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七月,高州市曹江镇的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荔枝甜香。清晨6时刚过,罗平村村道已被摩托车、三轮车的引擎声唤醒。村民们载着刚从枝头采下的新鲜荔枝赶往收货点。
“今年的收成格外好,家里还有6000斤果挂在树上等着摘。”从佛山专程请假赶回来的袁先生对记者说。荔枝一过秤,工人们立刻麻利地分拣、装箱,随即送入一旁蓄势待发的冷链物流车,或直接运往不远处的冷链中心。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枝头鲜”保卫战,在曹江的田间地头火热上演。
“荔枝娇贵,‘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一直以来,保鲜是卡住果农脖子的最大瓶颈。”珠海驻高州市曹江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阮传孟道出了产业痛点。破解这一难题,成为工作队帮扶的重中之重。
为此,工作队引进了广东种成品牌农业和高州市小蜂嗡嗡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创新应用移动预冷设备,实现荔枝“2小时田间锁鲜”,保鲜期延长至7天,运输损耗降低15%。目前,曹江镇已建成2万立方米冷链中心,日处理能力达1000吨,保障农产品高效流通,跨省溢价超50%。
下午2时,记者走进小蜂嗡嗡数字农业产业园,工人们穿着棉袄在生产线上忙碌,一箱箱预冷后的荔枝被快速分拣、打包、送入不同温区的冷库暂存。一旁的自动封箱机、全自动边封机高速运转。

“近期,产业园日加工发货量稳定在10万斤左右,高峰期要200多人同时开工。”小蜂嗡嗡董事长黄其超说,“传统农业靠天吃饭、靠人吆喝,现在我们要用‘商品思维’做农业,把农产品转化为标准化、可追溯的商品,品质才有保障,品牌才能打响,生意才能持久。”
据介绍,小蜂嗡嗡依托数字农业产业园打造了农产品“生产+加工+科技+营销+物流+品牌+体验”的全产业链集群。目前产业园已链接了600多个规模经营果园,覆盖约6万亩荔枝林,并推出自主品牌“荔晓味”,与多个头部电商直播间合作,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2亿元。
近年来,电商的“热”,让曹江荔枝从地头直接“飞”进全国消费者的果盘里。珠海驻曹江工作队持续深化“一村一店”电商覆盖,培育280人本土直播团队,联合大湾区开展“百园千品”云销行动,2024年线上销售额突破2亿元。
在帅堂村一处宽敞的仓库前,记者见到了“90后”新农人陈小敏,交谈期间他的来电一个接一个,手机里闪烁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提醒。进入销售旺季,他的团队日均要发出1-2万斤荔枝,常常忙碌到深夜。

“销售是我的专业,种荔枝反倒成了爱好。”陈小敏抹了把脸上的汗,笑着对记者说。这位大学毕业后曾在高校工作过的年轻人,十年前毅然返乡,白手起家。从最初的200亩自有基地,发展到如今自有基地超千亩、合作基地覆盖广东、四川等地、年产量达200万斤的规模,并注册了“荔枝大王”品牌,2024年销售额已突破2000万元。
创业之初,陈小敏就明确了“不能和普通果农抢饭碗”,要走品牌化、差异化路线。他指着仓库一角包装精美的礼盒说,“比如这个‘冰荔’,我们摸索了好几年种植窍门,从六年无果到今年丰产6000-7000斤,每斤能卖到百元以上。”
从打造“荔枝大王”个人IP,到以市场引领品种升级,陈小敏目标十分明确。他如数家珍地介绍起正在重点培育的新品种“仙进奉”,首批已种植2000多株。“今后每年推一个名优特品种,争取每个都是‘王炸’!”
像陈小敏这样的“新农人”,在曹江镇已越来越多,奏响着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共富曲。


盛夏七月,高州市曹江镇的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荔枝甜香。清晨6时刚过,罗平村村道已被摩托车、三轮车的引擎声唤醒。村民们载着刚从枝头采下的新鲜荔枝赶往收货点。
“今年的收成格外好,家里还有6000斤果挂在树上等着摘。”从佛山专程请假赶回来的袁先生对记者说。荔枝一过秤,工人们立刻麻利地分拣、装箱,随即送入一旁蓄势待发的冷链物流车,或直接运往不远处的冷链中心。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枝头鲜”保卫战,在曹江的田间地头火热上演。
“荔枝娇贵,‘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一直以来,保鲜是卡住果农脖子的最大瓶颈。”珠海驻高州市曹江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阮传孟道出了产业痛点。破解这一难题,成为工作队帮扶的重中之重。
为此,工作队引进了广东种成品牌农业和高州市小蜂嗡嗡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创新应用移动预冷设备,实现荔枝“2小时田间锁鲜”,保鲜期延长至7天,运输损耗降低15%。目前,曹江镇已建成2万立方米冷链中心,日处理能力达1000吨,保障农产品高效流通,跨省溢价超50%。
下午2时,记者走进小蜂嗡嗡数字农业产业园,工人们穿着棉袄在生产线上忙碌,一箱箱预冷后的荔枝被快速分拣、打包、送入不同温区的冷库暂存。一旁的自动封箱机、全自动边封机高速运转。

“近期,产业园日加工发货量稳定在10万斤左右,高峰期要200多人同时开工。”小蜂嗡嗡董事长黄其超说,“传统农业靠天吃饭、靠人吆喝,现在我们要用‘商品思维’做农业,把农产品转化为标准化、可追溯的商品,品质才有保障,品牌才能打响,生意才能持久。”
据介绍,小蜂嗡嗡依托数字农业产业园打造了农产品“生产+加工+科技+营销+物流+品牌+体验”的全产业链集群。目前产业园已链接了600多个规模经营果园,覆盖约6万亩荔枝林,并推出自主品牌“荔晓味”,与多个头部电商直播间合作,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2亿元。
近年来,电商的“热”,让曹江荔枝从地头直接“飞”进全国消费者的果盘里。珠海驻曹江工作队持续深化“一村一店”电商覆盖,培育280人本土直播团队,联合大湾区开展“百园千品”云销行动,2024年线上销售额突破2亿元。
在帅堂村一处宽敞的仓库前,记者见到了“90后”新农人陈小敏,交谈期间他的来电一个接一个,手机里闪烁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提醒。进入销售旺季,他的团队日均要发出1-2万斤荔枝,常常忙碌到深夜。

“销售是我的专业,种荔枝反倒成了爱好。”陈小敏抹了把脸上的汗,笑着对记者说。这位大学毕业后曾在高校工作过的年轻人,十年前毅然返乡,白手起家。从最初的200亩自有基地,发展到如今自有基地超千亩、合作基地覆盖广东、四川等地、年产量达200万斤的规模,并注册了“荔枝大王”品牌,2024年销售额已突破2000万元。
创业之初,陈小敏就明确了“不能和普通果农抢饭碗”,要走品牌化、差异化路线。他指着仓库一角包装精美的礼盒说,“比如这个‘冰荔’,我们摸索了好几年种植窍门,从六年无果到今年丰产6000-7000斤,每斤能卖到百元以上。”
从打造“荔枝大王”个人IP,到以市场引领品种升级,陈小敏目标十分明确。他如数家珍地介绍起正在重点培育的新品种“仙进奉”,首批已种植2000多株。“今后每年推一个名优特品种,争取每个都是‘王炸’!”
像陈小敏这样的“新农人”,在曹江镇已越来越多,奏响着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共富曲。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