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3日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获悉,今年上半年,最高法纠正地方法院“应立不立”案件1403件,以“严”的总基调坚持立案登记制不动摇。
据知,最高法会同司法部、全国律协发布67类示范文本,定于7月14日起在全国法院全面推广使用。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在答问时有此表述。
提供统一、规范、简洁的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旨在更加便利民众行使诉讼权利。第一批示范文本自2024年3月试行至今,减轻民众和企业诉累,提升实质解纷能力及效果。
实践中,各地法院将示范文本应用融入立案审判执行“全流程”,以要素式起诉状与要素式答辩状一体应用,快速进行要素比对,确定争议焦点,便于法官高效开展“要素式庭审”。
本次发布的示范文本在第一批基础上,从刑事(自诉)、民事、商事、知识产权、海事、行政、环境资源、国家赔偿、执行等领域择取了审判实践中常见案由56类,形成合计67类示范文本。
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加强对推广应用中“强制使用”“已经提交示范文本要求重复提交传统诉状”等跑偏走样问题的监督指导,坚决防止违规以强制应用示范文本为由“有案不立”,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整治。
记者13日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获悉,今年上半年,最高法纠正地方法院“应立不立”案件1403件,以“严”的总基调坚持立案登记制不动摇。
据知,最高法会同司法部、全国律协发布67类示范文本,定于7月14日起在全国法院全面推广使用。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在答问时有此表述。
提供统一、规范、简洁的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旨在更加便利民众行使诉讼权利。第一批示范文本自2024年3月试行至今,减轻民众和企业诉累,提升实质解纷能力及效果。
实践中,各地法院将示范文本应用融入立案审判执行“全流程”,以要素式起诉状与要素式答辩状一体应用,快速进行要素比对,确定争议焦点,便于法官高效开展“要素式庭审”。
本次发布的示范文本在第一批基础上,从刑事(自诉)、民事、商事、知识产权、海事、行政、环境资源、国家赔偿、执行等领域择取了审判实践中常见案由56类,形成合计67类示范文本。
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加强对推广应用中“强制使用”“已经提交示范文本要求重复提交传统诉状”等跑偏走样问题的监督指导,坚决防止违规以强制应用示范文本为由“有案不立”,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整治。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