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店广告混入中学录取通知书,法律答应吗?

7月中旬,有学生家长反映情况称,湖南常德多所中学向新生寄送的高中录取通知书中,夹带了眼镜店广告宣传单,引发关注。有家长表示,录取通知书应该是个比较严谨的事情,出现这个会造成一定不良影响。

针对此事,7月21日石门县教育局发布情况通报称,经核查,该县各高中学校在制作密封录取通知书时均没有放入任何宣传单。各初中学校中,仅有一所镇中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时,向34名学生在密封的录取通知书之外,同步发放了某眼镜店优惠宣传单。石门县教育局已约谈相关学校负责同志,并将依纪依规进行处理。

录取通知书塞广告,涉嫌违法吗?《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华北电力大学(北京)金融法学研究中心主任陈燕红表示,学校在录取通知书里塞入商业广告,这一行为涉嫌违法。

录取通知书作为学校向新生发放的重要文件,与学生密切相关,将商业广告塞入其中,本质上是利用录取通知书的传播渠道,向学生及家长变相发布商业广告,明显违反了广告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广告活动,不得利用中小学生和幼儿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广告,但公益广告除外。

同时,录取通知书接收对象包含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学校塞入眼镜店广告宣传单,属于向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变相推销商品,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学校、幼儿园不得安排未成年人参加商业性活动,不得向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推销或者要求其购买指定的商品和服务。

若广告内容存在虚假宣传,如夸大眼镜功效、虚假承诺等,还可能违反广告法第二十八条关于“虚假广告”的规定。若学校与眼镜店存在利益关联,比如收取广告费,会加重违法行为情节。

查证属实后,学校可能面临多种法律后果。教育行政部门或将责令学校立即停止夹带广告行为。若可行,收回已发放的含广告录取通知书,并向家长公开道歉;对学校相关责任人,如校长、招生办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将学校该违法行为纳入教育系统信用记录,影响其评优评先资格;若广告内容存在虚假宣传,如夸大眼镜功效等,还可能需承担对家长的民事赔偿责任。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王朝辉
微信
朋友圈
眼镜店广告混入中学录取通知书,法律答应吗?
法治日报微信公号 2025-07-24 16:46

7月中旬,有学生家长反映情况称,湖南常德多所中学向新生寄送的高中录取通知书中,夹带了眼镜店广告宣传单,引发关注。有家长表示,录取通知书应该是个比较严谨的事情,出现这个会造成一定不良影响。

针对此事,7月21日石门县教育局发布情况通报称,经核查,该县各高中学校在制作密封录取通知书时均没有放入任何宣传单。各初中学校中,仅有一所镇中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时,向34名学生在密封的录取通知书之外,同步发放了某眼镜店优惠宣传单。石门县教育局已约谈相关学校负责同志,并将依纪依规进行处理。

录取通知书塞广告,涉嫌违法吗?《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华北电力大学(北京)金融法学研究中心主任陈燕红表示,学校在录取通知书里塞入商业广告,这一行为涉嫌违法。

录取通知书作为学校向新生发放的重要文件,与学生密切相关,将商业广告塞入其中,本质上是利用录取通知书的传播渠道,向学生及家长变相发布商业广告,明显违反了广告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广告活动,不得利用中小学生和幼儿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广告,但公益广告除外。

同时,录取通知书接收对象包含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学校塞入眼镜店广告宣传单,属于向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变相推销商品,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学校、幼儿园不得安排未成年人参加商业性活动,不得向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推销或者要求其购买指定的商品和服务。

若广告内容存在虚假宣传,如夸大眼镜功效、虚假承诺等,还可能违反广告法第二十八条关于“虚假广告”的规定。若学校与眼镜店存在利益关联,比如收取广告费,会加重违法行为情节。

查证属实后,学校可能面临多种法律后果。教育行政部门或将责令学校立即停止夹带广告行为。若可行,收回已发放的含广告录取通知书,并向家长公开道歉;对学校相关责任人,如校长、招生办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将学校该违法行为纳入教育系统信用记录,影响其评优评先资格;若广告内容存在虚假宣传,如夸大眼镜功效等,还可能需承担对家长的民事赔偿责任。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王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