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推进“百千万”:打造“千亿”级海上产业园

今年,珠海经开区"四个创新"破解化工园区难题入选省改革创新典型案例,这与该区立足优势、直面难题、集中力量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密不可分。记者在15日举行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现场了解到,为强化“百千万工程”工作,经开区成立工作专班,出台三年初见成效行动方案,紧扣“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定位,经济发展取得切实成效。下一步经开区还聚焦构建特色产业集群,提出打造“千亿”级珠海海上产业园的相关计划

经开区。张洲 摄

今年经开区推进“百千万工程”任务目标涉及壮大产业体系能级量级等方面,其中提及推动绿色化工、新材料及电子化学品、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五大战略性产业体系总产值分别突破475亿元、225亿元、470亿元、320亿元、45亿元,推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620亿元,实现新增百亿级企业1家、50亿级企业1家、10亿级企业2家;在打造一批标志性产业园区项目方面,该区将加快建成全国首个化工5.0 产业新空间、全省首个电子化学品新质生产力培育基地,深入推动应用场景开发开放,部署“空地一体化”智慧交通管理平台、新质生产力培育基地智慧化决策管理平台、无人机反制系统等一批应用场景项目;在高标准建设综合保税区方面,力争2025年招引项目数不少于15个,投资额不低于10亿元,高栏港综保区考核进入全国B 类,推动智慧化信息化园区建设,加快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新兴保税维修产业落地。

接下来,经开区提出加快推进中海福陆四五期、珠海LNG三期码头扩建等项目落地,打造“千亿”级珠海海上产业园;深化与国能集团战略合作,全力推动煤炭储备国能高栏港项目落地;开展产业链靶向招商,推动贝特瑞等一批重点在谈项目尽快落地,全年力争落地新项目85个。

经开区将聚焦重点平台打造,全面优化产业载体,具体将发挥电子化学品产业园平台优势,加快推动与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申报建设省级新材料中试平台。推动新质生产力培训基地一期投入使用,确保麦克林等企业尽快入驻运营。支持市内重点制造业企业在综合保税区内开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保税维修业务,积极向商务部申请维修产品目录范围外的康明斯柴油发动机保税维修业务试点。

高栏港货柜码头。张洲 摄

聚焦壮大海洋经济,持续激发港口潜能,经开区下一步将持续优化东南亚内外贸同船航线、巴西直航航线,将高栏港打造成为连接葡语系国家的重要标识点、南美产品进入中国的主要集散港;抓好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契机,争取省级部门支持高栏港由生产型港口转型为贸易型港口;加快推进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建设,尽快建成运营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

另外,下一步经开区还将聚焦土地储备供应,依托广珠铁路、高栏港、港珠澳大桥通道等载体,在广珠铁路珠海西站物流园片区集约连片整备 4000亩土地,打造黄茅海大桥东岸产业聚集区。

文字:陈颖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赵思华
微信
朋友圈
经开区推进“百千万”:打造“千亿”级海上产业园
观海融媒 2025-07-15 10:27

今年,珠海经开区"四个创新"破解化工园区难题入选省改革创新典型案例,这与该区立足优势、直面难题、集中力量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密不可分。记者在15日举行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现场了解到,为强化“百千万工程”工作,经开区成立工作专班,出台三年初见成效行动方案,紧扣“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定位,经济发展取得切实成效。下一步经开区还聚焦构建特色产业集群,提出打造“千亿”级珠海海上产业园的相关计划

经开区。张洲 摄

今年经开区推进“百千万工程”任务目标涉及壮大产业体系能级量级等方面,其中提及推动绿色化工、新材料及电子化学品、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五大战略性产业体系总产值分别突破475亿元、225亿元、470亿元、320亿元、45亿元,推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620亿元,实现新增百亿级企业1家、50亿级企业1家、10亿级企业2家;在打造一批标志性产业园区项目方面,该区将加快建成全国首个化工5.0 产业新空间、全省首个电子化学品新质生产力培育基地,深入推动应用场景开发开放,部署“空地一体化”智慧交通管理平台、新质生产力培育基地智慧化决策管理平台、无人机反制系统等一批应用场景项目;在高标准建设综合保税区方面,力争2025年招引项目数不少于15个,投资额不低于10亿元,高栏港综保区考核进入全国B 类,推动智慧化信息化园区建设,加快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新兴保税维修产业落地。

接下来,经开区提出加快推进中海福陆四五期、珠海LNG三期码头扩建等项目落地,打造“千亿”级珠海海上产业园;深化与国能集团战略合作,全力推动煤炭储备国能高栏港项目落地;开展产业链靶向招商,推动贝特瑞等一批重点在谈项目尽快落地,全年力争落地新项目85个。

经开区将聚焦重点平台打造,全面优化产业载体,具体将发挥电子化学品产业园平台优势,加快推动与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申报建设省级新材料中试平台。推动新质生产力培训基地一期投入使用,确保麦克林等企业尽快入驻运营。支持市内重点制造业企业在综合保税区内开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保税维修业务,积极向商务部申请维修产品目录范围外的康明斯柴油发动机保税维修业务试点。

高栏港货柜码头。张洲 摄

聚焦壮大海洋经济,持续激发港口潜能,经开区下一步将持续优化东南亚内外贸同船航线、巴西直航航线,将高栏港打造成为连接葡语系国家的重要标识点、南美产品进入中国的主要集散港;抓好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契机,争取省级部门支持高栏港由生产型港口转型为贸易型港口;加快推进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建设,尽快建成运营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

另外,下一步经开区还将聚焦土地储备供应,依托广珠铁路、高栏港、港珠澳大桥通道等载体,在广珠铁路珠海西站物流园片区集约连片整备 4000亩土地,打造黄茅海大桥东岸产业聚集区。

文字:陈颖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