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论坛丨以上市公司为引擎,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

近日,珠海市40家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一季度“成绩单”全部出炉,以营业收入合计818.85亿元、同比增长22.38%,归母净利润77.82亿元、同比增长7.12%的亮眼答卷,在复杂经济环境中彰显强劲韧性。(《珠海特区报》5月15日01版)

上市公司是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产业升级的“强引擎”。随着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成为技术突破、模式革新的引领者。珠海上市公司一季度交出的亮眼“成绩单”背后,是发展动能与产业活力的集中体现。透过这张答卷,我们更应深刻认识到,做强做优做精上市公司,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支点,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衡量一家上市公司是否“强”,不能只看营收和利润的账面数字,更要看其核心竞争力的厚度、技术创新的深度以及应对风险的韧性。真正的强,不在一时一刻的爆发,而在于关键时刻的“顶得住”和风口来临的“跑得快”。

以技术立身、以研发筑基,已成为一批领先上市公司发展的核心逻辑。在传统产业中实现技术突破,在新兴产业中构筑“护城河”,正是这些企业不断做强的内核所在。创新能力不是写在报告中的口号,而是印在市场份额中的数据,是体现在专利授权、产品迭代和技术溢价中的硬实力。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做强上市公司,必须引导更多资本流向创新链、产业链,构建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从科技突破到市场落地的全流程生态体系。唯有如此,中国企业才能在全球价值链上爬坡过坎、走得更远。

“优”的核心,是结构优化和产业聚焦,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我们观察到,不少珠海企业正在告别“摊大饼”式扩张,聚焦主业、强化优势,提升在产业链上的不可替代性。

做优上市公司,要敢于“减法思维”——摒弃低效冗余,专注核心能力;也要善于“乘法效应”——通过产业协同、技术融合,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进化升级。从一家企业的优,到一个产业集群的优,再到一座城市、一个区域的优,靠的就是上市公司带动下的产业链竞争力。

政策支持是“助推器”,市场机制是“发动机”。政府要发挥好“有形之手”的引导作用,营造公平透明、法治健全的市场环境,让真正具备长远眼光与深耕能力的企业脱颖而出,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链主”。

“精”不是小而美,而是专而强、专而精。做精上市公司,既要深耕产品、打磨工艺,更要眼观全球、布局未来。面向国际市场,是现代企业的必由之路,也是“精”的最好试金石。

当前,全球产业格局正在重构,挑战与机遇并存。珠海多家企业正通过“自主品牌出海”“高端制造出圈”,在国际竞争中书写“中国方案”。这说明,只要扎根本土、放眼全球,中国上市公司完全有能力成为世界级企业。

“精”还意味着精细化管理、精确化战略。从供应链数字化到产品服务一体化,从客户运营到品牌溢价,精益求精的背后,是对企业运营全链条的系统性重塑。这种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的跃升,正是企业从“做大”迈向“做强”的临门一脚。

上市公司是经济质量的镜像。上市公司越强,地方产业越稳;上市公司整体质量越高,经济越具竞争力。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呼唤更多“强优精”的上市公司。期待更多企业既能仰望星空、冲刺前沿,也能脚踏实地、夯实基础;既有市场担当,也有社会责任。以上市公司为引擎,让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双向奔赴”,高质量发展就有了最坚固的基石、最强劲的动能。

文字:孙维国 编辑:刘辉 责任编辑:董帅奇
微信
朋友圈
香山论坛丨以上市公司为引擎,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
珠海特区报 2025-05-16 02:02

近日,珠海市40家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一季度“成绩单”全部出炉,以营业收入合计818.85亿元、同比增长22.38%,归母净利润77.82亿元、同比增长7.12%的亮眼答卷,在复杂经济环境中彰显强劲韧性。(《珠海特区报》5月15日01版)

上市公司是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产业升级的“强引擎”。随着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成为技术突破、模式革新的引领者。珠海上市公司一季度交出的亮眼“成绩单”背后,是发展动能与产业活力的集中体现。透过这张答卷,我们更应深刻认识到,做强做优做精上市公司,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支点,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衡量一家上市公司是否“强”,不能只看营收和利润的账面数字,更要看其核心竞争力的厚度、技术创新的深度以及应对风险的韧性。真正的强,不在一时一刻的爆发,而在于关键时刻的“顶得住”和风口来临的“跑得快”。

以技术立身、以研发筑基,已成为一批领先上市公司发展的核心逻辑。在传统产业中实现技术突破,在新兴产业中构筑“护城河”,正是这些企业不断做强的内核所在。创新能力不是写在报告中的口号,而是印在市场份额中的数据,是体现在专利授权、产品迭代和技术溢价中的硬实力。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做强上市公司,必须引导更多资本流向创新链、产业链,构建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从科技突破到市场落地的全流程生态体系。唯有如此,中国企业才能在全球价值链上爬坡过坎、走得更远。

“优”的核心,是结构优化和产业聚焦,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我们观察到,不少珠海企业正在告别“摊大饼”式扩张,聚焦主业、强化优势,提升在产业链上的不可替代性。

做优上市公司,要敢于“减法思维”——摒弃低效冗余,专注核心能力;也要善于“乘法效应”——通过产业协同、技术融合,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进化升级。从一家企业的优,到一个产业集群的优,再到一座城市、一个区域的优,靠的就是上市公司带动下的产业链竞争力。

政策支持是“助推器”,市场机制是“发动机”。政府要发挥好“有形之手”的引导作用,营造公平透明、法治健全的市场环境,让真正具备长远眼光与深耕能力的企业脱颖而出,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链主”。

“精”不是小而美,而是专而强、专而精。做精上市公司,既要深耕产品、打磨工艺,更要眼观全球、布局未来。面向国际市场,是现代企业的必由之路,也是“精”的最好试金石。

当前,全球产业格局正在重构,挑战与机遇并存。珠海多家企业正通过“自主品牌出海”“高端制造出圈”,在国际竞争中书写“中国方案”。这说明,只要扎根本土、放眼全球,中国上市公司完全有能力成为世界级企业。

“精”还意味着精细化管理、精确化战略。从供应链数字化到产品服务一体化,从客户运营到品牌溢价,精益求精的背后,是对企业运营全链条的系统性重塑。这种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的跃升,正是企业从“做大”迈向“做强”的临门一脚。

上市公司是经济质量的镜像。上市公司越强,地方产业越稳;上市公司整体质量越高,经济越具竞争力。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呼唤更多“强优精”的上市公司。期待更多企业既能仰望星空、冲刺前沿,也能脚踏实地、夯实基础;既有市场担当,也有社会责任。以上市公司为引擎,让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双向奔赴”,高质量发展就有了最坚固的基石、最强劲的动能。

文字:孙维国 编辑:刘辉 责任编辑:董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