人产业,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链的关键部分和核心零部件,积极推动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创新。通过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引领和技术创新,加快“云上智城”建设为产业注入新动能,力争成为全国全省应用场景创新的“首发市”,让更多新企业、新技术、新产品集聚成势。

站在产业变革的前夜,珠海志在用“新”攀登、以“智”取胜,势必用“未来产业”托起“产业未来”。

logo(白).png

《硕博联读》是珠海传媒集团推出的政经类融媒栏目,以“走读”形式深入城市肌理,聚焦珠海重大事件、重点领域和政策走向。栏目主理人是传播学硕士、珠海传媒集团融媒采访中心首席记者贾硕,嘉宾大多为具备博士学位的专家学者和政经人士。硕博联手,通过专业视角与独到观点,呈现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发展观察,与您一同触摸城市脉搏,洞见未来趋势。

视频制作:贾硕、何嘉豪、陈漫炜、甘颖恒 
监制:陈力欣
编辑:甘颖恒 责任编辑:田海
硕博联读丨人形机器人元年 珠海何以“智”取新赛局?

今年开年最热门的话题是什么?根据DeepSeek的回答,具身智能位列其中。2025年仅仅过去三个月,作为具身智能技术的重要应用方向,人形机器人在社交媒体上已频频“出圈”,曾经的科幻画面逐一照进现实——从蛇年春晚穿着花坎肩、拿着手绢扭秧歌,到全国两会上作为“记者搭子”采访代表委员;从能跑能跳、完成高难度前空翻动作,到集体进入极氪5G智慧工厂开启“打工生涯”,机器人集体站上“C位”……推动以具身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浪潮加速涌来。

头部机器人企业落子 瞄准“产业蓝海”开启新赛局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交叉的前沿领域,当前业界普遍认为,谁能在具身智能赛道构筑优势,谁便手握发展机器人的先机。前瞻布局具身智能已成为撬动机器人“市场蓝海”的关键。

3月14日,珠海迎来一场“未来感”爆棚的科技秀——“1+4智元启元大模型”暨灵犀X2具身智能机器人线下发布会。去年,就在同一会场,珠海也曾举办首届国际灵巧操作挑战赛暨具身智能产业大会。时隔不到半年,具身智能产业再次亮相,为城市带来的不止是社会关注度,还有各类发展要素加速集聚。发布会上,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发布最新研发的灵犀X2,一款可以像人一样走路,还能踩滑板车、骑自行车的双足智能交互人形机器人。

“灵犀X2是一款同时具备运动智能、交互智能、作业智能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它不仅有灵巧的身手,还可以极低的延时,高质量地和人类进行多模态对话,能够很好地认知周边环境,并提供具有情绪价值的陪伴与互动。”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具身业务部总裁、研究院执行院长、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姚卯青介绍,未来,灵犀X2会进入很多与人交互性比较强的场景,比如家居类、康养类等。

与此同时,由智元机器人和华发集团牵头、联合珠海具身应用场景代表机构和生态企业共同设立的珠海具身智能创新中心也同步在发布会上揭牌。“珠三角制造业基础雄厚,消费电子产业链完善,是技术落地与创新的理想土壤,同时也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姚卯青表示,企业“奔赴”珠海,一方面希望与本地优秀企业合作,在多种应用场景上进行探索,进一步打开To C的市场;另一方面,希望依托珠海在粤港澳大湾区引领人工智能方向的创新和研究,并与当地产业和应用结合进行技术推广。

前瞻布局抢占先机 技术是支撑人才是关键

今年全国两会,“具身智能”一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暨南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副院长、珠海市人工智能交叉融合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澳门大学博士施政认为,当前,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预计2032年达66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5.5%。中国增速更高,珠海可通过技术突破抢占市场先机。

“人形机器人,包括大模型这方面,大家起步都是相当的,珠海如果能抓住机会一跃而上,是非常好的契机。”施政认为,珠海在产业基础、政策支持、科研能力及区位交通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眼下,珠海已初步形成覆盖基础软硬件、智能设备制造、服务与应用场景的人工智能产业链。近期签约合作的优必选、智元机器人等头部机器人企业聚集,将有力推动相关产业集群化发展。当前,珠海拥有三所985高校、一所211高校,澳门大学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新校区,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土壤。

“我们也在推进高校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设立技术转化平台,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产业化。”施政表示,技术是支撑、人才是关键。吸引青年人才留在珠海,离不开打造“年轻科技人才创业高地”,这将在珠海科技创新领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立足大湾区差异化布局 联动式发展

无论是杭州“六小龙”,还是广东“七剑客”,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产业变革,在新一轮新质生产力竞逐中,珠海如何开拓思路、创新打法?

施政认为,珠海应立足大湾区供应链优势,以“具身智能”为突破口,通过“特色小镇”聚才、耐心资本育企、场景开放验技、湾区协同强链,打造“小而精、高价值”的机器人产业高地,形成与杭州、深圳的“竞合关系”。

“未来三到五年,人形机器人将呈现‘工业先行、服务跟进、家庭渗透’的渐进式发展路径,推动‘人机共融’的社会图景。”施政表示,大湾区已形成以深圳为核心的硬件制造和广州为中心的软件研发能力。珠海可聚焦自身在智慧城市、低空经济、康养服务等特色场景的布局,实施场景化招商,差异化发展应用型机器人产业,最终构建“大湾区机器人产业金三角”格局。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明确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而身处其中的珠海,有使命、有机遇、有决心,更有行动。今年珠海提出加快发展机器人产业,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链的关键部分和核心零部件,积极推动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创新。通过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引领和技术创新,加快“云上智城”建设为产业注入新动能,力争成为全国全省应用场景创新的“首发市”,让更多新企业、新技术、新产品集聚成势。

站在产业变革的前夜,珠海志在用“新”攀登、以“智”取胜,势必用“未来产业”托起“产业未来”。

logo(白).png

《硕博联读》是珠海传媒集团推出的政经类融媒栏目,以“走读”形式深入城市肌理,聚焦珠海重大事件、重点领域和政策走向。栏目主理人是传播学硕士、珠海传媒集团融媒采访中心首席记者贾硕,嘉宾大多为具备博士学位的专家学者和政经人士。硕博联手,通过专业视角与独到观点,呈现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发展观察,与您一同触摸城市脉搏,洞见未来趋势。

视频制作:贾硕、何嘉豪、陈漫炜、甘颖恒 
监制:陈力欣
编辑:甘颖恒 责任编辑: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