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吨二氧化碳变废为宝!中海油高栏终端“点‘碳’成金”

记者从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获悉,截至4月16日,位于珠海经开区的中海油高栏终端累计外输高纯度液态二氧化碳突破1000车,总量近2.5万吨。这标志着华南地区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该项目作为中国海油首个依托生产设施建设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示范工程,创新性地构建了“捕碳、储碳、运碳、用碳”四碳一体的综合能源体系。项目年产能达20万吨,主要回收处理白云气田群7个气田产出的天然气伴生二氧化碳。

在技术工艺方面,项目采用三级净化工艺,通过脱硫、脱烃、脱水等工序去除有害杂质,再经-20℃低温液化提纯至99.9%以上。处理后的二氧化碳储存在2个2000立方米的低温球罐中,可广泛应用于干冰制造、碳酸饮料、消防器材等领域。

1立方米的液态二氧化碳完全气化,体积会暴增至约560立方米,因此液态二氧化碳在长期储存过程中会导致储罐压力不断升高。针对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比高达1:560的特性,项目建立了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设置6.5天储存期限、实施动态监控、配备在线监测设备等措施,确保储存运输安全。在运输环节,采用自动化充装系统,严格执行槽车安全检查制度。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赢,为海上油气田绿色开发提供了示范样本。

文字:宋一诺 图片:张洲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田海
2.5万吨二氧化碳变废为宝!中海油高栏终端“点‘碳’成金”
观海融媒 2025-04-18 11:50

记者从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获悉,截至4月16日,位于珠海经开区的中海油高栏终端累计外输高纯度液态二氧化碳突破1000车,总量近2.5万吨。这标志着华南地区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该项目作为中国海油首个依托生产设施建设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示范工程,创新性地构建了“捕碳、储碳、运碳、用碳”四碳一体的综合能源体系。项目年产能达20万吨,主要回收处理白云气田群7个气田产出的天然气伴生二氧化碳。

在技术工艺方面,项目采用三级净化工艺,通过脱硫、脱烃、脱水等工序去除有害杂质,再经-20℃低温液化提纯至99.9%以上。处理后的二氧化碳储存在2个2000立方米的低温球罐中,可广泛应用于干冰制造、碳酸饮料、消防器材等领域。

1立方米的液态二氧化碳完全气化,体积会暴增至约560立方米,因此液态二氧化碳在长期储存过程中会导致储罐压力不断升高。针对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比高达1:560的特性,项目建立了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设置6.5天储存期限、实施动态监控、配备在线监测设备等措施,确保储存运输安全。在运输环节,采用自动化充装系统,严格执行槽车安全检查制度。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赢,为海上油气田绿色开发提供了示范样本。

文字:宋一诺 图片:张洲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