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种5年仅能收获三十余斤原料,斗门这款食材承载乡土记忆

夏天少不了一个热字当头,

每逢此时,

你会不会想起儿时那一把蒲扇,

以及家人煲的葵胆靓汤……

今天,记者带你探访

珠海唯一成规模的蒲葵林,

了解隐藏其中的风物。

珠海唯一成规模的蒲葵林

斗门区沙栏村的盛积农业种植基地隐藏着珠海唯一成规模的蒲葵林。这片占地40余亩的绿洲里,高大挺拔的蒲葵如列队的士兵般整齐矗立,粗壮的树干仿佛被深深钉入大地,巨大的葵叶尤为引人瞩目。

农场主冯华杰介绍,蒲葵又称扇叶葵,别名葵树、蒲树等。为棕榈科蒲葵属的多年生常绿乔木,原产于我国南部,尤以广东新会种植最为广泛。

农场主冯华杰

它偏爱温暖、湿润且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绿化树种。

蒲葵四季常青,树冠呈伞形,叶片排列整齐,以叶柄为中心呈射线状排列,裂痕较浅。这样的排列方式既能保证所有叶片受到均等阳光照射,又能保证空气充分流通,使光合作用率达到最高。

蒲葵全身都是宝!”冯华杰指出,其叶片间天然形成的浅显裂痕,便于工匠编织出圆润扇形结构;加之质地轻盈且成本低廉,成品被民间统称为“蒲扇”“葵扇”或“蒲葵扇”。

在空调尚未普及的年代,蒲扇曾是家家户户的夏日必需品,全国年销量可达数亿把。尽管单价仅几元钱,但大家对其格外珍视。而老人们轻摇蒲扇的画面,至今也让很多人印象深刻。

蒲葵除制作蒲扇外,还可加工为蓑衣、葵席、船篷及屋顶遮盖物,其叶片加工的高级工艺品涵盖花篮、画扇、织扇等类型,在园林中,它还能作为绿化树种。

冯华杰表示,几十年前斗门及周边地区曾因市场需求旺盛而广泛种植蒲葵。如今,随着时代变迁,其种植规模已大幅缩减。这种植物更多地以观赏绿植的身份出现在城市绿化带和景观设计中。

采访中,

冯华杰透露与蒲葵的深厚缘分,

始于一碗葵胆汤

一位种植者的蒲葵情缘

今年55岁的冯华杰是斗门人,曾在一家企业从事种植工作,积累了20多年的绿化经验。

2010年,他在一次偶然的聚餐中品尝到一道葵胆汤,鲜甜的味道令他念念不忘,由此开启了他对蒲葵的探索之路。

几番了解,冯华杰得知江门新会是蒲葵种植的集中地。至此,种植的念头在他心中悄然萌芽。经过多年的筹备与考察,2018年,他承包下白蕉镇沙栏村40亩农场,并从江门新会引进2000株蒲葵苗木

谈及为何选择这片农场,冯华杰眼中满是笃定。沙栏村毗邻黄杨河,这里水源充沛,水质上乘,土地松软且肥沃,为蒲葵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为蒲葵量身定制的 “家园”

盛积农业种植基地靠近黄杨河

他特别介绍,蒲葵茎干中心的“葵胆”具有独特营养价值,作为植株的“营养中枢”,茎干不仅负责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养分输送到叶片,还具有储存功能以应对环境变化,这使得茎芯部位积累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然而,获取葵胆并非易事。必须精选树龄,后经专业伐木、分层解剖、切割,再通过手工筛选工序,最终仅能留下 6、7 斤的胆芯

通常来说,单株3米高的5年期蒲葵,经过专业采收仅能获取4-6块完整可食用的葵胆

冯华杰进一步解释,葵胆存在明确的最佳食用周期:树龄4-7年间,其组织纤维细腻柔嫩,呈现出黄金食用期特有的鲜甜口感;而达到8年树龄后,木质素沉积加速,导致质地逐渐硬化,食用品质呈阶梯式递减趋势。

值得一说的是,葵胆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矿物质元素,具有一定的调节肠道菌群、抗氧化等保健功效。

葵胆汤除孕妇不宜食用外,一般人群无严格禁忌。为保留原味,冯华杰推荐搭配猪骨、鸡爪、姜片、无花果等食材以丰富汤品层次。

近年来,随着葵胆的营养价值获得市场认可,冯华杰农场的业务实现显著增长。目前月均订单量稳定在2000单以上,并通过专业冷链物流体系实现高效配送。其品质获得行业肯定,并与松涛山庄等斗门餐馆建立长期供货合作。

冯华杰坦言,老一辈对蒲葵有着特殊的情感,它不只是一把能扇风遮阳的蒲扇,也不仅是能做菜吃的食材,更是他们心中那份乡土记忆

记忆中的蒲扇摇动着夏日的清凉,

鲜甜的葵胆汤承载着时光的醇香。

这不仅是的自然馈赠,

更是一代代人的乡土记忆。

编辑:冯春雨 谢石 责任编辑:谢石
微信
朋友圈
辛苦种5年仅能收获三十余斤原料,斗门这款食材承载乡土记忆
斗门融媒 2025-05-26 15:11

夏天少不了一个热字当头,

每逢此时,

你会不会想起儿时那一把蒲扇,

以及家人煲的葵胆靓汤……

今天,记者带你探访

珠海唯一成规模的蒲葵林,

了解隐藏其中的风物。

珠海唯一成规模的蒲葵林

斗门区沙栏村的盛积农业种植基地隐藏着珠海唯一成规模的蒲葵林。这片占地40余亩的绿洲里,高大挺拔的蒲葵如列队的士兵般整齐矗立,粗壮的树干仿佛被深深钉入大地,巨大的葵叶尤为引人瞩目。

农场主冯华杰介绍,蒲葵又称扇叶葵,别名葵树、蒲树等。为棕榈科蒲葵属的多年生常绿乔木,原产于我国南部,尤以广东新会种植最为广泛。

农场主冯华杰

它偏爱温暖、湿润且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绿化树种。

蒲葵四季常青,树冠呈伞形,叶片排列整齐,以叶柄为中心呈射线状排列,裂痕较浅。这样的排列方式既能保证所有叶片受到均等阳光照射,又能保证空气充分流通,使光合作用率达到最高。

蒲葵全身都是宝!”冯华杰指出,其叶片间天然形成的浅显裂痕,便于工匠编织出圆润扇形结构;加之质地轻盈且成本低廉,成品被民间统称为“蒲扇”“葵扇”或“蒲葵扇”。

在空调尚未普及的年代,蒲扇曾是家家户户的夏日必需品,全国年销量可达数亿把。尽管单价仅几元钱,但大家对其格外珍视。而老人们轻摇蒲扇的画面,至今也让很多人印象深刻。

蒲葵除制作蒲扇外,还可加工为蓑衣、葵席、船篷及屋顶遮盖物,其叶片加工的高级工艺品涵盖花篮、画扇、织扇等类型,在园林中,它还能作为绿化树种。

冯华杰表示,几十年前斗门及周边地区曾因市场需求旺盛而广泛种植蒲葵。如今,随着时代变迁,其种植规模已大幅缩减。这种植物更多地以观赏绿植的身份出现在城市绿化带和景观设计中。

采访中,

冯华杰透露与蒲葵的深厚缘分,

始于一碗葵胆汤

一位种植者的蒲葵情缘

今年55岁的冯华杰是斗门人,曾在一家企业从事种植工作,积累了20多年的绿化经验。

2010年,他在一次偶然的聚餐中品尝到一道葵胆汤,鲜甜的味道令他念念不忘,由此开启了他对蒲葵的探索之路。

几番了解,冯华杰得知江门新会是蒲葵种植的集中地。至此,种植的念头在他心中悄然萌芽。经过多年的筹备与考察,2018年,他承包下白蕉镇沙栏村40亩农场,并从江门新会引进2000株蒲葵苗木

谈及为何选择这片农场,冯华杰眼中满是笃定。沙栏村毗邻黄杨河,这里水源充沛,水质上乘,土地松软且肥沃,为蒲葵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为蒲葵量身定制的 “家园”

盛积农业种植基地靠近黄杨河

他特别介绍,蒲葵茎干中心的“葵胆”具有独特营养价值,作为植株的“营养中枢”,茎干不仅负责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养分输送到叶片,还具有储存功能以应对环境变化,这使得茎芯部位积累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然而,获取葵胆并非易事。必须精选树龄,后经专业伐木、分层解剖、切割,再通过手工筛选工序,最终仅能留下 6、7 斤的胆芯

通常来说,单株3米高的5年期蒲葵,经过专业采收仅能获取4-6块完整可食用的葵胆

冯华杰进一步解释,葵胆存在明确的最佳食用周期:树龄4-7年间,其组织纤维细腻柔嫩,呈现出黄金食用期特有的鲜甜口感;而达到8年树龄后,木质素沉积加速,导致质地逐渐硬化,食用品质呈阶梯式递减趋势。

值得一说的是,葵胆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矿物质元素,具有一定的调节肠道菌群、抗氧化等保健功效。

葵胆汤除孕妇不宜食用外,一般人群无严格禁忌。为保留原味,冯华杰推荐搭配猪骨、鸡爪、姜片、无花果等食材以丰富汤品层次。

近年来,随着葵胆的营养价值获得市场认可,冯华杰农场的业务实现显著增长。目前月均订单量稳定在2000单以上,并通过专业冷链物流体系实现高效配送。其品质获得行业肯定,并与松涛山庄等斗门餐馆建立长期供货合作。

冯华杰坦言,老一辈对蒲葵有着特殊的情感,它不只是一把能扇风遮阳的蒲扇,也不仅是能做菜吃的食材,更是他们心中那份乡土记忆

记忆中的蒲扇摇动着夏日的清凉,

鲜甜的葵胆汤承载着时光的醇香。

这不仅是的自然馈赠,

更是一代代人的乡土记忆。

编辑:冯春雨 谢石 责任编辑:谢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