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由中交一航局承建的国能珠海港务公司散货码头装卸系统及基础工程最后一根预应力管桩沉桩施工顺利完成。至此,项目386根预应力管桩沉桩全部完成,标志着项目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珠海港务国能散货码头是落实国家应急煤炭储备战略部署建成的第一批国家应急煤炭储备基地,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规划的煤炭接卸与中转储备梯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国家能源集团融入大湾区建设提供了战略机遇和展示平台。
为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国能珠海港港口功能,持续增强华南区域能源安全战略的承载力,去年7月份,国能珠海港务公司启动二期工程建设,拟新建1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2个5千吨级散货泊位,使用岸线长度582米,码头设计年通过能力1750万吨(卸船能力1230万吨、装船能力520万吨)。

国能珠海港务公司散货码头装卸系统及基础工程项目含桩基建筑单体有栈桥4座,转运站3座,溢油应急设备库1座,共计沉桩386根。从工程首根桩施工开始,经理部根据项目施工计划节点目标,多次召开桩基施工推进会,优化施工方案,加大现场管控力度,严控安全质量,积极克服地质因素、设计变更和生产交叉作业等不利因素,最终确保桩基施工全部完成,推进项目建设。
据悉,项目建成后,珠海港务将拥有10个泊位,年总设计通过能力为6830万吨(卸船能力3250万吨、装船能力2580万吨、装火车能力1000万吨),港口岸线总长1890米。珠海港务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凤海表示,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国家能源集团在华南地区的煤炭保供能力及珠海国家应急煤炭储备基地储运能力,有效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的能源供应及能源安全。
4月8日,由中交一航局承建的国能珠海港务公司散货码头装卸系统及基础工程最后一根预应力管桩沉桩施工顺利完成。至此,项目386根预应力管桩沉桩全部完成,标志着项目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珠海港务国能散货码头是落实国家应急煤炭储备战略部署建成的第一批国家应急煤炭储备基地,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规划的煤炭接卸与中转储备梯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国家能源集团融入大湾区建设提供了战略机遇和展示平台。
为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国能珠海港港口功能,持续增强华南区域能源安全战略的承载力,去年7月份,国能珠海港务公司启动二期工程建设,拟新建1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2个5千吨级散货泊位,使用岸线长度582米,码头设计年通过能力1750万吨(卸船能力1230万吨、装船能力520万吨)。

国能珠海港务公司散货码头装卸系统及基础工程项目含桩基建筑单体有栈桥4座,转运站3座,溢油应急设备库1座,共计沉桩386根。从工程首根桩施工开始,经理部根据项目施工计划节点目标,多次召开桩基施工推进会,优化施工方案,加大现场管控力度,严控安全质量,积极克服地质因素、设计变更和生产交叉作业等不利因素,最终确保桩基施工全部完成,推进项目建设。
据悉,项目建成后,珠海港务将拥有10个泊位,年总设计通过能力为6830万吨(卸船能力3250万吨、装船能力2580万吨、装火车能力1000万吨),港口岸线总长1890米。珠海港务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凤海表示,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国家能源集团在华南地区的煤炭保供能力及珠海国家应急煤炭储备基地储运能力,有效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的能源供应及能源安全。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