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2024年度广东知识产权“十大事件”“基层改革创新举措”发布会在广州召开。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刘建新在现场发布了2024年度广东知识产权“十大事件”。
“十大事件”具体如下
事件一:广东高规格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大会”,大湾区知识产权创新发展展现蓬勃生机
2024年3月26日,省市场监管局会同广州市政府及港澳知识产权部门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大会”。大会搭建“政产学研金”平台,促进知识产权资源高效流动,实现向县域转移知识产权超千项,推动130多项技术需求“揭榜”。大会成果丰硕,地理标志产品交易额超50亿元,专利转化签约金额超18亿元,带动港澳10余项专利落地,为大湾区建设世界级知识产权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事件二:广东开展“法官百企面对面”,共筑法治营商新生态
2024年,省法院紧扣“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面向全省近百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讲会。活动以“案例宣讲+互动问答+意见征集+政企对话”的多元形式,精准对接企业在培育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司法需求,获评“全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优秀普法工作项目”,生动展现了广东法院以优质司法服务、精准普法举措,增强企业创新底气,推动关键科创成果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积极作为。
事件三:广东出台《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系列政策,有力促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高水平创造运用和保护
2024年,广东出台《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等系列政策法规,聚焦打造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化最佳地目标,打出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单列管理”“尽职免责”政策组合拳,扩大高校院所成果管理自主权,赋予科技人员收益分配更大权限,消除转化主体顾虑,激发创新积极性,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获得社会广泛认可。
事件四:广东创新推进地理标志特色镇建设“一镇一策”富民兴业,激活“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4年,省市场监管局服务“百千万工程”,围绕创建“八个一批”,通过整合知识产权、标准、认证、食品监管等市场监管资源,创新建设6个地理标志特色镇,突出“土”字提质量,突出“特”字塑品牌,突出“产”字促融合,深化知识产权改革创新,推进地理标志治理向镇街一级延伸拓展,探索地理标志资源赋能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有效路径。
事件五:广东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惠企对接”行动,公共服务从普惠迈向精准
2024年,广东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惠企对接”行动,举办对接活动583次,支持226家服务机构深度参与,累计征集超1.5万家创新主体公共服务需求8059件,提供检索分析、专利转化、法律咨询、质押融资等服务累计9764次,最终促成与1297家主体达成合作签约,实现知识产权服务与企业创新需求高效匹配。
事件六:广东海关强化跨境协同保护,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保护网络
2024年,按照海关总署要求,海关广东分署协调指导深圳、黄埔海关,强化一体化协同行动,创新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跨境保护体系,通过建立精准高效的风控机制、落实快速联动的查处机制、实施全面协同的保护机制等措施,有效打击经香港转运出口侵权货物的违法行为,查获经香港、深圳“假中转”侵权货物21批次,数量达34.5万件,以高水平保护实践彰显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大国担当。
事件七:深圳出台河套深圳园区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36条”,打造粤港知识产权合作示范典型
2024年11月,深圳10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意见》,涵盖创造运用、协同保护等七方面,为探索深港知识产权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提供政策支撑。目前国家级跨境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等13项政策落地见效。该意见是全国首部面向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制度,着力将深港知识产权合作打造成为深港合作的典型示范。
事件八:广东检察机关深入推进知识产权综合履职,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年,全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通过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加大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打击力度、突出对高新技术以及关键核心技术等司法保护力度、发布《企业版权保护与应用指引(试行)》、出台《关于办理职务科技成果领域刑事案件审查工作指引》、深入推进综合履职等方式,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事件九:强强联合,并船出海,广东省打印耗材高端制造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创新产业竞争合作发展新模式
2024年10月,我省首个由“行业协会+企业+服务机构”共同发起的“广东省打印耗材高端制造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正式成立。联盟创新建立“技术准入+法律合规”双审机制,运用四维评价模型评估专利价值,入池专利202件,推动14家企业达成专利入池共识,成功化解首例入池专利纠纷,为产业知识产权协同创新和发展提供标准化范式。
事件十:深圳创新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经验做法向全国推广
2024年,深圳多部门联合建立“五位一体”全流程海外知识产权维权工作体系,聚焦“事前”风险防控、“事中”精准指导、“事后”总结提升等环节,构建海外维权立体化工作格局,累计监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1955件,为1968家涉案企业提供“一对一”应对指导,为企业减少损失超21亿美元。
4月25日,2024年度广东知识产权“十大事件”“基层改革创新举措”发布会在广州召开。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刘建新在现场发布了2024年度广东知识产权“十大事件”。
“十大事件”具体如下
事件一:广东高规格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大会”,大湾区知识产权创新发展展现蓬勃生机
2024年3月26日,省市场监管局会同广州市政府及港澳知识产权部门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大会”。大会搭建“政产学研金”平台,促进知识产权资源高效流动,实现向县域转移知识产权超千项,推动130多项技术需求“揭榜”。大会成果丰硕,地理标志产品交易额超50亿元,专利转化签约金额超18亿元,带动港澳10余项专利落地,为大湾区建设世界级知识产权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事件二:广东开展“法官百企面对面”,共筑法治营商新生态
2024年,省法院紧扣“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面向全省近百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讲会。活动以“案例宣讲+互动问答+意见征集+政企对话”的多元形式,精准对接企业在培育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司法需求,获评“全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优秀普法工作项目”,生动展现了广东法院以优质司法服务、精准普法举措,增强企业创新底气,推动关键科创成果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积极作为。
事件三:广东出台《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系列政策,有力促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高水平创造运用和保护
2024年,广东出台《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等系列政策法规,聚焦打造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化最佳地目标,打出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单列管理”“尽职免责”政策组合拳,扩大高校院所成果管理自主权,赋予科技人员收益分配更大权限,消除转化主体顾虑,激发创新积极性,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获得社会广泛认可。
事件四:广东创新推进地理标志特色镇建设“一镇一策”富民兴业,激活“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4年,省市场监管局服务“百千万工程”,围绕创建“八个一批”,通过整合知识产权、标准、认证、食品监管等市场监管资源,创新建设6个地理标志特色镇,突出“土”字提质量,突出“特”字塑品牌,突出“产”字促融合,深化知识产权改革创新,推进地理标志治理向镇街一级延伸拓展,探索地理标志资源赋能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有效路径。
事件五:广东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惠企对接”行动,公共服务从普惠迈向精准
2024年,广东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惠企对接”行动,举办对接活动583次,支持226家服务机构深度参与,累计征集超1.5万家创新主体公共服务需求8059件,提供检索分析、专利转化、法律咨询、质押融资等服务累计9764次,最终促成与1297家主体达成合作签约,实现知识产权服务与企业创新需求高效匹配。
事件六:广东海关强化跨境协同保护,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保护网络
2024年,按照海关总署要求,海关广东分署协调指导深圳、黄埔海关,强化一体化协同行动,创新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跨境保护体系,通过建立精准高效的风控机制、落实快速联动的查处机制、实施全面协同的保护机制等措施,有效打击经香港转运出口侵权货物的违法行为,查获经香港、深圳“假中转”侵权货物21批次,数量达34.5万件,以高水平保护实践彰显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大国担当。
事件七:深圳出台河套深圳园区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36条”,打造粤港知识产权合作示范典型
2024年11月,深圳10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意见》,涵盖创造运用、协同保护等七方面,为探索深港知识产权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提供政策支撑。目前国家级跨境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等13项政策落地见效。该意见是全国首部面向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制度,着力将深港知识产权合作打造成为深港合作的典型示范。
事件八:广东检察机关深入推进知识产权综合履职,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年,全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通过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加大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打击力度、突出对高新技术以及关键核心技术等司法保护力度、发布《企业版权保护与应用指引(试行)》、出台《关于办理职务科技成果领域刑事案件审查工作指引》、深入推进综合履职等方式,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事件九:强强联合,并船出海,广东省打印耗材高端制造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创新产业竞争合作发展新模式
2024年10月,我省首个由“行业协会+企业+服务机构”共同发起的“广东省打印耗材高端制造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正式成立。联盟创新建立“技术准入+法律合规”双审机制,运用四维评价模型评估专利价值,入池专利202件,推动14家企业达成专利入池共识,成功化解首例入池专利纠纷,为产业知识产权协同创新和发展提供标准化范式。
事件十:深圳创新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经验做法向全国推广
2024年,深圳多部门联合建立“五位一体”全流程海外知识产权维权工作体系,聚焦“事前”风险防控、“事中”精准指导、“事后”总结提升等环节,构建海外维权立体化工作格局,累计监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1955件,为1968家涉案企业提供“一对一”应对指导,为企业减少损失超21亿美元。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