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正成为珠海、广东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热词”。
从顶层设计来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在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明确部署,加紧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谋划打造100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200家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平台和2000家生产性服务业示范企业。放眼全国各地,也纷纷把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作为重点任务之一,立足探索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多元发展模式。
生产性服务业包括哪些领域,又缘何如此重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珠海目前态势如何,下一步又要如何从生态协同、政策创新、场景应用、数字赋能等方面破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开动“新引擎”?
是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
生产性服务业指的是哪些行业?
简单来说,服务业可以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就是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
生产性服务业的门类也着实不少,包括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等,渗透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
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经验来看,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数据显示,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50%以上,作为欧洲制造业强国代表的德国,其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长期维持在45%-50%。
与之相比,尽管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但与制造业强相关的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却相对滞后,目前占GDP比重仅20%,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一个地方生产性服务业不发达,新质生产力就不会在这里诞生。”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黄奇帆这样描述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
他举例说,生产性服务业与高端终端附加值紧密相关,像核磁共振、CT等高端装备,硬件附加值最多占比50%,看不见的专利、程序、操作系统附加值就有50%。换言之,生产性服务业直接关系制造业的高端化进程。
可以说,对于一座在产业发展上有着更高追求的城市来说,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在为先进制造插上“隐形翅膀”,让城市向着更高的发展能级腾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2025年,深圳将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超70%。
重庆则印发实施《加速推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力争到2027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超过60%,基本形成20个百亿级规模、具备较强行业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100家。
同样处在现代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珠海如何抓住生产性服务业这一引领产业向新提质的关键环节?
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今年1月,市委九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软件信息、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高端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圈”出重点:培育壮大软件信息、研发设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高端服务业,赋能“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珠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可以说是处在“快车道”上,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值不断增加。
“这一增长态势反映出珠海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显著发展活力及其对整体经济的有力支撑作用。”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全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集聚态势也正在加快形成。截至目前,全市生产性服务业规上企业超过2300家,其中,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等各领域规上企业均超过100家,包括格力节能环保、金山办公软件、珠海万达商管等一批头部企业。
近年来,珠海充分发挥“一桥连三地”的独特优势,携手港澳及珠江口西岸城市共同推进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加快拓展“跨境电商+航空物流”新模式新市场新空间。


从“稳”到“进”,从做大优势到创新落子,生产性服务业愈来愈被视为能使制造业“点石成金”的领域。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珠海加快建设具有珠海标识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选择。”珠海市民营经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梅耀敏说。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稳健。截至2023年底,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上企业共186家,实现增加值170.6亿元,同比增长6.8%。全市集成电路设计业企业95家,营业收入实现114.36亿元,同比增长4.6%,规模位列全省第二,增速全国设计城市前十。
交通运输及物流业呈现良好势头。2023年珠海机场实现运输三大指标全面正增长:完成运输航班8.6万架次,同比增长130.6%;完成旅客吞吐量1145.7万人次,同比增长186%;完成货邮吞吐量3.5万吨,同比增长23.4%。


2023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1377.29亿元
同比增长5.7%
占第三产业60.1%
比上一年增长1.3个百分点
占全市GDP32.5%
呈现出逐年稳步扩大的态势
国际上,一般用“两个70%”来衡量经济发达水平——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
尽管珠海的生产性服务业正跑出“加速度”,但与国际上“两个70%”的高标准对照,与国内服务业发展先进城市比较,仍存在产业定位不清晰、对制造业支撑力度不够、对周边城市包括粤西地区的辐射能力不足、物流交通枢纽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等问题和短板。
“在制造业向高端化跃进的当下,如何有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高水平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更是摆在珠海面前的重大课题。”梅耀敏说。
去年8月起,我市组织开展了生产性服务业“百家企业访谈”,共组织13家市直相关单位和6个区(功能区)联合开展,谈思路、摆问题、话发展。
在信息技术服务领域,不少重点企业建议要打造生产性服务业聚集示范区,支持头部企业的生产性服务业相关项目纳入市重大项目管理,以重大项目“绿色通道”支撑项目快速落地;同时要加快推动云上智城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数智引领。
在商务服务领域,则建议政府支持培育粤港澳物流园等项目作为提升港珠澳大桥通道能效的核心物流园载体,打造服务菜鸟、希音等跨境电商平台龙头企业的仓库群、备货仓以及物流干线仓。同时,帮助企业对接跨境电商大卖家、大平台等服务商资源,加快引进物流供应链龙头企业,争取实现本地货源可从本市口岸低成本出海。
近期,我市就将高规格召开2025年珠海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低空经济、海洋经济、现代农业等五大重点领域,并选取“跨境电商+航空物流”小切口,召开珠港澳三地供需对接会,推动国内优质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在珠海落地和集聚。
与此同时,我市也正在制订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三年行动方案,在“服务+制造”的协同布局中,持续塑造“智造”新优势,获得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城市竞争力。

在拓展应用场景方面,珠海将积极探索生产性服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推进智能制造、数字消费、智慧农业、生活服务等全领域应用场景开发开放,让更多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在珠海率先应用推广。
在引进专业人才队伍方面,充分发挥珠海与港澳路桥相连的独特区位优势,携手港澳、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按国家级标准打造珠澳琴人力资源产业园。
在打造现代物流体系方面,加大物流龙头企业的招引力度,大力宣传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物流龙头企业,在我市设立物流总部、转运中心或分拨中心,加快打造珠江西岸国际物流枢纽。
安徽:支持各市发行“服务券”,享受省级资金30%—40%补助,助力专业服务企业开拓市场。
重庆:在软件信息、工业设计、跨境电商、会展、检验检测、会计、律师、知识产权等细分领域出台多个“小切口”政策措施。
浙江杭州:加快打造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引领,推动制造业全环节、全链条数字化改造。
湖南长沙:建立跨界复合型生产性服务业人才资源库、生产性服务业产教联合体、人才培养合作联盟,筑牢新质发展的人才根基。
进出口增速领跑珠三角九市
2024年珠海跨境电商
进出口329.8亿元
同比增长16.9%
增速排名珠三角九市第1位
进出口规模排名全省第5位
占全市外贸比重提升至10.2%
——打造港珠澳跨境电商航空物流枢纽。2024年推动建成粤港澳物流园快件中心、上冲邮政跨境电商监管作业场所、高栏港综合保税区网购保税(1210)作业场所3处跨境电商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珠海企业在港珠澳大桥口岸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发出的货物,超过七成经香港机场发往全球,在鹤洲跨境电商监管中心所发出的九成电商货物经澳门机场发往拉美及东南亚地区。
——持续挖掘港澳跨境电商市场增量。2024年建成运营的港珠澳跨境商贸全球中心仓引进菜鸟、顺丰等龙头企业设置港澳集运仓,面向港澳居民开展淘宝、拼多多等平台商品集货出口业务,实现跨境电商包裹经珠海出口香港“当日达”、澳门“小时达”,全年带动跨境电商出口额超过30亿元。2024年珠海出口港澳本地的跨境电商货值超过5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0%,占全市同期跨境电商进出口比重超过15%。
——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2024年市商务局累计举办超过30场跨境电商专题对接交流活动,全年跨境电商B2B出口额超过15亿元。制定“跨境电商+产业带”助力“百千万工程”工作方案,提出8条工作举措,推动珠海优势产业带与跨境电商加快融合发展。目前,珠海已有超过2000家工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在亚马逊平台开设了近6500个网络店铺,店铺总数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四省城市中排名第18位。
封面图:程霖 林昌峰摄文字:钟夏 图片:程霖 张洲 曾遥 林昌峰 袁天晓 编辑:朱晓 责任编辑:李梅容
生产性服务业,正成为珠海、广东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热词”。
从顶层设计来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在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明确部署,加紧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谋划打造100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200家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平台和2000家生产性服务业示范企业。放眼全国各地,也纷纷把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作为重点任务之一,立足探索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多元发展模式。
生产性服务业包括哪些领域,又缘何如此重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珠海目前态势如何,下一步又要如何从生态协同、政策创新、场景应用、数字赋能等方面破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开动“新引擎”?
是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
生产性服务业指的是哪些行业?
简单来说,服务业可以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就是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
生产性服务业的门类也着实不少,包括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等,渗透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
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经验来看,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数据显示,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50%以上,作为欧洲制造业强国代表的德国,其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长期维持在45%-50%。
与之相比,尽管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但与制造业强相关的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却相对滞后,目前占GDP比重仅20%,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一个地方生产性服务业不发达,新质生产力就不会在这里诞生。”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黄奇帆这样描述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
他举例说,生产性服务业与高端终端附加值紧密相关,像核磁共振、CT等高端装备,硬件附加值最多占比50%,看不见的专利、程序、操作系统附加值就有50%。换言之,生产性服务业直接关系制造业的高端化进程。
可以说,对于一座在产业发展上有着更高追求的城市来说,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在为先进制造插上“隐形翅膀”,让城市向着更高的发展能级腾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2025年,深圳将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超70%。
重庆则印发实施《加速推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力争到2027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超过60%,基本形成20个百亿级规模、具备较强行业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100家。
同样处在现代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珠海如何抓住生产性服务业这一引领产业向新提质的关键环节?
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今年1月,市委九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软件信息、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高端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圈”出重点:培育壮大软件信息、研发设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高端服务业,赋能“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珠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可以说是处在“快车道”上,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值不断增加。
“这一增长态势反映出珠海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显著发展活力及其对整体经济的有力支撑作用。”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全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集聚态势也正在加快形成。截至目前,全市生产性服务业规上企业超过2300家,其中,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等各领域规上企业均超过100家,包括格力节能环保、金山办公软件、珠海万达商管等一批头部企业。
近年来,珠海充分发挥“一桥连三地”的独特优势,携手港澳及珠江口西岸城市共同推进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加快拓展“跨境电商+航空物流”新模式新市场新空间。


从“稳”到“进”,从做大优势到创新落子,生产性服务业愈来愈被视为能使制造业“点石成金”的领域。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珠海加快建设具有珠海标识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选择。”珠海市民营经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梅耀敏说。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稳健。截至2023年底,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上企业共186家,实现增加值170.6亿元,同比增长6.8%。全市集成电路设计业企业95家,营业收入实现114.36亿元,同比增长4.6%,规模位列全省第二,增速全国设计城市前十。
交通运输及物流业呈现良好势头。2023年珠海机场实现运输三大指标全面正增长:完成运输航班8.6万架次,同比增长130.6%;完成旅客吞吐量1145.7万人次,同比增长186%;完成货邮吞吐量3.5万吨,同比增长23.4%。


2023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1377.29亿元
同比增长5.7%
占第三产业60.1%
比上一年增长1.3个百分点
占全市GDP32.5%
呈现出逐年稳步扩大的态势
国际上,一般用“两个70%”来衡量经济发达水平——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
尽管珠海的生产性服务业正跑出“加速度”,但与国际上“两个70%”的高标准对照,与国内服务业发展先进城市比较,仍存在产业定位不清晰、对制造业支撑力度不够、对周边城市包括粤西地区的辐射能力不足、物流交通枢纽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等问题和短板。
“在制造业向高端化跃进的当下,如何有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高水平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更是摆在珠海面前的重大课题。”梅耀敏说。
去年8月起,我市组织开展了生产性服务业“百家企业访谈”,共组织13家市直相关单位和6个区(功能区)联合开展,谈思路、摆问题、话发展。
在信息技术服务领域,不少重点企业建议要打造生产性服务业聚集示范区,支持头部企业的生产性服务业相关项目纳入市重大项目管理,以重大项目“绿色通道”支撑项目快速落地;同时要加快推动云上智城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数智引领。
在商务服务领域,则建议政府支持培育粤港澳物流园等项目作为提升港珠澳大桥通道能效的核心物流园载体,打造服务菜鸟、希音等跨境电商平台龙头企业的仓库群、备货仓以及物流干线仓。同时,帮助企业对接跨境电商大卖家、大平台等服务商资源,加快引进物流供应链龙头企业,争取实现本地货源可从本市口岸低成本出海。
近期,我市就将高规格召开2025年珠海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低空经济、海洋经济、现代农业等五大重点领域,并选取“跨境电商+航空物流”小切口,召开珠港澳三地供需对接会,推动国内优质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在珠海落地和集聚。
与此同时,我市也正在制订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三年行动方案,在“服务+制造”的协同布局中,持续塑造“智造”新优势,获得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城市竞争力。

在拓展应用场景方面,珠海将积极探索生产性服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推进智能制造、数字消费、智慧农业、生活服务等全领域应用场景开发开放,让更多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在珠海率先应用推广。
在引进专业人才队伍方面,充分发挥珠海与港澳路桥相连的独特区位优势,携手港澳、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按国家级标准打造珠澳琴人力资源产业园。
在打造现代物流体系方面,加大物流龙头企业的招引力度,大力宣传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物流龙头企业,在我市设立物流总部、转运中心或分拨中心,加快打造珠江西岸国际物流枢纽。
安徽:支持各市发行“服务券”,享受省级资金30%—40%补助,助力专业服务企业开拓市场。
重庆:在软件信息、工业设计、跨境电商、会展、检验检测、会计、律师、知识产权等细分领域出台多个“小切口”政策措施。
浙江杭州:加快打造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引领,推动制造业全环节、全链条数字化改造。
湖南长沙:建立跨界复合型生产性服务业人才资源库、生产性服务业产教联合体、人才培养合作联盟,筑牢新质发展的人才根基。
进出口增速领跑珠三角九市
2024年珠海跨境电商
进出口329.8亿元
同比增长16.9%
增速排名珠三角九市第1位
进出口规模排名全省第5位
占全市外贸比重提升至10.2%
——打造港珠澳跨境电商航空物流枢纽。2024年推动建成粤港澳物流园快件中心、上冲邮政跨境电商监管作业场所、高栏港综合保税区网购保税(1210)作业场所3处跨境电商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珠海企业在港珠澳大桥口岸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发出的货物,超过七成经香港机场发往全球,在鹤洲跨境电商监管中心所发出的九成电商货物经澳门机场发往拉美及东南亚地区。
——持续挖掘港澳跨境电商市场增量。2024年建成运营的港珠澳跨境商贸全球中心仓引进菜鸟、顺丰等龙头企业设置港澳集运仓,面向港澳居民开展淘宝、拼多多等平台商品集货出口业务,实现跨境电商包裹经珠海出口香港“当日达”、澳门“小时达”,全年带动跨境电商出口额超过30亿元。2024年珠海出口港澳本地的跨境电商货值超过5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0%,占全市同期跨境电商进出口比重超过15%。
——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2024年市商务局累计举办超过30场跨境电商专题对接交流活动,全年跨境电商B2B出口额超过15亿元。制定“跨境电商+产业带”助力“百千万工程”工作方案,提出8条工作举措,推动珠海优势产业带与跨境电商加快融合发展。目前,珠海已有超过2000家工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在亚马逊平台开设了近6500个网络店铺,店铺总数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四省城市中排名第18位。
封面图:程霖 林昌峰摄文字:钟夏 图片:程霖 张洲 曾遥 林昌峰 袁天晓 编辑:朱晓 责任编辑:李梅容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