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预警!误食它已进ICU抢救!牢记3不2要1立即!

当前正值毒菇爆发期(6-10月),有贪鲜的街坊因误食毒蘑菇进了医院ICU!街坊朋友们,金湾疾控带您认识一下本市较为常见的两种毒蘑菇:致命鹅膏与铅绿褶菇(大青褶伞),请大家擦亮双眼,保持警惕,避免“躺板板”悲剧发生。

一、致命鹅膏:蘑界“毒中霸王”

(一)特征与分布

致命鹅膏俗称“白毒伞”,属鹅膏属肝损害型毒蕈品种,是华南地区剧毒蘑菇的代表物种之一。其形态特征可概括为“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靴(菌托)”。致命鹅膏常生长于黧蒴树、松树等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下,多发于2—5月潮湿阴雨季节,尤其广东地区回南天后易大规模出现。

(二)中毒症状

致命鹅膏中毒潜伏期长(6~24小时),病程分为三阶段:

1.胃肠炎期: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伴电解质紊乱;

2.假愈期:症状暂时缓解,但毒素持续损害内脏(此阶段易被误判为康复);

3.器官衰竭期:1~3天后突发肝肾功能衰竭、凝血障碍、昏迷,病死率高达75%以上。

二、铅绿褶菇:离人群最近的“ICU菇”

(一)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

铅绿褶菇又称大青褶伞,是我省中毒事件数量最多的毒蘑菇品种之一。其特点包括:

菌盖:幼时白色半球形,成熟后平展,直径可达30厘米,表面覆盖青褐色鳞片;

菌褶:初为白色,成熟后转为铅绿色;

菌柄:基部膨大,伤后变褐色,具上位菌环。

铅绿褶菇广泛分布于公园草坪、菜地、垃圾堆旁等人类活动频繁区域,3—11月均可生长。

(二)中毒症状

铅绿褶菇潜伏期短(15分钟~3小时),症状以急性胃肠炎为主:剧烈恶心、呕吐、水样腹泻,严重者出现肌肉痉挛、脱水性休克;一般预后良好,但需警惕婴幼儿及老年人因脱水引发的循环衰竭。

三、防毒妙招

(一)预防“3不原则”

不采摘:专家都难辨毒菇,民间辨毒法全是谣言!

不购买:路边摊野生菇=赌命!菜市场菇也需正规检测;

不食用:聚餐、野游不加工野生菇!中毒严重者可致死。

(二)中毒应急处理“2要”“1立即”

若误食毒蘑菇,需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要催吐:神志清醒者饮用温盐水500~1000ml后刺激咽部催吐;孕妇慎用催吐;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容易引起窒息。

2.要留样:保留毒蘑菇样本,食用过的剩余蘑菇及呕吐物,应留存检验,查明中毒原因。

3.立即送医:即使无症状也需留院观察72小时(针对鹅膏属中毒假愈期);一起食用过同样蘑菇的人,无论是否发病,同样需要立即到医院检查。

再次呼吁:

生命只有一次!请转发给采菇长辈、野游家庭!若发现售卖野生蘑菇,请立即举报!

编辑:金湾区卫生健康局-刘万权 曾翠琼 责任编辑:杨文俊
微信
朋友圈
紧急预警!误食它已进ICU抢救!牢记3不2要1立即!
金湾区疾控中心 2025-07-17 18:55

当前正值毒菇爆发期(6-10月),有贪鲜的街坊因误食毒蘑菇进了医院ICU!街坊朋友们,金湾疾控带您认识一下本市较为常见的两种毒蘑菇:致命鹅膏与铅绿褶菇(大青褶伞),请大家擦亮双眼,保持警惕,避免“躺板板”悲剧发生。

一、致命鹅膏:蘑界“毒中霸王”

(一)特征与分布

致命鹅膏俗称“白毒伞”,属鹅膏属肝损害型毒蕈品种,是华南地区剧毒蘑菇的代表物种之一。其形态特征可概括为“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靴(菌托)”。致命鹅膏常生长于黧蒴树、松树等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下,多发于2—5月潮湿阴雨季节,尤其广东地区回南天后易大规模出现。

(二)中毒症状

致命鹅膏中毒潜伏期长(6~24小时),病程分为三阶段:

1.胃肠炎期: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伴电解质紊乱;

2.假愈期:症状暂时缓解,但毒素持续损害内脏(此阶段易被误判为康复);

3.器官衰竭期:1~3天后突发肝肾功能衰竭、凝血障碍、昏迷,病死率高达75%以上。

二、铅绿褶菇:离人群最近的“ICU菇”

(一)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

铅绿褶菇又称大青褶伞,是我省中毒事件数量最多的毒蘑菇品种之一。其特点包括:

菌盖:幼时白色半球形,成熟后平展,直径可达30厘米,表面覆盖青褐色鳞片;

菌褶:初为白色,成熟后转为铅绿色;

菌柄:基部膨大,伤后变褐色,具上位菌环。

铅绿褶菇广泛分布于公园草坪、菜地、垃圾堆旁等人类活动频繁区域,3—11月均可生长。

(二)中毒症状

铅绿褶菇潜伏期短(15分钟~3小时),症状以急性胃肠炎为主:剧烈恶心、呕吐、水样腹泻,严重者出现肌肉痉挛、脱水性休克;一般预后良好,但需警惕婴幼儿及老年人因脱水引发的循环衰竭。

三、防毒妙招

(一)预防“3不原则”

不采摘:专家都难辨毒菇,民间辨毒法全是谣言!

不购买:路边摊野生菇=赌命!菜市场菇也需正规检测;

不食用:聚餐、野游不加工野生菇!中毒严重者可致死。

(二)中毒应急处理“2要”“1立即”

若误食毒蘑菇,需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要催吐:神志清醒者饮用温盐水500~1000ml后刺激咽部催吐;孕妇慎用催吐;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容易引起窒息。

2.要留样:保留毒蘑菇样本,食用过的剩余蘑菇及呕吐物,应留存检验,查明中毒原因。

3.立即送医:即使无症状也需留院观察72小时(针对鹅膏属中毒假愈期);一起食用过同样蘑菇的人,无论是否发病,同样需要立即到医院检查。

再次呼吁:

生命只有一次!请转发给采菇长辈、野游家庭!若发现售卖野生蘑菇,请立即举报!

编辑:金湾区卫生健康局-刘万权 曾翠琼 责任编辑:杨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