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梦绿茵|绿茵之上:金湾区如何打造足球发展生态链?

5月下旬,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足球比赛七人制女子组赛事进入最后的倒计时。6月,该赛事将在珠海市金湾区的索卡足球训练基地举行。

近年来,金湾区正以多维度的发展体系,构建政企联动、体教互促的足球生态链,为珠海足球事业注入新动能。这片热土上,绿茵场上的活力与城市发展的脉动同频共振,一幅以足球为纽带的产城融合画卷正徐徐展开。

2025年金湾区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比赛现场。

筑基:

以硬件设施织密“绿茵版图”

一片常住人口46万人的区域,能有多少足球场?金湾区的答案是:95个球场,面积超38万平方米。近年来,金湾区持续推动社区公园足球场地设施升级改造,为足球运动的发展打下牢固基础。这38万平方米的球场,星罗棋布地散落在全区,涵盖11人制、7人制、5人制等不同规格的场地。全区每万人足球场地超0.9块,达到广东省“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目标。

2025年金湾区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比赛现场。

硬件设施的“扩容”不止于此。走进金湾区平沙镇的索卡足球训练基地,16片国际足联标准足球场如绿毯铺展。这座对标国际的体育训练基地,目前已累计服务超50支国家队及职业俱乐部。它不仅是乌兹别克斯坦、叙利亚等国家队的集训地,更将成为6月举行的全运会群众组七人制女子足球赛的主战场。

育苗:

校园足球的“金湾样本”

5月19日下午,在金湾区第一小学的绿茵场上,校足球队学生正进行日常课后训练。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该校通过“课程+赛事+训练”立体化培养模式,在今年珠海市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中包揽了小学组半数以上的冠军。

金湾一小的学生在操场上进行足球训练。

“足球不仅是运动,更是育人的载体。”该校副校长张筱说。金湾一小的足球育人成果是金湾区诸多足球特色学校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1所学校入选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构建起“班级-校级-区级”三级联赛体系,全年举办及参与各级足球赛事超1800场。

金湾一小的学生在操场上进行足球训练。

青训体系的专业化建设也在同步推进。金湾区通过常态化实施裁判员、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分类专项培训,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达1750人,90人持有足球社会指导员证书。不仅如此,金湾区还启动足球项目工作室建设,推动足球特色课程与体育大课间深度融合,成为校园足球改革试点的“新样板”。

磁场:

赛事赋能“足球+”经济

5月7日至16日,2025中国足球青少年精英联赛(U21组)预赛第一阶段G组的比赛在金湾举行,上海申花、长春亚泰、青岛海牛等8支职业俱乐部的U21梯队同场竞技。与此同时,2025年金湾区中小学生足球联赛也于5月14日开幕。

2025年金湾区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比赛现场。

从国际A级赛事东亚足联E-1女子足球联赛,到群众参与的“区长杯”“足协杯”,金湾区以赛事为媒,激活“足球+”经济。2023年以来,金湾区累计承办各类赛事超1000场,吸引运动员、教练8000余人次,带动直接赛事消费7000余万元,辐射餐饮、文旅等关联产业。

群众足球生态同样蓬勃。连续举办十九届的“区长杯”足球赛、常态化开展的镇街联赛,让足球成为全民健身的“标配”。此外,金湾区还通过港珠澳足球友谊赛等品牌活动,吸引香港、澳门、江门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足球队来到珠海“以球会友”,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

足球不仅是竞技运动,更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从绿茵场到城市发展的坐标系,金湾区的足球生态链正显现出更立体的价值维度。随着足球与文旅、教育、会展等产业的深度耦合,这项运动的意义或将突破绿茵场的边界,成为城市发展的隐性引擎。

文字:陈子怡 图片:张洲 编辑:何进 责任编辑:董帅奇
微信
朋友圈
“珠”梦绿茵|绿茵之上:金湾区如何打造足球发展生态链?
2025-05-21 01:33

5月下旬,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足球比赛七人制女子组赛事进入最后的倒计时。6月,该赛事将在珠海市金湾区的索卡足球训练基地举行。

近年来,金湾区正以多维度的发展体系,构建政企联动、体教互促的足球生态链,为珠海足球事业注入新动能。这片热土上,绿茵场上的活力与城市发展的脉动同频共振,一幅以足球为纽带的产城融合画卷正徐徐展开。

2025年金湾区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比赛现场。

筑基:

以硬件设施织密“绿茵版图”

一片常住人口46万人的区域,能有多少足球场?金湾区的答案是:95个球场,面积超38万平方米。近年来,金湾区持续推动社区公园足球场地设施升级改造,为足球运动的发展打下牢固基础。这38万平方米的球场,星罗棋布地散落在全区,涵盖11人制、7人制、5人制等不同规格的场地。全区每万人足球场地超0.9块,达到广东省“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目标。

2025年金湾区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比赛现场。

硬件设施的“扩容”不止于此。走进金湾区平沙镇的索卡足球训练基地,16片国际足联标准足球场如绿毯铺展。这座对标国际的体育训练基地,目前已累计服务超50支国家队及职业俱乐部。它不仅是乌兹别克斯坦、叙利亚等国家队的集训地,更将成为6月举行的全运会群众组七人制女子足球赛的主战场。

育苗:

校园足球的“金湾样本”

5月19日下午,在金湾区第一小学的绿茵场上,校足球队学生正进行日常课后训练。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该校通过“课程+赛事+训练”立体化培养模式,在今年珠海市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中包揽了小学组半数以上的冠军。

金湾一小的学生在操场上进行足球训练。

“足球不仅是运动,更是育人的载体。”该校副校长张筱说。金湾一小的足球育人成果是金湾区诸多足球特色学校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1所学校入选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构建起“班级-校级-区级”三级联赛体系,全年举办及参与各级足球赛事超1800场。

金湾一小的学生在操场上进行足球训练。

青训体系的专业化建设也在同步推进。金湾区通过常态化实施裁判员、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分类专项培训,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达1750人,90人持有足球社会指导员证书。不仅如此,金湾区还启动足球项目工作室建设,推动足球特色课程与体育大课间深度融合,成为校园足球改革试点的“新样板”。

磁场:

赛事赋能“足球+”经济

5月7日至16日,2025中国足球青少年精英联赛(U21组)预赛第一阶段G组的比赛在金湾举行,上海申花、长春亚泰、青岛海牛等8支职业俱乐部的U21梯队同场竞技。与此同时,2025年金湾区中小学生足球联赛也于5月14日开幕。

2025年金湾区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比赛现场。

从国际A级赛事东亚足联E-1女子足球联赛,到群众参与的“区长杯”“足协杯”,金湾区以赛事为媒,激活“足球+”经济。2023年以来,金湾区累计承办各类赛事超1000场,吸引运动员、教练8000余人次,带动直接赛事消费7000余万元,辐射餐饮、文旅等关联产业。

群众足球生态同样蓬勃。连续举办十九届的“区长杯”足球赛、常态化开展的镇街联赛,让足球成为全民健身的“标配”。此外,金湾区还通过港珠澳足球友谊赛等品牌活动,吸引香港、澳门、江门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足球队来到珠海“以球会友”,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

足球不仅是竞技运动,更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从绿茵场到城市发展的坐标系,金湾区的足球生态链正显现出更立体的价值维度。随着足球与文旅、教育、会展等产业的深度耦合,这项运动的意义或将突破绿茵场的边界,成为城市发展的隐性引擎。

文字:陈子怡 图片:张洲 编辑:何进 责任编辑:董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