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00项成果上架!珠海中科创新科技园“成果超市”开张

7月9日,总投资超20亿元的省级重点项目——珠海中科创新科技园正式启动运营,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孵化再添强劲动力。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推进之际,该园区全面投入使用,开启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新征程,致力于打造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园区以“深圳研发+珠海转化”为核心,构建全链条生态、精准布局产业,为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新范式。

政企学研深度联动

共筑跨区域协同新典范

珠海中科创新科技园的启动,是政企学研四方深度联动的生动实践。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吴创之表示,园区将构建“深圳研发+珠海转化”的跨区域协同模式,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深圳先进院已落地一批重大转化项目,并设立成果超市珠海中心,未来将持续注入创新资源,为珠海的科技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珠海市政府副市长黄振球也指出,珠海中科创新科技园正式启动,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签约落地,尤其在基因编辑控制等“卡脖子”领域实现国产化突破,将助力珠海开辟高质量发展创新之路。希望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引领作用,依托中科院科研平台与资源,推动更多先进技术成果转化。

聚焦新兴产业

打造高端产业集群

珠海中科创新科技园未来将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学工程、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计划容纳超100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500-1000人高端产业集群,预计孵化企业产值不低于20亿元。这一战略布局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产业规划高度契合,旨在通过产业集聚效应,提升区域产业的竞争力。

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陈一立表示,这一定位既紧密契合了大湾区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又能充分发挥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所具备的雄厚国家战略科研实力,实现其对珠海新质生产力培育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的双向助力与深度赋能。

在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上,园区体现了“楼下创新、楼上创业”的新型孵化器产业标杆模式。这种模式为创新人才和创业团队提供了便捷的研发与创业环境,实现了创新与创业的无缝对接。

在吸引创新人才、创业团队和优质项目入驻方面,园区在配套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上独具特色。完善的科研设施、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及优惠的政策措施,如税收减免、资金扶持等,为入驻企业和团队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吸引了众多优质资源汇聚。

创新平台落地

成果超市打通产研对接通道

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成果超市珠海中心”正式启动,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创新平台。

该中心首批精选超300项优质科技成果上架展示,涵盖医疗设备、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新材料等7大领域。通过“扫码识成果”的创新形式,实现了技术参数、应用场景、合作需求等信息的可视化呈现,精准打通了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的对接通道,加速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

以“成果超市”为例,它是园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梗阻的创新举措。传统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对接效率低等问题,而“成果超市”通过集中展示和可视化呈现,让企业能够快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科技成果,科研机构也能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实现科研成果的精准转化。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也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创业大赛启幕

激活科创人才蓄水池

园区启动当天,由珠海市科技创新局指导、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承办的2025年珠海市“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云上智城”/“生物医药”行业赛同步启动,吸引了数十项企业组及团队组项目参赛。这两场行业赛在珠海中科创新科技园内火热开赛,现场路演精彩纷呈。

创新创业大赛为科创人才与优质项目搭建了展示孵化平台。对于科创人才来说,这是一个展示自己创新成果和创业理念的舞台,能够获得专家指导和资源支持;对于优质项目来说,这是一个寻找投资和合作伙伴的机会,能够加速项目的落地和发展。通过大赛,园区能够发现和培育一批具有潜力的创新企业和团队,为园区的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形成人才、项目、资金的良性循环。

重大项目签约

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

现场,11个重大成果转化项目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签约落地。其中,中欧创新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将落地园区,在基因编辑工具国产化、病毒载体规模化制备等“卡脖子”环节实现突破;中科艾深医药有限公司核心产品已进入临床Ⅱ期,有望填补国内跨心、肝重大疾病领域创新药物空白;量化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微生物组技术实验室和生产研发基地掌握三大药物级人源性活菌筛选技术,依托12万株人源菌株库支撑活体生物药研发。

这些重大项目的签约落地,不仅体现了园区在产业导向上的明确性,更展示了园区在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方面的决心和能力。项目将依托园区“楼下创新、楼上创业”的孵化生态,构建“科研突破-产品迭代-市场拓展”的全链条产业闭环,形成“研发在园区、转化在园区、效益出园区”的发展格局。这种全链条的产业闭环,能够提高项目的研发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专家看好发展:

技术突破与区域价值凸显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癌症免疫研究中心主任陈有海指出,园区的核心价值在于整合生物医药前沿技术资源,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深珠携手港澳,依托园区技术突破、人才聚集与产业生态优势打造大湾区生物医药科研团队,将显著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他透露,深圳先进院已有多个项目计划落户园区,包括抗体药物公司,将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为珠海生物医药创新注入新活力。

量化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柏闻表示,选择落地珠海正是看中园区的产业生态和区位优势。“园区提供的共享实验室和临床资源,将帮助我们缩短研发周期至少30%。”他表示,深珠通道大大密切了两地之间的科研成果转化,接下来,将把企业重心转移至珠海,更好地服务于整个大湾区。他预计,项目未来3年内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珠海中科创新科技园通过政企学研的深度合作,不仅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新模式,更为大湾区产业升级注入了新动能。未来,随着更多创新资源的汇聚,这里将继续发挥创新平台作用,为珠海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标杆贡献力量,助力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文字:宋雪梅 图片:吴长赋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丹梅
微信
朋友圈
超300项成果上架!珠海中科创新科技园“成果超市”开张
观海融媒 2025-07-09 15:58

7月9日,总投资超20亿元的省级重点项目——珠海中科创新科技园正式启动运营,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孵化再添强劲动力。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推进之际,该园区全面投入使用,开启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新征程,致力于打造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园区以“深圳研发+珠海转化”为核心,构建全链条生态、精准布局产业,为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新范式。

政企学研深度联动

共筑跨区域协同新典范

珠海中科创新科技园的启动,是政企学研四方深度联动的生动实践。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吴创之表示,园区将构建“深圳研发+珠海转化”的跨区域协同模式,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深圳先进院已落地一批重大转化项目,并设立成果超市珠海中心,未来将持续注入创新资源,为珠海的科技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珠海市政府副市长黄振球也指出,珠海中科创新科技园正式启动,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签约落地,尤其在基因编辑控制等“卡脖子”领域实现国产化突破,将助力珠海开辟高质量发展创新之路。希望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引领作用,依托中科院科研平台与资源,推动更多先进技术成果转化。

聚焦新兴产业

打造高端产业集群

珠海中科创新科技园未来将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学工程、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计划容纳超100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500-1000人高端产业集群,预计孵化企业产值不低于20亿元。这一战略布局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产业规划高度契合,旨在通过产业集聚效应,提升区域产业的竞争力。

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陈一立表示,这一定位既紧密契合了大湾区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又能充分发挥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所具备的雄厚国家战略科研实力,实现其对珠海新质生产力培育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的双向助力与深度赋能。

在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上,园区体现了“楼下创新、楼上创业”的新型孵化器产业标杆模式。这种模式为创新人才和创业团队提供了便捷的研发与创业环境,实现了创新与创业的无缝对接。

在吸引创新人才、创业团队和优质项目入驻方面,园区在配套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上独具特色。完善的科研设施、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及优惠的政策措施,如税收减免、资金扶持等,为入驻企业和团队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吸引了众多优质资源汇聚。

创新平台落地

成果超市打通产研对接通道

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成果超市珠海中心”正式启动,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创新平台。

该中心首批精选超300项优质科技成果上架展示,涵盖医疗设备、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新材料等7大领域。通过“扫码识成果”的创新形式,实现了技术参数、应用场景、合作需求等信息的可视化呈现,精准打通了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的对接通道,加速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

以“成果超市”为例,它是园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梗阻的创新举措。传统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对接效率低等问题,而“成果超市”通过集中展示和可视化呈现,让企业能够快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科技成果,科研机构也能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实现科研成果的精准转化。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也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创业大赛启幕

激活科创人才蓄水池

园区启动当天,由珠海市科技创新局指导、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承办的2025年珠海市“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云上智城”/“生物医药”行业赛同步启动,吸引了数十项企业组及团队组项目参赛。这两场行业赛在珠海中科创新科技园内火热开赛,现场路演精彩纷呈。

创新创业大赛为科创人才与优质项目搭建了展示孵化平台。对于科创人才来说,这是一个展示自己创新成果和创业理念的舞台,能够获得专家指导和资源支持;对于优质项目来说,这是一个寻找投资和合作伙伴的机会,能够加速项目的落地和发展。通过大赛,园区能够发现和培育一批具有潜力的创新企业和团队,为园区的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形成人才、项目、资金的良性循环。

重大项目签约

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

现场,11个重大成果转化项目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签约落地。其中,中欧创新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将落地园区,在基因编辑工具国产化、病毒载体规模化制备等“卡脖子”环节实现突破;中科艾深医药有限公司核心产品已进入临床Ⅱ期,有望填补国内跨心、肝重大疾病领域创新药物空白;量化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微生物组技术实验室和生产研发基地掌握三大药物级人源性活菌筛选技术,依托12万株人源菌株库支撑活体生物药研发。

这些重大项目的签约落地,不仅体现了园区在产业导向上的明确性,更展示了园区在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方面的决心和能力。项目将依托园区“楼下创新、楼上创业”的孵化生态,构建“科研突破-产品迭代-市场拓展”的全链条产业闭环,形成“研发在园区、转化在园区、效益出园区”的发展格局。这种全链条的产业闭环,能够提高项目的研发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专家看好发展:

技术突破与区域价值凸显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癌症免疫研究中心主任陈有海指出,园区的核心价值在于整合生物医药前沿技术资源,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深珠携手港澳,依托园区技术突破、人才聚集与产业生态优势打造大湾区生物医药科研团队,将显著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他透露,深圳先进院已有多个项目计划落户园区,包括抗体药物公司,将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为珠海生物医药创新注入新活力。

量化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柏闻表示,选择落地珠海正是看中园区的产业生态和区位优势。“园区提供的共享实验室和临床资源,将帮助我们缩短研发周期至少30%。”他表示,深珠通道大大密切了两地之间的科研成果转化,接下来,将把企业重心转移至珠海,更好地服务于整个大湾区。他预计,项目未来3年内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珠海中科创新科技园通过政企学研的深度合作,不仅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新模式,更为大湾区产业升级注入了新动能。未来,随着更多创新资源的汇聚,这里将继续发挥创新平台作用,为珠海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标杆贡献力量,助力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文字:宋雪梅 图片:吴长赋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