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我看|夏季警惕肠道“流感”!珠海专家支招阻断夏季“病从口入”

每年夏季,是各种肠道疾病的高发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和“吃得清凉”的饮食习惯,都为肠道细菌和病毒滋生提供了温床。珠海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杨恩成提醒,夏季肠道疾病呈现高发、多发、传播快的特点。一些看似“感冒发烧”的症状,实则源于肠道病毒或细菌感染,若判断不及时,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

杨恩成医生为肠道疾病患者检查。

有些症状像感冒?其实肠道先中招

杨恩成介绍,诺如病毒是当前最常见的肠道病毒之一,具有起病急、传播快的特点。成人患者多表现为腹泻,儿童则以呕吐为主,常伴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类似感冒的表现。“诺如发病时,腹泻次数可达10次以上,部分儿童还会出现喷射状呕吐。如果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口干、尿少、头晕心慌等脱水迹象。”

除诺如病毒外,细菌性痢疾和沙门氏菌感染在夏季也较常见。前者主要表现为脓血便、左下腹绞痛、便意频繁但难以排出;后者多因食用污染的禽蛋类或海鲜引起,症状包括发热、腹泻、呕吐和腹胀等。在儿童中,手足口病也是高发疾病,部分还可能并发高热、抽搐等危重表现。

“有些家长误以为孩子只是中暑或感冒,延误就诊。”杨恩成提醒,若持续出现高热不退、频繁呕吐、腹痛腹泻等情况,尤其是老人、婴幼儿和孕妇,应尽早就医。

夏季常见饮食误区,让病菌“有机可乘”

“广东人夏季饮食讲究一个‘鲜、凉、杂’,这本身就是肠道感染的高风险因素。”杨恩成指出,一些常见的饮食搭配,虽看似清爽美味,却隐藏不小的风险。

比如“生腌+啤酒”的组合,虾、蟹、蚝等海鲜可能携带诺如病毒或寄生虫,啤酒则刺激胃黏膜,削弱消化道屏障;“西瓜+烧烤”冷热交替刺激肠胃,易导致痉挛和不适;冰饮与火锅等热食同食,会造成胃肠蠕动紊乱,滋生细菌;而刺身和沙拉若未彻底清洗,也可能带入李斯特菌等致病菌。

“建议这些高风险食物至少间隔一小时食用,并且避免搭配冷饮或空腹进食。”杨恩成提醒,隔夜凉菜、生食食品和未经复热的剩饭,都是家庭中容易被忽视的隐患。

那么夏季有哪些食物有助于增强肠道免疫力?杨恩成推荐,高纤维蔬菜如空心菜、苋菜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有助修复肠道黏膜;酸奶含活性乳酸菌,可抑制有害菌生长;木瓜中的蛋白酶和低聚糖则能促进消化与益生菌繁殖。此外,火龙果、芡实、赤小豆等清热利湿食材,也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提升抵抗力。

杨恩成医生查房。

这些细节做到位,肠道疾病能防住

“其实,大多数肠道疾病都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杨恩成强调,很多人忽视的细节,往往是防病关键。

首先是科学洗手。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如电梯按钮或门把手后,必须用肥皂配合流动水认真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有效清除手部细菌和病毒。

其次是厨房生熟分离管理。生熟食品应使用不同颜色的砧板和刀具,避免交叉污染;剩饭剩菜冷藏不应超过12小时,食用前务必彻底加热,至少复热10分钟。

再者是规范消毒。每周用沸水浸泡碗筷10分钟。此外,诺如病毒不怕酒精,家庭可常备84等含氯消毒液,用于重点区域消毒。

此外,如家中已有感染者,症状消失后仍应隔离72小时,避免共用毛巾、餐具、卫生间,以防病毒续发传播。

拉肚子别慌!家庭应急这样做

面对突发腹泻或呕吐,及时应对非常重要。杨恩成建议,首先要做的是防止脱水。可以使用口服补液盐Ⅲ,按说明冲调后,每次呕吐或腹泻后小口补充50至100毫升。如家中无现成药品,可以自制“糖盐水”:用1升温水加6茶匙糖、半茶匙盐,再加入半杯橙汁补充钾离子。切忌用运动饮料替代,电解质比例不当可能加重病情。

药物方面,成人可酌情服用蒙脱石散止泻,每次1袋,每日不超过3次,儿童则需减量使用;退烧则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避免空腹服用;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也可辅助恢复肠道菌群,但须与止泻药间隔2小时服用。

杨恩成提醒,饮食应循序渐进,先以米汤、白粥等清流质为主,第3天起过渡到蒸蛋羹、烂面等软食,第4天可进食清蒸鱼、软饭等易消化食物,待大便正常后再恢复日常饮食。期间应避免牛奶、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文字:陶斯祎 图片:朱文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孙宁
微信
朋友圈
医我看|夏季警惕肠道“流感”!珠海专家支招阻断夏季“病从口入”

每年夏季,是各种肠道疾病的高发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和“吃得清凉”的饮食习惯,都为肠道细菌和病毒滋生提供了温床。珠海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杨恩成提醒,夏季肠道疾病呈现高发、多发、传播快的特点。一些看似“感冒发烧”的症状,实则源于肠道病毒或细菌感染,若判断不及时,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

杨恩成医生为肠道疾病患者检查。

有些症状像感冒?其实肠道先中招

杨恩成介绍,诺如病毒是当前最常见的肠道病毒之一,具有起病急、传播快的特点。成人患者多表现为腹泻,儿童则以呕吐为主,常伴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类似感冒的表现。“诺如发病时,腹泻次数可达10次以上,部分儿童还会出现喷射状呕吐。如果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口干、尿少、头晕心慌等脱水迹象。”

除诺如病毒外,细菌性痢疾和沙门氏菌感染在夏季也较常见。前者主要表现为脓血便、左下腹绞痛、便意频繁但难以排出;后者多因食用污染的禽蛋类或海鲜引起,症状包括发热、腹泻、呕吐和腹胀等。在儿童中,手足口病也是高发疾病,部分还可能并发高热、抽搐等危重表现。

“有些家长误以为孩子只是中暑或感冒,延误就诊。”杨恩成提醒,若持续出现高热不退、频繁呕吐、腹痛腹泻等情况,尤其是老人、婴幼儿和孕妇,应尽早就医。

夏季常见饮食误区,让病菌“有机可乘”

“广东人夏季饮食讲究一个‘鲜、凉、杂’,这本身就是肠道感染的高风险因素。”杨恩成指出,一些常见的饮食搭配,虽看似清爽美味,却隐藏不小的风险。

比如“生腌+啤酒”的组合,虾、蟹、蚝等海鲜可能携带诺如病毒或寄生虫,啤酒则刺激胃黏膜,削弱消化道屏障;“西瓜+烧烤”冷热交替刺激肠胃,易导致痉挛和不适;冰饮与火锅等热食同食,会造成胃肠蠕动紊乱,滋生细菌;而刺身和沙拉若未彻底清洗,也可能带入李斯特菌等致病菌。

“建议这些高风险食物至少间隔一小时食用,并且避免搭配冷饮或空腹进食。”杨恩成提醒,隔夜凉菜、生食食品和未经复热的剩饭,都是家庭中容易被忽视的隐患。

那么夏季有哪些食物有助于增强肠道免疫力?杨恩成推荐,高纤维蔬菜如空心菜、苋菜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有助修复肠道黏膜;酸奶含活性乳酸菌,可抑制有害菌生长;木瓜中的蛋白酶和低聚糖则能促进消化与益生菌繁殖。此外,火龙果、芡实、赤小豆等清热利湿食材,也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提升抵抗力。

杨恩成医生查房。

这些细节做到位,肠道疾病能防住

“其实,大多数肠道疾病都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杨恩成强调,很多人忽视的细节,往往是防病关键。

首先是科学洗手。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如电梯按钮或门把手后,必须用肥皂配合流动水认真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有效清除手部细菌和病毒。

其次是厨房生熟分离管理。生熟食品应使用不同颜色的砧板和刀具,避免交叉污染;剩饭剩菜冷藏不应超过12小时,食用前务必彻底加热,至少复热10分钟。

再者是规范消毒。每周用沸水浸泡碗筷10分钟。此外,诺如病毒不怕酒精,家庭可常备84等含氯消毒液,用于重点区域消毒。

此外,如家中已有感染者,症状消失后仍应隔离72小时,避免共用毛巾、餐具、卫生间,以防病毒续发传播。

拉肚子别慌!家庭应急这样做

面对突发腹泻或呕吐,及时应对非常重要。杨恩成建议,首先要做的是防止脱水。可以使用口服补液盐Ⅲ,按说明冲调后,每次呕吐或腹泻后小口补充50至100毫升。如家中无现成药品,可以自制“糖盐水”:用1升温水加6茶匙糖、半茶匙盐,再加入半杯橙汁补充钾离子。切忌用运动饮料替代,电解质比例不当可能加重病情。

药物方面,成人可酌情服用蒙脱石散止泻,每次1袋,每日不超过3次,儿童则需减量使用;退烧则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避免空腹服用;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也可辅助恢复肠道菌群,但须与止泻药间隔2小时服用。

杨恩成提醒,饮食应循序渐进,先以米汤、白粥等清流质为主,第3天起过渡到蒸蛋羹、烂面等软食,第4天可进食清蒸鱼、软饭等易消化食物,待大便正常后再恢复日常饮食。期间应避免牛奶、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文字:陶斯祎 图片:朱文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