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言我语|畅通晋升通道厚待“领军人才”
作为经济大省、制造大省、用工大省,广东近年来在省级层面率先落地实施“新八级工”制度,打破技能晋升“天花板”。伟创力制造(珠海)有限公司作为斗门区首批落实这一制度的企业之一,目前共有一级技工174人、特级技师2人,实现人才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双赢。(本报5月8日03版)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离不开一流的人才队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无论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这样的高技术领域,还是装备制造、精密仪器这样的传统行业,只要有技术迭代就离不开技能型人才的深度参与。当前,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期,“卡脖子”难题的破解,往往依赖于一线实践者的创新突破。一位优秀技师,往往能解决“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难点问题;一支高素质技工队伍,往往能撑起整个产业链的根基稳定。

因此,推动“新八级工”制度,不只是企业内部人事制度的一次优化,更大意义是构建技能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标志着一种转变,从“唯学历、唯资历”到“重实绩、重能力”;从“窄轨升迁”到“多元晋升”;从“干得好但上不去”到“干得好就能站得高”。这样的能力导向,能够鼓励更多年轻人走进技工行列,也能让正在一线奋斗的技工看到希望、看见未来。

与此同时,还需注意,这一制度红利能否真正落地,取决于其配套机制是否完善。一方面,要坚持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标准,防止“走形式、走过场”;另一方面,也要同步推动待遇改革,让“升一级”不只是“多一个头衔”,更能带来收入、平台与尊重的同步提升。此外,还应推动技能等级与职业教育、职称评审等体系更好衔接,避免“多轨并行、各自为政”,形成更具互通性的技能成长“立交桥”。

人才不是靠喊出来的,而是靠用出来、育出来、评出来的。要真正厚待技能领军人才,还要在日常工作中赋予他们更多舞台、更多话语权、更多参与机会。比如,在技术路线决策、生产流程优化、工艺迭代研发等关键环节,让技师成为团队核心的一员,甚至担纲“主角”。如此,才能让“头雁”带起一群“雁阵”,实现从“个体成才”到“团队强能”的转化。

“登高者不畏险,行远者不惧难”。畅通晋升通道,让技能人才“有阶梯”;厚待领军人才,让劳动者“有奔头”。期待“新八级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让更多技能“领军人才”在岗位上大展身手,各显神通。未来的竞争,不仅是科技的比拼、资本的博弈,更是人才结构与人才制度的深度较量。当我们真正将技能型人才放在与科研人才、管理人才等同等重要的位置,当一个又一个“普通技工”通过奋斗走向“领军人物”,我们就拥有了更加厚实的人才根基,更加稳健的发展底盘。

文字:孙维国 编辑:莫海晖 责任编辑:吴颖琼
微信
朋友圈
你言我语|畅通晋升通道厚待“领军人才”
珠海特区报 2025-05-09 02:57
作为经济大省、制造大省、用工大省,广东近年来在省级层面率先落地实施“新八级工”制度,打破技能晋升“天花板”。伟创力制造(珠海)有限公司作为斗门区首批落实这一制度的企业之一,目前共有一级技工174人、特级技师2人,实现人才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双赢。(本报5月8日03版)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离不开一流的人才队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无论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这样的高技术领域,还是装备制造、精密仪器这样的传统行业,只要有技术迭代就离不开技能型人才的深度参与。当前,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期,“卡脖子”难题的破解,往往依赖于一线实践者的创新突破。一位优秀技师,往往能解决“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难点问题;一支高素质技工队伍,往往能撑起整个产业链的根基稳定。

因此,推动“新八级工”制度,不只是企业内部人事制度的一次优化,更大意义是构建技能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标志着一种转变,从“唯学历、唯资历”到“重实绩、重能力”;从“窄轨升迁”到“多元晋升”;从“干得好但上不去”到“干得好就能站得高”。这样的能力导向,能够鼓励更多年轻人走进技工行列,也能让正在一线奋斗的技工看到希望、看见未来。

与此同时,还需注意,这一制度红利能否真正落地,取决于其配套机制是否完善。一方面,要坚持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标准,防止“走形式、走过场”;另一方面,也要同步推动待遇改革,让“升一级”不只是“多一个头衔”,更能带来收入、平台与尊重的同步提升。此外,还应推动技能等级与职业教育、职称评审等体系更好衔接,避免“多轨并行、各自为政”,形成更具互通性的技能成长“立交桥”。

人才不是靠喊出来的,而是靠用出来、育出来、评出来的。要真正厚待技能领军人才,还要在日常工作中赋予他们更多舞台、更多话语权、更多参与机会。比如,在技术路线决策、生产流程优化、工艺迭代研发等关键环节,让技师成为团队核心的一员,甚至担纲“主角”。如此,才能让“头雁”带起一群“雁阵”,实现从“个体成才”到“团队强能”的转化。

“登高者不畏险,行远者不惧难”。畅通晋升通道,让技能人才“有阶梯”;厚待领军人才,让劳动者“有奔头”。期待“新八级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让更多技能“领军人才”在岗位上大展身手,各显神通。未来的竞争,不仅是科技的比拼、资本的博弈,更是人才结构与人才制度的深度较量。当我们真正将技能型人才放在与科研人才、管理人才等同等重要的位置,当一个又一个“普通技工”通过奋斗走向“领军人物”,我们就拥有了更加厚实的人才根基,更加稳健的发展底盘。

文字:孙维国 编辑:莫海晖 责任编辑:吴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