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湾区校园足球改革结硕果 市锦标赛勇夺三冠创历史新高

日前,珠海市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圆满落幕,金湾区代表队以3项冠军、1项亚军及1项第四名的亮眼成绩,创造了区参赛成绩最好的纪录。其中金湾一小囊括了小学男子甲组、女子甲组及女子乙组冠军,展现了强劲实力。

金湾一小囊括三项冠军

本次赛事中,金湾一小取得的瞩目成绩正是得益于该校多年积累的足球特色教育经验。该校在2017年就成功申报全国足球特色校。为了备战本次市足球锦标赛,学校制定了详细而周密的训练计划,实施“思想+技术+实战”三维一体的训练方案。同时为了提高足球队的训练水平和参赛经验,该校足球团队与校外俱乐部等球队建立密切的联系,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友谊赛、对抗赛,通过以赛代练查漏补缺,争取打造出一支经验丰富的比赛队伍。

一直以来,金湾一小把足球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坚持“以球健体、以球育人”。如今,金湾一小已构建起专业化足球教育体系:配备4名专业足球教师、6名全职教练及40余名家长志愿者,并与职业俱乐部合作开设课余培训课程,为梯队建设夯实基础。学校除了重视提高足球队专业能力外,同时也重视足球的普及,目前学校实现“班班有球队、年年有球赛”,通过常规课堂和班级联赛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此外,学校每年会组织足球主题的绘画、征文以及演讲等比赛,让足球文化氛围浸润校园

金湾一小的成功是金湾区校园足球改革的缩影。近年来,金湾区将足球运动纳入“五育融合”育人体系系统推进,累计创建11所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区中小学足球场100%实现专业草坪覆盖;创新开发“基础课程+社团活动+校队集训”三级培养模式,年均举办各级赛事1898场,覆盖学生2.3万人次。目前,金湾区已形成“校有特色、班有球队、周有比赛”的足球育人新生态。

此外,金湾区在全市率先构建了青少年足球人才全周期培养体系,设立足球项目工作室培育专业裁判32人,在7所试点校探索“选苗、育苗、输才”全链条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小初贯通”的梯队化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格局,打通人才成长通道。

此次赛事佳绩标志着金湾区“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全程培养”的校园足球改革初见成效。下一步,金湾区将重点打造“金湾-澳门-横琴”中小学生足球联赛IP,以三地中小足球对抗赛事,促进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交流。同时进一步提炼足球项目管理经验辐射至更多体育项目和素质教育领域,深化体教融合改革,为探索“五育并举”校本化体系提供实践范本。

文字:曾翠琼 图片:热加提 编辑:曾翠琼 责任编辑:杨文俊
金湾区校园足球改革结硕果 市锦标赛勇夺三冠创历史新高
金湾区融媒体中心 2025-04-23 09:42

日前,珠海市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圆满落幕,金湾区代表队以3项冠军、1项亚军及1项第四名的亮眼成绩,创造了区参赛成绩最好的纪录。其中金湾一小囊括了小学男子甲组、女子甲组及女子乙组冠军,展现了强劲实力。

金湾一小囊括三项冠军

本次赛事中,金湾一小取得的瞩目成绩正是得益于该校多年积累的足球特色教育经验。该校在2017年就成功申报全国足球特色校。为了备战本次市足球锦标赛,学校制定了详细而周密的训练计划,实施“思想+技术+实战”三维一体的训练方案。同时为了提高足球队的训练水平和参赛经验,该校足球团队与校外俱乐部等球队建立密切的联系,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友谊赛、对抗赛,通过以赛代练查漏补缺,争取打造出一支经验丰富的比赛队伍。

一直以来,金湾一小把足球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坚持“以球健体、以球育人”。如今,金湾一小已构建起专业化足球教育体系:配备4名专业足球教师、6名全职教练及40余名家长志愿者,并与职业俱乐部合作开设课余培训课程,为梯队建设夯实基础。学校除了重视提高足球队专业能力外,同时也重视足球的普及,目前学校实现“班班有球队、年年有球赛”,通过常规课堂和班级联赛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此外,学校每年会组织足球主题的绘画、征文以及演讲等比赛,让足球文化氛围浸润校园

金湾一小的成功是金湾区校园足球改革的缩影。近年来,金湾区将足球运动纳入“五育融合”育人体系系统推进,累计创建11所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区中小学足球场100%实现专业草坪覆盖;创新开发“基础课程+社团活动+校队集训”三级培养模式,年均举办各级赛事1898场,覆盖学生2.3万人次。目前,金湾区已形成“校有特色、班有球队、周有比赛”的足球育人新生态。

此外,金湾区在全市率先构建了青少年足球人才全周期培养体系,设立足球项目工作室培育专业裁判32人,在7所试点校探索“选苗、育苗、输才”全链条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小初贯通”的梯队化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格局,打通人才成长通道。

此次赛事佳绩标志着金湾区“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全程培养”的校园足球改革初见成效。下一步,金湾区将重点打造“金湾-澳门-横琴”中小学生足球联赛IP,以三地中小足球对抗赛事,促进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交流。同时进一步提炼足球项目管理经验辐射至更多体育项目和素质教育领域,深化体教融合改革,为探索“五育并举”校本化体系提供实践范本。

文字:曾翠琼 图片:热加提 编辑:曾翠琼 责任编辑:杨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