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珠海科技学院获评“全国文明校园”称号。在这片深耕20多年的文明沃土上,精神文明的“种子”深埋于莘莘学子的心底。
党建领航,凝聚治理效能
文明新风,从制度上可见一斑。在全国民办高校中,珠海科技学院(以下简称“珠科”)率先推行“党委书记、理事长一肩挑,校长任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的治理模式,在校园治理上形成“头雁效应”,也让治理效能直达一线。
其中,珠科打造了独具特色的“面对面”“心连心”“手牵手”育人平台。由党委书记、校长连续11年带队深入学生宿舍,与学子促膝长谈,共话成长烦恼与未来规划。这项坚持多年的暖心之举,获得了“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
与此同时,“党委书记信箱”开通八年来,已成为连接师生校友与学校的“直通车”,累计收到并妥善回复1885封来信。其中,根据师生反馈推动的“无障碍设施改造”项目成效显著,还获得了中央电视台的专题报道。
师资是育人的根基。珠科设立“终身教授”这一最高学术荣誉,提供一流待遇和终身保障,鼓励教师长期在校从教、终身为校任教。同时,学校党委实施“书记项目”,着力解决教职工最为关切的住房、餐饮两大现实问题,营造了安心乐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锻造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学校也因此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教师“领航工作站”建设试点单位。
思政铸魂,厚植家国情怀
思政教育是珠科的“核心抓手”。学校牵头省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为18所中小学提供教研指导。
在思政教育方面,学校连续十年开展5门思政课衔接递进的实践教学;打造“红色讲堂”等9个品牌;获中宣部选题办批准出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参观指南》等权威教学指导书。在此基础上,学校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会190余场,2.1万余名学生取得选修学分。
国防教育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延伸。珠科创新构建“三融三创三建立”国防教育模式,成效斐然。近五年,共有586名珠科学子响应祖国号召,携笔从戎,应征入伍。他们中涌现出被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佘军等先进典型。学校连续多年在中国大学生国防体育大赛中斩获团体甲组冠军等多项荣誉,将深厚的家国情怀深植于学子心中。
文化浸润,滋养文明沃土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学校投入4.5亿元,建成占地面积达9.6万平方米的国学园区,同时全校不间断开展“非遗进校园”“国医大师讲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校园焕发时代光彩。

学校积极搭建高端学术平台,累计邀请110位两院院士来校主讲154场高端讲座,开阔师生视野,相关活动获新华社等权威媒体连续报道。
深耕珠海本地红色文化,学校还创作国内首部反映工人领袖林伟民的交响叙事套曲《你从那里走来》,并在全省多地进行巡回演出。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通过“百千万工程”组织2000余名学生深入县镇村破解难题,获评“广东省优秀组织单位”;设立“筑梦基金”为贫困学子提供无息助学贷款。
漫步珠科校园,环境育人独具匠心。除了背山面海的优越自然禀赋之外,学校围绕“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精心建设了占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的五大教育基地,形成素质教育闭环。18万棵翠竹挺拔成林,寓意“高风亮节”;莲池中“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象征着清廉校风;5.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为学子提供了多元化学习空间。
学校还形成了“5271”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获得“广东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善用新媒体阵地,构建用户总数近百万的网络矩阵,官方微信连续8年入选中国大学官微50强,连续7年获评广东高校新媒体影响力一等奖。

日前,珠海科技学院获评“全国文明校园”称号。在这片深耕20多年的文明沃土上,精神文明的“种子”深埋于莘莘学子的心底。
党建领航,凝聚治理效能
文明新风,从制度上可见一斑。在全国民办高校中,珠海科技学院(以下简称“珠科”)率先推行“党委书记、理事长一肩挑,校长任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的治理模式,在校园治理上形成“头雁效应”,也让治理效能直达一线。
其中,珠科打造了独具特色的“面对面”“心连心”“手牵手”育人平台。由党委书记、校长连续11年带队深入学生宿舍,与学子促膝长谈,共话成长烦恼与未来规划。这项坚持多年的暖心之举,获得了“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
与此同时,“党委书记信箱”开通八年来,已成为连接师生校友与学校的“直通车”,累计收到并妥善回复1885封来信。其中,根据师生反馈推动的“无障碍设施改造”项目成效显著,还获得了中央电视台的专题报道。
师资是育人的根基。珠科设立“终身教授”这一最高学术荣誉,提供一流待遇和终身保障,鼓励教师长期在校从教、终身为校任教。同时,学校党委实施“书记项目”,着力解决教职工最为关切的住房、餐饮两大现实问题,营造了安心乐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锻造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学校也因此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教师“领航工作站”建设试点单位。
思政铸魂,厚植家国情怀
思政教育是珠科的“核心抓手”。学校牵头省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为18所中小学提供教研指导。
在思政教育方面,学校连续十年开展5门思政课衔接递进的实践教学;打造“红色讲堂”等9个品牌;获中宣部选题办批准出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参观指南》等权威教学指导书。在此基础上,学校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会190余场,2.1万余名学生取得选修学分。
国防教育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延伸。珠科创新构建“三融三创三建立”国防教育模式,成效斐然。近五年,共有586名珠科学子响应祖国号召,携笔从戎,应征入伍。他们中涌现出被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佘军等先进典型。学校连续多年在中国大学生国防体育大赛中斩获团体甲组冠军等多项荣誉,将深厚的家国情怀深植于学子心中。
文化浸润,滋养文明沃土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学校投入4.5亿元,建成占地面积达9.6万平方米的国学园区,同时全校不间断开展“非遗进校园”“国医大师讲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校园焕发时代光彩。

学校积极搭建高端学术平台,累计邀请110位两院院士来校主讲154场高端讲座,开阔师生视野,相关活动获新华社等权威媒体连续报道。
深耕珠海本地红色文化,学校还创作国内首部反映工人领袖林伟民的交响叙事套曲《你从那里走来》,并在全省多地进行巡回演出。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通过“百千万工程”组织2000余名学生深入县镇村破解难题,获评“广东省优秀组织单位”;设立“筑梦基金”为贫困学子提供无息助学贷款。
漫步珠科校园,环境育人独具匠心。除了背山面海的优越自然禀赋之外,学校围绕“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精心建设了占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的五大教育基地,形成素质教育闭环。18万棵翠竹挺拔成林,寓意“高风亮节”;莲池中“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象征着清廉校风;5.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为学子提供了多元化学习空间。
学校还形成了“5271”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获得“广东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善用新媒体阵地,构建用户总数近百万的网络矩阵,官方微信连续8年入选中国大学官微50强,连续7年获评广东高校新媒体影响力一等奖。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