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巷议丨不能任由“智慧老人”割老年人“韭菜”
前不久,“天坛大爷”的视频被不法分子盗用,经AI合成技术篡改后带起了货,这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记者调查发现,在短视频平台上,炮制老年类AI短视频成了一条快速起号的捷径。这些AI生成的图片、声音、视频让老人难辨真假。(3月24日《北京晚报》)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生成的虚拟形象在短视频平台悄然兴起,尤其是以“智慧老人”为代表的虚拟角色,成为一些不法分子“割韭菜”的新工具。这些虚拟老人通过AI技术生成,以“过来人”的口吻讲述人生哲理、养生知识,甚至模仿明星形象,吸引大量老年用户关注,进而通过带货、付费课程等方式牟利。这种现象不仅侵犯了老年人的权益,也暴露了AI技术滥用带来的社会问题。

AI“智慧老人”泛滥的本质是利用老年人对新技术的不熟悉和对情感陪伴的渴望,进行精准的“情感收割”。老年人由于缺乏对AI技术的辨别能力,往往难以分辨虚拟形象与真实人物的区别,容易被虚假内容误导,甚至产生情感依赖。这种技术滥用不仅损害了老年人的经济利益,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面对AI虚拟老人的泛滥,短视频平台应承担起更多的监管责任。首先,平台应加强对AI生成内容的审核,对涉嫌虚假宣传、误导用户的账号进行处罚和清理。其次,平台应利用技术手段,对AI生成内容进行自动识别和标注,提醒用户注意辨别。此外,平台还应加强对老年人用户的教育和引导。通过推送反诈科普视频、开设AI技术辨别课程等方式,帮助老年人提高对AI生成内容的认知和警惕性。

国家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AI技术滥用带来的风险,并出台了相应的监管措施。近期出台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明确要求对AI生成的文本、音频、图片、视频等内容添加显式标识。这一规定为治理AI虚拟老人乱象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政策的落实需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

尽管技术和监管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AI虚拟老人的乱象,但最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家庭的情感陪伴。许多老年人之所以沉迷于短视频,甚至被虚假内容欺骗,根本原因在于孤独和缺乏陪伴。年轻人可以定期与老年人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帮助他们正确使用智能手机和网络。同时,家庭成员还可以通过共同参与线下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减少他们对虚拟世界的依赖。只有让老年人感受到真实的关爱,他们才能更好地抵御技术滥用的诱惑。

AI虚拟老人的出现,固然是技术进步的表现,但我们更应该注意其中技术滥用带来的危害。面对这一现象,平台、监管部门和家庭需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监管、落实标识规定和提供情感陪伴,帮助老年人在AI世界中擦亮眼睛,避免成为技术滥用的受害者。技术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只有让技术服务于人,而不是成为不法分子“割韭菜”的工具,才能真正实现科技向善的目标。

文字:苑广阔 编辑:李双 责任编辑:李梅容
街谈巷议丨不能任由“智慧老人”割老年人“韭菜”
珠海特区报 2025-03-25 02:02
前不久,“天坛大爷”的视频被不法分子盗用,经AI合成技术篡改后带起了货,这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记者调查发现,在短视频平台上,炮制老年类AI短视频成了一条快速起号的捷径。这些AI生成的图片、声音、视频让老人难辨真假。(3月24日《北京晚报》)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生成的虚拟形象在短视频平台悄然兴起,尤其是以“智慧老人”为代表的虚拟角色,成为一些不法分子“割韭菜”的新工具。这些虚拟老人通过AI技术生成,以“过来人”的口吻讲述人生哲理、养生知识,甚至模仿明星形象,吸引大量老年用户关注,进而通过带货、付费课程等方式牟利。这种现象不仅侵犯了老年人的权益,也暴露了AI技术滥用带来的社会问题。

AI“智慧老人”泛滥的本质是利用老年人对新技术的不熟悉和对情感陪伴的渴望,进行精准的“情感收割”。老年人由于缺乏对AI技术的辨别能力,往往难以分辨虚拟形象与真实人物的区别,容易被虚假内容误导,甚至产生情感依赖。这种技术滥用不仅损害了老年人的经济利益,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面对AI虚拟老人的泛滥,短视频平台应承担起更多的监管责任。首先,平台应加强对AI生成内容的审核,对涉嫌虚假宣传、误导用户的账号进行处罚和清理。其次,平台应利用技术手段,对AI生成内容进行自动识别和标注,提醒用户注意辨别。此外,平台还应加强对老年人用户的教育和引导。通过推送反诈科普视频、开设AI技术辨别课程等方式,帮助老年人提高对AI生成内容的认知和警惕性。

国家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AI技术滥用带来的风险,并出台了相应的监管措施。近期出台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明确要求对AI生成的文本、音频、图片、视频等内容添加显式标识。这一规定为治理AI虚拟老人乱象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政策的落实需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

尽管技术和监管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AI虚拟老人的乱象,但最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家庭的情感陪伴。许多老年人之所以沉迷于短视频,甚至被虚假内容欺骗,根本原因在于孤独和缺乏陪伴。年轻人可以定期与老年人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帮助他们正确使用智能手机和网络。同时,家庭成员还可以通过共同参与线下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减少他们对虚拟世界的依赖。只有让老年人感受到真实的关爱,他们才能更好地抵御技术滥用的诱惑。

AI虚拟老人的出现,固然是技术进步的表现,但我们更应该注意其中技术滥用带来的危害。面对这一现象,平台、监管部门和家庭需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监管、落实标识规定和提供情感陪伴,帮助老年人在AI世界中擦亮眼睛,避免成为技术滥用的受害者。技术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只有让技术服务于人,而不是成为不法分子“割韭菜”的工具,才能真正实现科技向善的目标。

文字:苑广阔 编辑:李双 责任编辑:李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