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筑梦人——珠海教育帮扶团队在黔北的三年答卷

七月,正值盛夏。贵州省遵义市,正安二中校门前,上百名师生依依不舍地送别来自珠海的帮扶团队。“老师,一路顺风!”“今后是一家人,我还会再回来看望你们。”车窗内外相望的泪眼,凝结了跨越千里的三年时光。

城市的另一处角落,务川二中的新校区里,帮扶校长于红仁将学生来信仔细收进行囊。信纸上,高三毕业生申友飞道出众多学子的心声:“希望我们跨越山海的情分不会结束。于校长会不会有一天想起在务川有一群他看着长大的孩子呢?”

正安二中校门前,学生与帮扶团队教师相拥告别。

这是珠海教育“组团式”帮扶黔北山区的动人篇章。2022年,响应国家东西部协作号召,珠海选派精干力量,在珠海市教育局和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指导下,奔赴遵义务川、正安两地开展帮扶。三年间,特区智慧与黔北沃土碰撞出教育的动人火花,孕育出山海筑梦的动人故事。

破局者:重塑教育生态的组合拳

2022年8月,当珠海市第一中学副校长于红仁初到务川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时,这所占地仅20亩的旧校区设施陈旧,师资力量薄弱,生源基础差,学生中建档立卡户、留守学生占比高达46%,该校2022年的本科上线率仅29.71%。

“帮扶不是简单的‘送教案、送试卷’,而是要重塑教育生态。”于红仁带领团队打出精准的“组合拳”:将沿海管理经验与当地实际结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突破口,推进管理和教学改革;聚焦课堂效果,推进教学改革,着眼于教师队伍建设,组织98%教师赴珠海培训交流,促成38对名师结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突破口和重点,开展各项主题德育活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办学不能等,教育不能等。高中三年是孩子们改变命运的关键期。”当总投资2279万元的新校区在洪渡河畔落成,学生们兴奋不已:“现在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我们终于有了独立的足球场和篮球场!”

务川二中的新校园。

由内而外,务川二中逐步走出困局,探索出一条薄弱校突围的可行路径。而在正安县第二中学,珠海的帮扶团队为学校带来了蓬勃发展的动力。

三年来,正安二中全面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五育融合”体系。珠海市第二中学副校长张建军推动“精准教学”“德育创新”,让正安二中的课堂焕发新生;珠海二中教师孙晓琳以春风化雨的细致关怀,深耕教学一线。她带队的教研改革、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为学校留下了带不走的“人才财富”。

铸魂者:校园沃土中的自信成长

在职业教育赛道,珠海帮扶团队为务川中职按下“重启键”,点燃了师生们技能成才的自信光芒。

2022年8月,时任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的苏才健,带领帮扶团队踏上黔北大地,担任务川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开启为期三年的帮扶征程。面对实训设备不足、升学录取率低的困境,帮扶团队争取资金900余万元新建或改造升级4个高标准专业实训中心,携手本地教师重构治理体系、锻造“双师型”队伍、搭建产教融合平台。

面对师资结构短板,帮扶团队以“传帮带”为引擎,实施“青蓝工程·结对成长”计划。帮扶教师与本地教师结成“师徒对子”30余组,从教案设计、课堂组织到技能实操,手把手传授经验。汽修专业的夏永波老师坦言:“苏校长带来的团队,教我们怎么讲透知识,教我们如何带学生‘真刀真枪’练本领。以前设备不敢碰,现在能带着学生拆装调试一条龙。”

务川中职学生在汽修课上学习。

不仅如此,该校直播电商服务专业的学生每周有三天深入乡镇村居,开展“职教助农”直播带货公益活动,在服务中深化职业认同。

如今,实训室里少年们检测车辆制动系统的专注神情、直播间中推销农产品的自信解说,成为这场职教“蝶变”最生动的注脚。

收获季:跨越山海的丰硕成果

数据记载着山乡教育的蝶变奇迹。三年攻坚,务川二中的高考本科上线率从29.71%上升至2025年的65%,物理方向本科上线率更达77.3%,达到省级示范高中标准。2025年“珠遵协作求真班”本科上线率高达100%,创下建校54年最好成绩。

与此同时,正安二中的本科上线率从2022年的38.97%跃升至2025年80.29%;高分段实现零的突破。该校还诞生了全县首位公派留学生——2025年,杨海林同学通过层层选拔考核,即将赴俄罗斯著名高校留学深造。

这三年间,务川中职“双师型”教师比例从不足40%跃升至65%,学生综合就业率突破98%,学生升学录取率增长至84%,技能大赛奖项实现省赛零的突破。

除了亮眼成绩之外,素质教育的种子也在各校生根发芽。2023年9月,在遵义市首届校园吉他弹唱大赛上,务川二中“仡乡之音”吉他社的18名学生凭借一曲《我爱你中国》斩获一等奖。帮扶团队将仡佬族文化融入课程体系与校园文化建设中,开设仡佬文化校本课程,举办仡佬文化节、民族艺术展览等活动。

在务川中职,校内组建了21个兴趣社团,还引入珠海醒狮与当地高台醒狮共同参与竞技活动,促进两地文化交流。正安二中则结合学校历史,着力打造“梓橦”体系,开设吉他、合唱、打丁舞、民族舞、书法、绘画等社团,举办校园艺术节,实现“班班有作品、人人能展示”。

正安二中学生和帮扶校长挥手告别。

7月,务川二中校园内,“组团式”帮扶干部与务川干部合力栽下的桂花树生机勃勃。临别时刻,正安二中校门前,学生们为帮扶校长戴上手工编织的树枝头环,献上纪念礼物。当车队缓缓启动,师生们在道路两旁挥手目送,直到车影消失在群山拐角。

务川中职的直播助农仍在继续,正安二中的留学少年整装待发,务川二中的吉他声回荡在洪渡河畔——这场跨越山海的帮扶工程,已为深山学子转动命运的齿轮。

文字:陈子怡 图片:朱文 编辑:王洁莹 责任编辑:莫海晖
新闻卡片
微信
朋友圈
山海筑梦人——珠海教育帮扶团队在黔北的三年答卷
珠海特区报 2025-07-14 00:29

七月,正值盛夏。贵州省遵义市,正安二中校门前,上百名师生依依不舍地送别来自珠海的帮扶团队。“老师,一路顺风!”“今后是一家人,我还会再回来看望你们。”车窗内外相望的泪眼,凝结了跨越千里的三年时光。

城市的另一处角落,务川二中的新校区里,帮扶校长于红仁将学生来信仔细收进行囊。信纸上,高三毕业生申友飞道出众多学子的心声:“希望我们跨越山海的情分不会结束。于校长会不会有一天想起在务川有一群他看着长大的孩子呢?”

正安二中校门前,学生与帮扶团队教师相拥告别。

这是珠海教育“组团式”帮扶黔北山区的动人篇章。2022年,响应国家东西部协作号召,珠海选派精干力量,在珠海市教育局和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指导下,奔赴遵义务川、正安两地开展帮扶。三年间,特区智慧与黔北沃土碰撞出教育的动人火花,孕育出山海筑梦的动人故事。

破局者:重塑教育生态的组合拳

2022年8月,当珠海市第一中学副校长于红仁初到务川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时,这所占地仅20亩的旧校区设施陈旧,师资力量薄弱,生源基础差,学生中建档立卡户、留守学生占比高达46%,该校2022年的本科上线率仅29.71%。

“帮扶不是简单的‘送教案、送试卷’,而是要重塑教育生态。”于红仁带领团队打出精准的“组合拳”:将沿海管理经验与当地实际结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突破口,推进管理和教学改革;聚焦课堂效果,推进教学改革,着眼于教师队伍建设,组织98%教师赴珠海培训交流,促成38对名师结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突破口和重点,开展各项主题德育活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办学不能等,教育不能等。高中三年是孩子们改变命运的关键期。”当总投资2279万元的新校区在洪渡河畔落成,学生们兴奋不已:“现在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我们终于有了独立的足球场和篮球场!”

务川二中的新校园。

由内而外,务川二中逐步走出困局,探索出一条薄弱校突围的可行路径。而在正安县第二中学,珠海的帮扶团队为学校带来了蓬勃发展的动力。

三年来,正安二中全面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五育融合”体系。珠海市第二中学副校长张建军推动“精准教学”“德育创新”,让正安二中的课堂焕发新生;珠海二中教师孙晓琳以春风化雨的细致关怀,深耕教学一线。她带队的教研改革、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为学校留下了带不走的“人才财富”。

铸魂者:校园沃土中的自信成长

在职业教育赛道,珠海帮扶团队为务川中职按下“重启键”,点燃了师生们技能成才的自信光芒。

2022年8月,时任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的苏才健,带领帮扶团队踏上黔北大地,担任务川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开启为期三年的帮扶征程。面对实训设备不足、升学录取率低的困境,帮扶团队争取资金900余万元新建或改造升级4个高标准专业实训中心,携手本地教师重构治理体系、锻造“双师型”队伍、搭建产教融合平台。

面对师资结构短板,帮扶团队以“传帮带”为引擎,实施“青蓝工程·结对成长”计划。帮扶教师与本地教师结成“师徒对子”30余组,从教案设计、课堂组织到技能实操,手把手传授经验。汽修专业的夏永波老师坦言:“苏校长带来的团队,教我们怎么讲透知识,教我们如何带学生‘真刀真枪’练本领。以前设备不敢碰,现在能带着学生拆装调试一条龙。”

务川中职学生在汽修课上学习。

不仅如此,该校直播电商服务专业的学生每周有三天深入乡镇村居,开展“职教助农”直播带货公益活动,在服务中深化职业认同。

如今,实训室里少年们检测车辆制动系统的专注神情、直播间中推销农产品的自信解说,成为这场职教“蝶变”最生动的注脚。

收获季:跨越山海的丰硕成果

数据记载着山乡教育的蝶变奇迹。三年攻坚,务川二中的高考本科上线率从29.71%上升至2025年的65%,物理方向本科上线率更达77.3%,达到省级示范高中标准。2025年“珠遵协作求真班”本科上线率高达100%,创下建校54年最好成绩。

与此同时,正安二中的本科上线率从2022年的38.97%跃升至2025年80.29%;高分段实现零的突破。该校还诞生了全县首位公派留学生——2025年,杨海林同学通过层层选拔考核,即将赴俄罗斯著名高校留学深造。

这三年间,务川中职“双师型”教师比例从不足40%跃升至65%,学生综合就业率突破98%,学生升学录取率增长至84%,技能大赛奖项实现省赛零的突破。

除了亮眼成绩之外,素质教育的种子也在各校生根发芽。2023年9月,在遵义市首届校园吉他弹唱大赛上,务川二中“仡乡之音”吉他社的18名学生凭借一曲《我爱你中国》斩获一等奖。帮扶团队将仡佬族文化融入课程体系与校园文化建设中,开设仡佬文化校本课程,举办仡佬文化节、民族艺术展览等活动。

在务川中职,校内组建了21个兴趣社团,还引入珠海醒狮与当地高台醒狮共同参与竞技活动,促进两地文化交流。正安二中则结合学校历史,着力打造“梓橦”体系,开设吉他、合唱、打丁舞、民族舞、书法、绘画等社团,举办校园艺术节,实现“班班有作品、人人能展示”。

正安二中学生和帮扶校长挥手告别。

7月,务川二中校园内,“组团式”帮扶干部与务川干部合力栽下的桂花树生机勃勃。临别时刻,正安二中校门前,学生们为帮扶校长戴上手工编织的树枝头环,献上纪念礼物。当车队缓缓启动,师生们在道路两旁挥手目送,直到车影消失在群山拐角。

务川中职的直播助农仍在继续,正安二中的留学少年整装待发,务川二中的吉他声回荡在洪渡河畔——这场跨越山海的帮扶工程,已为深山学子转动命运的齿轮。

文字:陈子怡 图片:朱文 编辑:王洁莹 责任编辑:莫海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