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镇创新推进营养健康社区建设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民生实践

在全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的今天,如何让居民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南水镇以“体重管理年”为契机,在南水社区、金洲社区、飞沙村试点推进营养健康社区建设,通过科学食养指导、健康意识提升和精准签约服务“三管齐下”,让健康理念真正融入寻常百姓家。

健康讲座进社区

个性化膳食指导:让健康饮食“看得见摸得着”

“以前总觉得吃药就能控血糖,现在才知道吃饭比吃药还关键!”76岁的黄阿姨在社区聘请的营养专家指导下,对糖尿病有了新的认识。她平时爱甜食和饮料,血糖长期超标。在社区营养专家的指导下,她的食谱调整为早餐豆浆鸡蛋、午餐番茄豆腐汤配杂粮饭,一个月后血糖明显下降,“连头晕都少了”。

这样的转变源于南水镇推出的“靶向食养”服务:针对慢性病患者和“一老一小”等特殊人群,营养专家为其精准制定个性化食谱,连“炒菜放几克油”都明确标注;长者食堂菜品标注营养成分,从做饭的到吃饭都接受控油盐培训;针对本地人老火靓汤偏好,专家用数据破除“汤比肉营养”误区,倡导“吃肉喝汤两不误”。

营养专家根据居民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详细的膳食计划,包括食物种类、摄入量、烹饪方法等,并定期跟踪随访,目前,试点社区超300名居民接受膳食指导,像黄阿姨这样的典型案例已涌现37例。

义诊进社区

健康意识唤醒:从“治病”到“防病”的观念革命

“原来炒青菜涮一遍水能减盐30%!”在南水社区的“三减三健”讲座上,居民们围着健康讲师学习实用技巧。调查显示,当地居民普遍存在“高碳水低蛋白”“重油爆炒”等饮食误区,部分家长仍认为“孩子胖点更健康”。

为此,南水镇打出组合拳:专家团队下沉——由镇卫生院专科医生、健康讲师等组成“营养教育团”,用“土话”讲解隐形盐糖危害;场景化教学——现场教居民辨识高纤维蔬菜,用APP测试每天进食营养是否均衡,让健康知识“活起来”。

由营养专家、村(社区)卫生站点医生、健康讲师等组成专业的营养教育团队不定期到村、社区开展健康讲座,通过讲授“脑卒中防治”“三减三健”“如何维持健康体重”等健康主题,带动社区做好健康体重管理,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目前试点社区营养知识知晓率提升20%以上,超出预期目标。

理疗进社区

家医签约升级:从“单打独斗”到“七师共管”

企业员工小李通过公司团体签约家庭医生后,收到了量身定制的“久坐族营养方案”他表示,“营养专家+康复师联合开的食谱和运动计划,比网上查的靠谱多了!”

南水镇创新“团体签约”模式破解家医覆盖率难题,以企业、学校等团体为突破口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已组建了10个家医团队,每个团队都囊括全科医生、第五人民医院专科医生、护士、公共卫生医师、药师、康复师等多学科医护人员,形成“七师共管”的合力,团队签约可集中为企业员工提供职业病预防、体重管理指导,针对性解决肥胖、三高等问题,并对普通居民提出日常可行的建议,如调整日常饮食结构等。

截至目前,通过企业、学校等团体签约人数达2035人。显著提升营养健康服务效率和覆盖面,精准对接群体需求。

在社区指导居民用药

从糖尿病患者的定制食谱到长者食堂食堂的减盐行动,南水镇正将营养健康的“大课题”转化为百姓餐桌的“小日子”。下一步,该镇将建立长效机制,把试点经验推广至全镇8个社区,让科学食养惠及更多家庭,谱写“健康中国”最生动的基层实践。

文字:詹燕超 图片:詹燕超 编辑:曾翠琼 责任编辑:杨文俊
微信
朋友圈
南水镇创新推进营养健康社区建设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民生实践
金湾区融媒体中心 2025-05-23 21:50

在全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的今天,如何让居民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南水镇以“体重管理年”为契机,在南水社区、金洲社区、飞沙村试点推进营养健康社区建设,通过科学食养指导、健康意识提升和精准签约服务“三管齐下”,让健康理念真正融入寻常百姓家。

健康讲座进社区

个性化膳食指导:让健康饮食“看得见摸得着”

“以前总觉得吃药就能控血糖,现在才知道吃饭比吃药还关键!”76岁的黄阿姨在社区聘请的营养专家指导下,对糖尿病有了新的认识。她平时爱甜食和饮料,血糖长期超标。在社区营养专家的指导下,她的食谱调整为早餐豆浆鸡蛋、午餐番茄豆腐汤配杂粮饭,一个月后血糖明显下降,“连头晕都少了”。

这样的转变源于南水镇推出的“靶向食养”服务:针对慢性病患者和“一老一小”等特殊人群,营养专家为其精准制定个性化食谱,连“炒菜放几克油”都明确标注;长者食堂菜品标注营养成分,从做饭的到吃饭都接受控油盐培训;针对本地人老火靓汤偏好,专家用数据破除“汤比肉营养”误区,倡导“吃肉喝汤两不误”。

营养专家根据居民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详细的膳食计划,包括食物种类、摄入量、烹饪方法等,并定期跟踪随访,目前,试点社区超300名居民接受膳食指导,像黄阿姨这样的典型案例已涌现37例。

义诊进社区

健康意识唤醒:从“治病”到“防病”的观念革命

“原来炒青菜涮一遍水能减盐30%!”在南水社区的“三减三健”讲座上,居民们围着健康讲师学习实用技巧。调查显示,当地居民普遍存在“高碳水低蛋白”“重油爆炒”等饮食误区,部分家长仍认为“孩子胖点更健康”。

为此,南水镇打出组合拳:专家团队下沉——由镇卫生院专科医生、健康讲师等组成“营养教育团”,用“土话”讲解隐形盐糖危害;场景化教学——现场教居民辨识高纤维蔬菜,用APP测试每天进食营养是否均衡,让健康知识“活起来”。

由营养专家、村(社区)卫生站点医生、健康讲师等组成专业的营养教育团队不定期到村、社区开展健康讲座,通过讲授“脑卒中防治”“三减三健”“如何维持健康体重”等健康主题,带动社区做好健康体重管理,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目前试点社区营养知识知晓率提升20%以上,超出预期目标。

理疗进社区

家医签约升级:从“单打独斗”到“七师共管”

企业员工小李通过公司团体签约家庭医生后,收到了量身定制的“久坐族营养方案”他表示,“营养专家+康复师联合开的食谱和运动计划,比网上查的靠谱多了!”

南水镇创新“团体签约”模式破解家医覆盖率难题,以企业、学校等团体为突破口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已组建了10个家医团队,每个团队都囊括全科医生、第五人民医院专科医生、护士、公共卫生医师、药师、康复师等多学科医护人员,形成“七师共管”的合力,团队签约可集中为企业员工提供职业病预防、体重管理指导,针对性解决肥胖、三高等问题,并对普通居民提出日常可行的建议,如调整日常饮食结构等。

截至目前,通过企业、学校等团体签约人数达2035人。显著提升营养健康服务效率和覆盖面,精准对接群体需求。

在社区指导居民用药

从糖尿病患者的定制食谱到长者食堂食堂的减盐行动,南水镇正将营养健康的“大课题”转化为百姓餐桌的“小日子”。下一步,该镇将建立长效机制,把试点经验推广至全镇8个社区,让科学食养惠及更多家庭,谱写“健康中国”最生动的基层实践。

文字:詹燕超 图片:詹燕超 编辑:曾翠琼 责任编辑:杨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