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作品丨文昌探椰

海南探椰,据说不到文昌不算数,到了文昌不去东郊也不算数。这也正应了那句著名的民谣:“海南椰子半文昌,文昌椰子半东郊。”

初夏时节,海南大地已是暖意融融,因为探椰,我们直奔东郊,车入椰林公路,一片浩瀚的椰海把我惊呆了,五万八千亩之多的椰林与南中国海紧紧相依,椰风海韵中,五十万株椰树如披甲的武士,自秦汉的烟云中列阵而来。这种被称之为椰子树的神奇植物,经过千百年岁月的历练,早已化作流淌在椰乡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

两千多年前,当马来群岛的椰果乘着西南季风漂流至琼岛东郊海岸时,这片土地便注定要成为椰文化的摇篮。晋人嵇含笔下的椰树“叶如榈,高六七丈,无枝条,其实大如寒瓜。有浆,饮之得醉”。明代的《琼台志》中也明确记载“椰子出文昌多”。让文昌人最难忘的是1952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海南时,对海南椰子寄予厚望,指示“椰子科学研究一定要上马”。周总理的嘱托犹如春风拂面,让东郊人激奋不己。

漫步椰林,虬曲的根须扎进红壤,仿佛触摸到时光的年轮。清澜港畔,树荫下的椰子摊前,围满了买椰的游人,那些高悬在缘冠间的椰果在簌簌作响,仿佛在应和着潮汐的节拍。

在一家撑着遮阳伞摆着一排椅子的摊位前,我们坐了下来。摊主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他对椰子的介绍,还真有点舞文弄墨的味道。他指指青椰说,青椰犹如朴实的诗人,它披着粗粝的外衣,体内却蓄满清冽的甘泉。那红椰么,他笑笑说,红椰人称南国贵妇,绛紫色的果皮下流淌着琥珀色的琼浆。最稀罕的是黄金椰,他递过来一颗拳头大小的金黄色椰果,说:个虽小,汤汁并不少。我插入吸管,浅啜一口,便觉椰香沁骨,余韵里竟藏着淡淡的焦糖气息。

我们一行选着各自心仪的椰果品尝,据说每升天然椰子水含有300毫克钾元素。当剥开椰壳,内壁上厚厚一层乳白色的椰肉,不仅是南洋菜肴的精华,更是椰香米饭不可或缺的配料。科学家说,椰子中的链脂肪酸能穿透血脑屏障,让人长久保持青春的活力。或许这正是每年数十万候鸟老人从祖国四面八方飞赴琼岛的原因之一。

午饭时间,听说椰汁鸡很有名,我们慕名进入一家火锅店。穿碎花衫的阿姐立即端来全套器具,说笑间,三颗现劈的椰浆泊泊注入,嫩姜片随沸水上下翻腾。文昌鸡火锅的精华就在这口锅里。“椰子水滚三滚,先下鸡骨吊鲜”。她操着琼音教我们,竹勺搅动间,椰香混着竹荪的菌鲜漫过鼻间,真是难得的美味佳肴。

椰林深处,一座年产值15亿元、被称之为“椰业帝国”的综合企业吸引了我们,在春光椰子王国的世界里,一颗青椰正经历着奇幻之旅:椰汁化作流水线上的罐装饮品,椰肉被压榨成金黄透亮的冷榨油,椰壳经匠人之手变成人见人爱的艺术浮雕,连最后的椰糠都成为兰花种植基地的基肥。东郊椰林人将“吃干榨净”的智慧发挥到极致。

在东郊椰林,我们还听到了一个椰壳涅槃的故事,一位名叫郑岗的农民,曾因创业失败负债累累成为当地出了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七年前,在政府贷款的支持下,他与合伙人成立了东郊鼎椰农民合作社,将传统椰青加工与电商直播深度融合。他们推出“奶香椰”“冰糖椰”等新产品,通过抖音直播实现单日最高2.3万单的销量,其独创的“椰农+合作社+云仓”模式入选海南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夜幕降临,宋庆龄塑像前的广场上,黎族阿公吹起鼻箫,曲调穿越千年,与椰油工厂的机器轰鸣、电商仓库的扫描滴答,共同谱写着新时代的椰林协奏曲。从郑和下西洋时椰壳盛水的艰辛,到如今椰子护肤品入驻巴黎免税店的荣耀,东郊人用智慧和汗水证明,唯有创新和奋斗,才能让椰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文字:陈汉忠 编辑:刘鹏凯 责任编辑:叶维佳
湾韵·作品丨文昌探椰
珠海特区报 2025-04-21 02:04

海南探椰,据说不到文昌不算数,到了文昌不去东郊也不算数。这也正应了那句著名的民谣:“海南椰子半文昌,文昌椰子半东郊。”

初夏时节,海南大地已是暖意融融,因为探椰,我们直奔东郊,车入椰林公路,一片浩瀚的椰海把我惊呆了,五万八千亩之多的椰林与南中国海紧紧相依,椰风海韵中,五十万株椰树如披甲的武士,自秦汉的烟云中列阵而来。这种被称之为椰子树的神奇植物,经过千百年岁月的历练,早已化作流淌在椰乡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

两千多年前,当马来群岛的椰果乘着西南季风漂流至琼岛东郊海岸时,这片土地便注定要成为椰文化的摇篮。晋人嵇含笔下的椰树“叶如榈,高六七丈,无枝条,其实大如寒瓜。有浆,饮之得醉”。明代的《琼台志》中也明确记载“椰子出文昌多”。让文昌人最难忘的是1952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海南时,对海南椰子寄予厚望,指示“椰子科学研究一定要上马”。周总理的嘱托犹如春风拂面,让东郊人激奋不己。

漫步椰林,虬曲的根须扎进红壤,仿佛触摸到时光的年轮。清澜港畔,树荫下的椰子摊前,围满了买椰的游人,那些高悬在缘冠间的椰果在簌簌作响,仿佛在应和着潮汐的节拍。

在一家撑着遮阳伞摆着一排椅子的摊位前,我们坐了下来。摊主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他对椰子的介绍,还真有点舞文弄墨的味道。他指指青椰说,青椰犹如朴实的诗人,它披着粗粝的外衣,体内却蓄满清冽的甘泉。那红椰么,他笑笑说,红椰人称南国贵妇,绛紫色的果皮下流淌着琥珀色的琼浆。最稀罕的是黄金椰,他递过来一颗拳头大小的金黄色椰果,说:个虽小,汤汁并不少。我插入吸管,浅啜一口,便觉椰香沁骨,余韵里竟藏着淡淡的焦糖气息。

我们一行选着各自心仪的椰果品尝,据说每升天然椰子水含有300毫克钾元素。当剥开椰壳,内壁上厚厚一层乳白色的椰肉,不仅是南洋菜肴的精华,更是椰香米饭不可或缺的配料。科学家说,椰子中的链脂肪酸能穿透血脑屏障,让人长久保持青春的活力。或许这正是每年数十万候鸟老人从祖国四面八方飞赴琼岛的原因之一。

午饭时间,听说椰汁鸡很有名,我们慕名进入一家火锅店。穿碎花衫的阿姐立即端来全套器具,说笑间,三颗现劈的椰浆泊泊注入,嫩姜片随沸水上下翻腾。文昌鸡火锅的精华就在这口锅里。“椰子水滚三滚,先下鸡骨吊鲜”。她操着琼音教我们,竹勺搅动间,椰香混着竹荪的菌鲜漫过鼻间,真是难得的美味佳肴。

椰林深处,一座年产值15亿元、被称之为“椰业帝国”的综合企业吸引了我们,在春光椰子王国的世界里,一颗青椰正经历着奇幻之旅:椰汁化作流水线上的罐装饮品,椰肉被压榨成金黄透亮的冷榨油,椰壳经匠人之手变成人见人爱的艺术浮雕,连最后的椰糠都成为兰花种植基地的基肥。东郊椰林人将“吃干榨净”的智慧发挥到极致。

在东郊椰林,我们还听到了一个椰壳涅槃的故事,一位名叫郑岗的农民,曾因创业失败负债累累成为当地出了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七年前,在政府贷款的支持下,他与合伙人成立了东郊鼎椰农民合作社,将传统椰青加工与电商直播深度融合。他们推出“奶香椰”“冰糖椰”等新产品,通过抖音直播实现单日最高2.3万单的销量,其独创的“椰农+合作社+云仓”模式入选海南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夜幕降临,宋庆龄塑像前的广场上,黎族阿公吹起鼻箫,曲调穿越千年,与椰油工厂的机器轰鸣、电商仓库的扫描滴答,共同谱写着新时代的椰林协奏曲。从郑和下西洋时椰壳盛水的艰辛,到如今椰子护肤品入驻巴黎免税店的荣耀,东郊人用智慧和汗水证明,唯有创新和奋斗,才能让椰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文字:陈汉忠 编辑:刘鹏凯 责任编辑:叶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