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区弄潮,敢为人先。
有这么一群珠海人,他们用汗水浇灌梦想,以创新突破桎梏,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匠心夯实制造根基,在各自岗位上书写着新时代劳动者的华彩篇章。
从焊花飞溅的车间到布满精密仪器的实验室,从繁忙的港口码头到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处处跃动着特区建设者奋进的身影。他们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诠释着劳动之美,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着责任担当,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奋斗足迹。
在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的浪潮中,珠海建设者们正以昂扬姿态,用双手编织着梦想的经纬,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近日,2025年珠海市获得全国、省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名单出炉。珠海共有2人获评全国劳动模范,1人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14人获评广东省劳动模范,1人获评广东省先进工作者,4个集体获评广东省先进集体。
全国劳动模范
何新超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机械产品开发部副经理

他参与了中国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黑白激光打印机开发,具备多款打印机及周边模组开发经验。2024年,经3年努力,他解决多项技术问题,A3彩色、A3黑白复印机成功问世,并实现关键零部件国产化。20余年技术工作中,他获多项奖励和专利,获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是技术人员学习的模范。
全国劳动模范
王佳鑫 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中心焊接教练

作为一名“95后”技术能手,王佳鑫十年间练就了精湛的焊接技艺,参与包括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等诸多国内外重要项目的焊接任务。他凭借高超的焊接技术屡获大奖,拥有2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带领焊接教练团队开展大量培训指导工作,其“手把手、一对一”教学模式让焊工考试合格率从42%逐步提升并稳定在80%以上,还培育出在省市技能竞赛中表现优异的高技能人才。
全国先进工作者
林天歆 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院长

作为泌尿外科领域的知名专家,林天歆长期从事泌尿系统肿瘤诊疗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膀胱癌微创精准智能诊疗体系,开创膀胱癌微创保功能系列术式,制定膀胱灌注的“中国方案”,在全国30多个省市600多家医院推广应用。他牵头研发国内首个尿液DNA甲基化诊断膀胱癌产品、国产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推动我国膀胱癌患者五年生存率提升1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因此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重要奖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广东省劳动模范
陈前军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院长
他深耕中医乳腺病领域,创新提出“阶段性病因病机学说”,构建“乳腺癌分期辨治理论”,牵头制定3项专业指南、4项专家共识,主编2部科普标准化词条,引领行业规范化发展。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创立者,他搭建了国内规模最大的中医乳腺病学术交流平台,在珠海打造中医优势“专科群”,搭建“珠澳琴职工中西医融合特色医疗服务中心”,推动“中医药一条街”落地。曾获多个省部级科技奖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陈庚 珠海市第四中学西藏部主任
他从事教育工作20年,其中担任西藏部主任达11年之久,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作“陈爸”。他围绕立德树人开展工作,通过设置多彩课程,关注生活细节等,全力帮助西藏学子实现求学梦想。每年春节、国庆等重要节假日,他坚守学校陪伴西藏学生过节,自办班以来已有138名西藏学生顺利考入重点大学。
彭传姓 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电气教师
他在职业教育领域持续发光发热,累计辅导240余名学生考取电工、电梯专业证书,担任珠海市职训中心《电工》题库研发专家、电工高级考评员,培养近300名学员获中、高级电工证书。扎根一线教学近七年时间里,他累计参与省市级课题7项,获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职组总冠军等奖项。
李素丽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基础研发部总监
她在锂离子电池新材料、新技术方面具有丰富的研发和产业化经验,近五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00件以上,主持或参与了省部级项目、公司级核心项目5项以上,获得国家科技奖项1项,省级科技奖项3项,珠海市创新成果奖1项。
黄启存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钣金喷涂分厂质量技术员
他在钣金喷涂分厂商用数控生产一线工作29年,深耕工艺技术创新,从技术小白成长为骨干。他主导完成39项增产增效项目,年节约人工成本676万元,推动商用钣金加工生产效率连续三年增长超10%。他开展专业技术培训,独创“五步带徒法”,培养出市级工匠7名、区级工匠7名、企业工匠38名。
马伟钉 三洋电梯(珠海)有限公司维修部维保组大组长
他主要负责电梯控制柜接线、调试,电梯安装,电梯故障解决与技术支持,参与编写公司内部作业指导书《控制柜调试检验指导书》和《控制柜工位操作指导书》,协助起草《电梯安装工艺》与《无脚手架电梯安装工艺》,带头编写《电梯维修保养工艺》和《电梯制动器维护保养规程》,在多个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
刘维斌 南方海上风电联合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他是海岛风电开发领域的行家里手,负责的万山海岛智能微电网建成后,使海岛每度电价从3元降至0.6元。在广东省第一个海上风电场桂山风电场建设中,他提出多项创新措施,使风机可利用率从95%提升到98%,每年为大湾区贡献5亿度清洁能源,减排32万吨二氧化碳。他牵头组建新型电力系统装备技术实验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助力推动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
冷威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珠海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他联合格力电器,助力建成全球先进的5G-A全连接“黑灯工厂”,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运作。成功打造珠海市乡镇船舶安全生产监管平台、洪湾渔港智能化管理系统,创新推出“格盛1号”海洋牧场智能养殖平台,成为“百千万工程”海洋经济示范项目。创新搭建“两地三中心”医疗云架构,推动设立中国联通琴澳分公司,在横琴打造智慧口岸公共服务平台,深度介入横琴医院建设,推动粤澳融合发展。
邵柯 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材料与柱体研究部总监
他从事血液灌流器的核心技术研发工作,创新应用多级孔道致孔技术和表面原位微氧化还原技术,显著提升了血液灌流用大孔吸附树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关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研制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原料树脂,成功打破了国外垄断技术,自主研发的多类产品广泛应用于尿毒症、肝衰竭等危重症治疗领域。
柳慧文 珠海航空有限公司空保管理部运行协调室主任
她是全国级青年文明号“明珠示范组”号长,带领组员完成多项重大保障任务,多次救护突发疾病旅客,应急处置能力与专业素养卓越。她积极参与劳模“六进”宣讲、劳动教育教材编写,获“香山思政导师”称号,并领衔打造南航劳模“技能提升”工作室,化解数百起旅客投诉,回复满意率达100%,成为行业“服务之星”。
朱周胜 珠海市广富程物流有限公司(拱北申通快递)快递员
他从事快递行业15年间,经手的快递数以百万计,保持顾客“零投诉”的出色记录。他多次奋不顾身、见义勇为,2020年和2023年两次协助解决海安园小区住宅失火事件,2023年9月协助民警,抓获珠宝店劫匪。新冠疫情期间他主动联系居委会为封闭小区住户采购物资。他被称为“最美快递员”,2022年当选珠海市第十届人大代表。
李政 珠海市欧亚技工学校烹饪导师、教研组长
他下乡逾100次,培训4400余人,助力3800名学员获得中高级证书,指导的两名学生获评珠海市技术能手。他在2021年度全国餐饮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金奖,受邀担任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技能大赛教练、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西餐裁判。他为校企合作单位研发改良菜品,创收逾800万元,还在国际周刊上发表论文两篇,参与编辑书籍两部。
张艳利 珠海紫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冲压工
她牵头组建了公司首支智能自动化改善团队,为公司培养了一批自动化改善技能人才,健全并完善公司自动化改善体制。通过研发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操作的方式,累计为公司节约成本6870余万元。工作之余,她通过自学将学历提升至本科,同时考取了“冲压工”国家二级技师证书,拥有4项实用新型专利。
陈国凯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院长
他开发了当前国际流行的以E8培养基为基础的干细胞培养体系、新的细胞培养和操作手段,发明了多种干细胞培养分化体系,拥有18项发明专利。积极推动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与大湾区的创新企业及政府部门的合作关系,已与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16家,成立孵化科技公司10家,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广东省先进工作者
王小平 广东省委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工作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工作办公室综合处二级调研员
他推动全国首台半潜式波浪能养殖网箱“澎湖号”投产,助力万山海域成为第一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他参与将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打造为合作区建设成效重点展示项目,引入澳资企业19家;在澳门新街坊等澳门居民重点集聚区设立宣传教育阵地,吸引2万余名琴澳居民参观学习。新冠疫情期间,他担任珠海市万山区防疫办主任,取得海岛“零疑似、零确诊”显著成效,多次担任隔离酒店驻点负责人,将3名危重病患者从死亡边缘救回。
广东省先进集体
番禺珠江钢管(珠海)有限公司广东省海洋工程管材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自2016年成立以来,该中心主要负责新产品、工艺、装备开发,促进企业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逐步形成了以成型、焊接、无损检测、防腐配套加工为主的核心技术体系。参与制定6项国家/行业标准,获60件专利(发明专利占比28%),其深海直缝埋弧焊钢管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获得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自主研发的1500-3500米级超深海管线制造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该产品覆盖60余国,国际市场占有率超15%,近三年创造社会经济效益逾8亿元;深海管线用直缝埋弧焊管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2024年营业收入26.88亿元,出口收入18.26亿元,同比增幅63.4%。
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
检测中心主要承担公司内部相关产品及其原材料的分析检测工作,2013年通过并持续维持CNAS认可资格至今,自主开发检测方法、相关实验装置多项,填补行业的空白。发表专利20项、技术论文147篇,参与国内外标准制定21项。该中心积极开展流程优化、完成技术改进,近几年完成302项技改、135项质量改进、76项QCC课题、18项流程改善,获全国QCC一等成果6次、全国专业级成果2次。
珠海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
作为珠海唯一的全市性、综合性信息化平台,该中心提供以网格化、信息化、精细化为基础,以指挥员、监督员、裁判员为职能,以创新驱动、服务先行、以人为本为理念的新时代高质量城市治理的珠海方案,成为全国数字城管的示范。现每天受理案件量达到900宗,2024年度共处理案件25.97万宗,结案率95.57%,群众满意度98.23%。其主要创新举措包括:首创自查自纠城市治理新模式,对轻微违规行为试行免责处理;将居民小区纳入数字城管网格,破解小区管理难题等。
广东珠海金湾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珠江口西岸最大的LNG接收站,在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供应、应急保供、节能环保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全国质量奖等国家级荣誉,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成功落地实施了大流量装船泵、再气化模块两项国家科研课题,获气电集团(市级)及以上级别科技奖34项、国家专利授权42项。通过核心设备自主维修等举措降本超8000万元,其中6项国产化专利节约检维修费用551万元,关键设备完好率保持100%。年减排二氧化碳超1000万吨,积极助力大湾区能源转型。

特区弄潮,敢为人先。
有这么一群珠海人,他们用汗水浇灌梦想,以创新突破桎梏,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匠心夯实制造根基,在各自岗位上书写着新时代劳动者的华彩篇章。
从焊花飞溅的车间到布满精密仪器的实验室,从繁忙的港口码头到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处处跃动着特区建设者奋进的身影。他们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诠释着劳动之美,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着责任担当,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奋斗足迹。
在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的浪潮中,珠海建设者们正以昂扬姿态,用双手编织着梦想的经纬,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近日,2025年珠海市获得全国、省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名单出炉。珠海共有2人获评全国劳动模范,1人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14人获评广东省劳动模范,1人获评广东省先进工作者,4个集体获评广东省先进集体。
全国劳动模范
何新超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机械产品开发部副经理

他参与了中国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黑白激光打印机开发,具备多款打印机及周边模组开发经验。2024年,经3年努力,他解决多项技术问题,A3彩色、A3黑白复印机成功问世,并实现关键零部件国产化。20余年技术工作中,他获多项奖励和专利,获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是技术人员学习的模范。
全国劳动模范
王佳鑫 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中心焊接教练

作为一名“95后”技术能手,王佳鑫十年间练就了精湛的焊接技艺,参与包括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等诸多国内外重要项目的焊接任务。他凭借高超的焊接技术屡获大奖,拥有2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带领焊接教练团队开展大量培训指导工作,其“手把手、一对一”教学模式让焊工考试合格率从42%逐步提升并稳定在80%以上,还培育出在省市技能竞赛中表现优异的高技能人才。
全国先进工作者
林天歆 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院长

作为泌尿外科领域的知名专家,林天歆长期从事泌尿系统肿瘤诊疗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膀胱癌微创精准智能诊疗体系,开创膀胱癌微创保功能系列术式,制定膀胱灌注的“中国方案”,在全国30多个省市600多家医院推广应用。他牵头研发国内首个尿液DNA甲基化诊断膀胱癌产品、国产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推动我国膀胱癌患者五年生存率提升1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因此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重要奖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广东省劳动模范
陈前军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院长
他深耕中医乳腺病领域,创新提出“阶段性病因病机学说”,构建“乳腺癌分期辨治理论”,牵头制定3项专业指南、4项专家共识,主编2部科普标准化词条,引领行业规范化发展。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创立者,他搭建了国内规模最大的中医乳腺病学术交流平台,在珠海打造中医优势“专科群”,搭建“珠澳琴职工中西医融合特色医疗服务中心”,推动“中医药一条街”落地。曾获多个省部级科技奖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陈庚 珠海市第四中学西藏部主任
他从事教育工作20年,其中担任西藏部主任达11年之久,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作“陈爸”。他围绕立德树人开展工作,通过设置多彩课程,关注生活细节等,全力帮助西藏学子实现求学梦想。每年春节、国庆等重要节假日,他坚守学校陪伴西藏学生过节,自办班以来已有138名西藏学生顺利考入重点大学。
彭传姓 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电气教师
他在职业教育领域持续发光发热,累计辅导240余名学生考取电工、电梯专业证书,担任珠海市职训中心《电工》题库研发专家、电工高级考评员,培养近300名学员获中、高级电工证书。扎根一线教学近七年时间里,他累计参与省市级课题7项,获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职组总冠军等奖项。
李素丽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基础研发部总监
她在锂离子电池新材料、新技术方面具有丰富的研发和产业化经验,近五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00件以上,主持或参与了省部级项目、公司级核心项目5项以上,获得国家科技奖项1项,省级科技奖项3项,珠海市创新成果奖1项。
黄启存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钣金喷涂分厂质量技术员
他在钣金喷涂分厂商用数控生产一线工作29年,深耕工艺技术创新,从技术小白成长为骨干。他主导完成39项增产增效项目,年节约人工成本676万元,推动商用钣金加工生产效率连续三年增长超10%。他开展专业技术培训,独创“五步带徒法”,培养出市级工匠7名、区级工匠7名、企业工匠38名。
马伟钉 三洋电梯(珠海)有限公司维修部维保组大组长
他主要负责电梯控制柜接线、调试,电梯安装,电梯故障解决与技术支持,参与编写公司内部作业指导书《控制柜调试检验指导书》和《控制柜工位操作指导书》,协助起草《电梯安装工艺》与《无脚手架电梯安装工艺》,带头编写《电梯维修保养工艺》和《电梯制动器维护保养规程》,在多个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
刘维斌 南方海上风电联合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他是海岛风电开发领域的行家里手,负责的万山海岛智能微电网建成后,使海岛每度电价从3元降至0.6元。在广东省第一个海上风电场桂山风电场建设中,他提出多项创新措施,使风机可利用率从95%提升到98%,每年为大湾区贡献5亿度清洁能源,减排32万吨二氧化碳。他牵头组建新型电力系统装备技术实验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助力推动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
冷威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珠海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他联合格力电器,助力建成全球先进的5G-A全连接“黑灯工厂”,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运作。成功打造珠海市乡镇船舶安全生产监管平台、洪湾渔港智能化管理系统,创新推出“格盛1号”海洋牧场智能养殖平台,成为“百千万工程”海洋经济示范项目。创新搭建“两地三中心”医疗云架构,推动设立中国联通琴澳分公司,在横琴打造智慧口岸公共服务平台,深度介入横琴医院建设,推动粤澳融合发展。
邵柯 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材料与柱体研究部总监
他从事血液灌流器的核心技术研发工作,创新应用多级孔道致孔技术和表面原位微氧化还原技术,显著提升了血液灌流用大孔吸附树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关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研制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原料树脂,成功打破了国外垄断技术,自主研发的多类产品广泛应用于尿毒症、肝衰竭等危重症治疗领域。
柳慧文 珠海航空有限公司空保管理部运行协调室主任
她是全国级青年文明号“明珠示范组”号长,带领组员完成多项重大保障任务,多次救护突发疾病旅客,应急处置能力与专业素养卓越。她积极参与劳模“六进”宣讲、劳动教育教材编写,获“香山思政导师”称号,并领衔打造南航劳模“技能提升”工作室,化解数百起旅客投诉,回复满意率达100%,成为行业“服务之星”。
朱周胜 珠海市广富程物流有限公司(拱北申通快递)快递员
他从事快递行业15年间,经手的快递数以百万计,保持顾客“零投诉”的出色记录。他多次奋不顾身、见义勇为,2020年和2023年两次协助解决海安园小区住宅失火事件,2023年9月协助民警,抓获珠宝店劫匪。新冠疫情期间他主动联系居委会为封闭小区住户采购物资。他被称为“最美快递员”,2022年当选珠海市第十届人大代表。
李政 珠海市欧亚技工学校烹饪导师、教研组长
他下乡逾100次,培训4400余人,助力3800名学员获得中高级证书,指导的两名学生获评珠海市技术能手。他在2021年度全国餐饮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金奖,受邀担任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技能大赛教练、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西餐裁判。他为校企合作单位研发改良菜品,创收逾800万元,还在国际周刊上发表论文两篇,参与编辑书籍两部。
张艳利 珠海紫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冲压工
她牵头组建了公司首支智能自动化改善团队,为公司培养了一批自动化改善技能人才,健全并完善公司自动化改善体制。通过研发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操作的方式,累计为公司节约成本6870余万元。工作之余,她通过自学将学历提升至本科,同时考取了“冲压工”国家二级技师证书,拥有4项实用新型专利。
陈国凯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院长
他开发了当前国际流行的以E8培养基为基础的干细胞培养体系、新的细胞培养和操作手段,发明了多种干细胞培养分化体系,拥有18项发明专利。积极推动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与大湾区的创新企业及政府部门的合作关系,已与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16家,成立孵化科技公司10家,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广东省先进工作者
王小平 广东省委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工作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工作办公室综合处二级调研员
他推动全国首台半潜式波浪能养殖网箱“澎湖号”投产,助力万山海域成为第一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他参与将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打造为合作区建设成效重点展示项目,引入澳资企业19家;在澳门新街坊等澳门居民重点集聚区设立宣传教育阵地,吸引2万余名琴澳居民参观学习。新冠疫情期间,他担任珠海市万山区防疫办主任,取得海岛“零疑似、零确诊”显著成效,多次担任隔离酒店驻点负责人,将3名危重病患者从死亡边缘救回。
广东省先进集体
番禺珠江钢管(珠海)有限公司广东省海洋工程管材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自2016年成立以来,该中心主要负责新产品、工艺、装备开发,促进企业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逐步形成了以成型、焊接、无损检测、防腐配套加工为主的核心技术体系。参与制定6项国家/行业标准,获60件专利(发明专利占比28%),其深海直缝埋弧焊钢管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获得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自主研发的1500-3500米级超深海管线制造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该产品覆盖60余国,国际市场占有率超15%,近三年创造社会经济效益逾8亿元;深海管线用直缝埋弧焊管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2024年营业收入26.88亿元,出口收入18.26亿元,同比增幅63.4%。
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
检测中心主要承担公司内部相关产品及其原材料的分析检测工作,2013年通过并持续维持CNAS认可资格至今,自主开发检测方法、相关实验装置多项,填补行业的空白。发表专利20项、技术论文147篇,参与国内外标准制定21项。该中心积极开展流程优化、完成技术改进,近几年完成302项技改、135项质量改进、76项QCC课题、18项流程改善,获全国QCC一等成果6次、全国专业级成果2次。
珠海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
作为珠海唯一的全市性、综合性信息化平台,该中心提供以网格化、信息化、精细化为基础,以指挥员、监督员、裁判员为职能,以创新驱动、服务先行、以人为本为理念的新时代高质量城市治理的珠海方案,成为全国数字城管的示范。现每天受理案件量达到900宗,2024年度共处理案件25.97万宗,结案率95.57%,群众满意度98.23%。其主要创新举措包括:首创自查自纠城市治理新模式,对轻微违规行为试行免责处理;将居民小区纳入数字城管网格,破解小区管理难题等。
广东珠海金湾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珠江口西岸最大的LNG接收站,在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供应、应急保供、节能环保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全国质量奖等国家级荣誉,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成功落地实施了大流量装船泵、再气化模块两项国家科研课题,获气电集团(市级)及以上级别科技奖34项、国家专利授权42项。通过核心设备自主维修等举措降本超8000万元,其中6项国产化专利节约检维修费用551万元,关键设备完好率保持100%。年减排二氧化碳超1000万吨,积极助力大湾区能源转型。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