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之声丨确保群众诉求“有人晓、有人解、有人帮”!斗门区纵深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

创新打造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五老”工作室等多个功能室,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按照“集中办公+协同联动”形式,政法委、法院、检察、公安、司法等单位常驻,涉事单位随驻,推动一大批矛盾纠纷在法治轨道上化解……如今,斗门区综治中心已成为群众心中的“解忧杂货铺”。

近年来,斗门区聚焦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按照整合资源、方便群众、运用法治、注重实效的要求,区委政法委立足政法职能,牵头整合多方资源,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构建起具有斗门特色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做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确保群众诉求“有人晓、有人解、有人帮”。

用心用情解民忧 化解矛盾促和谐

3月2日,井岸镇某桌球室发生一起未成年人破坏他人财物事件,物主报警后两名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以工作忙为由拒绝协调赔偿问题,导致调解工作难以进行。

该纠纷经辖区派出所流转至区综治中心,区综治中心迅速选派了“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邝小媚进行调解。邝小媚接到案件后,立即联系双方监护人,向他们阐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过反复耐心沟通,两位监护人均表示愿意接受区综治中心的调解。

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邝小媚(左1)在区综治中心开展调解工作。

“是你家孩子带头的,应该你赔大头”“你家孩子才是破坏最厉害的,你们才要赔”……在调解过程中,双方监护人对损坏事实没有异议,但双方对赔偿金额各执一词。邝小媚通过“背靠背”调解的方式耐心劝导:“现在我们不应追究是谁的主要责任,而是应该以此警醒孩子,让他们以后不再犯错。”经过释法说理,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离退休干部是一支经验丰富、智慧成熟的力量。为进一步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专业优势,区综治中心择优选拔了5名政法单位退休干部,进一步增强调解合力。

2021年,由斗门镇南门村主导建设的乡村旅游服务中心综合大楼完成验收。但由于建设方与施工方材料存在较大差价,引发争议,施工方迟迟不肯交付竣工备案资料,导致办理房地产权证遥遥无期,成为困扰当地干部群众的烦心事。

区综治中心了解情况后,选派“五老”人员赵建宁参与案件调处。赵建宁反复走访调研、查阅卷宗和座谈研讨,逐一厘清其中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基本事实和矛盾焦点等,积极与施工方、建设方负责人沟通,释法说理、分析利弊;同时,向区住建局说明情况,了解办证流程,指导村委会做好相关资料准备。

最终,经多方努力,南门村顺利拿到服务中心房地产权证。

“香山夜访”察民情 群防群治护平安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全市331个村(社区)开展“香山夜访”,进村入户了解社情民意,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斗门区综治中心统筹抓好“香山夜访”行动,通过建立协调调度、督办落实等系列机制,推动形成矛盾风险攻坚化解工作闭环。

近期,珠海市审计局、斗门区审计局到莲洲镇东滘村联合开展“香山夜访”行动,群众反映村内无公交车到达问题,希望政府推动解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委政法委书记、区综治中心主任郑木水靠前指挥,明确由区交通运输局派专人跟进处置群众诉求。

区交通运输局会同公交公司,多次组织专人到现场实地勘察,详细开展增加公交直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并推动新开线路各项工作加快落地。3月18日,从东滘村党群服务中心到横山市场的公交接驳车正式开通,极大方便了周边村民出行,获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点赞。

不仅如此,斗门区综治中心还在全市率先打造“斗门平安之盾”群防群治平台,开发推广“斗门平安之盾”微信小程序,组织广大平安志愿者开展反诈宣传、文明出行、巡逻防控等群防群治活动,有效协助保障斗门区社会治安持续稳定。

白蕉镇六角楼群防群治队伍在辖区开展治安巡逻。

白蕉镇“六角楼平安守护联盟”就是其中一支典型队伍。队伍组建以来,周边居民反映噪音扰民投诉率大幅下降,片区警情案件数也呈明显下降趋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文字:陈奕樊 图片:朱文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王朝辉
政法之声丨确保群众诉求“有人晓、有人解、有人帮”!斗门区纵深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
观海融媒 2025-03-29 20:31

创新打造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五老”工作室等多个功能室,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按照“集中办公+协同联动”形式,政法委、法院、检察、公安、司法等单位常驻,涉事单位随驻,推动一大批矛盾纠纷在法治轨道上化解……如今,斗门区综治中心已成为群众心中的“解忧杂货铺”。

近年来,斗门区聚焦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按照整合资源、方便群众、运用法治、注重实效的要求,区委政法委立足政法职能,牵头整合多方资源,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构建起具有斗门特色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做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确保群众诉求“有人晓、有人解、有人帮”。

用心用情解民忧 化解矛盾促和谐

3月2日,井岸镇某桌球室发生一起未成年人破坏他人财物事件,物主报警后两名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以工作忙为由拒绝协调赔偿问题,导致调解工作难以进行。

该纠纷经辖区派出所流转至区综治中心,区综治中心迅速选派了“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邝小媚进行调解。邝小媚接到案件后,立即联系双方监护人,向他们阐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过反复耐心沟通,两位监护人均表示愿意接受区综治中心的调解。

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邝小媚(左1)在区综治中心开展调解工作。

“是你家孩子带头的,应该你赔大头”“你家孩子才是破坏最厉害的,你们才要赔”……在调解过程中,双方监护人对损坏事实没有异议,但双方对赔偿金额各执一词。邝小媚通过“背靠背”调解的方式耐心劝导:“现在我们不应追究是谁的主要责任,而是应该以此警醒孩子,让他们以后不再犯错。”经过释法说理,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离退休干部是一支经验丰富、智慧成熟的力量。为进一步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专业优势,区综治中心择优选拔了5名政法单位退休干部,进一步增强调解合力。

2021年,由斗门镇南门村主导建设的乡村旅游服务中心综合大楼完成验收。但由于建设方与施工方材料存在较大差价,引发争议,施工方迟迟不肯交付竣工备案资料,导致办理房地产权证遥遥无期,成为困扰当地干部群众的烦心事。

区综治中心了解情况后,选派“五老”人员赵建宁参与案件调处。赵建宁反复走访调研、查阅卷宗和座谈研讨,逐一厘清其中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基本事实和矛盾焦点等,积极与施工方、建设方负责人沟通,释法说理、分析利弊;同时,向区住建局说明情况,了解办证流程,指导村委会做好相关资料准备。

最终,经多方努力,南门村顺利拿到服务中心房地产权证。

“香山夜访”察民情 群防群治护平安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全市331个村(社区)开展“香山夜访”,进村入户了解社情民意,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斗门区综治中心统筹抓好“香山夜访”行动,通过建立协调调度、督办落实等系列机制,推动形成矛盾风险攻坚化解工作闭环。

近期,珠海市审计局、斗门区审计局到莲洲镇东滘村联合开展“香山夜访”行动,群众反映村内无公交车到达问题,希望政府推动解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委政法委书记、区综治中心主任郑木水靠前指挥,明确由区交通运输局派专人跟进处置群众诉求。

区交通运输局会同公交公司,多次组织专人到现场实地勘察,详细开展增加公交直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并推动新开线路各项工作加快落地。3月18日,从东滘村党群服务中心到横山市场的公交接驳车正式开通,极大方便了周边村民出行,获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点赞。

不仅如此,斗门区综治中心还在全市率先打造“斗门平安之盾”群防群治平台,开发推广“斗门平安之盾”微信小程序,组织广大平安志愿者开展反诈宣传、文明出行、巡逻防控等群防群治活动,有效协助保障斗门区社会治安持续稳定。

白蕉镇六角楼群防群治队伍在辖区开展治安巡逻。

白蕉镇“六角楼平安守护联盟”就是其中一支典型队伍。队伍组建以来,周边居民反映噪音扰民投诉率大幅下降,片区警情案件数也呈明显下降趋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文字:陈奕樊 图片:朱文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王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