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9000万“低龄老年人”,未来10年是应对老龄化重要窗口期

未来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每年净增超过1000万人。3月23日下午,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挑战和机遇并存。预计2035年之前的10年左右时间,我国的出生高峰期人口陆续退休,老年人口结构相对低龄,是本世纪剩余时间内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的时期,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

唐承沛说,这些新进入的老年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较高、经验丰富、健康状况较好、社会参与意愿强烈,人力资源禀赋突出,形成了新的“银发人才红利”。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特别是低龄老年人——截至去年底,60岁到65岁的低龄老年人口规模约9000万人。他们的财富储备相对充足、社会保障较好,消费意愿强烈。

另一方面,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已超过绝大多数国家人口总量。据唐承沛介绍,截至去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3.1亿,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占比分别为22%、15.6%,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这是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突出特点之一”。

唐承沛说,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从人口结构变化看,我国人口老龄化同时叠加人口负增长、少子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明显趋势特征,高龄失能老年人、空巢老年人规模和占比增大,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

他还指出,总体上看,我国未来老年人口数量达到4亿、5亿的时间节点,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时间安排基本重合,因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将伴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

编辑:卢伟 责任编辑:陈海阔
我国有9000万“低龄老年人”,未来10年是应对老龄化重要窗口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5-03-24 12:51

未来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每年净增超过1000万人。3月23日下午,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挑战和机遇并存。预计2035年之前的10年左右时间,我国的出生高峰期人口陆续退休,老年人口结构相对低龄,是本世纪剩余时间内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的时期,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

唐承沛说,这些新进入的老年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较高、经验丰富、健康状况较好、社会参与意愿强烈,人力资源禀赋突出,形成了新的“银发人才红利”。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特别是低龄老年人——截至去年底,60岁到65岁的低龄老年人口规模约9000万人。他们的财富储备相对充足、社会保障较好,消费意愿强烈。

另一方面,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已超过绝大多数国家人口总量。据唐承沛介绍,截至去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3.1亿,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占比分别为22%、15.6%,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这是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突出特点之一”。

唐承沛说,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从人口结构变化看,我国人口老龄化同时叠加人口负增长、少子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明显趋势特征,高龄失能老年人、空巢老年人规模和占比增大,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

他还指出,总体上看,我国未来老年人口数量达到4亿、5亿的时间节点,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时间安排基本重合,因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将伴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

编辑:卢伟 责任编辑:陈海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