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快评|蚊虫防控,人人都是主力军

7月24日上午,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清积水灭蚊虫,共筑健康家园”爱国卫生运动的倡议书。倡议书提到,我省部分地区出现了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情,两种疾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呼吁全省居民即刻行动起来,家家户户每日抽出三分钟,翻盆倒罐,做好家庭及周边清积水灭蚊工作,倡导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落实“上班/下班一分钟清积水”行动,建议每周五下午或固定时间确定为“蚊媒孳生地清理日”,开展社区、单位环境卫生整治活动。(7月24日观海APP)

近期,“基孔肯雅热”这一陌生又令人担忧的疾病,进入公众视野,多地相继报告相关病例,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挑战。面对“基孔肯雅热”,我们不仅要全力做好防治工作,更要加大科普力度,双管齐下,方能有效应对。

从防治角度来看,“基孔肯雅热”的传播不容小觑。其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且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一旦疫情暴发,迅速蔓延的态势会对社会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对患者而言,要承受关节痛、发热、皮疹等病痛折磨。对社会而言,大量病例出现会挤占医疗资源,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同时,疫情还可能冲击当地的旅游业、商业等经济活动,导致经济损失。

因此,防治“基孔肯雅热”,需政府、医疗部门、社区等多方协同合作。政府应及时制定防控策略,调配资源,加强疫情监测与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医疗部门要提升诊断和治疗能力,储备充足的医疗物资,培训专业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精准有效的治疗。

蚊虫防控人人都是主力军,社区要积极开展环境整治,清除蚊虫孳生地,如定期清理积水容器、疏通下水道等,从源头减少蚊虫数量。同时,组织居民参与防控,提高居民自我保护意识。

科普工作同样至关重要。很多人对“基孔肯雅热”知之甚少,甚至闻所未闻。这种认知的缺失,使得民众在面对疫情时容易产生恐慌情绪,或者因无知而忽视预防。比如,一些人不了解蚊虫是传播媒介,不注重个人防护和环境清洁,增加感染风险。

加强科普,能让民众正确认识“基孔肯雅热”。了解它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预防方法等知识,民众就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采取防护措施,降低感染概率。科普方式应多样化,利用社交媒体、电视、广播、宣传手册等多种渠道,广泛传播相关信息。针对不同人群,可采用不同的科普形式。例如,提供详细的医学知识和研究报告;以通俗易懂的图文、视频讲解传播基本知识等。还可以制作有趣的动画视频,介绍蚊虫孳生环境及防蚊灭蚊方法,通过短视频平台广泛传播,提高大众的关注度和接受度。

对“基孔肯雅热”,防治与科普是相辅相成的。防治为民众的健康筑牢安全防线,科普则为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只有将二者紧密结合,我们才能在这场与病毒的较量中占据主动,保障公众健康。

文字:张西流 编辑:陈海阔 责任编辑:董帅奇
微信
朋友圈
今日快评|蚊虫防控,人人都是主力军
珠海特区报 2025-07-25 02:10

7月24日上午,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清积水灭蚊虫,共筑健康家园”爱国卫生运动的倡议书。倡议书提到,我省部分地区出现了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情,两种疾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呼吁全省居民即刻行动起来,家家户户每日抽出三分钟,翻盆倒罐,做好家庭及周边清积水灭蚊工作,倡导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落实“上班/下班一分钟清积水”行动,建议每周五下午或固定时间确定为“蚊媒孳生地清理日”,开展社区、单位环境卫生整治活动。(7月24日观海APP)

近期,“基孔肯雅热”这一陌生又令人担忧的疾病,进入公众视野,多地相继报告相关病例,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挑战。面对“基孔肯雅热”,我们不仅要全力做好防治工作,更要加大科普力度,双管齐下,方能有效应对。

从防治角度来看,“基孔肯雅热”的传播不容小觑。其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且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一旦疫情暴发,迅速蔓延的态势会对社会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对患者而言,要承受关节痛、发热、皮疹等病痛折磨。对社会而言,大量病例出现会挤占医疗资源,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同时,疫情还可能冲击当地的旅游业、商业等经济活动,导致经济损失。

因此,防治“基孔肯雅热”,需政府、医疗部门、社区等多方协同合作。政府应及时制定防控策略,调配资源,加强疫情监测与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医疗部门要提升诊断和治疗能力,储备充足的医疗物资,培训专业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精准有效的治疗。

蚊虫防控人人都是主力军,社区要积极开展环境整治,清除蚊虫孳生地,如定期清理积水容器、疏通下水道等,从源头减少蚊虫数量。同时,组织居民参与防控,提高居民自我保护意识。

科普工作同样至关重要。很多人对“基孔肯雅热”知之甚少,甚至闻所未闻。这种认知的缺失,使得民众在面对疫情时容易产生恐慌情绪,或者因无知而忽视预防。比如,一些人不了解蚊虫是传播媒介,不注重个人防护和环境清洁,增加感染风险。

加强科普,能让民众正确认识“基孔肯雅热”。了解它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预防方法等知识,民众就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采取防护措施,降低感染概率。科普方式应多样化,利用社交媒体、电视、广播、宣传手册等多种渠道,广泛传播相关信息。针对不同人群,可采用不同的科普形式。例如,提供详细的医学知识和研究报告;以通俗易懂的图文、视频讲解传播基本知识等。还可以制作有趣的动画视频,介绍蚊虫孳生环境及防蚊灭蚊方法,通过短视频平台广泛传播,提高大众的关注度和接受度。

对“基孔肯雅热”,防治与科普是相辅相成的。防治为民众的健康筑牢安全防线,科普则为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只有将二者紧密结合,我们才能在这场与病毒的较量中占据主动,保障公众健康。

文字:张西流 编辑:陈海阔 责任编辑:董帅奇