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坐标看斗门产业蝶变

时光奔涌向前,斗门续写新篇。

1965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斗门县正式成立。2010年8月26日,正式获得特区身份,斗门乘着政策的东风,在岭南大地不断谱写崭新篇章。一甲子回眸,这片热土,从传统农业县蝶变为现代化生态新城,十五载奋斗,斗门正发展成为珠中江都市大花园、大湾区智造新高地。

昔日,百米烟囱高耸如“工业旗帜”,今朝,新产业集群正以“新空间”重构版图;往时,码头是走出乡村的“关键节点”,而今,路桥纵横,一小时跨市已成寻常。斗门区作为珠海经济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首其发展历史,无论是人民生活、城市建设,还是经济发展、社会治理都发生了沧桑巨变。

工业印记的更迭,深植斗门发展基因。

建县初期,斗门工业基础尚且薄弱,1964年平沙糖厂的投产,为这片土地播下现代工业生产火种。至上世纪90年代,斗门制糖业迎来爆发式生长。三十万亩蔗田连绵起伏,五座糖厂昼夜运转,“全国最甜县”声名远播。制糖产业滋养着一方水土,更甜透了几代人的日子。

敢闯和敢创的斗门人,将单一的制糖业下游链条延长,把斗门县白蕉糖厂拓展成拥有发电厂、味精厂、造纸厂、酵母蛋白厂以及供销公司的“珠海市益力集团公司”。高耸百米的烟囱是当年黄杨河畔的“工业旗帜”。

发展的齿轮不停,斗门城区一河两岸发展规划出炉,将最美景观留给市民,沿河企业陆续搬迁,景致迷人的公园和新建的楼宇替代了烟雾升腾的厂区,成为黄杨河东堤新的风景。

从“甜县”到“智造”,斗门工业正在蝶变。

富山工业园内,智能装备基地机械臂舞动,工业“新城”强势崛起,世界500强、高新企业强强集聚。新青科技园汇聚伟创力、汉胜科技等电子巨头,产业链越发多元及完善。斗门生态农业园内“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珠海最年轻的省级经开区——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势头迅猛,规上工业产值已破百亿。

到2024年,斗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58亿元,占全区比重83.1%。PCB产业、预制菜产业发展迅猛,并成为首批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实现了从农业小县到智造强区的历史性跨越。

奋进中的斗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加快融合,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人才资源不断集聚,海陆空齐头并进、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井岸镇、白蕉镇、斗门镇、乾务镇入选全国“镇域经济500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奋进中的斗门,将放眼全市、全省发展大局,找准新定位、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锚定以“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开局”,依托斗门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深度布局智能消费终端、高端电子电路、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做大做强“百千万工程”,创新乡村再造体制机制,树立斗门奋斗者新形象。

站在历史坐标上回望,斗门从阡陌蔗田到智造高地、从滨河小城到生态新城的华丽蝶变,正是中国县域经济奋进腾飞的生动缩影。面向未来,斗门锚定的“珠中江都市大花园、大湾区智造新高地”定位,不仅勾勒出其发展的清晰轮廓,更承载着时代赋予的崭新使命。这片饱含奋斗基因的热土,必将以更主动的作为积极融入珠中江都市圈发展,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大湾区澎湃浪潮,以更坚实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编辑:卢伟 责任编辑:何进
微信
朋友圈
从历史坐标看斗门产业蝶变
南方+ 2025-07-21 17:22

时光奔涌向前,斗门续写新篇。

1965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斗门县正式成立。2010年8月26日,正式获得特区身份,斗门乘着政策的东风,在岭南大地不断谱写崭新篇章。一甲子回眸,这片热土,从传统农业县蝶变为现代化生态新城,十五载奋斗,斗门正发展成为珠中江都市大花园、大湾区智造新高地。

昔日,百米烟囱高耸如“工业旗帜”,今朝,新产业集群正以“新空间”重构版图;往时,码头是走出乡村的“关键节点”,而今,路桥纵横,一小时跨市已成寻常。斗门区作为珠海经济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首其发展历史,无论是人民生活、城市建设,还是经济发展、社会治理都发生了沧桑巨变。

工业印记的更迭,深植斗门发展基因。

建县初期,斗门工业基础尚且薄弱,1964年平沙糖厂的投产,为这片土地播下现代工业生产火种。至上世纪90年代,斗门制糖业迎来爆发式生长。三十万亩蔗田连绵起伏,五座糖厂昼夜运转,“全国最甜县”声名远播。制糖产业滋养着一方水土,更甜透了几代人的日子。

敢闯和敢创的斗门人,将单一的制糖业下游链条延长,把斗门县白蕉糖厂拓展成拥有发电厂、味精厂、造纸厂、酵母蛋白厂以及供销公司的“珠海市益力集团公司”。高耸百米的烟囱是当年黄杨河畔的“工业旗帜”。

发展的齿轮不停,斗门城区一河两岸发展规划出炉,将最美景观留给市民,沿河企业陆续搬迁,景致迷人的公园和新建的楼宇替代了烟雾升腾的厂区,成为黄杨河东堤新的风景。

从“甜县”到“智造”,斗门工业正在蝶变。

富山工业园内,智能装备基地机械臂舞动,工业“新城”强势崛起,世界500强、高新企业强强集聚。新青科技园汇聚伟创力、汉胜科技等电子巨头,产业链越发多元及完善。斗门生态农业园内“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珠海最年轻的省级经开区——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势头迅猛,规上工业产值已破百亿。

到2024年,斗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58亿元,占全区比重83.1%。PCB产业、预制菜产业发展迅猛,并成为首批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实现了从农业小县到智造强区的历史性跨越。

奋进中的斗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加快融合,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人才资源不断集聚,海陆空齐头并进、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井岸镇、白蕉镇、斗门镇、乾务镇入选全国“镇域经济500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奋进中的斗门,将放眼全市、全省发展大局,找准新定位、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锚定以“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开局”,依托斗门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深度布局智能消费终端、高端电子电路、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做大做强“百千万工程”,创新乡村再造体制机制,树立斗门奋斗者新形象。

站在历史坐标上回望,斗门从阡陌蔗田到智造高地、从滨河小城到生态新城的华丽蝶变,正是中国县域经济奋进腾飞的生动缩影。面向未来,斗门锚定的“珠中江都市大花园、大湾区智造新高地”定位,不仅勾勒出其发展的清晰轮廓,更承载着时代赋予的崭新使命。这片饱含奋斗基因的热土,必将以更主动的作为积极融入珠中江都市圈发展,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大湾区澎湃浪潮,以更坚实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编辑:卢伟 责任编辑: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