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所谓“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此时,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变多、空气湿度增大,人体受湿邪侵扰,易出现困倦乏力、食欲减退、长湿疹疮疖等症状。想要安度小满,清热利湿、健运脾胃是核心的调养策略。
日常穴位按摩是提升身体抵抗力、缓解湿热不适的好方法。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传统疗法科主任刘媛媛推荐两个适合小满时节的保健穴位。位于前臂的曲池穴(手阳明大肠经合穴,曲肘,肘横纹外端凹陷处)有清热利湿、调节肺热的功效,每天按摩2—3次,每次按摩3—5分钟,有助于缓解咳嗽痰多的症状。此外,小腿内侧的阴陵泉穴(足太阴脾经合穴,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一天按摩2—3次,每次按揉3—5分钟,也能健脾利湿,增强体质。
饮食调养方面,由于天气越来越热,人们易产生口苦口干、舌苔黄腻、小便黄赤等症状,此时应注重食用清热利湿的食物,如冬瓜、薏仁、扁豆、赤小豆等,并适当搭配淮山、莲子、茯苓等健脾食品。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有助于清热解毒,但脾胃虚寒者应慎食,避免引发腹痛、泄泻等不适。
“这个时候不能贪凉,很容易出现关节的疼痛。”刘媛媛提醒,在小满时期,人们若长期处于寒凉的空调环境中容易损伤人体阳气。因此,开空调也有所讲究。首先,室内温度不宜低于27℃。其次,不要让空调风口对着头部及背部直吹。最后,开空调的房间不宜长期关闭,应适时开窗通风。
与此同时,适当运动可助调节体温、排汗祛湿,但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大汗淋漓、耗伤正气,导致体虚乏力。此外,小满湿热重,出汗多,皮肤易滋生细菌,需勤换衣物,保持清洁干爽,预防湿疹等皮肤问题。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所谓“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此时,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变多、空气湿度增大,人体受湿邪侵扰,易出现困倦乏力、食欲减退、长湿疹疮疖等症状。想要安度小满,清热利湿、健运脾胃是核心的调养策略。
日常穴位按摩是提升身体抵抗力、缓解湿热不适的好方法。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传统疗法科主任刘媛媛推荐两个适合小满时节的保健穴位。位于前臂的曲池穴(手阳明大肠经合穴,曲肘,肘横纹外端凹陷处)有清热利湿、调节肺热的功效,每天按摩2—3次,每次按摩3—5分钟,有助于缓解咳嗽痰多的症状。此外,小腿内侧的阴陵泉穴(足太阴脾经合穴,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一天按摩2—3次,每次按揉3—5分钟,也能健脾利湿,增强体质。
饮食调养方面,由于天气越来越热,人们易产生口苦口干、舌苔黄腻、小便黄赤等症状,此时应注重食用清热利湿的食物,如冬瓜、薏仁、扁豆、赤小豆等,并适当搭配淮山、莲子、茯苓等健脾食品。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有助于清热解毒,但脾胃虚寒者应慎食,避免引发腹痛、泄泻等不适。
“这个时候不能贪凉,很容易出现关节的疼痛。”刘媛媛提醒,在小满时期,人们若长期处于寒凉的空调环境中容易损伤人体阳气。因此,开空调也有所讲究。首先,室内温度不宜低于27℃。其次,不要让空调风口对着头部及背部直吹。最后,开空调的房间不宜长期关闭,应适时开窗通风。
与此同时,适当运动可助调节体温、排汗祛湿,但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大汗淋漓、耗伤正气,导致体虚乏力。此外,小满湿热重,出汗多,皮肤易滋生细菌,需勤换衣物,保持清洁干爽,预防湿疹等皮肤问题。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