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人员如何远离大麻风险?毒品没有“安全区”!

日前,泰国卫生部部长颂萨签署了一则该部门关于管制草药(大麻)的公告,称鉴于当前情况,尚无法律专门对大麻进行管制,因此认为需要制定管制措施以防止大麻尤其大麻花序被用于非预期目的用途。这意味着,泰国收紧大麻合法化政策。

1

随着部分国家大麻合法化政策的推行,不少出境游客或留学生可能因好奇或误解而误触大麻。然而,中国法律明令禁止任何形式的大麻吸食、持有或携带,即使境外合法,回国仍可能面临严厉处罚!

本文汇总全球大麻合法化国家清单(具体以当地法律为准),并详解大麻危害及中国法律红线,提醒大家务必远离毒品,守护自身安全。

一、这些国家大麻合法化,但风险极高!

目前全球有少数国家或地区允许大麻的医疗或娱乐用途,但政策差异较大,需特别注意:

1. 美洲:

- 加拿大:全球第二个全面合法化国家(2018年)。

- 美国:24个州允许娱乐大麻(如科罗拉多州、华盛顿州),联邦法律仍禁止。

- 乌拉圭:首个大麻种植与交易全面合法化的国家。

- 墨西哥:2021年最高法院裁定娱乐大麻合法。

2. 欧洲:

- 荷兰:允许少量贩卖和吸食(≤5克)。

- 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允许医疗用途或部分非刑事化。

3. 亚洲:

- 泰国:2022年短暂合法化娱乐大麻,但2024年因滥用问题宣布重新禁止。

4. 其他地区:

- 澳大利亚(堪培拉)、南非等部分地区合法。

⚠️ 注意:合法化国家仍可能限制购买量、使用场所或人群(如仅限成年人),且政策可能随时调整(如泰国反转)。

二、大麻危害触目惊心!绝非“无害软毒品”

国际研究和大麻合法化国家的教训表明,大麻对健康和社会危害深远:

1. 生理危害

- 神经系统损伤:

- 短期:吸食过量可导致意识模糊、焦虑、抑郁,甚至产生自杀倾向或攻击行为。

- 长期:诱发精神错乱、偏执和妄想,增加精神分裂症风险(吸食者患病率比常人高2—3倍)。

- 呼吸系统损害:

- 一支大麻烟对肺功能的伤害相当于10支香烟,长期吸食易引发气管炎、咽炎、肺癌等。

- 免疫系统抑制:

- 破坏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增加病毒和细菌感染风险,吸食者口腔肿瘤发病率显著升高。

- 生殖系统影响:

- 男性精子数量减少,女性月经周期紊乱;孕妇吸食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或行为障碍。

2. 心理与社会危害

- 认知功能衰退:

- 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严重下降,思维迟钝,长期吸食可引发退行性脑病。

- 成瘾性与“入门效应”:

- 大麻是吸毒圈的“入门毒品”,吸食者尝试冰毒、海洛因的风险比常人高26倍。

- 社会功能丧失:

- 长期吸食者易出现“无动机综合征”,表现为情感淡漠、懒散,丧失学习和工作能力。

3. 典型案例警示

- 泰国教训:2022年合法化后,吸食人数飙升至1110万(占人口1/6),最终因滥用问题被迫重新禁止。

- 健康代价:一项全球研究显示,2021年大麻吸食者达2.19亿人,其中青少年滥用导致学业荒废、犯罪率上升。

三、中国法律红线:在外吸食大麻,回国后如被查验出,等同在国内吸毒

中国法律对涉大麻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具体规定如下:

1. 法律体系与核心条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 第二条:明确将大麻列为毒品范畴,禁止任何非法行为。

- 第十九条:禁止非法种植、买卖、运输大麻等毒品原植物。

- 第三十三条:对吸毒成瘾人员可责令社区戒毒或强制隔离戒毒。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大麻,无论数量多少均构成犯罪,最高可判死刑。

- 第三百五十一条:非法种植大麻500株以上即可判刑5年,3000株以上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 第三百四十八条:非法持有大麻油1千克以上、大麻叶30千克以上即构成“数量较大”,需追究刑事责任。

- 《治安管理处罚法》:

- 第七十二条:吸食大麻可处10—15日拘留,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

2. 境外涉大麻行为的法律后果

在境外吸食大麻后回国,若被检测出吸毒(如毛发检测阳性),按国内吸毒处理,面临拘留或强制戒毒。吸食大麻或食用含有大麻成分的食物、饮料会在尿液、血液、唾液和毛发等生物检材中留下长期的痕迹,可作为认定吸毒违法的证据。

所以,即便是在外吸食大麻,回国后如被查验出,等同于在国内吸毒,将受到相应法律处罚。

为避免无意购买到含有大麻成分的物品,可通过包装上大麻叶子的标志,以及是否有THC、CBD、Cannabis字样来辨认。

- 携带=走私毒品:

- 携带大麻入境,无论数量多少,均视为“走私毒品”,最高可判死刑。

- 种植与贩卖:

- 案例:云南瑞丽一男子因种植4棵大麻并贩卖,被判有期徒刑6个月。

- 山东警方破获合成大麻素案,团伙100余人被追责。

3. 执法实践与检测技术

- 追溯期长:

- 大麻代谢物在毛发中可留存数月甚至数年,回国后仍可能被追责。

- 管辖权扩展:

- 根据刑法第六条,中国对航空器内犯罪及结果发生地行为均有管辖权。

四、给出境人员的忠告:如何远离大麻风险?

1. 认清标识与产品,避免误触

- 警惕“绿叶”标志:大麻制品通常标注“THC”“CBD”等字样。

- 慎购食品与药品:部分国家的大麻糖果、饮料外观与普通产品相似,需仔细核对成分表。

2. 社交场合的自我保护

- 拒绝陌生人的馈赠:在酒吧或派对中,谨防他人提供的“特调饮料”或“香烟”。

- 远离特定场所:如荷兰的“大麻咖啡馆”或加拿大的大麻零售店。

3. 法律风险与回国准备

- 毛发检测追溯期长:代谢物可留存数月,回国前至少3个月需完全避免接触。

- 勿帮他人携带行李:以防被利用夹带大麻制品,构成走私罪。

4. 紧急情况应对

- 误食后立即处理:催吐并保留证据(如包装),必要时就医。

- 联系使领馆:若涉毒被调查,应要求领事协助,避免签署不明文件。

5. 心理与行为守则

- 破除“无害”误区:部分国家宣传大麻“医疗用途”,但中国法律明确其毒品属性。

- 提前学习目的地法律:例如,泰国虽曾允许娱乐大麻,但2024年已重新收紧政策。

毒品没有“安全区”,一次好奇可能毁掉一生!无论身在何处,请牢记中国法律的红线和毒品的危害,坚决对大麻说“不”!转发提醒身边人,共同守护无毒人生!

封面图:科普视频截图
编辑:古春婷 责任编辑:王朝辉
微信
朋友圈
出境人员如何远离大麻风险?毒品没有“安全区”!
南方+ 2025-07-02 20:18

日前,泰国卫生部部长颂萨签署了一则该部门关于管制草药(大麻)的公告,称鉴于当前情况,尚无法律专门对大麻进行管制,因此认为需要制定管制措施以防止大麻尤其大麻花序被用于非预期目的用途。这意味着,泰国收紧大麻合法化政策。

1

随着部分国家大麻合法化政策的推行,不少出境游客或留学生可能因好奇或误解而误触大麻。然而,中国法律明令禁止任何形式的大麻吸食、持有或携带,即使境外合法,回国仍可能面临严厉处罚!

本文汇总全球大麻合法化国家清单(具体以当地法律为准),并详解大麻危害及中国法律红线,提醒大家务必远离毒品,守护自身安全。

一、这些国家大麻合法化,但风险极高!

目前全球有少数国家或地区允许大麻的医疗或娱乐用途,但政策差异较大,需特别注意:

1. 美洲:

- 加拿大:全球第二个全面合法化国家(2018年)。

- 美国:24个州允许娱乐大麻(如科罗拉多州、华盛顿州),联邦法律仍禁止。

- 乌拉圭:首个大麻种植与交易全面合法化的国家。

- 墨西哥:2021年最高法院裁定娱乐大麻合法。

2. 欧洲:

- 荷兰:允许少量贩卖和吸食(≤5克)。

- 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允许医疗用途或部分非刑事化。

3. 亚洲:

- 泰国:2022年短暂合法化娱乐大麻,但2024年因滥用问题宣布重新禁止。

4. 其他地区:

- 澳大利亚(堪培拉)、南非等部分地区合法。

⚠️ 注意:合法化国家仍可能限制购买量、使用场所或人群(如仅限成年人),且政策可能随时调整(如泰国反转)。

二、大麻危害触目惊心!绝非“无害软毒品”

国际研究和大麻合法化国家的教训表明,大麻对健康和社会危害深远:

1. 生理危害

- 神经系统损伤:

- 短期:吸食过量可导致意识模糊、焦虑、抑郁,甚至产生自杀倾向或攻击行为。

- 长期:诱发精神错乱、偏执和妄想,增加精神分裂症风险(吸食者患病率比常人高2—3倍)。

- 呼吸系统损害:

- 一支大麻烟对肺功能的伤害相当于10支香烟,长期吸食易引发气管炎、咽炎、肺癌等。

- 免疫系统抑制:

- 破坏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增加病毒和细菌感染风险,吸食者口腔肿瘤发病率显著升高。

- 生殖系统影响:

- 男性精子数量减少,女性月经周期紊乱;孕妇吸食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或行为障碍。

2. 心理与社会危害

- 认知功能衰退:

- 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严重下降,思维迟钝,长期吸食可引发退行性脑病。

- 成瘾性与“入门效应”:

- 大麻是吸毒圈的“入门毒品”,吸食者尝试冰毒、海洛因的风险比常人高26倍。

- 社会功能丧失:

- 长期吸食者易出现“无动机综合征”,表现为情感淡漠、懒散,丧失学习和工作能力。

3. 典型案例警示

- 泰国教训:2022年合法化后,吸食人数飙升至1110万(占人口1/6),最终因滥用问题被迫重新禁止。

- 健康代价:一项全球研究显示,2021年大麻吸食者达2.19亿人,其中青少年滥用导致学业荒废、犯罪率上升。

三、中国法律红线:在外吸食大麻,回国后如被查验出,等同在国内吸毒

中国法律对涉大麻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具体规定如下:

1. 法律体系与核心条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 第二条:明确将大麻列为毒品范畴,禁止任何非法行为。

- 第十九条:禁止非法种植、买卖、运输大麻等毒品原植物。

- 第三十三条:对吸毒成瘾人员可责令社区戒毒或强制隔离戒毒。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大麻,无论数量多少均构成犯罪,最高可判死刑。

- 第三百五十一条:非法种植大麻500株以上即可判刑5年,3000株以上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 第三百四十八条:非法持有大麻油1千克以上、大麻叶30千克以上即构成“数量较大”,需追究刑事责任。

- 《治安管理处罚法》:

- 第七十二条:吸食大麻可处10—15日拘留,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

2. 境外涉大麻行为的法律后果

在境外吸食大麻后回国,若被检测出吸毒(如毛发检测阳性),按国内吸毒处理,面临拘留或强制戒毒。吸食大麻或食用含有大麻成分的食物、饮料会在尿液、血液、唾液和毛发等生物检材中留下长期的痕迹,可作为认定吸毒违法的证据。

所以,即便是在外吸食大麻,回国后如被查验出,等同于在国内吸毒,将受到相应法律处罚。

为避免无意购买到含有大麻成分的物品,可通过包装上大麻叶子的标志,以及是否有THC、CBD、Cannabis字样来辨认。

- 携带=走私毒品:

- 携带大麻入境,无论数量多少,均视为“走私毒品”,最高可判死刑。

- 种植与贩卖:

- 案例:云南瑞丽一男子因种植4棵大麻并贩卖,被判有期徒刑6个月。

- 山东警方破获合成大麻素案,团伙100余人被追责。

3. 执法实践与检测技术

- 追溯期长:

- 大麻代谢物在毛发中可留存数月甚至数年,回国后仍可能被追责。

- 管辖权扩展:

- 根据刑法第六条,中国对航空器内犯罪及结果发生地行为均有管辖权。

四、给出境人员的忠告:如何远离大麻风险?

1. 认清标识与产品,避免误触

- 警惕“绿叶”标志:大麻制品通常标注“THC”“CBD”等字样。

- 慎购食品与药品:部分国家的大麻糖果、饮料外观与普通产品相似,需仔细核对成分表。

2. 社交场合的自我保护

- 拒绝陌生人的馈赠:在酒吧或派对中,谨防他人提供的“特调饮料”或“香烟”。

- 远离特定场所:如荷兰的“大麻咖啡馆”或加拿大的大麻零售店。

3. 法律风险与回国准备

- 毛发检测追溯期长:代谢物可留存数月,回国前至少3个月需完全避免接触。

- 勿帮他人携带行李:以防被利用夹带大麻制品,构成走私罪。

4. 紧急情况应对

- 误食后立即处理:催吐并保留证据(如包装),必要时就医。

- 联系使领馆:若涉毒被调查,应要求领事协助,避免签署不明文件。

5. 心理与行为守则

- 破除“无害”误区:部分国家宣传大麻“医疗用途”,但中国法律明确其毒品属性。

- 提前学习目的地法律:例如,泰国虽曾允许娱乐大麻,但2024年已重新收紧政策。

毒品没有“安全区”,一次好奇可能毁掉一生!无论身在何处,请牢记中国法律的红线和毒品的危害,坚决对大麻说“不”!转发提醒身边人,共同守护无毒人生!

封面图:科普视频截图
编辑:古春婷 责任编辑:王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