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我看|在工作中发光,在生活中闪亮——"你“是护士,更是自己

今年5月12日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在工作中,白衣天使们忙碌穿梭于病房和手术室,温柔而坚韧地守护他人的生命;在生活中,他们脱下白大褂和护士帽,回到属于自己的兴趣小天地。烘焙、健身、弹钢琴、绘画、跳舞……来自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的护士们多才多艺,用生活里的认真、专注和热爱,诠释了“是护士,更是自己”的命题。

张洁静:

“火焰修士”从火龙罐到烘焙

用“温度”守护生命

张洁静在为患者进行火龙罐治疗。

张洁静是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内分泌风湿血液病科护士长,从事护理工作已有24年。多年来,她始终坚持“细节即生命”的理念,无论是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前的剂量核对,还是风湿患者的情绪疏导,她都一丝不苟。

在下班后,她便成为精准控温的烘焙达人。女儿出生后,她开始与烘焙结缘。在她看来,烘焙和她熟练的火龙罐护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火龙罐和烘焙一样,都是与温度对话。控制罐温的手法如同掌握烘焙火候,需要精准、耐心、细致。

“烘焙是我最好的充电时刻,揉面团的时候,就像在清理一天的情绪。看到面包蓬松起来,就像看到病人一点点好起来,心也跟着放松了。”她笑着说。

马丁:

“女大力士”能温柔抬起病人

也能举起人生的重量

马丁带着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外三神经外科,护士长马丁已经在护理岗位上坚守了18年。面对重病患者和高强度护理的压力,她始终保持充沛体能和坚韧意志。

这份力量来自她对健身的热爱。她坚持力量训练,参加“斯巴达勇士赛”,通过深蹲、硬拉、攀爬等高强度挑战锤炼意志与身体。“日常工作中经常要为患者翻身过床,健身不仅帮助我预防职业劳损,更让我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更有力量和底气。”她说。

她也将健身中获得的意志力和协作精神带入患者康复训练中。她说:“护理不仅是技术,也是心理建设。我仍然相信,只要科学训练、愿意坚持,每位患者的今天都会比昨天更好。”

黄天朗:

“男丁格尔”指尖跳跃的不止有音符

还有护理的节奏

黄天朗按摩就像在弹琴,很有节奏。

外三神经外科的黄天朗,是科室里唯一的男护士。他自小学习钢琴,曾获多个奖项。如今,他将自己对音乐的感触融入护理工作,为患者带去专属自己的“护理节奏”。

他擅长中医手法“开天门”。“按摩时我会像弹琴一样控制节拍,指尖敲击印堂,移至太阳穴轻柔按摩,穴位按摩也应讲究轻重缓急。”黄天朗说。音乐让他在工作中保持冷静、细腻,也赋予他更多温和细腻的力量去面对病人。

黄天朗最喜欢的音乐是探戈舞曲《一步之遥》,因为每个音符都像是在与生活共舞。“我希望我的生活和工作也是这样的变奏曲,每一步都能让我成长和收获。”他说。

刘雅琪:

“编外画家”的画笔

让术前科普有了“颜色”

刘雅琪为患者进行术前科普。

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麻醉科工作的刘雅琪,是医院里最会“画画”的护士之一。最初在与粤语患者沟通术前事项时遇到困难,她便尝试用手绘图代替语言,结果意外收获了患者的认可。“有些阿公阿婆听不懂,但一看图就明白了。”

对她而言,画画不仅是兴趣爱好,也是一种提升专注力的训练。“打磨线条与颜色的过程,其实就是在锻炼心性,也提升了我在复杂手术中的专注力。”

“画画是我的第二语言,它能打破距离感,也让护理更有人情味。”她希望通过插画把复杂的医学知识变得简单,让更多人更加安心地接受治疗。

王鑫:

“舞林高手”在八段锦中“稳”

街舞中“燃”

自麻醉科的王鑫是个街舞高手。

同样来自麻醉科的,还有另外一名年轻男护士王鑫。从大学时期便开始练习街舞的他,始终坚持用舞蹈与自我对话。

“跳街舞时,要快速控制身体重心,这和手术中应对紧急情况需及时调整情绪非常像。”他说,街舞让他学会定期释放情绪“缓存”,不将工作压力中的负面情绪带给患者。

除了跳舞,他还常教病人打八段锦。呼吸配合动作,调节情绪节律,这种“动静结合”的练习也提升了他在工作中的专注度和耐性。“现在我逐渐学会用中医的‘稳’平衡街舞的‘燃’,让手术台上的每一次操作都精准从容。”他说。

护士们的工作高压又琐碎,但他们用热爱调节节奏,用兴趣释放能量,在每一个角色上都闪闪发光。一面是专业,一面是热爱,但他们的每一面都应该被看到。

致每一位不被定义的你,护士节快乐。

视频制作:陶斯祎   杨佳颖  何嘉豪  
封面手绘: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麻醉科护士 刘雅琪 
策划:邓婉莹 薛珊 
编审:邓婉莹  
监制:李蓉
文字:陶斯祎 图片:何嘉豪 编辑:何进 责任编辑:莫海晖
新闻卡片
微信
朋友圈
医我看|在工作中发光,在生活中闪亮——"你“是护士,更是自己

今年5月12日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在工作中,白衣天使们忙碌穿梭于病房和手术室,温柔而坚韧地守护他人的生命;在生活中,他们脱下白大褂和护士帽,回到属于自己的兴趣小天地。烘焙、健身、弹钢琴、绘画、跳舞……来自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的护士们多才多艺,用生活里的认真、专注和热爱,诠释了“是护士,更是自己”的命题。

张洁静:

“火焰修士”从火龙罐到烘焙

用“温度”守护生命

张洁静在为患者进行火龙罐治疗。

张洁静是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内分泌风湿血液病科护士长,从事护理工作已有24年。多年来,她始终坚持“细节即生命”的理念,无论是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前的剂量核对,还是风湿患者的情绪疏导,她都一丝不苟。

在下班后,她便成为精准控温的烘焙达人。女儿出生后,她开始与烘焙结缘。在她看来,烘焙和她熟练的火龙罐护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火龙罐和烘焙一样,都是与温度对话。控制罐温的手法如同掌握烘焙火候,需要精准、耐心、细致。

“烘焙是我最好的充电时刻,揉面团的时候,就像在清理一天的情绪。看到面包蓬松起来,就像看到病人一点点好起来,心也跟着放松了。”她笑着说。

马丁:

“女大力士”能温柔抬起病人

也能举起人生的重量

马丁带着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外三神经外科,护士长马丁已经在护理岗位上坚守了18年。面对重病患者和高强度护理的压力,她始终保持充沛体能和坚韧意志。

这份力量来自她对健身的热爱。她坚持力量训练,参加“斯巴达勇士赛”,通过深蹲、硬拉、攀爬等高强度挑战锤炼意志与身体。“日常工作中经常要为患者翻身过床,健身不仅帮助我预防职业劳损,更让我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更有力量和底气。”她说。

她也将健身中获得的意志力和协作精神带入患者康复训练中。她说:“护理不仅是技术,也是心理建设。我仍然相信,只要科学训练、愿意坚持,每位患者的今天都会比昨天更好。”

黄天朗:

“男丁格尔”指尖跳跃的不止有音符

还有护理的节奏

黄天朗按摩就像在弹琴,很有节奏。

外三神经外科的黄天朗,是科室里唯一的男护士。他自小学习钢琴,曾获多个奖项。如今,他将自己对音乐的感触融入护理工作,为患者带去专属自己的“护理节奏”。

他擅长中医手法“开天门”。“按摩时我会像弹琴一样控制节拍,指尖敲击印堂,移至太阳穴轻柔按摩,穴位按摩也应讲究轻重缓急。”黄天朗说。音乐让他在工作中保持冷静、细腻,也赋予他更多温和细腻的力量去面对病人。

黄天朗最喜欢的音乐是探戈舞曲《一步之遥》,因为每个音符都像是在与生活共舞。“我希望我的生活和工作也是这样的变奏曲,每一步都能让我成长和收获。”他说。

刘雅琪:

“编外画家”的画笔

让术前科普有了“颜色”

刘雅琪为患者进行术前科普。

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麻醉科工作的刘雅琪,是医院里最会“画画”的护士之一。最初在与粤语患者沟通术前事项时遇到困难,她便尝试用手绘图代替语言,结果意外收获了患者的认可。“有些阿公阿婆听不懂,但一看图就明白了。”

对她而言,画画不仅是兴趣爱好,也是一种提升专注力的训练。“打磨线条与颜色的过程,其实就是在锻炼心性,也提升了我在复杂手术中的专注力。”

“画画是我的第二语言,它能打破距离感,也让护理更有人情味。”她希望通过插画把复杂的医学知识变得简单,让更多人更加安心地接受治疗。

王鑫:

“舞林高手”在八段锦中“稳”

街舞中“燃”

自麻醉科的王鑫是个街舞高手。

同样来自麻醉科的,还有另外一名年轻男护士王鑫。从大学时期便开始练习街舞的他,始终坚持用舞蹈与自我对话。

“跳街舞时,要快速控制身体重心,这和手术中应对紧急情况需及时调整情绪非常像。”他说,街舞让他学会定期释放情绪“缓存”,不将工作压力中的负面情绪带给患者。

除了跳舞,他还常教病人打八段锦。呼吸配合动作,调节情绪节律,这种“动静结合”的练习也提升了他在工作中的专注度和耐性。“现在我逐渐学会用中医的‘稳’平衡街舞的‘燃’,让手术台上的每一次操作都精准从容。”他说。

护士们的工作高压又琐碎,但他们用热爱调节节奏,用兴趣释放能量,在每一个角色上都闪闪发光。一面是专业,一面是热爱,但他们的每一面都应该被看到。

致每一位不被定义的你,护士节快乐。

视频制作:陶斯祎   杨佳颖  何嘉豪  
封面手绘: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麻醉科护士 刘雅琪 
策划:邓婉莹 薛珊 
编审:邓婉莹  
监制:李蓉
文字:陶斯祎 图片:何嘉豪 编辑:何进 责任编辑:莫海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