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烤”验下何以“保命”?梅溪社区这场技能培训解锁“急救密码”

 7月6日,香洲区凤山街道梅溪社区联合珠海市应急志愿者协会,针对高温天气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及户外运动爱好者的作业特点,开展“珍爱生命 救在身边”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活动。此次活动聚焦心肺复苏术(CPR)、AED操作使用、海姆利希急救法及创伤止血包扎等核心技能,旨在提升其高温环境下的应急处置能力,现场吸引了近30名社区居民参与。

如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与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夏季面临双重挑战:前者因长时间户外奔波易中暑、脱水,甚至突发心搏骤停;后者在登山、骑行等活动中易遭遇擦伤、骨折或气道异物梗阻。数据显示,心搏骤停患者若在4分钟内接受心肺复苏,存活率可提升2—3倍。培训现场,珠海市应急志愿者协会讲师表示:“急救技能是高温下的‘保命符’,学会正确施救,既能保护自己,也能帮助他人。”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训采用“案例导入—技能讲解—实操演练”三步法,确保学员“学得会、用得上”。现场培训讲师通过模拟人演示胸外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人工呼吸及AED除颤流程,强调“按压中断不超过10秒”“电极片需紧贴皮肤”等关键细节。一名外卖骑手在实操后表示:“以前觉得AED很复杂,现在知道按语音提示操作就行,特别实用!”

针对成人、儿童及婴儿的不同场景,讲师演示了海姆利希急救法的“腹部冲击法”和“背部拍击法”,并邀请学员两两一组练习。户外运动爱好者张先生练习后直言,“爬山时如果同伴被食物卡喉,这个方法能快速解决问题,比拍背有效多了。”

此次培训后,现场学员反响热烈,纷纷表示愿意化身“流动急救站”。有外卖骑手坦言:“以后送餐时如果遇到同事中暑或路人晕倒,我知道该怎么降温、补水、做心肺复苏了。”还有户外运动俱乐部成员则计划将急救知识分享给队友:“爬山时意外多,大家掌握技能,团队更安全。”

据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培训不仅为高温下的劳动者与运动爱好者提供了“安全锦囊”,更通过“以点带面”的推广模式,推动应急救护知识向社区、商圈延伸。

文字:施展华 通讯员杨超成 图片:赵梓 通讯员李月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孙宁
微信
朋友圈
高温“烤”验下何以“保命”?梅溪社区这场技能培训解锁“急救密码”
观海融媒 2025-07-07 19:32

 7月6日,香洲区凤山街道梅溪社区联合珠海市应急志愿者协会,针对高温天气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及户外运动爱好者的作业特点,开展“珍爱生命 救在身边”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活动。此次活动聚焦心肺复苏术(CPR)、AED操作使用、海姆利希急救法及创伤止血包扎等核心技能,旨在提升其高温环境下的应急处置能力,现场吸引了近30名社区居民参与。

如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与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夏季面临双重挑战:前者因长时间户外奔波易中暑、脱水,甚至突发心搏骤停;后者在登山、骑行等活动中易遭遇擦伤、骨折或气道异物梗阻。数据显示,心搏骤停患者若在4分钟内接受心肺复苏,存活率可提升2—3倍。培训现场,珠海市应急志愿者协会讲师表示:“急救技能是高温下的‘保命符’,学会正确施救,既能保护自己,也能帮助他人。”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训采用“案例导入—技能讲解—实操演练”三步法,确保学员“学得会、用得上”。现场培训讲师通过模拟人演示胸外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人工呼吸及AED除颤流程,强调“按压中断不超过10秒”“电极片需紧贴皮肤”等关键细节。一名外卖骑手在实操后表示:“以前觉得AED很复杂,现在知道按语音提示操作就行,特别实用!”

针对成人、儿童及婴儿的不同场景,讲师演示了海姆利希急救法的“腹部冲击法”和“背部拍击法”,并邀请学员两两一组练习。户外运动爱好者张先生练习后直言,“爬山时如果同伴被食物卡喉,这个方法能快速解决问题,比拍背有效多了。”

此次培训后,现场学员反响热烈,纷纷表示愿意化身“流动急救站”。有外卖骑手坦言:“以后送餐时如果遇到同事中暑或路人晕倒,我知道该怎么降温、补水、做心肺复苏了。”还有户外运动俱乐部成员则计划将急救知识分享给队友:“爬山时意外多,大家掌握技能,团队更安全。”

据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培训不仅为高温下的劳动者与运动爱好者提供了“安全锦囊”,更通过“以点带面”的推广模式,推动应急救护知识向社区、商圈延伸。

文字:施展华 通讯员杨超成 图片:赵梓 通讯员李月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