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齐参与,低碳新时尚!珠海将开展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系列活动

记者5月20日从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我市将于5月22日-28日组织开展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系列活动,活动主题为“分类齐参与 低碳新时尚”。活动旨在进一步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引导,营造垃圾分类浓厚氛围,展现珠海靓丽城市形象。

垃圾分类投放亭。 资料图,吴长赋 通讯员城宣 摄

活动将从推进源头减量、突出回收利用、加强小区宣传、深化校园教育、加大设施开放五方面来开展。

推进源头减量方面,各部门结合工作职责,在产品生产、实体销售、快递、外卖和资源回收等企业开展一次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塑”宣贯活动。全市各类公共机构(含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业办公场所、学校、医疗机构等)开展一次“绿色办公”,减少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倡导无纸化办公等宣传活动。以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为契机,在全市旅游、住宿(含各类酒店、宾馆、民宿)等行业开展一次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牙刷、梳子等“六小件”用品宣传活动。加大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宣传,引导居民积极开展“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光盘行动”“限塑”等源头减量行为,倡导居民使用可再利用的产品,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突出回收利用方面,宣传以可回收物为重点的垃圾分类方法,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衔接与融合,发动行业协会力量,举办垃圾分类和回收主题宣传活动,提升居民资源回收利用意识,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以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为契机,大力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回收利用,重点指导赛事场馆、接待酒店、关联社区等开展源头减量和垃圾分类行动,引导群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在学校、社区、广场、商场等区域开设垃圾分类绿色市集,以源头减量、可回收物回收、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通过设置科普展区、互动游戏、闲置物品交换、变废为宝创意展示、有奖兑换等活动,宣传绿色低碳理念,提升互动体验,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周”宣传活动走进社区。 资料图,吴长赋 通讯员城宣 摄

加强小区宣传方面,加强“一对一、面对面”宣传,持续做好入户宣传,推动垃圾分类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商超等基层单位,让居民听得懂、能认同、记得住。招募垃圾分类志愿者,加大对社区、小区垃圾分类的宣传引导,发动志愿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依托现有垃圾分类设施、居民小区示范点等,打造一批志愿服务培训、实践阵地。深化社区志愿服务行动,拓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规模,支持动员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公共机构干部职工志愿者等参与垃圾分类,培育志愿服务稳定力量。

深化校园教育方面,联动全市各类学校开展垃圾分类校园行活动,将垃圾分类教育从幼儿园、小学教育不断向中学和大中专院校延伸,创新教育实践载体,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解、分类知识比赛、绘画比赛、回收利用作品设计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开学季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宣传活动,培育师生垃圾分类意识,形成“小手拉大手”的辐射效应。依托各级少先队、学校团组织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中小学生从小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带动家庭、社区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小手拉大手,共绘绿色珠海新画卷”,珠海开展垃圾分类“分类小小宣讲师”志愿服务队培训。 资料图,吴长赋 通讯员城宣 摄

加大设施开放方面,组织开展垃圾分类体验日、开放日等活动,向居民开放分类宣教基地、分类驿站、中转分拣场站、末端处置等垃圾分类设施,让居民参观体验分类流程,增强居民的认可、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邀请媒体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共机构工作人员、青年学生、志愿者、市民群众、研学团队等,参观宣传教育基地、可回收物网点、中转站、分拣中心,观摩生活垃圾分类终端处理设施、示范小区(社区)等。

文字:康振华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帅云
微信
朋友圈
分类齐参与,低碳新时尚!珠海将开展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系列活动
观海融媒 2025-05-20 18:53

记者5月20日从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我市将于5月22日-28日组织开展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系列活动,活动主题为“分类齐参与 低碳新时尚”。活动旨在进一步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引导,营造垃圾分类浓厚氛围,展现珠海靓丽城市形象。

垃圾分类投放亭。 资料图,吴长赋 通讯员城宣 摄

活动将从推进源头减量、突出回收利用、加强小区宣传、深化校园教育、加大设施开放五方面来开展。

推进源头减量方面,各部门结合工作职责,在产品生产、实体销售、快递、外卖和资源回收等企业开展一次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塑”宣贯活动。全市各类公共机构(含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业办公场所、学校、医疗机构等)开展一次“绿色办公”,减少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倡导无纸化办公等宣传活动。以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为契机,在全市旅游、住宿(含各类酒店、宾馆、民宿)等行业开展一次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牙刷、梳子等“六小件”用品宣传活动。加大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宣传,引导居民积极开展“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光盘行动”“限塑”等源头减量行为,倡导居民使用可再利用的产品,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突出回收利用方面,宣传以可回收物为重点的垃圾分类方法,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衔接与融合,发动行业协会力量,举办垃圾分类和回收主题宣传活动,提升居民资源回收利用意识,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以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为契机,大力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回收利用,重点指导赛事场馆、接待酒店、关联社区等开展源头减量和垃圾分类行动,引导群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在学校、社区、广场、商场等区域开设垃圾分类绿色市集,以源头减量、可回收物回收、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通过设置科普展区、互动游戏、闲置物品交换、变废为宝创意展示、有奖兑换等活动,宣传绿色低碳理念,提升互动体验,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周”宣传活动走进社区。 资料图,吴长赋 通讯员城宣 摄

加强小区宣传方面,加强“一对一、面对面”宣传,持续做好入户宣传,推动垃圾分类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商超等基层单位,让居民听得懂、能认同、记得住。招募垃圾分类志愿者,加大对社区、小区垃圾分类的宣传引导,发动志愿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依托现有垃圾分类设施、居民小区示范点等,打造一批志愿服务培训、实践阵地。深化社区志愿服务行动,拓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规模,支持动员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公共机构干部职工志愿者等参与垃圾分类,培育志愿服务稳定力量。

深化校园教育方面,联动全市各类学校开展垃圾分类校园行活动,将垃圾分类教育从幼儿园、小学教育不断向中学和大中专院校延伸,创新教育实践载体,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解、分类知识比赛、绘画比赛、回收利用作品设计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开学季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宣传活动,培育师生垃圾分类意识,形成“小手拉大手”的辐射效应。依托各级少先队、学校团组织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中小学生从小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带动家庭、社区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小手拉大手,共绘绿色珠海新画卷”,珠海开展垃圾分类“分类小小宣讲师”志愿服务队培训。 资料图,吴长赋 通讯员城宣 摄

加大设施开放方面,组织开展垃圾分类体验日、开放日等活动,向居民开放分类宣教基地、分类驿站、中转分拣场站、末端处置等垃圾分类设施,让居民参观体验分类流程,增强居民的认可、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邀请媒体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共机构工作人员、青年学生、志愿者、市民群众、研学团队等,参观宣传教育基地、可回收物网点、中转站、分拣中心,观摩生活垃圾分类终端处理设施、示范小区(社区)等。

文字:康振华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