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票提前售罄 打卡点游客如织 桂山岛何以提前两月迎旺季?

3月22日清晨,香洲港码头人声鼎沸。记者现场见到,当天8班前往桂山岛的客轮船票全部提前售罄。登岛所见,游客络绎不绝,网红斑马线、“海上钢琴师”等打卡点旁挤满拍照的游客。中午,岛上海鲜大排档外开启“叫号”模式。这个面积仅6.92平方公里的海岛,以单日超过3500人次的游客量,提前两个月叩开了旺季的大门。

基建提质
从“小渔村”到4A级景区

桂山岛的爆火绝非偶然。2024年以来,桂山镇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投资近12.6亿元完成码头风雨连廊、滨海大道“4改2”、海鲜酒吧街改造提升等21个重点项目。新建的客运码头风雨连廊融合海洋元素,采用“透明廊顶+半透光底层玻璃”组合,既遮阳避雨又成为游客登岛第一打卡点。改造后的滨海大道拓宽为双向彩色慢行道,海洋风格的路面与海天相映,骑行游客络绎不绝。桂山村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提升项目及“平改坡”项目,59户美化后的“红瓦白墙”特色民居扮美渔村,46户“一路一景、四季有花”的海岛庭院错落有致,其中“依山院”获评广东省“最美庭院”示范户。

游客上岛游览,犹如置身花海。

更深层次的蜕变源自系统性规划。通过“驻岛规划师”制度,桂山岛构建起“西岸烟火、东岸野趣”的空间格局:西侧打造慢行彩道串联灯塔驿站、卡丁车赛场等新业态。东侧保留原始礁石滩与生态步道,形成24小时环岛深度游闭环。规划的提升也推动着桂山岛民宿行业的蓬勃发展,自《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民宿管理办法(试行)》出台以来,“万山岛宿”品牌建设推动民宿产业规范化发展,桂山岛已有24家特色民宿加入万山区民宿协会。在2024年广东省乡村酒店(民宿)等级评定工作中,智选假日酒店获评“金品级”乡村酒店。2024年,随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民宿行业整体升级,桂山岛风景区正式获评国家4A级景区,旅游配套设施完成从“有无”到“精专”的跨越。数据显示,2024年桂山镇接待上岛游客50.91万人次,同比增长27.50%;旅游综合收入约2.28亿元,同比增长22.21%。

交通升级

从“坐船进岛”到“海陆空畅游”

随着桂山至澳门氹仔、广州琶洲、东莞虎门航线陆续开通,来往桂山客轮航班实现覆盖“两地、三岛、四城、七站”。

去年9月,科技感十足的桂山岛低空运营中心建成。作为海岛低空物流配送中转基地,该中心打造了全国首条海岛无人机公共物流航线——“唐家港-桂山岛”无人机物流航线,这条航线紧密连接起陆地与海岛。未来,桂山岛将积极探索“低空经济”+“海岛旅游”新场景,走出了一条具有海岛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之路。

岛上迷人的风景,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岛内公共交通体系同步实现跨越式升级,桂山岛开通万山区首条海岛公交线路,实行定时发车、环线出行、招手即停,大力提升岛上公共交通条件。乘上“海岛公交”,游客可以前往被誉为珠海最美“环岛公路”的桂山岛环岛路。刚完成全面升级的环岛路,将水泥路面全部升级为沥青路面,精心铺设了粉、蓝、黄三色地面标线,并打造生态化挡土墙,沿线增种大量开花植物,为游客打造繁花锦簇、绿意盎然的海岛游览观光新体验。乘车行驶其上,左侧是波光粼粼的港湾,右侧是层叠错落的山峰,360度沉浸式观景体验让游客流连忘返。

几名游客在岛上一处热门打卡点前排队拍照。
红绿相融
从“万山要塞”到“最美海岛”

当天上午,来自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的200人研学团队在万山海战遗址前整齐列队。讲解员讲述着1950年万山海战中“桂山号”军舰抢滩登陆的壮烈场景,教职工们在纪念碑前敬献花篮。这条串联万山海战遗址、文天祥广场、港珠澳大桥沉管基地的红色研学路线,已成为桂山岛的“金字招牌”。“在桂山岛,历史场景与碧海蓝天交织,红色教育变得鲜活可感。”来自研学团队的陈先生感叹。

研学团队在万山海战遗址附近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红色研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流量不受季节限制。近年来,桂山镇深挖红色文化内涵,构建起“1+1+N”红色教育体系:以万山海战史实为核心脉络,以文天祥爱国主义精神为精神纽带,通过开发红色课程、打造红色剧场、建设沉浸式教学点等多元载体,形成立体化教育矩阵。结合桂山村创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契机,桂山镇加快推进党群服务中心、非遗文化体验馆等阵地建设,推动硬件设施提升,红色阵地“多点开花”。

深耕红色文化的同时,桂山镇探索“红绿融合”发展新路径。万山海战南粤红绿径去年入选“2024年广东省南粤红绿径”,这条蜿蜒于山海之间的生态廊道,既保存着历史回响,又焕发着绿色生机。今年以来,桂山镇新种植花卉苗木逾1800株,不仅增添了海岛自然魅力,还通过打造诸如日落大道、桂山大道“I LOVE 桂山”打卡点、爱民路簕杜鹃廊道等特色景点,实现红色底蕴与生态颜值双提升。游客在完成红色课程后,自然转化为生态观光客群,形成“教育+旅游”的良性循环。

“红色研学有效突破传统旅游淡旺季限制,研学团队人均停留时间更长、消费潜力更大。”桂山岛旅游公司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岛红色教育路线已接待158个团体。随着红色文化浸润与生态建设同频共振,这座珠江口的海岛正书写着新时代的红色传承故事。

下一步,桂山镇还将串联红色文化、乡村旅游、休闲渔业,开发精品旅游路线,开通无人机载人“环岛游”观光路线,创新海、陆、空一体的游玩体验新模式,打造文旅消费新亮点、新场景。

暮色降临,华灯初上,一号堤的灯光在海面闪烁,桂山这座曾以渔业闻名的海岛,正以“红色铸魂、生态筑基、产业兴岛”的三重叙事,书写着海岛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字:张伟宁 图片:朱文 编辑:谢石 责任编辑:吴颖琼
船票提前售罄 打卡点游客如织 桂山岛何以提前两月迎旺季?
珠海特区报 2025-03-24 02:25

3月22日清晨,香洲港码头人声鼎沸。记者现场见到,当天8班前往桂山岛的客轮船票全部提前售罄。登岛所见,游客络绎不绝,网红斑马线、“海上钢琴师”等打卡点旁挤满拍照的游客。中午,岛上海鲜大排档外开启“叫号”模式。这个面积仅6.92平方公里的海岛,以单日超过3500人次的游客量,提前两个月叩开了旺季的大门。

基建提质
从“小渔村”到4A级景区

桂山岛的爆火绝非偶然。2024年以来,桂山镇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投资近12.6亿元完成码头风雨连廊、滨海大道“4改2”、海鲜酒吧街改造提升等21个重点项目。新建的客运码头风雨连廊融合海洋元素,采用“透明廊顶+半透光底层玻璃”组合,既遮阳避雨又成为游客登岛第一打卡点。改造后的滨海大道拓宽为双向彩色慢行道,海洋风格的路面与海天相映,骑行游客络绎不绝。桂山村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提升项目及“平改坡”项目,59户美化后的“红瓦白墙”特色民居扮美渔村,46户“一路一景、四季有花”的海岛庭院错落有致,其中“依山院”获评广东省“最美庭院”示范户。

游客上岛游览,犹如置身花海。

更深层次的蜕变源自系统性规划。通过“驻岛规划师”制度,桂山岛构建起“西岸烟火、东岸野趣”的空间格局:西侧打造慢行彩道串联灯塔驿站、卡丁车赛场等新业态。东侧保留原始礁石滩与生态步道,形成24小时环岛深度游闭环。规划的提升也推动着桂山岛民宿行业的蓬勃发展,自《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民宿管理办法(试行)》出台以来,“万山岛宿”品牌建设推动民宿产业规范化发展,桂山岛已有24家特色民宿加入万山区民宿协会。在2024年广东省乡村酒店(民宿)等级评定工作中,智选假日酒店获评“金品级”乡村酒店。2024年,随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民宿行业整体升级,桂山岛风景区正式获评国家4A级景区,旅游配套设施完成从“有无”到“精专”的跨越。数据显示,2024年桂山镇接待上岛游客50.91万人次,同比增长27.50%;旅游综合收入约2.28亿元,同比增长22.21%。

交通升级

从“坐船进岛”到“海陆空畅游”

随着桂山至澳门氹仔、广州琶洲、东莞虎门航线陆续开通,来往桂山客轮航班实现覆盖“两地、三岛、四城、七站”。

去年9月,科技感十足的桂山岛低空运营中心建成。作为海岛低空物流配送中转基地,该中心打造了全国首条海岛无人机公共物流航线——“唐家港-桂山岛”无人机物流航线,这条航线紧密连接起陆地与海岛。未来,桂山岛将积极探索“低空经济”+“海岛旅游”新场景,走出了一条具有海岛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之路。

岛上迷人的风景,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岛内公共交通体系同步实现跨越式升级,桂山岛开通万山区首条海岛公交线路,实行定时发车、环线出行、招手即停,大力提升岛上公共交通条件。乘上“海岛公交”,游客可以前往被誉为珠海最美“环岛公路”的桂山岛环岛路。刚完成全面升级的环岛路,将水泥路面全部升级为沥青路面,精心铺设了粉、蓝、黄三色地面标线,并打造生态化挡土墙,沿线增种大量开花植物,为游客打造繁花锦簇、绿意盎然的海岛游览观光新体验。乘车行驶其上,左侧是波光粼粼的港湾,右侧是层叠错落的山峰,360度沉浸式观景体验让游客流连忘返。

几名游客在岛上一处热门打卡点前排队拍照。
红绿相融
从“万山要塞”到“最美海岛”

当天上午,来自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的200人研学团队在万山海战遗址前整齐列队。讲解员讲述着1950年万山海战中“桂山号”军舰抢滩登陆的壮烈场景,教职工们在纪念碑前敬献花篮。这条串联万山海战遗址、文天祥广场、港珠澳大桥沉管基地的红色研学路线,已成为桂山岛的“金字招牌”。“在桂山岛,历史场景与碧海蓝天交织,红色教育变得鲜活可感。”来自研学团队的陈先生感叹。

研学团队在万山海战遗址附近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红色研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流量不受季节限制。近年来,桂山镇深挖红色文化内涵,构建起“1+1+N”红色教育体系:以万山海战史实为核心脉络,以文天祥爱国主义精神为精神纽带,通过开发红色课程、打造红色剧场、建设沉浸式教学点等多元载体,形成立体化教育矩阵。结合桂山村创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契机,桂山镇加快推进党群服务中心、非遗文化体验馆等阵地建设,推动硬件设施提升,红色阵地“多点开花”。

深耕红色文化的同时,桂山镇探索“红绿融合”发展新路径。万山海战南粤红绿径去年入选“2024年广东省南粤红绿径”,这条蜿蜒于山海之间的生态廊道,既保存着历史回响,又焕发着绿色生机。今年以来,桂山镇新种植花卉苗木逾1800株,不仅增添了海岛自然魅力,还通过打造诸如日落大道、桂山大道“I LOVE 桂山”打卡点、爱民路簕杜鹃廊道等特色景点,实现红色底蕴与生态颜值双提升。游客在完成红色课程后,自然转化为生态观光客群,形成“教育+旅游”的良性循环。

“红色研学有效突破传统旅游淡旺季限制,研学团队人均停留时间更长、消费潜力更大。”桂山岛旅游公司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岛红色教育路线已接待158个团体。随着红色文化浸润与生态建设同频共振,这座珠江口的海岛正书写着新时代的红色传承故事。

下一步,桂山镇还将串联红色文化、乡村旅游、休闲渔业,开发精品旅游路线,开通无人机载人“环岛游”观光路线,创新海、陆、空一体的游玩体验新模式,打造文旅消费新亮点、新场景。

暮色降临,华灯初上,一号堤的灯光在海面闪烁,桂山这座曾以渔业闻名的海岛,正以“红色铸魂、生态筑基、产业兴岛”的三重叙事,书写着海岛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字:张伟宁 图片:朱文 编辑:谢石 责任编辑:吴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