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港澳基地到联农带农的乡村振兴实践 珠海金湾返乡创业退役军人伍浩演绎“鸽业传奇”

在珠海市金湾区南水镇的一片青山环抱中,4万对种鸽咕咕的叫声此起彼伏。这里是由退役军人伍浩创立的珠海唯一供港澳肉鸽备案养殖场——珠海市新创富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基地。从优秀士兵到“鸽王”,伍浩用13年时间,不仅攻克了南方肉鸽养殖的技术难题,打造出年产值超3000万元的省级出口示范企业,更以“港澳标准”反哺内地市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超5000人次就业,书写了一段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鸽场

军旅淬炼创业魂:把“战斗力”转化为“生产力”

“在部队时我是汽车兵,现在成了‘养鸽兵’,但冲锋在前的作风从未改变。”伍浩抚摸着“优秀士兵”荣誉证书说。2011年退伍后,伍浩敏锐地抓住珠海扶持农业的政策机遇,在南水镇荒山上建起鸽场,军人特有的执行力让他快速突破技术和标准两大难关。

对养鸽流程标准化的把控,坚持零药残、零抗生素,是伍浩摸索出的养鸽经验也是他的底线。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都可能对整个养殖流程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他把养鸽标准化流程细致到孵化间每一度的控制,精细到不同季节鸽粮用料搭配的百分比。而由此成就的是养鸽场一块又一块的“金字”招牌:全国基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广东省菜篮子养殖基地、广东省出口示范基地、广东省农村电商示范站、珠海菜篮子稳供基地……

与专家探讨养殖技巧

港澳经验反哺内地:打造“双循环”品质标杆

如今,“伍鸽”品牌年出栏肉鸽120万羽,港澳市场占有率连续5年居珠海首位。“部队教会我,要打胜仗,就得占领制高点。”伍浩坚定地说。

“港澳市民的舌尖安全,就是我们的‘军事红线’。”在供港澳的十年间,伍浩积累了一套严苛的质量管理经验。2023年起,他将这套标准向内地市场输出,把港澳备案基地的疫病防控、药残检测等体系复制到合作农户,推动100%无抗养殖。

2024年,伍浩创立的以鹌鹑、鹧鸪等珍禽为主的创汇农业养殖基地又实现了当年选址、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当年上市的“神话”,已有的养鸽经验搭载智能养殖系统,使养殖基地当年产量达到鹌鹑年出栏约180万只,鹧鸪50万只,鹌鹑蛋300吨,直接供给港澳500多家商超。

创汇养殖基地
基地的鹌鹑

联农带农新范式:从“一人富”到“共同富”

现在,伍浩在珠海、江门、阳江、茂名、信宜等地合作建立了10几个不同规模的鸽场,并以“提供种鸽+技术指导+包销”的方式直接带动了100多名农户就业,间接解决了5000人次的就业。

鹌鹑、鹧鸪养殖基地的投产又打开了南水镇农业发展的新赛道。伍浩表示,基地将开启二期建设,种禽存栏量超200万只,力争打造成广东省最大的珍禽养殖基地,三年内产值突破2亿元。此外,他还将不断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发展相关精深加工产品。届时,鸽场和鹧鸪、鹌鹑养殖基地将充分发挥产业项目联农带农作用,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技术培训,实现村集体和农户致富增收。

查看养殖情况
精加工产品

从军营到鸽场,从港澳市场到乡村振兴大舞台,伍浩用军人作风诠释了新时代返乡青年的担当。他的实践表明,当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当共富注入军人的血性,“土特产”也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在“百千万工程”推进的当下,这样的创业故事,正是广东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注脚。

文字:詹燕超 图片:热加提 部分由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崔媛媛 责任编辑:黄琳
微信
朋友圈
从供港澳基地到联农带农的乡村振兴实践 珠海金湾返乡创业退役军人伍浩演绎“鸽业传奇”
2025-07-22 17:52

在珠海市金湾区南水镇的一片青山环抱中,4万对种鸽咕咕的叫声此起彼伏。这里是由退役军人伍浩创立的珠海唯一供港澳肉鸽备案养殖场——珠海市新创富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基地。从优秀士兵到“鸽王”,伍浩用13年时间,不仅攻克了南方肉鸽养殖的技术难题,打造出年产值超3000万元的省级出口示范企业,更以“港澳标准”反哺内地市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超5000人次就业,书写了一段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鸽场

军旅淬炼创业魂:把“战斗力”转化为“生产力”

“在部队时我是汽车兵,现在成了‘养鸽兵’,但冲锋在前的作风从未改变。”伍浩抚摸着“优秀士兵”荣誉证书说。2011年退伍后,伍浩敏锐地抓住珠海扶持农业的政策机遇,在南水镇荒山上建起鸽场,军人特有的执行力让他快速突破技术和标准两大难关。

对养鸽流程标准化的把控,坚持零药残、零抗生素,是伍浩摸索出的养鸽经验也是他的底线。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都可能对整个养殖流程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他把养鸽标准化流程细致到孵化间每一度的控制,精细到不同季节鸽粮用料搭配的百分比。而由此成就的是养鸽场一块又一块的“金字”招牌:全国基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广东省菜篮子养殖基地、广东省出口示范基地、广东省农村电商示范站、珠海菜篮子稳供基地……

与专家探讨养殖技巧

港澳经验反哺内地:打造“双循环”品质标杆

如今,“伍鸽”品牌年出栏肉鸽120万羽,港澳市场占有率连续5年居珠海首位。“部队教会我,要打胜仗,就得占领制高点。”伍浩坚定地说。

“港澳市民的舌尖安全,就是我们的‘军事红线’。”在供港澳的十年间,伍浩积累了一套严苛的质量管理经验。2023年起,他将这套标准向内地市场输出,把港澳备案基地的疫病防控、药残检测等体系复制到合作农户,推动100%无抗养殖。

2024年,伍浩创立的以鹌鹑、鹧鸪等珍禽为主的创汇农业养殖基地又实现了当年选址、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当年上市的“神话”,已有的养鸽经验搭载智能养殖系统,使养殖基地当年产量达到鹌鹑年出栏约180万只,鹧鸪50万只,鹌鹑蛋300吨,直接供给港澳500多家商超。

创汇养殖基地
基地的鹌鹑

联农带农新范式:从“一人富”到“共同富”

现在,伍浩在珠海、江门、阳江、茂名、信宜等地合作建立了10几个不同规模的鸽场,并以“提供种鸽+技术指导+包销”的方式直接带动了100多名农户就业,间接解决了5000人次的就业。

鹌鹑、鹧鸪养殖基地的投产又打开了南水镇农业发展的新赛道。伍浩表示,基地将开启二期建设,种禽存栏量超200万只,力争打造成广东省最大的珍禽养殖基地,三年内产值突破2亿元。此外,他还将不断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发展相关精深加工产品。届时,鸽场和鹧鸪、鹌鹑养殖基地将充分发挥产业项目联农带农作用,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技术培训,实现村集体和农户致富增收。

查看养殖情况
精加工产品

从军营到鸽场,从港澳市场到乡村振兴大舞台,伍浩用军人作风诠释了新时代返乡青年的担当。他的实践表明,当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当共富注入军人的血性,“土特产”也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在“百千万工程”推进的当下,这样的创业故事,正是广东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注脚。

文字:詹燕超 图片:热加提 部分由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崔媛媛 责任编辑:黄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