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种”大升级,两地联手给澳门“菜篮子”增鲜

4月1日早晨,一台载有龙虎斑、青蟹、牛蛙等食用水生动物的货车,经拱北海关所属香洲海关关员监管后,驶往口岸快捷通关运到澳门。这标志着首批每日供应量调高后的 “小品种”食用水生动物顺利供澳,澳门市民的“菜篮子”有了更多选择。

针对供澳食用水生动物品种多、批次多、单一品种批量少、来源广等特点,拱北海关与澳门市政署多年前建立了供澳“小品种”食用水生动物中转配送模式,允许每日供应量较小的“小品种”食用水生动物来自非注册登记养殖场,实现80余种水生动物稳定供澳。为适应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双方于近日调高锯缘青蟹等8种食用水生动物的每日供应量,由每月大约280吨调高至每月最多350吨。

“澳门市场对鲜活水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尤其对石斑鱼、青蟹等特色产品需求旺盛。调高供应量后,能更好满足澳门餐饮业的需求,也为我们拓展市场提供了契机,未来计划将月度供应量增加45吨以上。”上述水产品企业加工配送中心负责人周金宏介绍道。

此外,为保障供澳食用水生动物安全稳定供应,拱北海关深化与澳门市政署监管合作,于2023年11月建立“检疫前推,合作监管”模式,共同订立一个标准,源头一同监管,定期开展产地联合探访和221个项目的联合监测。该模式实施以来,累计有6300余吨供澳食用水生动物享受政策便利,占内地供澳门总量的98%。

总台广东总站
记者:孔英璘
通讯员:邱晨 李颖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孙宁
“小品种”大升级,两地联手给澳门“菜篮子”增鲜
央视新闻 2025-04-03 15:21

4月1日早晨,一台载有龙虎斑、青蟹、牛蛙等食用水生动物的货车,经拱北海关所属香洲海关关员监管后,驶往口岸快捷通关运到澳门。这标志着首批每日供应量调高后的 “小品种”食用水生动物顺利供澳,澳门市民的“菜篮子”有了更多选择。

针对供澳食用水生动物品种多、批次多、单一品种批量少、来源广等特点,拱北海关与澳门市政署多年前建立了供澳“小品种”食用水生动物中转配送模式,允许每日供应量较小的“小品种”食用水生动物来自非注册登记养殖场,实现80余种水生动物稳定供澳。为适应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双方于近日调高锯缘青蟹等8种食用水生动物的每日供应量,由每月大约280吨调高至每月最多350吨。

“澳门市场对鲜活水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尤其对石斑鱼、青蟹等特色产品需求旺盛。调高供应量后,能更好满足澳门餐饮业的需求,也为我们拓展市场提供了契机,未来计划将月度供应量增加45吨以上。”上述水产品企业加工配送中心负责人周金宏介绍道。

此外,为保障供澳食用水生动物安全稳定供应,拱北海关深化与澳门市政署监管合作,于2023年11月建立“检疫前推,合作监管”模式,共同订立一个标准,源头一同监管,定期开展产地联合探访和221个项目的联合监测。该模式实施以来,累计有6300余吨供澳食用水生动物享受政策便利,占内地供澳门总量的98%。

总台广东总站
记者:孔英璘
通讯员:邱晨 李颖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